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的滅絕竟然是近親繁殖的原因!

2020-12-17 動物森友

想像一下,你在一片非洲平原上,你腳下的土地開始搖晃。你抬頭一看,看到一頭巨大的坦克形狀的犀牛向你咆哮著,像一頭公牛一樣打噴嚏,巨大的角已經降了下來。你的想法是什麼?。嗯,不要試著彎彎曲曲地跑(這就是躲避鱷魚的方法),也不要坐下來試著讓自己變小(這是為了安撫大猩猩,而不是犀牛)。你最好的選擇就是躲起來,即使你周圍只能看到一塊小石頭或一棵瘦骨嶙峋的樹。事實上,你有很好的機會逃脫懲罰,因為儘管大自然給了犀牛許多非凡的天賦,但好的視力並不在其中。

犀牛是瞎子嗎?

研究表明,犀牛的視力大約是貓的一半,普通人的十分之一。眾所周知,即使犀牛在100英尺外的開闊平原上,它們也不會注意到其他體型較大的動物,比如人類。如果你是那頭犀牛沒有注意到的,你可能會覺得它很甜蜜,很滑稽,但不會有人建議你笑。犀牛有很好的聽力來補償它們視力不佳的情況,一旦它們開始向你衝去,你就失去了對你身體功能的控制,它們也有很好的嗅覺來進一步幫助它們

但是為什麼犀牛視力不好呢?一些人爭辯說,它們非常可怕,可能導致這種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進化忽視了-幾乎沒有捕食者願意接受它們,犀牛甚至需要良好的視力嗎?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同意,更有說服力的理論也要悲哀得多。世界上剩下的犀牛很少了,它們存活的地方通常都是地理上非常小的口袋。

為什麼犀牛的視力不好?

其結果是,許多犀牛種群採取了近親繁殖,這導致了遺傳缺陷,如視力低下,並使問題變得更糟-不孕不育。

犀牛是如何最終變得如此稀缺的,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它們曾經在歐洲、亞洲和非洲很常見,早期歐洲人自從出現在洞穴壁畫中就很熟悉它們。即使在20世紀初,仍有50萬頭犀牛在非洲和亞洲漫步,但現在,在數十年的狩獵、偷獵和棲息地喪失之後,這個數字可能已經減少到只有2.9萬頭。

近年來,壞消息層出不窮:西部黑犀牛和北部白犀牛被宣布滅絕,只有兩頭北白犀牛還活著,就在四個月前,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伊曼(Iman)死亡,犀牛遠不是唯一因數量減少和隨之而來的近親繁殖而瀕臨滅絕的大型動物。

近親交配對其他瀕危動物有什麼影響?

大熊貓可能是所有瀕危物種中最受歡迎的,也被認為通過近親繁殖損害了自己的生育力和性慾。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熊貓也很難生存,因為它們只活了12年,生殖期很短,但它們的前景肯定會因為生育力受損和許多幼崽出生時有基因缺陷而惡化,無法長期存活。

並不是所有的近親繁殖都是動物數量減少所產生的最後手段。有時,人類扮演著直接的角色,就像白虎一樣。雖然有些人試圖將白虎描繪成經典橙色老虎的有趣而充滿異國情調的自然變體,但事實並非如此。事實上,自從20世紀50年代偶然發現一隻白色幼虎與一群橙色老虎在一起以來,就再也沒有在野外看到過白虎。發現他的人看到了他天生淺色的商業潛力,於是偷走了這隻幼崽。今天所有的白虎都是這個個體的後代,是無數代近親交配的結果,目的是重複相同的基因變異。

其中一些白虎已經出名,特別是通過Siegfried&Roy在拉斯維加斯時裝秀中使用的白虎。但不那麼炫耀的現實是,大多數白虎都受到一系列基因問題的困擾,從較輕的(幾乎所有人都有對眼和顎裂)到較嚴重的(腎臟問題和脊柱問題,導致過早死亡)。

老虎肯尼

當一隻名為肯尼的特別畸形的白虎在大約2歲時獲救時,近親白虎的困境變得眾所周知。一位飼養員由於他明顯的缺陷而無法出售他,並把他留在自己的汙穢之中,直到他被一個避難所帶走。肯尼一年前去世,他是一名年輕的皮膚癌受害者,他可能因為殘酷的基因遺傳而變得脆弱。

但你不必去動物園看近親繁殖的證據。事實上,你可以在你當地的狗公園看到它。近親繁殖犬的出現,是因為某些狗,具有特別優秀的特點,被認為是該品種的代表,然後被用於父親的許多幼犬幼犬。後來,一些產生的幼犬將與其他幼犬的父親相同的其他狗交配,從而導致近親繁殖。

眾所周知,一些犬種容易發生與近親繁殖有關的出生缺陷。例如,斑點狗的聽力通常很差,高索容易患心臟病,許多德國牧羊犬都有臀部問題。雖然倡導團體和飼養者開始引入一些新的措施來應對這個問題,但它仍然非常普遍。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想離開這個令人沮喪的話題,給你一個歡快的理由。你猜怎麼著,又是關於犀牛的。在我們給你一份已經滅絕的犀牛物種的名單之前,近親繁殖是部分原因。我們沒有提到的是,還有其他物種已經從滅絕的邊緣恢復過來。

在非洲,黑犀牛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並從近親繁殖的研究中吸取經驗,正在做出新的努力來幹預瀕臨滅絕的蘇門答臘犀牛的命運。健康的樣本將被轉移到不同的地理位置,將新鮮的基因注入剩下的基因庫,所有這些都是為了讓這些令人敬畏的野獸有機會再次茁壯成長和受到驚嚇。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並點讚吧 有什麼疑問或問題 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我是森友 一個熱愛動物的森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能夠看出,這三種曾經生活在我國境內的犀牛,在其他的地方依然有存在,這些犀牛的種並沒有滅絕,只是在我國境內滅絕了。因此,我們稱這種滅絕為:區域性滅絕。從這三種犀牛的現存分布看,它們依然在我國的東南(印度)以及南(印尼)還有存活,由此我們可以推斷,這三種犀牛應該是曾經分布於我國的南方地區。
  • 犀牛瀕臨滅絕,竟然是因為這個……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去世(圖片來源:央視網)剛剛過去的世界犀牛日(9月22日),讓我們不由得又默默悼念一次北白犀蘇丹。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棲息地的破壞,全世界現存的6種犀牛,除南白犀境遇稍好外,其餘全部處於滅絕的邊緣。然而,有觀點認為,即便沒有人類的影響,犀牛這一物種的衰敗也不可避免。這樣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呢?讓我們試著從物種競爭的角度思考一下。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兩廣境內曾有大象和犀牛事實上,在一千多年前廣東、廣西境內不止有大象,還有犀牛。西漢人桓寬所著的《鹽鐵論·力耕》記載:「珠璣犀牛出桂林」(珠璣是珠寶、珠玉的意思)。這裡所說的桂林是指「桂林郡」,其範圍包括今天的桂林、柳州、梧州,廣東德慶、陽江等地。戰國到西漢成書的《爾雅·釋地》記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牛焉」。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 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了這種生物的滅絕。
  • 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3——中國犀牛
    從古至今人類對犀牛的捕殺就從未停止,很多地區的犀牛也因此滅絕,只能留下一隻犀牛角在這個世界上以證明他們存在過。就在這場追逐珍奇犀牛角的屠殺中,中國犀牛就是受害者之一,中國犀牛在1922年徹底滅絕。中國犀牛是生長在中國的三種犀牛(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的種群統稱,中國犀牛皮膚有又硬又黑呈深灰帶紫色,上面附有鉚釘狀的小結節;在肩胛、頸下及四肢關節處有寬大的褶縫,使身體看起來就像穿了一件盔甲。雄性鼻子前端的角又粗又短,而且十分堅硬,所以人們又稱之為「大獨角犀牛」。
  • 披毛犀,如此龐大的犀牛,還有自身保暖的皮毛,究竟是怎麼滅絕的
    當今時代,很多人都知道,犀牛的毛被是非常的稀少,有的是直接沒有,皮糙肉厚,一直以來都是以一種笨重的樣子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犀牛的種類也是特別的多。後來經過人們的不斷發現的活化石,還有發現很多和犀牛一樣的犄角,不斷地研究發現,這些帶有毛被和犀牛一樣的動物,竟然是犀牛的另一種類。
  • 幹細胞給馬來西亞滅絕犀牛帶來復興的希望
    蘇門答臘犀牛是世界犀牛中最小的一種,2015年在馬來西亞宣布野外滅絕。它曾經在亞洲各地遊蕩,但由於狩獵和森林清理,它的數量在鄰國印度尼西亞減少到只有80隻。世界犀牛中最小的蘇門答臘物種在2015年被宣布在馬來西亞野外滅絕。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白犀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存在於圖片文章視頻中的物種,就連去動物園都不一定能見到。而我們對白犀牛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除了頭上的犀牛角,我們可能都想不出來白犀牛的具體模樣。犀牛現存五種,分別是白犀牛、黑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印度犀牛,所有犀牛都是瀕危物種。
  • 曾遍布華夏大地的犀牛是怎麼滅絕的?這個才是它絕跡的真正原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中國大地上從北到南,曾經遍布犀牛很多人不信是因為犀牛是熱帶動物,一說到犀牛,我們想到的就是非洲大草原;完全聯想不到中國。而且事實也是這樣,一方面,中國的氣候不適合犀牛生存,另一方面在中國境內確實也已經沒有野生犀牛了。
  • 我國古代可謂犀牛遍地,為何突然滅絕?古人:殺它才能打勝仗
    據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統計,在如今世界上,已有593種鳥類、400多種獸類、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及超過1000種植物瀕臨滅絕。除去自然及生物本身的問題,人類在物種滅絕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加速了很多物種的滅亡,更直接造成了51種動物的滅絕。而當年曾遍布我國的犀牛,也正是絕於古人的屠刀之下。
  • 被稱為「西伯利亞獨角獸」的犀牛其實壽命很長,卻因為環境而滅絕
    一項新研究稱,一隻綽號為「西伯利亞獨角獸」的巨大毛茸犀牛的壽命比以前認為的要長得多,並與人類一起走過地球。這種犀牛會讓大家聯想起來我們常提到的那種童話故事裡面王子的座駕獨角獸,但是這個「獨角獸」不是童話故事裡面的那種。這種巨大毛茸茸的犀牛可比想像中的獨角獸要大得多。
  • 天災還是人禍 中國犀牛滅絕記
    一些動物是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比如非洲的犀牛。如果我說中國以前犀牛泛濫,你信嗎?黑犀牛,生活在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其實在古代,中國犀牛也很多。河姆渡和周口店的遺址上,多次發現犀牛骨頭;甲骨文記載,商朝殷王一次捕獵到71頭犀牛;戰國犀牛紙鎮、西漢錯金銅犀牛、宋代犀牛擺件等等,這都說明古人熟悉犀牛,犀牛不是遙遠的非洲獨有物種。
  • 眼瞅著就要滅絕:史上最怪異犀牛集合
    9月22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犀牛日」,如今,犀牛這一古老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危險。化石資料顯示,板齒犀的牙齒為長柱狀方板形(這也是得名的原因),看上去和馬的牙齒很像。因此,它們也和馬一樣,以地面的草為主食,這使得它們非常適合在更新世廣袤的歐亞草原上生活。到了更新世晚期,隨著冰河期的結束,強大的板齒犀終於不敵環境的變化,最終永遠的消失了。
  •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 該物種面臨滅絕
    馬來西亞最後一隻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圖源:CNN)海外網5月28日電 當地時間27日,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通過社交平臺證實,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死亡。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婆羅洲犀牛聯盟(BORA)表示,這隻犀牛生前患有器官衰竭。
  • 犀牛也會得癌症去世,這些幾近滅絕的生物,曾經像麻雀和燕子一樣普遍
    去年11月23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因癌症去世。這是一隻雌性犀牛,而馬來西亞最後一頭雄性犀牛已在5月去世。 蘇門答臘犀牛 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犀牛的消失,再度引發人們對瀕危物種的關注和討論。
  • 科學家成功培育混血胚胎,北方白犀牛絕種厄運或將改寫
    靠近犀牛卵巢有一根大動脈,一旦刺入動脈則可能使其出血致死。為此,團隊研發了一個特殊的、即將獲取專利的設備,用一個60英寸長的儀器將取卵針管,在超聲波監測下精準刺入卵巢。此外,取卵過程中,犀牛需要被麻醉長達兩個小時,這也是「風險很大的一種狀況」。在取卵、培育胚胎之外,這種繁殖方式還面臨著巨大問題——超級近親繁殖。現有冷凍精子的4頭雄性和可取卵的2頭雌性基因非常接近。
  • 古代詩文中頻繁出現犀牛,為何中國現在卻不存在犀牛了?
    其實,中國古代是有犀牛分布的,印度犀、蘇門犀、爪哇犀三種犀牛在中國有分布,而且分布很廣,大半個中國都有它們的蹤跡,但現在已經全沒有了,印度犀曾經在中國境內廣泛分布,於1920年在中國滅絕;蘇門犀牛是世界上最後生存的披毛犀牛,曾經廣布於華南地區,尤其是四川,於1916年在中國滅絕;爪哇犀牛印度亞種和印支亞種分別於1922年和1885年在中國絕跡。
  • 史書中頻繁出現的犀牛,如今為何一隻都找不到了?
    後來隨著金屬的大量使用,以及犀牛數量的銳減,犀甲才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從當時犀牛皮可以用來造鎧甲來看,中國在當時的犀牛數量無疑是相當多的。但是現如今,中國國內再也找不到一頭原生的犀牛了。因為犀牛滅絕的時間太早,犀牛還沒有來得及被列為保護動物,就已經徹底從國內野外消失了。滿打滿算,犀牛滅絕到現在已經有上百年的時間。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面臨滅絕的物種不久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由於乾旱汙染等原因,澳大利亞標誌性動物鴨嘴獸恐面臨滅絕。其它幾種瀕臨滅絕的鳥類,如蘇格蘭的新喀裡吸蜜鸚鵡(the New Caledonian Lorikeet)和中美鵂鶹(PernambucoPygmy-owl)等。野生物種滅絕的原因是砍伐森林和其它因素,如建大壩和捕獲野生做交易造成的。
  • 我國近代有哪些動物滅絕了?為什麼?
    從地球上生命誕生之初到今天,動物滅絕就沒有停止過,僅僅是大的物種滅絕就有5次之多,時至今日,動物的滅絕依然在不斷的上演著。那麼,是什麼造成了動物的滅絕呢?在我國的近代又有哪些動物滅絕了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