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RCF心理課|自然體驗,心靈療愈

2020-12-16 IN攝影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

需要和自然的接觸

《林間最後的小孩》

這是「似常年孜然自言」第23篇推送

同學們,今天是5.25心理健康日

525的諧音是「我愛我」

「愛自己」就像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關愛自我,了解自我,接納自我

進而愛別人,愛社會

愛自己是愛一切的開始

今日推送我最最最喜歡的一個主題啦

爭取每個季節帶RCF的你們去體驗一次

flag立在這啦,別倒

故事要從一片葉子說起

「葉子落在地上,是正面還是背面朝上多呢?」

某天,輝輝老師問我,一時懵了。(輝輝老師呢,是辦公室有一位可愛又認真的生物老師!她經常帶著孩子們去感知生命的奇妙)。

於是呢,就有了這一系列「自然體驗」的心理課。

最近,發現春天真的很美。疫情隔離的原因,同學們在家「憋」了四個月了,渴望去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自由,渴望和朋友們來一場屬於春天的互動和聯結。

我想啊,如果此刻在學校,我一定會設計自然體驗心理課,帶著同學們好好看看校園裡的自然之物。

我一直都相信,自然是最好的療愈師

美國作家Richard Louv在《林間最後的小孩》一書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這一概念,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和大自然的關係產生了斷裂,引起了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如肥胖症、壓力過大,憂鬱和無法集中注意力。

整理上學期關於「自然體驗,心靈療愈」的系列課程(順便也加了一些之後適合戶外的自然體驗活動),待疫情結束,我們繼續去自然裡「撒野」!(未完待續,持續更新……)

空杯心態——換一個視角,放下『自己』

自然體驗課,第一步,從放下自我開始。

和學生們一起,給自己取一個自然名,彼此以「草莓、南瓜、竹子、土豆、蝸牛、螞蟻……(自然名)」相稱——讓我們忘記自己的社會身份。大自然的裡沒有所謂的頭銜,我們互依互存,唯一共同的身份:自然的學生。(可提前準備材料,白紙彩筆剪刀,讓學生設計屬於自己的名牌)。

自然名,其實是想讓學生換一個角度,放下「自己」。『空杯心態』,或許很容易說出這四個字。真正用自然萬物的視角去感知這個世界,換個維度,跳出固有的思考模式,在自然中體驗我們生存的環境,這也是『倒空自己』的一種途徑。

取完名後,可做一些破冰類遊戲,如「毛毛蟲遊戲」:

毛毛蟲遊戲

隊伍組成「毛毛蟲」,只有帶隊的打頭者眼睛是不被蒙住的,其他人跟在他後面,一個搭一個的雙肩,蒙著頭巾盲走,除了無條件的信任前面的夥伴,別無它法。腳下的鵝卵石、水泥路面、軟塌塌的土路、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齊整的腳步聲、風掠過面龐,都在幫我們緩解看不見的不適感,但稍有不慎,仍會遭遇從路面掉到路邊、或者掉隊的可能性。

自然中的正念

以往每節心理課,我們會在教室裡做正念放鬆,進行身體掃描和呼吸放鬆。

這次,帶著孩子們去自然中體驗正念。坐在草坪上,眼前是翠竹黃花,耳邊是蟲鳴鳥叫,腳下是瑩瑩綠草。

@草坪上體驗正念

活動前,我給學生分享了一個切身小故事。

1

多年前的一段日子裡,我感到疲憊不堪,以至於情緒受損,在回字形的出口裡越陷越深。有一天夜晚,「師父」把我帶到生物樓旁的小花園。

「你聞到了香味沒?」師父耐心的問道。

「啊,是嗎?我試試」可是還是沒有感受到。

「你有多久沒有聞到自然的味道了」

「好久好久,久到我都已經忘了」

「讓自己慢慢靜下來。自然是我們的一面鏡子。你最近壓力大,焦慮急躁等情緒已經讓你原本的心有了一層枷鎖。孩子,你要懂得表達自己的情緒啊。這樣,你最近沒事的時候去聞一聞自然的味道。當你聞到的時候,記得告訴我」

之後,我告訴自己,讓自己靜下來。慢慢的,真的聞到了香味,而且心越靜,就會發現這種香味就如雨點般真實。還記得有一次下雨,我人生第一次強烈的感受到草的氣味,感覺整個空氣裡都是草的味道,一呼吸就散開到每根毛細血管,神奇的通暢,喜聞樂見的是,情緒也慢慢有了轉變,整個人的狀態也改變了。

正念就是不帶評判的,溫柔的去關注、覺察當下的一切。

呼吸是我們情緒的一面鏡子。我們的思想總是在過去和未來,但我們的身體和呼吸卻永遠是在當下的。親近自然,貼近生活,正念無處不在。

然而,想要在生活中保持正念,並不容易。我們的心始終都被家人、朋友、學習、生活、手機等人事物抓取著,偶爾脫離他們,就感到空虛、寂寞,甚至恐慌。

在自然中體驗正念,就好像我們的「心智擋風玻璃」被洗乾淨了一樣,感官都經過重新校準——可以聞到、聽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東西。放慢腳步,停止瑣碎事情,看看美麗的自然環境,不僅能恢復元氣,也能增進腦力。

正念的指導語,可根據每節課的目的適當調整。可以是單純的正念呼吸放鬆,也可以加入冥想指導語,在指導語中融入本節課情境。(之後我也想試試正念行走)

開動所有感官,找到與自然的『聯結』

@感受陽光灑在身上的感覺

@校園裡的綠色有多少種?

活動環節,可以準備白紙,列上任務清單。這是一種由淺及深的有意識的觀察訓練(融入「形+聲+聞+味+觸+心」的「五感體驗法」)。問題參考如下:

● 任務清單 ●

to do list

葉子落在地上是正面還是背面朝上多?

校園中綠色有多少種呢?

什麼是長得像武器的植物?

什麼是顏色鮮豔的花?

什麼花的花瓣長著飛機的樣子?

什麼植物會發出聲音?

什麼葉子上有洞?什麼樹幹有圖案?

什麼植物有刺激性氣味?

我們分成小組,在林間、草地埋頭搜尋。一株株植物開始在眼中有了明確的差別。

如果僅僅以感性接近大自然,其實對它是無法產生認識深度的。只有在這帶著作業(任務)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大自然的層次才開始被一一識別出來。

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們可以用雙眼觀察、雙手觸摸、耳朵聆聽、鼻子聞聞、心靈感受,重新發揮這些許久不用的身體『基本零件』,找到自然物與自己相通的特質,最後記錄下你的認識與理解

任務完成後的分享環節至關重要,分享時體驗到的奇妙感受,會在心裡埋下有趣的種子,如蝴蝶翅膀上為什麼會長眼睛?有毒的植物有什麼用嗎?不斷萌發求知與探索的新芽。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體驗後,知識接收將轉化為情感體驗,最終升華為心靈體驗,讓自然教育不再只是一種親近自然的方式,而是一種融入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自然作畫/曼陀羅繪畫

這是可以單獨作為一節自然體驗的活動。

「曼陀羅繪畫」之前公眾號詳細推送過,點這查看詳情。

@可設置自然主題的曼陀羅繪畫

自然作畫,是學生給我的啟發。之前帶學生們收集了自然之物後,突發奇想,利用收集的素材創作主題不限的畫。學生們完成的效果出乎意料。

以下是幾個想法

① 隨意發揮。讓學生找尋校園中廢棄的自然之物,如掉落的葉子、枯萎的樹枝、乾枯的花朵等,利用「廢物」隨意發揮。

② 限定主題。如讓學生們在草坪上,靜靜的畫一張樹葉,或者畫一隻螞蟻等,這樣學生們會更充分得去觀察。

不追求記住了多少植物,注重感受到了什麼,體驗到了什麼。

@非限定作畫「秋天的懷念」

更多自然體驗課,持續更新中

晚安

今天別忘了多愛自己一點,我也愛你呀

相關焦點

  • 安三靈溪:程璐等三名同學在廬陽區「525心理健康周心靈彩虹卡...
    為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活動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在上學期「525心理健康周」活動期間,廬陽區教體局教研室與廬陽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聯合發起「525心靈彩虹卡」徵集評選活動,安三教育集團靈溪校區獲得了優秀指導教師獎一名,特等獎一名,一等獎兩名的好成績!
  • 繪畫藝術療愈心理公益講座在河南新鄭舉行
    12月12日,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舉辦,新鄭市心理諮詢師協會承辦的繪畫藝術療愈心理公益講座在新鄭舉行。本次活動是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常規開展的心理專業技能普及性講座,是全年學術講座的組成部分,也是2020年最後一次學術講座。
  • 弘一律所開展爬山運動,在嶽麓山做心靈療愈,參加者都說好放鬆
    女律師工作事務部特邀請我所專職律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盛婷律師在爬嶽麓山過程中,對參與者進行心靈療愈,讓我所律師和同事們可以在工作中解放出來,提升大家的身體素質以及調整大家的心理狀態。活動參與者在做熱身運動爬山活動開始之前,盛婷律師帶領大家在嶽麓山下進行拉伸運動,為爬山做好熱身準備。
  • 課程導師Dana Leong:「樂與人和」——療愈心靈的音樂之旅
    近期,FEMBA JOT、FMBA LITE 和 EMF CARE 的課程導師,格萊美獲獎音樂家Dana Leong受湖北省心理諮詢師協會邀約,為幫助和治癒因災難破碎的心靈製作了一系列音樂。—Plato音樂賦予宇宙以靈魂,心靈以翅膀,想像力以靈感,萬物以生命。——柏拉圖」新冠疫情至今,全球休戚與共。
  • 《最好的療愈》:醫學通過身體治癒心靈,音樂通過心靈治癒身體
    在用音樂療愈病人的這些年中,安德魯既見證了音樂給予生命的力量,也感受了一次次生死離別的溫情。音樂,不僅能治癒破碎的心靈,也能治癒病危身體。它給了病人新生的希望,也給了他們死亡之前最後的安詳。所以,音樂療愈可以治癒每一個心靈或者身體受傷的人。02.音樂治療相對來說還是一門很年輕的學科,尤其在我國還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根據歷史查證,音樂治療在世界的起源卻很早。
  • 心靈雞湯開課了!家政心理建設課好評如潮!
    心靈雞湯開課了!家政心理建設課好評如潮!、提升職業素養,12月12日上午,柳州市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在柳州市婦女發展綜合服務基地舉行了家政心理建設公益課程。
  • 溫州心理諮詢|根源的療愈,從家族系統排列看生命能量
    身心靈導師不需要被頭腦裡面的那個聲音打敗,更不要被這些疑問阻礙,這類似的情況在過往你的人生中已經發生很多了,這回需要聽從心靈的療愈需求。家族系統排列療愈就是帶領你去往一個真實,一個療愈與成長的真實,一個探索生命原生問題的需求。
  • 心之助:​用好文學教育 亦可助力人類的心靈療愈
    開展文學創作和欣賞 有益於人類心靈健康 在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看來,改革開放四十年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由物質時代進入了精神時代,其二是由軀體疾病轉入了心理疾病。
  • 21天水果冥想&自然飲食療愈 體驗營
    鋪墊了那麼多,正題來了~21天水果冥想+自然飲食體驗營,就是基於上述原因出來的靈感,跟一些朋友念叨之後,大家紛紛肯定這個想法特別好,一個人如果沒有點自律能力,可能很難堅持早起、很難堅持中午前不吃油脂,但是大家一起就不一樣了。這個體驗營是帶領大家一起健康飲食,一起冥想。
  • ...園藝養身心,清華大學李樹華教授談居住環境中的園藝與自然療愈
    自然的療愈力量與園藝療法人們的身心健康與其居住環境密切相關,陽光、新鮮的空氣、以植物為代表的自然要素,可以改善環境條件,直接或間接影響人的身心狀態。園藝療法則通過利用園藝及其相關活動改善人們的身心健康。
  • 心理學可以療愈你的心靈,變得堅強而自信
    而這一切都需要心理學的強大支撐和深耕研究,最後才能一步步發現人類心靈的構圖,走向重生。 沒有人會直接告訴你:他(她)的內心,但你可以通過心理學的知識為自己提供強有力的識別工具,挖掘真相,解決真正的難題。 心理學是一門複雜的學科,它是所有學科的集成,是全學科體系的總結,可以說是包羅萬象。
  • 松果體呼吸冥想課開啟生命潛能
    在此次打坐冥想的松果體課程中,有許多內觀的方法都能夠刺激到我們的基因,使基因在大腦中獲得表達,從而緩解生理和心理的壓力,增強人體的免疫機能。 提高專注力、迸發靈感 來自生活的種種壓力,讓我們身心疲憊,不能專注熱情地完成工作。大腦也好似淤賭了一般,沒有靈感。
  • 在「非常花園」裡體驗一場藝術療愈
    作為2020上海設計周·非常設計活動之一,昨晚,芮歐百貨五樓露臺「變身」為一座城市中的「非常花園」,讓預約而來的市民在自然界的「大合唱」以及綠色植被環繞中感受了一場不同尋常的藝術療愈,做了一個雲朵般柔軟的夢。
  • 108節瑜伽心靈療愈冥想課程
    其實現在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但是我們內心就是一個儲蓄罐,能容納的就那麼多,當不好的情緒積累起來,越存越多,快樂的情緒自然就容納不下了。 所以我開設了心靈療愈課程,一共108節,108天更新完成,108無論在瑜伽層面還是佛學層面,都是特殊的數字,我希望通過108天的內心強化和清理,讓我們洗去內心的陰霾,重新輕裝上陣自己餘下的人生路。
  • 心理幹預是療愈抑鬱症的開始,但絕不是重點,更不是結尾
    療愈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如果持續,長時間的陷入心理幹預框框的話,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分析師和患者越來越迷茫,進展越來越緩慢,患者慢慢的可能會失去繼續療愈的信心。 心理幹預對普通的抑鬱情緒有效,但對真正的抑鬱症,雙向情感障礙患者來說,效果不理想。
  • 活動回顧|用臺灣張嘉容老師水面戲劇的方式療愈自己
    (長按二維碼報名)臺灣知名劇場編導、中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嘉容老師獨創的【水面劇戲劇療愈技術】,結合正念、舞蹈、戲劇編導、心理諮詢、戲劇治療、心理劇等技術,為大家帶來兩次的體驗課程。在張嘉容老師的戲劇治療和藝術創作課,找到和遇見最好的自己!課程結束後,每個人都得到了心靈釋放,都表示意猶未盡.....
  • 晶睬視訓視力自然療愈課程如何幫孩子提升視力
    近視能不能被調理好,相信每個人都在思考,大部分得到的結論就是近視了就不可恢復,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正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課程晶睬視訓可以讓你的視力自然療愈。
  • 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書單」,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
    樊登讀書推出的正念解壓書單及試聽,讓你的心靈回歸平靜,做一個懂得放鬆的人。#疲憊的身體難靜心#《睡眠革命》豆瓣評分:7.4分掌控睡眠,才能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可如何才能掌控睡眠?為什麼睡了很久還是疲憊?人一定要睡8小時?如何讓睡眠更高效?
  • 你有過內心被看見的體驗嗎?|我的心理諮詢之旅
    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從萌生諮詢的念頭到決定諮詢的心路歷程,以及第一次諮詢的體驗。從萌生諮詢的念頭到決定諮詢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經歷了許多內心的掙扎。需要一個人看見我這還要從三年前開始說起,三年前我初次接觸到了心理學,那個時候發現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文章很有意思,能透徹地解讀生活中的事件,有時能把我想表達而不能表達的東西準確的描述出來,有時能夠給我提供另外一個視角看待事物,最直接的體驗就是我從這些內容中感到了極大的心理舒緩。
  • 體驗繪畫治療,觸漫聯手壹心理Cares開展線下親子心理課堂
    來源:時刻頭條8月17日,觸漫聯合壹心理公益子品牌——壹心理Cares推出的《心靈解憂站》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動迎來了第四期。本次心理健康公益講座從線上延伸至線下,邀請到了壹心理諮詢師、廣醫兒童心理素質中心主任諮詢師——王勇老師,在觸漫總部針對觸漫動漫之旅活動的7組親子家庭,通過繪畫療愈的方式,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親子互動,有效幫助親子家庭升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