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扶貧,「一個不能少」
長沙學院厚樸傳媒工作室語言扶貧在大地
通訊員 劉敏 遊潔敏 湯思雅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1月1日,長沙學院影視藝術與文化傳播學院副院長榮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榮譽——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共同頒發的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在這項大賽中,榮斌帶領他組建的「長沙學院厚樸傳媒工作室」申報的「校企合作融媒體·語言教育在扶貧」志願服務項目,從來自中央和省級單位共1240個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該項殊榮是該工作室繼獲得湖南省第四屆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湖南省「雷鋒杯」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品牌賽「4A項目」等殊榮後,在公益扶貧領域榮獲的又一國家級獎項。
2016年以來,榮斌帶領他的教學團隊深化專業教學改革,以「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為理念,以「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為教學目標,以信息化立體互動手段為抓手,2020年成功建成國家級一流線上課程《廣播節目播音與主持》,先後入選《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典型案例成果集》《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範案例集》、教育部課程思政優秀典型案例。
榮斌與他的教學團隊深度延伸社會服務,把教學講臺搬到扶貧一線,把教研教改成果用在祖國大地上,用自建的「金課」在線上和線下開展語言扶貧,進行普通話語音糾正、有聲語言表達、直播帶貨技巧指導,走出了一條「授人以漁和協同捕魚」相結合的「1+N」語言扶貧之路,使湖南、新疆、福建、江西、貴州、甘肅等省區貧困地區的數十萬人受益。
2016年9月,榮斌和教學團隊成員應邀文化援疆,從新聞播報、聲畫統一等多個方面為吐魯番電臺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編輯記者進行現場業務指導和專題講座。
2019年4月,榮斌帶領教學團隊到龍山縣實施線上線下語言立體扶貧志願服務行動,為該縣150餘名中小學教師代表、大安鄉70餘名鄉村幹部、大安鄉烏鴉九年制學校師生代表、惹巴拉景區村民進行現場培訓,並建構「平臺使用+產品打造+直播表達」體系培訓直播帶貨。龍山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紅民表示:「送教活動讓10萬餘人受益。」
2020年12月,榮斌帶領教學團隊頂風冒雪來到汝城縣沙洲村,開展「校對村」語言扶貧專項活動。線上面向汝城全縣,線下面對當地200餘名村民經營戶、景區講解員、鄉村幹部,用大課理論、小課實訓、現場教學三結合的方式,實施精準語言扶貧。「這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覆蓋面廣,至少4萬人以上,現場實地輔導針對性強,當地的語言水平整體提高了。」汝城縣職業教育中心綜合室主任祝衛芬說。
長沙學院黨委書記劉沛林教授表示,「致富的路修好了,語言的路我們來打通。我們希望發揮高校的教育資源優勢,服務社會,幫助貧困人口掌握本領。」「扶志育根,語言築夢!選派榮斌老師送『金課』下鄉進行語言藝術扶貧,就是長沙學院作為高校發揮自身優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重要指示精神的主動作為。」長沙學院校長楊小雲教授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