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犬類治理工作成效初顯:辦理智慧犬證2萬餘張 治理效果獲群眾點...

2020-12-16 法制現場

安徽長安網訊 狗是人類的好朋友,它會給你帶來很多的樂趣,在你孤獨的時候陪伴你,也可以幫人們看家護院。經過訓練後還可以成為導盲犬,為視力障礙人士導航;協助警察完成追蹤、鑑別、搜捕、搜毒、搜爆等工作。為了規範居民的養犬行為,營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今年以來,宿州市不斷加強犬類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社會公共秩序管理。

據宿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規範養犬行為,今年該局牽頭成立了市犬類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開展為期1個月的入戶宣傳、摸排登記工作。同時,招聘70人成立專業管理隊伍,常態化開展犬類治理工作。此外還結合當地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了《犬類管理工作方案》和《集中整治統一行動工作方案》,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實施。

「抓得好,這隻狗體型比較大,在這一帶流浪好多天了,經常躲進小巷裡,大夥晚上走路都慌兮兮的。這下好了,謝謝你們!」趙先生看到民警將在自己家附近流浪很久的流浪犬收容之後高興地說。

今年5月以來,該局共開展犬類管理集中整治統一行動20餘次,出動警力16000餘人次。市局機關抽調30名民警,組成7個督導組,分片包幹,深入小區、街道、公園、社區,對各單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面對面的督導、檢查。

「愛狗就應該對狗狗負責任,及時為它辦證,這是對養犬人的基本要求。」張女士說,辦證的前提是給犬只接種疫苗,這既是對犬只健康的保障,也是為自己和其他人健康考慮的需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狂犬病。養狗人士應該堅持每年定期為犬類注射相關疫苗及進行常規體檢。

「目前市民出門遛狗基本上都能做到攜帶牽狗繩和鏟屎工具,犬只傷人和隨地大小便問題基本禁絕,拴繩率、辦證率達到95%以上。」宿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創建了多部門共享的犬類管理智能信息系統,通過建立信息系統,採集犬只信息、養犬人信息、涉犬經營單位信息等,為犬只登記辦證辦牌和監督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礎數據,辦理犬證20660張。

值得一提的是,宿州市還開展了城區無主犬、流浪犬抓捕收容專項行動和為期1年的集中整治行動,針對公園、醫院、商超、菜市場等區域和場所,除安排專人負責本區域的犬只管理工作外,還在出入口處張貼溫馨告示,設置犬只臨時存放籠。

【來源:安徽長安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 岱 海 - 岱海治理成效初顯 鳥類種類增加到90多種!
  • 成都推進31項社會治理重點領域立法有成效
    「三大體系」保證有人管有法管  2020年5月29日,成都被中央政法委確定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期試點城市,相關工作很快展開並取得成效。街道將黨組織覆蓋到每一個區域、每一個單元、每一個細胞,組建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統籌規劃治理工作,在上半年,共計印製疫情防控、消防安全、反黃賭毒等宣傳資料110萬餘份,確保政策落地落實,區域內安全穩定。街道還創新推行了個性化「私人訂製」便民服務,居民可以通過電話辦理「上門服務」「先鋒代跑」「快遞取件」「個性化私人定製」等服務,居民實實在在體會到了社區建設的好處。
  • 塘口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鎮!還有這9條村獲評省鄉村治理...
    9條村獲評2020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公共服務中心對鎮級公共服務事項一覽表、「線上線下」辦理流程圖、大廳功能分布圖、工作人員一覽表、工作人員行為規範等公開上牆,明確服務內容,明晰服務責任,為群眾熱情提供「一門式」貼心服務。主動下移管理和服務重心,實現鎮村聯動服務。投入20多萬元,率先在開平市村委會一級創建「德鄰匯」智能化便民平臺,平臺主動公開政務辦事流程及所需資料,與鎮級公共服務中心承辦事項相對接。
  • 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隆昌市龍市鎮推行「533」群眾議政見實效
    大屏滾動播放著「群眾議政」的安排、辦理、測評情況,黑底紅字清楚地顯示群眾反映的事項、牽頭領導、責任部門以及辦理時限。提起「群眾議政」帶來的好處,福慶村3組村民楊春蘭給予點讚。今年4月9日,他向前來入戶走訪的陳雪反映,福慶村的垃圾池不夠用,只有幾個組才有垃圾池,3組的人要到6組去倒垃圾,費時費力,希望村上多建幾個垃圾池。
  • 徐州市文明養犬專項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霍雷 通訊員 張振華)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文明養犬問題,創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機制、切實推進犬類管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註冊登記電子犬證30556張、發放智能犬牌24355枚,收容流浪犬、大型犬、烈性犬、違規犬1280隻,當場處罰違規犬主310人次,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類涉犬問題1600餘件次,當場勸導輕微違法行為4300餘起,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 社區裝上了「智慧大腦」,從「治理」邁向「智理」
    一網統管,治理中的「加減乘除」在「一網統管」方面,街道依託智能算法創新社區治理方法,通過「加減乘除」工作法邊試點邊實戰,在全市街鎮層面實現了「四個率先」——1率先使用全市「一網統管」街鎮級1.0版,將144項網格化案件納入系統2率先上線運行「一網統管」防疫專頁,運用信息技術助力精準防疫
  • 群眾參與,無微不「治」!江西樹立「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
    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社會治理現代化之路,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群眾參與,無微不「治」套上紅馬夾,穿上運動鞋,每天6時許,「西市格格」呂冬梅就早早出門,沿著上饒市信州區三官殿社區寶澤樓北巷商業街邊走邊查看。手機裡的微信工作群也熱鬧起來,各個網格的照片不時傳到群裡,她們是當地群眾自治的一支重要力量。
  • 拱墅:一雙「智慧眼」——從精準識別的「眼睛」到智慧治理的「大腦」
    2018年,拱墅區在小河街道試點推出全市首個行為識別系統,這也是後來我們所熟知的「城市眼·雲共治」城市治理模式。如今,這雙智慧的「眼睛」還擁有了智慧的「大腦」,「城市眼·雲共治」被廣泛運用到了基層治理中,在小區電梯安全、獨居老人服務、孝心車位管理,甚至是民主協商議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杭州基層數字治理的一張名片。
  • 南京鼓樓區基層治理創「新招」見「新景」
    「駐地單位傾情相助,大大補充了一線的人員力量,讓我們街道得以抽出人手去抓企業復工復產等工作,當時有包括駐地機關在內的300餘名志願者,活躍在小區疫情防控各處。」華僑路街道負責人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內心溫暖。這只是鼓樓區社區治理全維度合作共建共治的一個縮影。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深化,鼓樓逐步形成了「一核引領、雙鏈驅動、三全保障」的社會治理網格化體系改革新思路。
  • 無錫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 全市累計新登記犬只近3萬條
    「累計新登記犬只近3萬條,查糾遛犬不牽繩、便溺不清理等行為655起,市區涉犬警情同比下降12%,收容的流浪犬均得到妥善安置……」昨天上午,無錫市養犬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召開全市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無錫市組織開展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的成效
  • 杭州濱江:將城市治理的智慧「因子」 融入到社區治理
    會議再次為濱江社會治理定調:全力打造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濱江樣板,為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創造平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打造「濱江樣板」,創新是一以貫之的關鍵詞——系統性部署智慧城市建設,將城市治理的智慧「因子」下沉和融入到社區治理;統籌推進「六和工程」,著力打造具有濱江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
  • 上海奉賢海灣鎮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破解犬類管理大難題
    消費日報網訊 2020年年初,全國上下積極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也正緊鑼密鼓地在各省市推進中。上海在推進,奉賢在推進,海灣鎮也在推進,黨委政府依著問題導向,加強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開展調研,積極嘗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探索,選擇了人民群眾關注較高的犬類管理難題。眾所周知,城市養狗多年來爭議難平。
  • 司法部肯定嶽陽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婷 通訊員 李泉)5月29日下午,司法部,司法廳組成的調研組對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進行了調研。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副局長劉漢銀,省司法廳巡視員唐世月,嶽陽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唐文發出席調研座談會。劉漢銀代表部調研組,對我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給予了肯定。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通過實施大數據戰略,以數據資源共治、共享、共用為突破口,嘉興各縣(市、區)局數位化轉型成效顯著,城市治理能力大幅提升。集中了部門中的數字城管、智慧停車、智慧環衛、垃圾分類、防違控違、犬類管理、違停處罰等十餘個條線管理平臺,所有城市管理突發事件、數字城管案件、執法案件、市民舉報問題等均在平臺展現,實現對執法隊員、協管員、數字城管採集員、環衛人員等多種城市管理角色綜合指揮,進行統一調度、應急指揮、綜合管理。跨區域資源覆蓋。
  • 治理438處,輻射6萬餘人,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攻堅戰」成效顯著!
    ,下設村(社區)、企業、交通設施及工程運輸、機動巡查、學校、隱患治理、督導督查七個專項治理專班,全面督促各項工作開展。全過程監管的方式,有力推進中央路側缺口排查治理、村口五個一排查治理、海淞系列點位排查治理、綠化遮擋臨水臨崖排查治理等十個大類別的道路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 無錫市犬管辦權威發布!通報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情況
    11月23日上午,無錫市養犬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簡稱「市犬管辦」)召開全市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新聞發布會,通報行動成效,倡導市民依法文明養犬,保障群眾人身安全,維護城市環境和公共秩序。今年以來,全市由犬類引起的擾民、傷人、交通事故、汙染環境等警情達1.7萬餘起,溜犬不牽繩、便溺不清理、犬只不上牌、犬吠擾民等違法違規及不文明養犬行為成為廣大群眾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近期,市犬管辦根據《無錫市養犬管理條例》,組織公安、城管、農業農村等部門開展了犬類管理專項整治行動。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零距離」,成為24小時不打烊的化解中心● 智慧小區建設讓居民享受到了「智慧紅利」,阿勒泰地區智慧小區建設,實現了社區治理更加智能專業、城市安全管理更加科學精細、居民的生活與工作更加安全便捷□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張 蕾 齊琪以維護穩定工作為基礎,堅持政治引領,提升市域防控風險水平;構建基層治理「小微權力」監督體系
  • 「市域治理」莆田荔城:全省首推「智慧門鎖智慧雲平臺」試點
    「智慧門鎖智慧雲平臺」落實以來,通過登記實有人口2053人;抓獲犯罪嫌疑人2人,抓獲在逃人員1人,破獲案件5起。上半年,試點範圍盜竊類警情數量由2019年的190件下降到76件,同比下降60%,進一步確保了群眾家門口的安全,創新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成效初顯。
  • 德州:三把「鑰匙」叩響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大門
    去年以來,德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鼓勵基層探索創新,著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結形成了黨建引領網格服務、「紅色業委會」治理機制、小社區微服務等創新做法,取得了明顯成效。疫情期間,傳統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粗放、黨組織引領作用不強的弊端顯現,為了儘快突破短板,夏津縣積極探索實施「黨建引領網格服務——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程」,達到了「街呼區應、上下聯動」效果,城市基層治理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 已登記的海口犬只不足十分之一 聽聽辦了證的養犬人怎麼說?
    陳婷婷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去年11月她給「樂樂」上了「戶口」,並領到一張卡片,上面有一個二維碼,顯示養犬者和寵物犬的信息,她出門都會帶著這張卡片以備查驗,同時讓周邊人尤其是小區的居民更安心,「你給狗狗打疫苗,同時辦理養犬登記,周邊的人就會逐漸打消顧慮。」好處二 辦理犬只託運方便「辦了養犬登記證,乘飛機和高鐵辦理狗狗託運手續方便很多,這是實打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