黃山清涼亭、始信峰,如同刀削的華山絕壁,再到丹霞地貌突出的武夷山,這些早已享譽海內外的名山躍然紙上的模樣,現在在重慶美術館就能看到了。7月11日上午,一場有關中國山水畫創作的研討會在重慶美術館舉行,這也正式拉開了「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序幕。
7月11日,重慶美術館「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開幕研討會現場
本次展覽由廣州美術學院、廣東省美術家協會、重慶美術館、當代嶺南藝術研究院主辦,共分為兩大部分。在其中的「開門見山·當代名家繪名山」展覽中,觀眾們將看到方楚喬、黃越、王保安、楊惠東、蔡擁華等當代山水畫名家帶來的以黃山、武夷山、華山為創作對象的作品;而「遊心太玄·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展覽,則集中呈現的是鄒明、馬新林、葉其嘉、羊草、鄧建強等名家山水畫作。
「這次我們集結了全國很多地方畫院、研究院、美術館的專業藝術家,打造了這樣一次有關山水精神互動交流。」本次「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策展人許曉生在接受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這些交流「能促進全國當代山水藝術家互相學習、借鑑。」
記者在重慶美術館1樓展廳看到,剛一進入本次展覽現場,首先迎接觀眾的就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廣東美術創作院畫家方楚喬教授帶來的一組黃山的作品。黃山的清涼亭、始信峰等知名景點都在他的筆下變得格外生動了起來。「黃山好看但難畫,這是業內公認的。」方楚喬在現場告訴記者,自己是2013年第一次去的黃山,「去過之後才發現親臨現場的那個感覺,確實不是對著資料、影像素材可以想像出來的。」方楚喬說。
方楚喬帶來的這組黃山的作品頗為吸睛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方楚喬在內,本次來渝參展的外地藝術家還對本次「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另一項行程格外感興趣:11日下午,他們就將啟程從重慶出發前往三峽採風。重慶武隆的天坑地縫、仙女山、金佛山,方楚喬此前都已經帶著畫家的眼光去實地探訪過,「天坑地縫特別有意思,它是陷下去,往下走的,地貌特徵和其他地方很不一樣,挺好玩的。」本次行程自然也勾起了他對長江三峽的雄奇風光的嚮往。
據介紹,本次以黃山為主題的「開門見山·當代名家繪名山」展覽,也是中國名山系列創作研究計劃的首個課題。
與此同時,本展覽還推出「意象武夷·陳龠中國畫作品展」「壯哉華嶽·王保安中國畫作品展」「黃山微步·蔡擁華中國畫作品展」研究個案,呈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的名山繪畫創作、創作心得和相關學術評述,以期充實名山創作的研究積累。
「遊心太玄·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展覽則推出了「心源」和「新銳」兩個專題,分別關注在當下視覺文化環境中藝術家對自然詩意化的追求和當代青年藝術家的繪畫面貌。
展覽現場
需要提醒想去參觀的市民的是,本次「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的兩個展覽的結束時間並不一致。其中,「開門見山·當代名家繪名山」展覽將從即日起一直持續到7月26日,而「遊心太玄·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展覽則會到8月8日才結束。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裘晉奕 文/視頻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