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最早收入海子詩作和海子譯詩的油印詩集

2021-01-09 東北網

  海子生前或者逝後,他的各類風格的長詩、短詩被收入了各種版本的詩集,其數量之繁多,難以計數。而在這些詩集版本之中,有一本詩集儘管封面設計比較樸素、內文排版比較簡單、打字油墨比較濃重、印製比較粗糙、裝訂比較簡陋、紙張比較脆弱,但是,卻是一本最早收入海子詩歌作品和海子翻譯詩歌作品、深受海子本人喜歡,並最終對海子後來的詩歌創作產生重要影響的「價值連城」的詩集。

  這本詩集,就是油印詩集《青銅浮雕·狂歡節·我》。

  這本詩集是收入海子詩歌作品和翻譯詩歌作品的第一本詩集,在海子詩歌創作生涯中,對於海子來說,無疑具有發射臺的作用、裡程碑的意義。正是通過這本詩集,海子的詩歌天賦得到了初步的展示,海子的詩歌才華得到了初步的發揮,海子的詩歌文本得到了初步的呈現,從而使一個原本籍籍無名的詩歌作者藉助這個平臺、舞臺、發射臺,漸漸地走入了詩歌愛好者的視野、記憶、內心,成為了一位最終深受詩歌愛好者熱愛、追隨、推崇的傑出詩人!

  一、詩集編印過程

  《青銅浮雕·狂歡節·我》是一本由八十年代著名青年詩人、時任《中國政法大學校訊》芳草地副刊主編的吳霖(筆名江南、陳默)負責主編的油印詩集,1984年5月編輯,1984年6月出版,列印本,16開,56頁。

  這是一本主要收入了中國政法大學熱愛詩歌的教師和學生詩歌作品的油印詩集。在時隔32年之後,對這本油印詩集的編印過程,吳霖在一篇文章中進行了詳細的回憶:「1984年寒假過後,應該是在5月,我在學院路41號大院的布告欄裡貼出了詩集徵稿啟事,啟事以《請加入我們的合唱隊》為標題,如果不仔細看內容,會誤以為是合唱團在招生。因為事先已經做了很多準備,所以此次徵稿很順利。6月初,中國政法大學歷史上的第一本詩集《青銅浮雕·狂歡節·我》就編成印出了。詩集匯集了30位作者的70首詩歌。作者中只有兩位是校外的,那是我特別向雷抒雁和顧城約的稿(根據我的組稿請求,他們寄來的,都是未曾公開發表過的作品)。其餘的作者,全部是法大的師生。這本詩集由本校列印社列印,封面有米黃和淡藍兩種顏色,總共有56頁。最後,是我寫的以《青春的歌聲》為題的後記。關於詩集的名字,我在後記中是這樣解釋的,是要在青銅浮雕(歷史)和狂歡節(現實)的坐標中,尋找和確定我(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期,大學生們有這個願望,也有這個信心!詩集雖然是油印的,但淡淡的墨香仍然讓校內熱愛詩歌的師生感到了一種傳播和被傳播的幸福。我是詩集的發起人,也是主編。小查(海子)則是詩集的主要供稿者之一。海子後來被認為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如長詩《北方》(節選)和短詩《女孩子》《海上婚禮》都是首發在這本詩集上的。」

  二、海子詩歌作品

  《青銅浮雕·狂歡節·我》共計開設了8個欄目,發表了30位作者的70首詩歌,其中選發了海子的一首長詩《北方》和兩首短詩《女孩子》和《海上婚禮》。應該說,海子的這三首詩作是他全部詩歌作品中質量較高的詩歌佳作。尤其是他的長詩《北方》,這首詩寫於1984年5月,節選於海子油印的長詩集《河流》中的第3首,寫得比較出色,堪稱一首優秀的長詩作品。

  這首《北方》是海子十分喜歡的一首詩,更是他在油印詩集上發表的第一首長詩。這首長詩的發表,對於海子的長詩創作產生了巨大的激勵作用。

  1988年11月17日,海子在給著名詩人、詩歌評論家徐敬亞主編《中國現代詩十年選》投稿的時候,附錄了一份作者簡介。在那份提供給徐敬亞的簡歷上,海子在羅列自己創作的詩歌時,第一個寫的就是長詩《北方》,由此可見,這首詩在海子心目中佔有多麼重要的位置。

  三、海子翻譯詩歌

  海子的詩歌才華眾所周知,但是,他在詩歌翻譯上的才華卻鮮為人知。而這本油印詩集,恰好為海子出色的詩歌翻譯才華提供了很好的佐證。在這本詩集中,收入了海子的四首翻譯詩歌《美國現代詩四首》。

  美國現代詩四首

  佛羅裡達築路工(外一首)

  朗斯敦·休斯

  朗斯敦·休斯(1902——1967)是美國現代著名黑人詩人。他的詩行很短,有一種強烈的爵士樂的節奏。這在《鼓聲》裡有鮮明的體現。《築路工》既道出了黑人的心酸和憤怒,又體現了一種反諷的風格。

  我修築道路

  讓汽車

  從上面飛馳

  修築道路

  穿過矮棕櫚叢

  讓光亮和文明

  馳過

  修築道路

  讓富有的老白人

  坐在大轎車上駛過

  只剩下我站在這兒

  真的

  這條路幫助了我們大家

  白人在路上駕車

  黑人看他們馳過

  從前我可沒看見

  有人駕駛得這麼好

  喂,兄弟!

  看看我

  是我修築了這條路

  鼓聲

  記住

  死亡是鼓聲

  永遠在敲響

  直到最後一個可憐蟲來到

  回答他的呼喚

  直到最後一顆星辰落下

  直到再沒有一粒微塵

  直到時間消失

  這裡沒有了空氣

  直到空間的容器

  消失,消失一切

  死亡是鼓聲

  一個預兆

  呼喚一切生命

  來吧!來吧!

  來吧!

  變形

  蘭達爾·賈瑞爾

  蘭達爾·賈瑞爾(1914——1965)是二次大戰後第一代重要詩人之一。戰時也當過飛行員,他的感性穿透戰爭一直射向你。這首詩裡第一節及第三節戰前戰後醜惡意象的對比(變形),是對戰爭最好的領悟。

  在那兒我啐了一口海灣裡爛桔浮動鹽漬,溼透,他們的皮殼上穿滿了針眼

  天空是黑色的那兒咖啡在燃燒

  貨船鐵鏽染紅了潮水

  很快地煙囪冒火通過條約

  坦克低速開進了油黑的海港

  錠盤是一條箱裝炸彈的迷津

  他們給我一個工作我每天都工作著

  命令已執行,但我漂在海港的水面上

  油汙,膨脹,許多鰓長在我的軀體上

  天空永遠是黑色的那兒運載的東西在燃燒

  血液染紅了潮水

  言語

  西爾維婭·帕拉斯

  西爾維婭·帕拉斯(1932——1963)是「自白派」著名女詩人。她的詩是現代人悲觀而敏感極端特徵的見證。《言語》中語言過程雖然如斧斤砍樹,投石入水的過程一樣能打動驚擾一個人,但它卻是沒有騎手的空洞的蹄聲,不能產生永久的影響,命運在人的生命中扮演了比言語更為重要的角色。因此,詩人的工作是無用的。同其他幾位「自白派」詩人一樣,她的結局是自殺。

  冬天

  在砍伐中樹幹一聲聲鳴響

  回聲

  回聲散開

  如一大群馬匹從這裡馳往遠方

  樹針是我的眼淚

  在它流出之後

  水面努力恢復平靜的面孔

  像鏡子

  映出扔進我心底的那一塊石頭

  它落下去

  變成一顆白色的頭顱

  在暗綠的雜草中生鏽

  多少年以後

  我在路上再一次遇見他們

  言語就是這些沒有騎手的

  空洞的馬蹄聲

  只有

  靜靜水潭深處那隻永恆的星辰

  支配著你的命運

  四、海子與吳霖

  在海子生前的詩歌生涯中,有一位青年詩人對海子格外提攜、格外關懷,並在各個方面給予了兄長般的照顧和兄長般的幫助,使海子在活著的時候感受到了友情的溫暖。這位青年詩人,就是海子的詩歌兄長——《中國政法大學校訊》芳草地副刊主編吳霖。對此,原中國政法大學詩社首任社長李青松在2016年3月26日撰寫的一篇懷念海子的紀念文章中寫道:「一九八三年九月,我到中國政法大學入學時,海子從北大畢業分配至法大校刊編輯部做編輯,當時校刊的編輯還有吳霖。他們二位面對面辦公。在中國,最了解海子詩歌創作的,可能就是吳霖了。」

  熟悉20世紀80年代中國詩壇的人,對青年詩人吳霖這個名字應該是不陌生的。吳霖,筆名江南、陳默,1961年出生,上海人,1979年考入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1982年,熱愛詩歌的吳霖在上海《萌芽》雜誌發表了詩歌處女作,從此開始了他的詩歌生涯。1983年,吳霖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曾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訊》芳草地副刊主編兼學校團委宣傳部長。從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到八十年代末期,無論是他在上海讀書期間,還是他畢業後到北京工作之後,吳霖憑藉自己突出的才華創作了大量具有獨特風格的詩作,發表在《中國作家》、《青年文學》、《星星》詩刊、《詩選刊》、《草原》、《滇池》、《飛天》、《青海湖》、《滇池》、《詩林》、《綠風》詩刊、《青年詩人》、《詩神》、《這一代》等全國各地幾十家文學報刊,編印了油印詩集《超越:1985年禪夢之花》、《多餘的燭焰》,在讀者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而成為了八十年代第三代詩人中的佼佼者。

  那時候,海子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作者,從來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一首詩歌,而吳霖已經在全國各大名刊發表大量詩作,是在詩壇成名的有影響、有名氣的青年詩人。由於同在一個辦公室,對詩歌有著共同的愛好,年長海子三歲的吳霖對海子在詩歌創作上給予了無私的指點、無私的幫助,不但為他提供了很多文學報刊的投稿地址,而且還積極向各地的文學報刊推介海子的詩歌,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書寫了一段詩人的佳話:

  一是最早責編海子詩歌作品。《中國政法大學校訊》是由中國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主管的一張內部發行的報紙,月刊,4開4版。吳霖第一個在1984年3月15日的《中國政法大學校訊》芳草地副刊編發了海子平生第一首成為鉛字的詩歌《人牆》,給了海子以巨大的創作信心,激發了海子強烈的創作欲望。

  二是最早責編海子散文作品。吳霖在擔任《中國政法大學校訊》芳草地副刊主編的時候,先後編發了海子的散文作品《有時》、《高原上》、《果樹》等篇目,使海子的文學才華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展現。

  三是最多選編海子長詩短詩。吳霖主編的中國政法大學的兩本油印詩集《青銅浮雕·狂歡節·我》和《草綠色的節日》先後選編了海子的一首長詩、十一首短詩和四首翻譯詩歌,並積極和外地文學刊物聯繫、推薦,使海子的兩首短詩《女孩子》和《海上婚禮》被內蒙古青年刊物《這一代》選載,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四是最早編發海子去世消息。在海子去世之後,又是吳霖,第一個撰寫了關於海子去世的消息,發表在1989年4月17日《中國政法大學校訊》的第2版上,向詩壇最早發布了海子去世的信息。

  五是最早發表悼念海子文章。作為海子最要好的朋友之一,面對海子的離去,吳霖悲痛不已。於是,他第一個撰寫了悼念海子的文章《再見了,小査》,刊登在1989年4月23日《中國政法大學校訊》的第3版上,表達了自己對失去海子這位弟弟的悲痛心情,令人讀後動容、流淚。

相關焦點

  • 《遇見海子》:餘秀華,海子太年輕,我寫的比他好一點點
    《遇見海子》:餘秀華,海子太年輕,我寫的比他好一點點相隔幾十年,餘秀華和海子面都沒見過,但最近這兩個人的名字卻常常被人放在一起。這主要是因為餘秀華的一番囂張言論。在參加一次採訪活動時,主持人讓餘秀華評價哪位詩人對她影響比較大,餘秀華當著眾多學生詩迷的面說起了海子。
  •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你是那個溫暖了別人,卻獨自離開的海子
    沒有閒錢也不太買,提個提個提兜,帶上一本破本子,便席地而坐,沉醉在暖暖的陽光裡。不知何時,一個叫海子的現代詩人連同他的詩集闖進了我的世界,其中最喜歡的,也一直熟記於心的便是這一首。海子的幸福是獨處的寂靜愜意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那個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他的故居其實長這樣
    每一本小查都用工整和略帶稚拙的筆跡,在扉頁上很小地籤著「查海生」三字,有的還蓋有一枚橫形小章,為隸書「查海生」三字。了解一個人,最捷近的方法就是看他的書架。海子也不例外,從他的藏書,約略可以覷見海子生前的思考廣度和其創作的人文背景。我知道小查的父親查振全2017年去世了,問小查侄子:「奶奶呢?」他說,村裡有演戲,看戲去了。
  • 駱一禾:東東,越到後來,海子的詩裡越有一種拼命的速度
    駱一禾留存最早的詩作寫於1979年。1987年開始,他的寫作高速進展且不斷加速,直到1989年5月突然中止……他離世時年僅28歲,沒有來得及完成其宏偉的寫作規劃。最後兩年多時間,他把主要精力用於長詩《世界的血》和《大海》(未完成),兩部詩加起來竟達七千多行。
  • 柯雷:海子最著名的詩歌恰恰比較失敗
    柯雷1963年生於荷蘭鹿特丹,現為荷蘭萊頓大學中國語言和文學教授,曾任該校中文系主任,以及包括萊頓大學所有亞洲和中東研究院系的區域研究所的所長。14歲時,柯雷父親的一位漢學家朋友來他家拜訪,給柯雷帶來了一本叫《漢語自修》的書。「我大致翻了翻,覺得挺喜歡那些漢字的,然後就扔一邊去了。但我猜想,從那時起我就有了學漢語的念頭。」高中畢業後,柯雷去美國做了一年交換生。
  • 海子——在每個春天復活的詩人
    由此可見,雖然海子有了極大的聲望,但在其內心深處依舊是孤獨的。 1987年,23歲的海子跟家裡說自己不想再擔任教職,而是想和朋友一起南下海南去辦報紙。本以為會得到父親同意的海子卻得來的父親的一番訓斥,無奈之下的海子只能選擇繼續任教。
  • 海子語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 做個幸福的人 餵馬 劈柴 週遊世界 從明天起 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 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 夢裡,夢到半睡半醒的海子。
    夢裡的海子,已經被爹娘丟棄,海子卻昏睡著。 爹娘丟棄海子,只是因為海子不夠乖,而且無力承擔海子的物慾。 兒時的海子,是鄰居眼裡的三好孩子,乖巧、懂事,學習好。 隨著時光的推移,與歲月的浸染,海子身上多了一些痞氣和叛逆。
  • 海子的黑與白
    作者:黎荔今天是海子的忌日,這個遠方忠誠的兒子、物質短暫的情人,31年前帶著最易朽的身軀, 從刀口走過,在人間三月把自己還諸天地。想起海子有一首詩《最後一夜和第一日的獻詩》,很適合在今天默默誦讀——今夜你的黑頭髮是巖石上寂寞的黑夜牧羊人用雪白的羊群填滿飛機場周圍的黑暗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傷口
  • 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25歲臥軌,詩歌裡有什麼秘密情
    01.海子是誰很多人,都知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聽到「從今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的時候滿懷希望,被「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的質樸感動而熱淚盈眶。但是,卻不知道,2個月之後,海子就臥躺在了火車軌道之下,選擇了自殺。
  • 海子自殺前一個月,為他深愛過的4位女子寫的情詩,令人不忍卒讀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海子自殺前一個月,為他深愛過的4位女子寫的情詩。雖然從內詩的內容上來看,他的內心此時已經崩塌,但他對愛過的人仍然是深情的。讓我們來品一品:題目的名字叫「四姐妹」,其實就是把這4位女子都寫進同一首詩裡了。詩壇情詩這麼多,4位同時入詩,確實是很少見的。
  • 9位知名詩人評論家論海子優缺點
    我寫詩,翻譯詩,也做詩歌批評和詩歌編撰,四重身份加在一起,我認為,海子對整個未來中國新詩的發展是有意義的。老實說,雖然中國現代詩這三十年來已經足夠成熟了,但相對於兩千年的古典詩歌還是很年輕,活力還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海子的雄心和抱負,以世界的眼光來要求自己的寫作,是有意義的。
  • 人文|在離開海子的第30個春天,追憶詩歌
    3月24日海子墓前(BY 微博我是BIG胡)紀念海子,一個時代的神話「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紀念一個詩人最好的方式是讀他的詩。這些天,線上線下都在舉辦海子的紀念活動,「悼念海子」的微信群裡短短幾天就聚起了700多個人,他們在群裡貼出寫給海子的詩,分享朗誦海子詩的音頻。
  • 浮雲牧場|睡進海子的夏天,每晚一個睡前故事
    ,你總會幼稚又無釐頭的提問,我居然能夠得心應手的接上來之前,還在想你這小就帶你來海子這麼自然的地方,你是否能夠適應和喜歡熟不知才一上午,你就跟天上軟綿綿的雲朵兒,草地上古怪的牛羊,石縫存生的小花,海子裡吐泡泡的小魚,森林裡的小動物成為了「好朋友」
  • 海子30年祭——《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解讀
    幸福的起點和終點落在了三個本原意象上——餵馬、劈柴、週遊世界。海子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餵馬和劈柴可能是他幼年時平靜生活中的日常事件,週遊世界可能時那時小小心靈的宏大願望;一個幸福的人大概就是這個樣子,眼前有眼前要做的事情,心中有心中要做的事情。但現實並非如此。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家鄉安徽。
  • 詩人海子的《亞洲銅》,面朝大海,偉大的靈魂永遠不死
    當年我想,海子一定是個豁達樂觀的人吧!他一定活得很幸福。然而我想錯了,這首詩是海子自殺前的絕唱。在海子寫完這首詩僅三個多月之後,海子便選擇了臥軌自殺。詩歌界天才就此隕落,留給我們這些愛詩之人的,只有深深的遺憾和惋惜。《亞洲銅》雖然在寫海子對於中國這片土地的愛,但是他的開篇就用了死亡這一意象。
  • 海子的詩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把悲傷留給自己
    為什麼要把愛情建立在金錢上,為什麼就不能有一段不那麼看重物質的感情,我們的詩人海子是一位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他非常喜歡寫詩,一般寫詩都會寫上幾萬字。海子的初戀離開了,他喜歡的人都沒有和自己在一起。最後,海子很傷心,獨自默默地寫下一首詩。
  • 海子希望小學教師王海嬌:幫助山裡娃學好英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魏容 整理我叫王海嬌,今年31歲,是水城區花戛鄉海子希望小學的一名英語老師,今天分享我的教學故事。海子希望小學是水城區較偏遠的學校之一,覆蓋原海子、者卡、白巖、聯山、磨石5個行政村(現海子大村)。
  • 沙漠海子是什麼意思 它並不永久固定而是會移動
    最近電視劇《沙海》的熱播,讓大家認識了很多現實中沒有見過的事情,比如那陰暗的地方、荒涼的沙漠,還有就是沙漠中的海子。   「海子」就是沙漠中小湖泊,由於低洼積水形成的水坑,之所以叫海子是因為並不是淡水,而是鹹水坑,人是不能過多飲用的,跟海水的性子一樣。
  • 天才海子:他生前,籍籍無名;他死後,屬於他的詩歌眾人傳唱
    那兩隻白鴿子,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海子同他們一樣,也是一位孤獨的天才。但最大的痛苦在於,自己的才華無人欣賞,這才是不幸福的根源。海子的詩,是情感細膩和豐富的,是文字鬼斧神工的造化者,但他的詩同他的人一樣,在同時是不被人所理解的,似乎孤獨的天才都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