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就怕碰上長發女性

2020-12-14 尕衫憶史

引言

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壹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太平經》

生活中有很多職業,每一個職業的存在都是因為被需要。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很多少有的特殊職業也逐漸被大眾熟悉起來。比如從古代就存在的撈屍人,這個職業大多人都不是太了解,人們光聽著就覺得有點害怕。旁觀者是無法體會他們背負的精神壓力是怎麼樣的。再加上民間對於這類事情本就有些許忌諱,選擇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想必生活一定是艱難的。

誰願意成為黃河撈屍人

夏天的時候,人們如果留意就會看到有人溺亡的消息。一般遇到這樣的情況,家屬憑自己的力量打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沒有專業的設備,也不熟悉水性和環境。所以一般都會請民間的撈屍人幫助,得以尋回逝去的親人。在我國長江黃河兩岸就長期有這樣的隊伍活動,黃河水域寬廣遇到一些屍體。不管是出於好心還是為了利益,出現了幫忙打撈屍體的人。接下來我們一起直面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的故事。

誰也不想自己的親人在冰冷的河水裡泡著,人們的傳統觀念中也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的發生。出現溺水未發現屍體的情況,家屬是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尋找的,即便是在波濤洶湧的黃河中也是要堅持打撈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古至今人們都知道黃河的險峻,在這裡打撈無疑是增加了難度和風險,稍有不慎也會連累打撈的人也失去生命。但為了生活,還是有人願意冒險一試。選擇這份職業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一般都是農村人苦於生計才不得不從事這一行。

可能有的人覺得這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從業者也「趁火打劫」賺死人的錢。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踏上撈屍這條路,就沒有回頭路除非自己的身體已無法再下水。誰也不想和往生者打交道,付出和收穫成正比的,收穫越多付出的也是更多,甚至是生命。如果有忌諱覺得不吉利的人那肯定是無法從事這份職業的;如果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那也是無法通過這個行業來養家餬口的。

行有行規,撈屍人的規矩很簡單

在這個特殊的行業,還是有很多自己的規矩和態度。他們的工作裝備只需要一條小船和一些輔助工具即可,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每每開工之前他們都會在船頭栓一根紅布。這也是是古代的先輩流傳下來的傳統,目的是闢邪保平安,也有說法是為死者引路。現代的從業者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會這樣做只是尊重前人留下來的規矩,不管是在發現死者的過程,還是運輸的過程,他們都會小心翼翼。用白布蒙住屍體,將提前準備好的狗毛做的麻繩系在屍體的腰上,清理雜草這些自不必說,從入行第一天就必須要學會的事情。

他們敬畏每一位死者,不管他的屍體在水中發現後成什麼樣子,撈屍人都是一樣的對待,他們懷著敬畏的心將屍體護送到岸上,等待家屬來辨認。就像醫生在醫院見慣了生死離別,撈屍人也見慣了這樣的場景。對於家屬在打撈有結果後的各種情緒他們的內心早已習慣不會再有任何波瀾。僅僅是60年代初黃河附近的屍體打撈數量累計已經超過了1萬具,按理說打撈人對各種屍體早已是司空見慣打撈技術也爐火純青了,但他們就怕碰上長發女性。

長期的浸泡讓屍體漂浮的水面,女性的長髮也會遠遠的就看得到,在打撈的過程中如果竹竿和頭髮纏繞在一起容易引起二次事故;更可怕的是,長發在水面容易形成漩渦,在打撈人的船接近屍體時小船被打翻的機率也會增加整個船上人的生命都受到威脅。特別是遇到死者是年輕的女性為情愛自殺而亡,打撈人都會感到非常的痛心和惋惜。

珍愛生命敬畏亡者

那些家中也有孩子的人感觸頗深,一條生命的逝去,就是一個家庭的破碎。那些愛他的人將永遠也看不到他,私下的傷痛也靠什麼來治癒呢?生命是非常珍貴的,選擇輕生是最不可取的一條路。這樣的行為非常的自私,自己雖然解脫了,可是或者人可能會一生都在失去的悲痛中無法走出來。撈屍人幫助打撈屍體,是家屬最需要的一份慰藉,就這一點來看這份工作就是神聖有意義的。一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不僅為自己,也為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深度揭秘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往生者,就怕碰上花季少女
    有的是不幸溺水,有的是自己萬念俱灰跳入黃河,不管什麼原因,生命都會因跳入黃河那一瞬而結束。而人們一直信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思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在黃河水中長眠,撈屍人這一職業便應運而生,直到現在依舊存在著。
  • 神秘的黃河撈屍人:善待死者,不信鬼神,最不願遇到花季少女
    最早開始使用「黃河」是在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用黃來解釋黃河水的顏色,《爾雅·釋水》同樣也有一樣的記載:何處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作為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黃河,也是誕生了不少神話傳說以及鬼怪之事,其中就有神秘的撈屍人。
  • 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對於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便是將長江裡死去的人撈起來,送他們回家。不信鬼神,有的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之說總有自己那一套,對於和屍體相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害怕、晦氣。而撈屍人這個職業如大眾所想到的那樣,整天跟屍體打交道,不過撈屍人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玄乎,他們很普通,唯一不一樣的,大概是他們比誰都敬畏生命。已經62歲高齡的老伯陳陽喜是武漢長江上最有名的撈屍人,從業到至今50多年,他在這條江裡已經打撈出400多具屍體,說起這些,老人對這些生命的逝去總是流露出無盡的惋惜。
  • 黃河「撈屍人」的規矩:不信鬼神善待死者,就怕碰上花季少女!
    黃河的宏偉壯觀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它被譽為母親河,在這裡也誕生過很多的鬼怪傳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黃河上的一種職業:撈屍人。有句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古至今被淹死的人數不勝數,這也就衍生出了一種職業:撈屍人。
  • 揭秘長江的''守護者''——撈屍人:不信鬼神,只是敬畏生命
    不管身在何處,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回家。對撈屍人陳陽喜來說,他的任務就是把死在長江中的人打撈起來,把他們送回家去。不相信鬼神,有些人只是敬畏生命。自古以來,人們對鬼神的說法總是有自己的一整套,對於與屍體有關的事情總是會感到恐懼,迷茫。
  • 黃河邊上的撈屍人,終日與屍體打交道,為何害怕遇到花季少女?
    同樣,作為母親河的黃河,也曾主動或被動地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黃河之水氣勢磅礴,「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在湍急的河水中逝去,要想入土為安,找到屍首並不容易。所以,自五六十年代,就衍生了一類特殊職業——撈屍人。
  • 每天和屍體打交道的黃河撈屍人,為何最害怕撈到花季少女?見到轉身...
    ,也就是「撈屍人」。 2010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要規範撈屍行業,要將其專業化。對於一般人而言,是難以接受這一職業,因此從事撈屍行業的往往都是一些年過古稀的農村貧苦老人,他們從小就在黃河邊長大,對黃河有著特殊的感情,有的兒女不孝順,自己為了生存,不得不靠著這個工作謀生。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黃河的水是壯麗的,也是兇猛的,若是有人不小心葬身於黃河,想找到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黃河撈屍人每天和屍體打交道,就害怕遇到花季少女,見到轉身就走
    因為生存的需要、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世界上誕生了一個不受其他人待見的職業——撈屍人。他們遊走在生死邊緣,因職業的特殊性,又被稱為陰陽跨界人。在很多人眼中,撈屍人坐地起價,掙著黑心錢。雖然撈屍人的收入還不錯,但他們身上背負的精神壓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
  • 黃河撈屍人:遊走生死邊緣,不懼鬼也不信神,唯獨害怕花季少女
    由此可見黃河在中華兒女心中的地位。千百年來,洶湧澎湃的黃河不僅養育了兩岸無數生靈,也吞噬了許多輕生者的生命。由此,在黃河岸邊衍生出一個職業——撈屍人。所謂的黃河撈屍人究竟是怎樣一個職業?他們有哪些行業忌諱呢?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年輕少女?
    黃河水勢宏偉。如果有人不小心跌落在黃河中,則發現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了黃河撈屍人這種特殊的職業。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從事葬禮和葬禮等職業,更不用說整日與屍體打交道了。 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的職業,就很難改變職業,因為沒有單位會在簡歷中申請具有「撈屍」經驗的員工。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同時它也是結束生命的兇手,在它波濤駐足之地帶走了一個又一個靈魂,那裡有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而在這片黃河水上出現了一群神秘的人,他們以屍體為生,以撈屍為業。在蒼茫的黃河水上他們被稱為黃河水鬼,這一群人究竟是誰,他們的工作究竟是幹什麼的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 傳說中的黃河撈屍人,為何不撈直立的屍體,他們到底在怕什麼?
    作為滋養中國9個省市的長河,黃河在滋潤土地的同時也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據統計,每年在黃河內溺亡的人員超過3.471萬人,因為這些死亡人員,黃河誕生了一個極為神秘的職業「黃河撈屍人」,做這個職業都是一群遊走在生死邊緣的人,他們是陰陽跨界人每一次撈屍都是一場賭命的戰爭,如此成功撈出屍體那麼就意味著活了下來,如果運氣不好遇到意外很可連自己也要死在黃河裡,所以黃河撈屍人也被譽為高危職業之一。
  • 黃河撈屍人,不為人知的秘密,絕不會打撈的三類屍體|百家故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黃河附近的人自然也會依靠黃河生存,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現在人們的生活都不錯,喪生黃河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旅行或者探險,再加上很多國人都堅信一句老話,落葉歸根。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尋找自己在黃河裡喪生的親人。所以慢慢的,黃河旁邊出現了一群以打撈屍體為生的人,人們稱他們為——黃河撈屍人。
  • 黃河上的撈屍人,常年與屍體打交道,為何會害怕遇見花季少女?
    黃河本身就是一條危險性極高的河流,相關政府部門也曾警告並作出過一些措施,禁止人們靠近黃河或是橫渡黃河,因為一不小心付出的便是生命的代價。但是葬身於黃河中的生命又不能不讓他們入土為安,所以便出現了一項很特殊的職業,這個職業的名字名叫撈屍人。
  • 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但是另一個問題也就接踵出現了,河水中的垃圾問題,古代倒是沒有現代如此眾多的工業垃圾,但是另一種在夜裡的東西危害也不小,那就是屍體。 "撈屍人"的出現這有水的界確實是養活了不少靠水吃飯的人,但是死在這水裡的人卻是同樣不少。
  • 黃河上的「撈屍人」,整天和屍體打交道,坦言: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中國人對於鬼神之說向來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與屍體打交道的工作很少會有人做。但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一直有一個古老又神秘的職業,那就是撈屍人。他們經常泛舟於河面,不為別的,只為撈回那些不幸被河水奪去生命的屍體。
  • 「黃河撈屍人」,靠水吃水的手藝人,收入頗豐但生活孤寡
    去年九月初,我的一位朋友早上在上班途中駕車掉進了黃河,前前後後找了三個月左右,但是無論是車還是屍首都找不到蹤跡,在那段時間裡我和其他朋友也數次到出事地點幫忙尋找,剛好與本地的黃河撈屍人碰面幾次,對他們這一行稍微有了一些了解。
  •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而更很讓人心痛的事實是:佔據最大數量的自殺者中有八成左右都是中青年,他們正是16到45歲的中青年,而且基本都存在經濟困難,隨著現在治安條件越來越好,他殺造成的死者遺體已經越來越少。正是因為黃河浮屍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水葬的結果,再加上水葬本身也會對水域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撈屍人這個職業。
  • 黃河撈屍人:一生都在和屍體打交道,唯獨害怕撈到花季少女!
    在古代黃河極具神秘色彩,每逢黃河泛濫時,當地百姓必定舉行祭祀,以此換取河神寬恕,從而為自己換得風調雨順。上世紀60年代,於黃河邊興起一份職業,此職業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黃河撈屍人。由於整日與屍體打交道,黃河撈屍人也顯得格外神秘,並且成為當地人所恐懼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