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fer | 丁浩員:從「小跟班」到「領頭者」,教學育人,我是認真的!

2020-12-22 澎湃新聞

Sufer | 丁浩員:從「小跟班」到「領頭者」,教學育人,我是認真的!

2020-08-27 2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寓教於研的 上海財經大學

Sufer

商學院教師,丁浩員

去年10月29日,在外灘金融峰會上舉行的2019「浦山獎」頒獎典禮上,發表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論文「Connect to Trade」榮獲了2018年度「浦山學術論文獎」。而該獲獎團隊中最年輕的一位,便是我校商學院副教授——丁浩員。

「我是一個不容易被挖走的人」

他和上財的情緣,從學生時期便開始了。「我的本科時光是在財大度過的,之後就到香港中文大學開始了我的碩博之旅。」畢業之後,他便回到了母校,成為了上財的一名副教授。他坦言,「當時也收到了很多業界的offer,但相比於職場上朝九晚五、條條框框的生活,我更嚮往大學相對輕鬆自由的環境。而且財大本身的科研水平也很高,這對我後來的學術研究也有很大的幫助。」

回望自己的研究歷程,令他最懷念的還是事業剛起步的那段時光。「那個時候,為了上班方便,我與好友租住在學校附近。學校、宿舍,每天兩點一線,披星戴月,其中的辛苦程度真的不亞於大四的考研黨!」26歲博士畢業便成為了一名副教授,其中的壓力不言而喻,經驗的不足是他最大的「短板」,這也給使得他遭受了很多外界的質疑。

幸運的是,學校的支持、恩師的指引、團隊的配合給了他無限的動力,這也是他形容自己是一個「極不容易被挖走的人」的最大歸因。「不管是當初上學時所學到的,還是現在做研究所得到的,上財給予了我太多太多。更重要的是,在財大讀書時,遇見了我的太太……種種因果,上財已經成為了我生活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從「小跟班」蛻變成「領頭者」

「浦山獎」的評選之路,記載了他和團隊成員的一段難忘心血歷程。一輪、兩輪、三輪……經過層層篩選,到最後答辯之前,就已歷時近兩年,「真的連耐心都快被耗盡了,但我們一直在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最大的熱情去『備戰』和『迎戰』。」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順利完成了在北京的最終答辯會,將「浦山獎」收入囊中。「這一獎項的獲得可以說在意料之中,雖不意外但卻很期待。對於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對自己能力的一個有力的證明。」正如丁老師所言,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sufer「成長記」

「這篇獲獎論文通過構建理論模型,闡述非正式制度可能影響企業出口的基本機制。我們運用2004-2013年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數據和中國海關數據對模型的預測提供了經驗證據。而我在這個團隊中,主要就是藉助自己在發展經濟學中的研究,為論文提供數據支撐。」

對於學者而言,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與不同的課題做鬥爭,這些都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這些都是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從一開始「大佬」的「小跟班」,在後面幫他們做一些實證的工作,到現在的可以獨立構建框架、確立idea的「領頭者」,丁老師在通過自己的踏實、勤懇,努力完成了這一轉變。

「教學育人,我是認真的」

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曾指出,「教學沒有科研做底蘊,就是一種沒有觀點的教育」,反過來亦可說,科研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做到薪火相傳。丁老師說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與學生相處,還會在課堂中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與學生分享。他甚至還花了半年的時間 為國際商務這門課程錄了網課、編了教材、創新翻轉式課堂……「我做這些,只是希望我的研究能給學生一些啟示,尤其是我帶的碩博研究生們。」

在他看來,學術必須是全心全意投入的,「在招研究生時,我最看重的不是他們的學術能力,而是人品。如果能力不足,我可以盡全力去輔導、幫助他,但若品德不完善,比如那些朝三暮四的人,是絕不可能全情投入到研究中去的!」

齊彤,是丁老師帶的第一位博士生。在她眼裡,丁老師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情,是指他的課堂總是充滿激情,靈活生動,和學生的互動也很多,既有知識也重應用;義,是指在指導學術時,為了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研究過程,他都會一一見面。除此之外,他還會鼓勵大家多認識學術圈的人,指導大家畢業以後如何找工作、日後如何在學術圈生存。」

梅貽琦先生曾言:「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大師之大,不僅有學術之精深,亦得有品行之端正。正是因為有一個又一個像丁浩員老師一樣的大師,凝聚他們個人的力量,我們的SUFE才能攀登上更高的學術之峰。

策劃 | 黨委宣傳部

文 | 龔凱悅 謝雅靖 圖 | 丁浩員

原標題:《Sufer | 丁浩員:從「小跟班」到「領頭者」,教學育人,我是認真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論文寫作方法論WORKSHOP紀實丨丁浩員老師帶你走進數據的世界!
    本期講座由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丁浩員老師擔任主講嘉賓,現場座無虛席。丁浩員老師從數據的最新應用著手開場,結合最新的實證科研成果,以講故事的方式,生動有趣地介紹了數據的收集與分類和對數據進行量化處理分析的重要性。接著進一步闡述了實證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做到有理有據。丁老師活潑生動的授課方式,讓在座的全體學生都時刻保持著最佳的學習狀態。
  • 中傳師德先鋒|創新教學 潛心育人
    從黑白電視到數位電視與超高畫質電視,從攝錄編設備到數位電視網絡制播系統,每一個裡程碑的成果都融入到了楊老師的教學中。站在學術探究前沿的她,不斷地收集國內外的各種資料,並根據國內發展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挖掘新的方向,為行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電視行業瞬息萬變,而楊老師以不變的初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永葆當年的那一份熱愛。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湘江理論|調研|史小平:創新英語新教學 營造育人新生態
    這種傳統的英語學習已經被深深地打下了烙印,但在新時代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下,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大學英語教研室大膽創新教學模式,筆者與唐軍、蔣晶、黃民燕、段城、劉克靜老師組成教學團隊,緊緊圍繞怎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怎樣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怎樣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怎樣培養新時代職業人的職業能力這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思考和教學實踐: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設計中,將學生的參與融入英語教學實踐中
  • 鑄魂育人春風化雨 改革創新長風破浪
    一年來,陝西認真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要求,以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為抓手,紮實開展「四好」思政課創優行動,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三全六度十育人!復旦大學探索新時代育人之道 | 你身邊的「十三五...
    從30歲出頭的青年教師,到78歲的院士,每位實踐團成員都認真地寫下了考察體會,而集中的表達就是:擔負起培養時代新人的使命。學校圍繞「政治要強、情懷要深」的要求,以思想強基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圍繞「自律要嚴、立身要正」的要求,以師德固本引導教師弘揚高尚師德;圍繞「思路要新、視野要廣」的要求,以實踐立行強化教師實踐鍛鍊機制。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促進政行研企校五主體優勢資源深度融合,從政府機關、建設行業、科研機構、建築企業等聘請兼職教師,依託「魯班名士講堂」上臺講思政課,打造「黨政領導幹部+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時代楷模+百姓宣講員+勞模工匠」的思政合作育人團隊,構建思政育人共同體。
  • 追求極致,以孝育人,論江南國術館的育人之道
    和家長一起齊心協力培養孩子必須有一流的心性,才能練就一流的技術— 江南國術館5月6日,應友人的邀請,跟著電視臺組織的二十名武術愛好者,探訪了聞名遐邇的江南國術館,聽友人說,江南國術館在全國武術界有著以孝育人名聲。
  • 復興高級中學探索融合育人課 擰好育人「一股繩」
    這堂語文、歷史、政治"混搭"教學的融合育人課,正是當前復興高級中學挖掘各學科育人價值、加強學科德育滲透的鮮活案例。 頭一回上這樣別出心裁的課,高一學生張詩媛感覺十分新奇,"三門不同的學科獨立而連貫,比平時單上一節課信息量大得多",更意想不到的是,課程的內容給了她不小的啟發。"
  • 在課程的教與學中潛移默化育人
    在「文學文化批評」這門課的教學中,我體會到,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首先自身要有堅定的政治站位,良好的思想素質,優秀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方法。一門課程的含金量往往體現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課程思政的良好效果也出自教與學的過程中。
  • 「育人」「育才」如何統一:全體總動員
    對高校而言,構建「大思政」格局,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原則,把思想價值引領貫徹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整合運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搭建教學、科研、實踐、管理、服務、文化和組織等工作矩陣,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 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在岱崮鎮揭牌
    11月17日,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在岱崮鎮揭牌。座談會結束後,王永軍,李永剛為「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實踐育人基地」揭牌。(丁立國)下一條:常路鎮:發揮統戰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蒙陰縣人民政府】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德育教育綻放新活力,全面推動育人新格局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深入研究和探索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規律和特點,以鮮活生動的教育活動,以多樣化的教育方式使德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全市初步形成了中小學縱向銜接,分層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互為一體,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中小學德育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 從這裡看匠心匠藝如何貫穿教學育人全過程 | 第六屆「融+」時尚周...
    從這裡看匠心匠藝如何貫穿教學育人全過程 | 第六屆「融+」時尚周開幕 2021-01-07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田幹部學院黨委成立:守紅土初心 為鑄魂育人
    龍巖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校長、古田幹部學院黨委第一副書記、第一副院長李桂義在成立會上指出,學院黨委要落實《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要求,堅持黨建引領,按照權責一致原則,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主動作為、認真履職,為院校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政治保障。
  • 池州一中:求精求新求突破 育人育德育未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秉承百年名校傳統,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謹遵「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認真探索教育改革之路……近年來特別是2019年秋季入學以來,在地方黨委政府及主管部門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池州一中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作風,堅持內涵發展,注重虛實結合,強化精細管理
  • 我與先進同行,跟班學習心得——努力才是每一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4月27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了《關於在全市法院常態化開展「我與先進同行——跟班先進找差距」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目前第二批跟班學習已經圓滿結束,學員們均表示收穫滿滿。周一的早晨,我來到秦淮執行局,在辦公室,我並沒有遇見楊法官,倒是聽見走廊裡時不時有人在召喚他:「楊局,上次那個案子去江寧提取案款,錢到了嗎?」、「楊局,明天的集中執行,方案改好了嗎?」「楊局,信訪報告我寫好了,麻煩你修改一下」......我問書記員小張:「他們都在找同一個楊局嗎?可楊局又在哪裡啊?」
  • 堅持系統觀念 推進「三全育人」——青島理工大學「三全育人」綜合...
    出臺了有關教學工作獎勵、導師立德樹人職責、二級單位目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對增強育人意識、落實育人任務提出明確要求;修訂完善基層黨建考核、二級單位目標管理考核等辦法,把立德樹人納入考核內容,將育人職責指標作為其工作考核考量的首要標準;結合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啟動課程育人工作,將立德樹人、「三全育人」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教材講義內容、教學大綱,納入處科級幹部考核、崗位聘用與考核、榮譽體系、評獎評優等考核評價體系
  • 我財教學團隊和教師又獲獎啦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和「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評選結果的通知》(京教函〔2020〕508號),我校金融學院李健教授和李建軍教授為帶頭人的金融學本科育人團隊獲評「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榮譽稱號,保險學院王慶煥獲評「北京高校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
  • 浙江中醫藥大學:優秀中醫藥人才培養背後的育人邏輯
    此外,學校構建了學風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實踐育人、創業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專題育人的「九大育人體系」,全方位、立體化的「九大育人體系」凝聚合力,釋放活力,切實把綜合育人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