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上的撈屍人,終日與屍體打交道,為何害怕遇到花季少女?

2020-12-21 趣觀歷史

引言

水為生命之源,河流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也是中國的母親河。黃河波瀾壯闊,歷來文人對黃河的描寫都是在突出它的雄渾氣勢。「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裡觸龍門」, 這句詩取自李白的《公無渡河》,也是在詩頌黃河之磅礴。

01

但正如《荀子.哀公》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是生命之源,但可以是終結生命的殺手。同樣,作為母親河的黃河,也曾主動或被動地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黃河之水氣勢磅礴,「奔流到海不復回」,生命在湍急的河水中逝去,要想入土為安,找到屍首並不容易。所以,自五六十年代,就衍生了一類特殊職業——撈屍人。

選擇從事撈屍人職業的通常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黑色事業是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的行業,是被逼無奈才會做出的選擇。撈屍人只要選擇從事了這個職業,就會一直做到老。因為任何一家單位都不願意接受有過撈屍人職業經歷的員工。

▲黃河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黃河上的撈屍人,常能見到許多殘忍的畫面,這需要他們能夠承受心理與工作強度的高壓。

在旁人看來,從事黑色事業的人都很賺錢。不過也有不少人覺得賺死人的錢晦氣。不過,黃河職業撈屍人還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他們的工作工具就是小船和一些簡單的打撈工具。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平均每個人遇到的打撈案件有四五百起。這些死者或是因為失足,或是沉船,或是為情所困。而為情所困的多半是些花季少女,這也是撈屍人最不願意見到的。

▲悲痛的家人

02

自這一行業興起以來,就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撈屍人在撈屍前必須在船頭綁上紅布驅邪。不過現代人都信奉科學,自然是不信邪,以「善待死者,不信鬼神」為職業理念。從黃河中打撈出來的屍體,通常是在死者落水五天之後的浮屍,而且男屍在打撈時面部朝上,女屍則是面部朝下。

《河神》劇照

黃河撈屍人在打撈的時候,通常會先用工具將屍體周圍的雜物清理掉,再進行打撈。將屍體打撈上岸之後,立即用白布蓋住屍身,接著用狗毛製成的麻繩綁在死者腰間。再將屍體背陰掛在懸崖邊,等候死者家屬前來認領。經認領核實身份的屍體,才可以搬走。

▲撈屍人在進行捕撈

撈屍人也是普通人,看到這些家庭破碎的畫面也是很痛心,所以才會最怕遇見花季少女。這種怕,一方面是撈屍人心中不忍這些妙齡少女的輕生。另一方面,是這些少女通常跳入黃河自殺都是為情所困。所以,死相難看。難看在於這些少女的浮屍都是趴在書面,撈屍人只能看到水面的長髮,畫面相當驚悚。而且在打撈的時候,這些長發也是很難處理的,打撈工具很容易被頭髮纏住,稍有不慎,撈屍人就會被拉入水中。

03

所以,打撈女屍是黃河撈屍人危險係數最高的作業。而被屍體拉入水中並非是屍體過重,而是漂浮的頭髮底部通常伴有漩渦,在這種時候,一個疏忽就可能葬送全船人的性命。

黃河撈屍人一生與黃河相伴,離開工作崗位時,通通也是年過7旬的老人。帶著對黃河的特有情懷,加之職業經歷的特殊體驗,下崗後的老人喜歡閒坐在黃河邊上,凝視黃河,陷入對生命的思考。

▲老人依靠在牆上休息

其實撈屍人這份職業,包括其他的黑色事業,都值得尊重。行業無所謂高貴低賤,善待死者,幫助其家屬找到親人的遺體,給予在生之人一絲心靈的安慰,保留死者的體面,這是一份多麼高尚的工作呀。

結語

唯一遺憾的是,生命是何其的珍貴,卻有這麼多人,甚至還有很多年輕人,逃避困難,選擇輕生,將原本可以很精彩的人生葬送在冰冷的河水中,留給家人朋友一世的傷心。生命的本質遠非如此,而是如黃河一般,即使遇到泥濘險灘,也澎湃洶湧。

參考資料:《公無渡河》《荀子.哀公》

相關焦點

  • 黃河撈屍人每天和屍體打交道,就害怕遇到花季少女,見到轉身就走
    撈屍人是跟屍體打交道的,所以很多人覺得他們身上的陰氣太重,不乾淨,根本不願意和他們來往。他們沒什麼朋友,只能獨來獨往,心中的苦悶也沒人可以傾訴。他們所打撈的屍體,也是形態各異。黃河撈屍人,是撈屍人這個群體中最著名的。作為母親河,黃河養育了不少兒女,但它每年也會奪去無數子女的生命。黃河撈屍人陳師傅,曾目睹了400餘次鮮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的黃河水中。
  • 黃河撈屍人:一生都在和屍體打交道,唯獨害怕撈到花季少女!
    在古代黃河極具神秘色彩,每逢黃河泛濫時,當地百姓必定舉行祭祀,以此換取河神寬恕,從而為自己換得風調雨順。上世紀60年代,於黃河邊興起一份職業,此職業便是大家所熟知的黃河撈屍人。由於整日與屍體打交道,黃河撈屍人也顯得格外神秘,並且成為當地人所恐懼的對象。
  • 黃河上的撈屍人,常年與屍體打交道,為何會害怕遇見花季少女?
    但是很多人也出於生活的無奈,為了掙錢養家不得不去從事一項工資較高的職業。這個職業的特殊性就是一旦任職就無法離職。撈屍人無法離職的原因並不是自己不願意離職或是從事的單位不允許離職,而是其他職業無法接受一個常與屍體打交道的員工。
  • 每天和屍體打交道的黃河撈屍人,為何最害怕撈到花季少女?見到轉身...
    ,也就是「撈屍人」。 2010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要規範撈屍行業,要將其專業化。對於一般人而言,是難以接受這一職業,因此從事撈屍行業的往往都是一些年過古稀的農村貧苦老人,他們從小就在黃河邊長大,對黃河有著特殊的感情,有的兒女不孝順,自己為了生存,不得不靠著這個工作謀生。
  • 黃河上的「撈屍人」,整天和屍體打交道,坦言: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中國人對於鬼神之說向來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與屍體打交道的工作很少會有人做。但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上一直有一個古老又神秘的職業,那就是撈屍人。他們經常泛舟於河面,不為別的,只為撈回那些不幸被河水奪去生命的屍體。
  • 黃河邊的撈屍人:終日與遺體打交道,規矩繁多,最怕遇到花季少女
    其實現在還有一個職業與它們相類似,叫做黃河撈屍人,也被人稱為「水鬼」。黃河一直被稱為是我們的母親河,早在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中就有關於黃河的記載。1704年,康熙還曾派人對黃河進行探源,並且繪製了《星宿河源圖》。從古至今,黃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但黃河流域大,水流湍急,不少人溺死後會順著河水衝出幾十裡,撈屍人的職業就這麼誕生了。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花季少女?
    黃河的水是壯麗的,也是兇猛的,若是有人不小心葬身於黃河,想找到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在黃河邊便出現了一種特殊的職業——撈屍人。而那些選擇做這份工作的人,通常也是生活艱難的農村人。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從事殯葬一類的職業,更不用說整日工作都是與屍體為伴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這個職業,便很難轉行,因為沒有一家單位會應聘簡歷上有著「撈屍」工作經驗的員工。
  • 黃河撈屍人!日常和各種屍體打交道,卻為何最怕撈到年輕少女?
    黃河水勢宏偉。如果有人不小心跌落在黃河中,則發現屍體並不容易。因此,從1960年代開始,出現了黃河撈屍人這種特殊的職業。畢竟,大多數人都不願從事葬禮和葬禮等職業,更不用說整日與屍體打交道了。 因為一旦選擇了「撈屍人」的職業,就很難改變職業,因為沒有單位會在簡歷中申請具有「撈屍」經驗的員工。
  • 撈屍人傳統規矩「三不撈」是什麼?為何最害怕碰見花季少女的屍體
    畢竟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只和死人打交道的人實在是晦氣。不過即便如此,"撈屍人"還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畢竟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家人曝屍荒野。撈屍人的想法其實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想讓飄在河中的屍體最後能夠真正的入土為安,這才選擇了天天和死人打交道。
  • 黃河撈屍人:遊走生死邊緣,不懼鬼也不信神,唯獨害怕花季少女
    由此可見黃河在中華兒女心中的地位。千百年來,洶湧澎湃的黃河不僅養育了兩岸無數生靈,也吞噬了許多輕生者的生命。由此,在黃河岸邊衍生出一個職業——撈屍人。所謂的黃河撈屍人究竟是怎樣一個職業?他們有哪些行業忌諱呢?
  • 深度揭秘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往生者,就怕碰上花季少女
    而且黃河水流急,如果運氣不好可能還會丟失自己的性命。所以撈屍人在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會在船頭繫上紅色的長繩,以闢邪保平安。當然他們是不會相信什麼鬼神之說的,不然也不敢從事撈屍人這行當。繫繩這個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在這個崇尚科學的時代,撈屍人也這樣做應該是害怕遇危險。畢竟這工作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懸崖上,繫繩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的幫助,但是卻可以讓大家有個心安。
  • 神秘的黃河撈屍人:善待死者,不信鬼神,最不願遇到花季少女
    最早開始使用「黃河」是在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用黃來解釋黃河水的顏色,《爾雅·釋水》同樣也有一樣的記載:何處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作為孕育了五千年文明的黃河,也是誕生了不少神話傳說以及鬼怪之事,其中就有神秘的撈屍人。
  • 《河神》中的撈屍人真存在嗎?揭秘黃河撈屍人,為何懼怕女孩屍體
    同時它也是結束生命的兇手,在它波濤駐足之地帶走了一個又一個靈魂,那裡有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而在這片黃河水上出現了一群神秘的人,他們以屍體為生,以撈屍為業。在蒼茫的黃河水上他們被稱為黃河水鬼,這一群人究竟是誰,他們的工作究竟是幹什麼的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 黃河「撈屍人」的規矩:不信鬼神善待死者,就怕碰上花季少女!
    黃河的宏偉壯觀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它被譽為母親河,在這裡也誕生過很多的鬼怪傳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黃河上的一種職業:撈屍人。有句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古至今被淹死的人數不勝數,這也就衍生出了一種職業:撈屍人。
  • 傳說中的黃河撈屍人,為何不撈直立的屍體,他們到底在怕什麼?
    作為滋養中國9個省市的長河,黃河在滋潤土地的同時也奪走了無數人的性命。據統計,每年在黃河內溺亡的人員超過3.471萬人,因為這些死亡人員,黃河誕生了一個極為神秘的職業「黃河撈屍人」,做這個職業都是一群遊走在生死邊緣的人,他們是陰陽跨界人每一次撈屍都是一場賭命的戰爭,如此成功撈出屍體那麼就意味著活了下來,如果運氣不好遇到意外很可連自己也要死在黃河裡,所以黃河撈屍人也被譽為高危職業之一。
  • 直面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亡故者,就怕碰上長發女性
    比如從古代就存在的撈屍人,這個職業大多人都不是太了解,人們光聽著就覺得有點害怕。旁觀者是無法體會他們背負的精神壓力是怎麼樣的。再加上民間對於這類事情本就有些許忌諱,選擇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想必生活一定是艱難的。誰願意成為黃河撈屍人夏天的時候,人們如果留意就會看到有人溺亡的消息。
  • 撈屍人:黃河裡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黃河為什麼多死屍?
    而更很讓人心痛的事實是:佔據最大數量的自殺者中有八成左右都是中青年,他們正是16到45歲的中青年,而且基本都存在經濟困難,隨著現在治安條件越來越好,他殺造成的死者遺體已經越來越少。正是因為黃河浮屍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是水葬的結果,再加上水葬本身也會對水域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才有了所謂的撈屍人這個職業。
  • 黃河撈屍人,不為人知的秘密,絕不會打撈的三類屍體|百家故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住在黃河附近的人自然也會依靠黃河生存,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現在人們的生活都不錯,喪生黃河的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旅行或者探險,再加上很多國人都堅信一句老話,落葉歸根。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尋找自己在黃河裡喪生的親人。所以慢慢的,黃河旁邊出現了一群以打撈屍體為生的人,人們稱他們為——黃河撈屍人。
  • 「黃河撈屍人」,靠水吃水的手藝人,收入頗豐但生活孤寡
    相比於其他的大江大河,黃河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黃」,沒有可見度這一說,所以一旦失足掉落,在岸上根本看不到水裡的情況。其他地方的不清楚,但是生活在我們這裡黃河邊上的都知道,幾乎每年都有人失足掉進黃河。第一次知道找車的方式這麼簡單時我很震驚,然而撈屍人卻說他們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如果能找到車輛和屍體的話,一定是他們先找到而不是那些專業的打撈隊,我們本地的老人也對他們很信任,剛知道失事的時候都說讓找這倆人,據說以前有數次成功打撈的案例。
  • 從古至今都有「撈屍人」這個行業,可為何一直都不被人們認可?
    在我們生活的一隅有這樣一種人存在,他們長期和屍體打交道,將那些漂浮在水中的屍體撈上岸,讓逝者能夠入土為安,這種人就是撈屍人。按理來說,從事這個行業是一件特別辛苦,很多人都不願去做的工作,但是人們一度對撈屍人的偏見還是很大的,這是為什麼呢?現在對於這個行業,我們國家有沒有一些改進的措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