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坦克有多小?蘇軍繳取日本94式輕型坦克 坐不進去

2021-01-10 飯圈小坦克

在我們印象當中,坦克都是龐然大物的存在。而二戰期間,日本裝備生產的94式輕型坦克卻連一個蘇聯軍人都坐不下去,他們只能站著,轉身都費勁,這還叫坦克嗎?

對於人高馬大的蘇聯軍官來說,日本的94式坦克就像玩具車一樣,連蘇軍的攝影師好奇的想看看裡面的結構,卻連坦克車廂都進不去。

而且一隻坦克竟然只配備了一挺機槍,這樣的坦克,用蘇聯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一輛裝甲車。因此,狹小的內部空間以及微弱的火力讓蘇軍繳獲的94式坦克都無用武之地。

再舉一個例子,日本94式輕型坦克甚至可以直接背負在美軍的M4坦克後面,像是附帶的產品一樣。由此可見,日本94式輕型坦克相對正常坦克來說,確實是小了不止一點點。

那為何二戰期間,日本要造出這麼些小型坦克呢?

首先,在二戰期間,日本也生產裝備了多種坦克。但是因為本身研發思想較為落後,資源也有限,技術水平只能勉強跟上戰時的強國。他們製造出來的坦克車普遍都是皮薄、火力不強的。

第二,日本94式輕型坦克是戰時需要。由於坦克本身小,移動起來自然就變得方便許多。所以也主要用於戰地指揮、飛彈傳輸、火炮牽引、搜索聯絡等等任務。

不過在那個戰爭年代,94式輕型坦克對於美蘇的大型坦克來說,簡直不堪一擊。而對於僅靠血肉之軀奮戰的軍隊,無疑是一件殘酷的武器。

網友們也都提及,落後就要挨打,只有不斷的提高國家自身的戰略儲備,不斷提高國家威信,才能長久屹立不倒。

你們還知道戰時有什麼其他有趣的武器裝備嗎?歡迎到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哦。

相關焦點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正因為面對這樣的國家,就算坦克工業不發達的日本,對於先進坦克的需求也就不大了。日本的94式坦克作為二戰中墊底的坦克,一樣能在中國戰場控制戰場,而當面對德國投降後進攻日本的蘇聯時,94式坦克在T34面前就好比向寵物一樣乖巧。不說其他,就是噸位都直接被碾壓,小道出奇。那當時日軍的坦克有多小呢?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根本鑽不進去!
  • 二戰日本絕密坦克計劃亞洲版本象式殲擊車
    說到二戰時期的日本坦克,給人印象較為深刻,性能最好的坦克型號無非就是95式輕型坦克和97式坦克這兩款了,日本的95式輕型坦克,由日本三菱重工於1934年生產,是日本輕戰車中品質、性能最好的一款,九五式輕戰車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並伴隨車輛快速前進,可以快速攻下敵人的據點可設計製造的,在1934年時期95式輕型坦克的最高時速就能達到
  • 被稱為「豆戰車」的日軍94式輕型坦克,為何能夠稱霸中國戰場
    94式超輕型坦克是世界上最輕的坦克之一,1930年,日本模仿英國的裝甲車,而生產的一種輕型坦克,長只有3米,高度1.62米,戰鬥全重只有3.45噸,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機槍,其實正式的名稱為94式輕裝甲車。
  • 唯一「登陸」美國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剩下95式輕型戰車了
    ——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956字,閱讀約6分鐘 二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日軍擴張的主力坦克類型。
  • 日軍二戰最好的坦克95式輕型坦克: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29期
    它是俄國最大的坦克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坦克博物館。該館擁有290輛坦克實車展品,分別歸屬11個國家,從3噸的輕型坦克到180噸超重型坦克什麼都有。這裡還有從57毫米到600毫米的40門自行火炮,30輛裝甲汽車,10輛偵察及通訊用車和大量後勤運輸車輛。總之,俄羅斯歷史上所有的老坦克,你都能在這裡找到。
  • 二戰期間日本唯一量產的重型坦克95式重型坦克
    但是在1944年以前,日軍卻有一個型號的重型坦克消無聲息地在走向了戰場,這個型號的坦克就是日軍二戰初期研發的95式重型坦克,該型坦克與95式輕型坦克有火力與質量上無可比擬的差別,卻是同個時期產物。該型坦克其總噸位為28噸,裝備有一門94式70毫米野戰炮,和一門37毫米94式反坦克炮,該型火炮部署在身身前端固定炮塔上,裝備有2挺91式6.5毫米機槍,一挺位於炮塔的後面,一挺位於車身獨立小型炮塔的後面,其正面局部裝甲為65毫米,最高時速達到45公裡。
  • 先出中型坦克後出輕型坦克,日本的輕型坦克科技樹如何被點出?
    在坦克被發明後,坦克的發展就成了各國的一個重心,通常是從輕型坦克向中型坦克發展。然而對於日本而言,這條科技線卻有點歪,雖然說起步點是購買外國坦克這一點沒有錯,但日本在自行研發階段卻出了岔子。因為日本是先點出了中型坦克,再點出豆戰車,最後才點出輕型坦克來。那麼如此錯亂的科技樹,會給日本的輕型坦克開發帶來什麼困難?研發工作又會受到怎麼樣的影響呢?
  • 武士的戰甲,差強人意的裝甲車輛,二戰期間日本97式系列中型坦克
    長久以來,大部分人對二戰時日軍裝甲部隊裝備的坦克印象都比較模糊,提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坦克,大部分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豆丁」。確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部分日軍裝甲部隊的坦克體積都比較小,和同時期歐美的坦克比起來屬於「袖珍」水平。
  • 從89式到97式:二戰日本研發的坦克,都是移動鐵棺材!
    日本人對進口的馬克Ⅳ型進行了各種測試和試驗,得出這種坦克體型笨重,不適合在日本和滿洲(中國東北)使用的結論。到了20年代,日本一面從法國採購了「雷諾」FT-17輕型坦克和英國「維克斯」中型坦克,一面自己潛心研發。
  • 帝國裝甲軍的崛起:淺談二戰前日本坦克的研發之路
    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其中日本騎兵部隊的高官們贊成大力研製和使用坦克,他們認為這些戰車比步兵速度快,能更好的和騎兵實現協同作戰。儘管這樣,日本還是在1925年6月頂著壓力開始了自己坦克的研製之路。在「日本戰車之父」原乙未生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不到20人的科研團隊造出了10000多張坦克圖紙。
  • 日本戰敗後,此人率40輛坦克向蘇軍發動進攻,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1945年8月,蘇軍發起了遠東戰役,其坦克大軍突入我國東北,橫掃日本關東軍。 日軍指揮官發現,俄國軍隊只有輕步兵,根本沒有重炮和坦克,而自己手上的戰車聯隊卻有40輛97式和其他式坦克
  • 唯一「登陸」美國本土的日軍坦克,到了太平洋就歇菜的95式輕戰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裝備的95式輕型坦克取代了89式中型坦克和94式輕型坦克,幾乎成為了日本擴張的主要坦克型號。它的足跡幾乎遍布了整個亞太,可以說在亞洲它簡直就是個橫行的螃蟹,但是這個螃蟹在太平洋戰爭中面對美國的坦克就立馬歇了菜,被打成了一坨廢鐵。
  • 為何日本會有一種被稱為「豆戰車」的坦克?豆戰車到底是什麼?
    的確,如果與歐美坦克相比,日本坦克確實太小了,與二戰爆發時的主流坦克相差甚遠。但即便如此,日本的95式輕型戰車等輕型坦克,在噸位上仍是當時輕型坦克的主流。那麼所謂的豆戰車是什麼呢?這些被稱為"豆戰車"的坦克是如何研製出來的?。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中堅,T26輕型坦克
    但傳統的騎兵明顯不適合為步兵提供機動作戰時所必須的掩護力量和突破力量,坦克自然就成了蘇軍的首選。 有鑑於,蘇聯在1926年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負責研發屬於蘇聯自己的坦克。坦克的研發要求是製造一款,能夠突破由兩個師防守,戰線寬度為十公裡的戰線。這個過程裡蘇聯方面研究了多款坦克,比如說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義大利菲亞特FIAT-3000輕型坦克等。
  • 日本陸軍的反坦克支柱,仿照蘇聯反坦克炮製造的一式反坦克炮
    如果提起反坦克炮,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反坦克火力支點就是反坦克炮,比起火箭筒之類的應急武器可要好得多。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各種反坦克炮算是層出不窮。而作為軸心國的核心成員日本自然也是不例外,早年對於反坦克炮的研究並沒有落下,其成果就是日本陸軍裝備的一式反坦克炮。
  • 蘇聯的反坦克炮戰史,撐起蘇聯反坦克火力的45毫米反坦克炮
    當然了,實際情況也就是在對方坦克的裝甲上留個白點,於是這種無用的反坦克炮就被德軍怒罵為『敲門環』,以形容它們的毫無用處。但沒人知道的是,蘇聯也有一款反坦克『小水管』。只不過這種『小水管』可比隔壁德國人的好得多,因為它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是作為蘇軍的反坦克火力支柱存在的。這種反坦克炮就是蘇聯的45毫米反坦克炮,一款不斷發展的小口徑反坦克炮。
  • 日本擴張的開路急先鋒,進擊諾門坎的日本虎,關東軍安岡坦克支隊
    一、貪婪的日本 自從日本帝國主義向亞洲大陸伸出魔爪,並奪取了大片土地之後。日本與蒙古之間就存在很多的軍事摩擦,當然這很大因素是因為雙方控制區邊境的不確定性,因為蒙古人大多是牧民,他們以天為蓋,以地為床,過著優先的遊牧生活,對所謂邊境毫無概念,大不了今天放羊吃完草,明天我就離開就是了。
  • 苦澀的選擇:被蘇軍暴打後,日本97式坦克的改進
    九七式中型坦克的產量高達1500輛左右,雖然日軍將其稱為中型坦克,但是以當時世界主流標準來說,這只能算是一款輕型坦克。雖然九七式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該型坦克的生產周期長,產量相對較大,所以九七式中型坦克有著許多有趣的改進型號,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幾種較為罕見的改進型號。
  • 不堪一擊的94式小豆坦克,全重僅3.45噸,為何能在抗戰期間橫行?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裝備的94式超輕型坦克,堪稱最名不副實的坦克戰車。這款戰鬥全重僅有3.45噸的小坦克裝甲十分薄弱,重機槍都能將其擊穿。火立方面,它甚至沒有裝備坦克主炮,僅僅安裝了一挺7.7毫米重機槍。
  • 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答案就是日本裝甲兵,他們的素質堪稱二戰最差。倒不是說日本裝甲兵不夠勇猛,畢竟當年在諾門罕也是開著九七式中戰車和蘇聯的T-26輕型坦克、BT系列快速坦克打個旗鼓相當的存在。當然了,這也就是早期日本坦克性能沒和各國脫節,現在是不行了,日本坦克已經誰也打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