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詠史詩·黃河》「博望沉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這是古人對黃河的讚頌,黃河養育了中國大地不少人民,可因黃河喪命的也有不少,從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淹沒在黃河水中。有的是不幸溺水,有的是自己萬念俱灰跳入黃河,不管什麼原因,生命都會因跳入黃河那一瞬而結束。而人們一直信奉落葉歸根,入土為安的思想,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在黃河水中長眠,撈屍人這一職業便應運而生,直到現在依舊存在著。
從事撈屍行業也是生活所迫
其實撈屍人並不是什麼神秘的職業,他們主要的工作就是靠著自己的水性將黃河水中的遺體打撈上來,然後讓家人認領,電視劇《河神》中就有講述這一職業,只是現實沒有劇中那麼玄虛罷了。撈屍人一般都是黃河附近農村中的農民,因為這份行業收入高,村民迫於生計才從事的,因為這項工作的薪酬比自己在家種田務工要多很多,不少人從年輕的時候一直做到自己年老。
撈屍也沒有外人看起來那樣簡單,撈屍人在工作的時候只有一個簡易的木筏和打撈的設備,安全設施是沒有的,只能依靠自己水性。而且黃河水流急,如果運氣不好可能還會丟失自己的性命。所以撈屍人在開始工作的時候,都會在船頭繫上紅色的長繩,以闢邪保平安。當然他們是不會相信什麼鬼神之說的,不然也不敢從事撈屍人這行當。繫繩這個傳統一直流傳至今,在這個崇尚科學的時代,撈屍人也這樣做應該是害怕遇危險。畢竟這工作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懸崖上,繫繩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的幫助,但是卻可以讓大家有個心安。
職業信條
撈屍人是一份高危職業,但是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每位撈屍人都想勤勤懇懇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在這行業月也有一個信條,便是「不信鬼神,敬畏往生者」。不信鬼神是撈屍人必要的心理素質,不然看到屍體的時候,真的不敢下手打撈,而敬畏死者也是撈屍人需要具備的職業操守,雖然每位死者生前可能會有地位差異,但是死後是值得被尊敬的平等對待的。
撈屍人每次打撈起一具屍體後,都會把他們平躺的放在船板上,用白布遮蓋。之後再用狗毛做成的繩子綁在腰間,懸掛在懸崖上,讓自己的家人認領。看到家人的屍體,人們肯定會感到十分悲痛,痛苦欲絕是常見的事情,看得多了,雖然也知道家人離別相處兩地是件悲痛的事情,但人慢慢都都會對這種場面十分淡然。
懼怕少女屍體
即便長期打撈屍體對屍體也見慣了,他們也有懼怕的東西,他們懼怕少女的屍體。深度揭秘黃河撈屍人:不信鬼神,敬畏往生者,就怕碰上花季少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原因也不是特別的神秘,其一花季少女正處於大好年華,年紀輕輕的喪失自己的生命,實在讓人惋惜,撈屍人也是人,對待這類屍體的命運自然是感到十分的痛惜。其二打撈少女屍體的風險大。
古時候的少女都留有很長的頭髮,在黃河水中會顯得十分的詭異。而且有頭髮的地方容易形成漩渦,一不小心可能會將船打翻,即使是在遠處用打撈工具,也會被頭髮纏住,所以打撈少女的屍體可以說是撈屍人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難題。不少撈屍人在打撈少女屍體的過程中很不幸地將自己的性命也丟了。所以他們聽到是打撈少女的屍體是即惋惜又擔憂。
一個生命的消失,關乎一個家庭的分崩離析,他們的家人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所以撈屍人這個職業是值得人們敬佩的,正如《白兔記·投軍》所說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管從事什麼職業,都有自己的崇高之處,不應該以高低評價,撈屍人雖然是跟屍體打交道的工作,可是我們不能用異樣的眼光看待。
結語
可以說這是一份值得人們尊敬的工作,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所以落入黃河的人可以入土為安,他們的家人可以再次見到自己的親人一面,不管是對死者還是死者的家人都是莫大的安慰,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通過撈屍人這個行業,我們也應該懂得生命的珍貴,不能以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對自己生命的輕視,是對家人的不負責。
參考文獻:
《詠史詩·黃河》
《白兔記·投軍》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