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長聯合、多元化解 兵團二師二十四團走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

2020-12-22 中國長安網

近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二十四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聚焦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全力打造具有團場特色的精細化網格管理、人文化法治建設、多元化矛盾糾紛調處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精細化網格管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五長聯合」建機制。該團把轄區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按照「網格長+片區長+樓棟長+單元長(聯戶長)」工作模式,即網格長由連隊(社區)書記擔任,片區長由連隊「兩委」或社區主任擔任,樓棟長由熱心公益的黨員或群眾擔任,單元長和聯戶長由本單元推薦出大家公認的群眾擔任,實現網格服務全覆蓋,形成每日排查走訪、每周研判調處、每月社情民意分析、每季召開治理聯席會議的工作新機制。

「黨員牽頭」辦民事。根據黨員分布情況,各黨支部把黨小組建在小網格上,建立「連隊(社區)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三級網格體系,每個中心戶就近聯繫5~10名黨員,黨員中心戶亮明黨員身份,明確黨員職責,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給群眾,隨時為群眾提供服務、解決難題。

「格網結合」便服務。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建立工作微信群,形成「片區長群—單元長(聯戶長)群—居民群」的格網結合模式,一級服務一級,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及時處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優化了便民服務,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多元化糾紛化解匯聚社會治理強大合力

「群防群治」化小事。該團不斷修訂完善連規民約引導群眾崇德向善,設置「心願牆」弘揚互幫互助美德,建立志願服務隊伍發揮熱心群眾力量,加強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讓群眾參與到連隊(社區)事務管理中來,鄰裡間矛盾糾紛顯著下降,民風顯著改善,居民歸屬感顯著增強。

「一連(社)一警」解中事。該團建立民警進連隊(社區)制度,由團黨委任命民警到連隊(社區)任副書記職務,參與連隊(社區)工作,做好營區治安防控、流動人口排查、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切實築牢基層治安的第一道防線。

「幹部下沉」了難事。建立信訪工作「五步法」,完善領導幹部值班接訪制度,壓實掛鈎單位第一書記責任,對連隊(社區)無法調處化解的矛盾糾紛,相關部門及領導第一時間下單位了解情況,調處化解矛盾糾紛,必要時啟動信訪聯席會議機制,對問題進行會商分析研判,並根據各自職責認領任務,相互協作、分頭履職,信訪難點問題化解能力顯著提升。

人文化法治建設夯實連隊社區平安根基

「法治陣地」強基礎。成立「法官工作室」,打造連隊(社區)農家書屋,開辦「小常說事、小蘭說法」微視頻欄目,開設道德大講堂。既豐富和完善連隊(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又為依法治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法治宣傳」隨處見。在農家書屋投放各類通俗易懂的法治書籍,引導群眾主動學法;發布普法微視頻30部,用親切的話語講解身邊法治故事;組織開展「平安家庭」「平安連隊」等各類評選活動,促進法治連隊(社區)建設,積極營造法治氛圍。

「法治服務」有保障。落實「一連(社)一法律顧問」制度和「金牌調解員」制度,引導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該團現有社會調解力量95人,接受群眾法律諮詢服務189次,參與調處矛盾糾紛61起,調解成功率達100%。

「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是項長期的政府工程和民生工程,我們會不斷探索工作開展的新模式、新方法,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能力,推動全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邁上新臺階。」該團黨委政法委書記張波說道。

相關焦點

  • 新疆兵團五師雙河市探索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
    今年5月29日,中央政法委批准兵團第五師雙河市為兵團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地區。今年以來,五師雙河市以「五治融合」(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為牽引,守牢政治引領制高點、夯實自治基礎立足點、抓細法治保障關鍵點、選準德治先導結合點、撬動智治支撐創新點,以「五治」促「共治」,打造出具有區域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顯著提升基層團場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三到位、三管住、三聯防」 兵團第二師三十三團探索市域社會治理...
    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是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黨委的初心使命和永恆追求,永遠走在便民利民為民服務的道路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33團積極融入、主動作為,探索形成了「三到位、三管住、三聯防」工作機制。總體謀劃、高位推動,確保「三到位」——強化主體責任,組織領導到位。
  • 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戰略目標,並提出了「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行動目標,標誌著市域社會治理進入新階段。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再次明確「加強和創新市域社會治理,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讓「平安和幸福」無處不在——肅北縣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肅北縣堅持按照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的總要求,全面加強制度體系建設、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和基層基礎工作,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平安肅北」建設風生水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駛入「快車道」。新時代立足新起點,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 【齊魯石敢當】我省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
    會議指出,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全面落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措施,確保通過兩期試點,全省16市全部達到「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標準,推動全省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治理機制進一步健全、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治理方式進一步融合、
  • 龍海:「聯片調解」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龍海:「聯片調解」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2020-07-01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家聚焦新發展階段 紮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近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與北京師範大學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社會治理論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論壇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為主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治理偉大成就,研討新發展階段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面臨的新課題新要求新任務。
  • 【名家說法】彭輝:市域社會治理主體多元化路徑探索
    ABSTRACT內容摘要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了「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和「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概念。市域社會治理具有架構整體、目標多重、主體多元、方式協同、制度完整等特徵,是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一環。
  • 耒陽市:「三抓三創」,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記者周琪 通訊員谷建明  近年來,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耒陽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
  • 青海海東「十大工程」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移風易俗是海東市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典型經驗。「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今年海東實全面啟動試點工作,實施『十大工程』,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完善社會治理機制,優化社會治理布局,夯實社會治理基礎,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海東。」海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劉伯林說。
  • ...市公安局:深化四個提升 打造現代警務,爭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編 者 按2020年市委政法工作會議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要求,以「主動創穩」為主線,以「五治並舉」為路徑,以「平安廈門建設」為載體,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模式,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率先建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為建設高素質高顏值國際化現代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 深植和諧 善治銅城——白銀市「五治」融合構建市域社會治理新格局...
    政治統領示範,夯基壘臺立柱架梁  頂層設計到位,建設目標明確,發展線路圖清晰,我市在探索市域治理現代化上善作善為,以政治為引領,高站位擎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的「白銀樣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四川平昌「三轉三治三提升」助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今年以來,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堅持主動作為、先行先試,探索創新「三轉三治三提升」新模式,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跑出「加速度」。堅持政治引領,精心謀篇布局,創新驅動「理念、方式、動能」三個轉化。首先,治理理念從「單一管」到「多元治」轉化。
  • 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大提升 平安銅川建設再上新臺階
    近年來,我市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總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圍繞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民主協商、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建立健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制度機制,推動社會治理從「單一管」向「多元治」、從「粗放型」向「精細化」、從「被動做」向「主動為」轉變,著力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開好頭、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 以「政治」促善治,各縣(市)推行「黨支部+網格化管理」,推動資源、力量、服務向網格延伸,以「小網格」推動社區大治理,著力構建「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全面融合」的基層治理工作新格局,打通市域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 通過搭建覆蓋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矛盾調處遠程視頻服務系統,實現「窗口化」「一站式」服務,專業資源雲端共享,矛盾化解法律服務
  • 【市域治理】小法庭的大聯盟 ——黃泥河法庭市域治理側記
    近年來,雲南省富源縣人民法院黃泥河法庭在市域治理中,以黨建引領,推衍「五老」鄉賢調解、「無訟」公約進村寨、鄉村「大聯動」治理、多元化跨省際調解等方式,培育「民族團結」示範帶,改變了訴訟服務停留在機關,難於下基層的現狀,打通了法文化服務民眾的最後一公裡。「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 區域視域中的法治文化與社會治理現代化
    陳亞平介紹了揚州大學特別是揚州大學法學院、法學學科與專業近年來的建設發展情況並提出,區域法治文化建設是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區域法治建設是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有效實施的根本保障。我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面臨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
  • 探索具有汕頭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
    當前,汕頭正以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為動力,全力加快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逐步探索具有汕頭特色、時代特徵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為加快汕頭經濟特區發展、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良好環境和有力支撐。
  • 山西晉城:大數據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智慧翅膀
    近年來,晉城市大數據應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大數據應用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新途徑、新引擎和新手段,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國樣板」為目標,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強化智治支撐,加快「五治」融合,全力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市」,推動大數據發展應用實現了重大突破,社會「智」治能力不斷提升,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了智慧翅膀,並成功躋身「2020領軍智慧城市
  • 【市域治理】用紅色繪就平安底色
    「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和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明確要求「十四五」期間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近年來,龍巖市持續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紅色革命傳統,將「黨建+基層社區治理」模式不斷提檔升級,探索出一條「一顆紅心、一張紅網、一面紅旗」的市域社會治理黨建品牌,形成獨具特色的閩西紅色基因基層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