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十一省市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見證大江巨變 ——揚子江...

2020-12-05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11月22日-24日,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採訪團圍繞「最美岸線行、保護濱江行、最美江灣行、綠色園區行」四條主題線,踏訪南京、南通、常州和張家港四地,切身感受大江巨變。本報記者一路隨同,採訪江蘇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的故事。

最美岸線行——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駐足南京江寧濱江開發區濱江廣場,一江春水靜靜東流,不遠處,新濟洲國家溼地公園宛如一顆「綠寶石」熠熠生輝。這裡是南京打造最美長江岸線的起始段。

濱江廣場所在地,以前散亂分布著大小企業10家。72歲的附近居民湯成秀說,記憶中的濱江建材廠、陳塘造船廠,現在成了綠色生態帶,濱江美景讓她心曠神怡。近年來,南京江寧區對沿江19.08公裡的生態環境系統修復,累計整治「散亂汙」企業52家、8.5萬平方米。

「綠水青山正在轉化為金山銀山。」江寧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樊向前說,生態修復已經成為江寧濱江最耀眼的「名片」,良好的生態推動了區域的招商引資工作。

從江寧濱江到燕子磯,採訪團乘船而下,沿江水清岸綠。南京市棲霞區委書記黎輝介紹,燕子磯新城片總面積18.81平方公裡,在高峰時期,這裡曾有各類企業404家,其中小化工、電力、橡膠等企業100多家,成為南京的一大汙染源。為破解「化工圍江」困局,棲霞區通過「關停並轉」綜合施策,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全面完成404家企業關停、搬遷、拆除工作。此後,棲霞區又投入約8億元,完成南京化工廠、鐘山化工廠等43家企業、約3500畝土壤及地下水的場地調查、綜合治理。現在,燕子磯地區已被列入我省「土壤汙染綜合防治先行區」。

保護濱江行——滄桑巨變,讓人流連忘返

11月23日,採訪團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

狼山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理辦公室主任成賓介紹,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有岸線14公裡,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這裡的江邊一度密布著碼頭和工廠,使南通「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2016年年底以來,南通踐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統籌推進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幾年間,騰出修復岸線5.5公裡,建成軍山綠野、龍爪巖濱江風光帶等一批生態景觀,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裡,將五山及沿江地區打造成了「城市客廳」。

「南通城的水系與長江貫通,守護好一江清水,我們都是責任人。」南通市水利局副局長蔡莉告訴記者,南通的水系治理採取系統化治理模式,原來中心城區的78條河道中,有18條是黑臭水體,還有44條是斷頭河,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將所有斷頭河全部疏通,現在,南通主城區的水質基本保持在Ⅲ類水。

最美江灣行——四個「最美」,打造江海第一灣

張家港依江而建,因江而興,但隨著港城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人水爭地矛盾突出,12公裡長的張家港灣,生產岸線達9公裡,生態亮起了紅燈。

去年起,張家港投資37.6億元,實施「五大整治提升工程」,將9公裡生產岸線全面調整為生態岸線。原本遍布碼頭、工廠的江岸,如今已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地毯」,張家港灣成為市民親近長江的好地方。通過生態提升,張家港灣形成最美江灘、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灣等4個「最美」特色。

張家港市發改委副主任徐道娟介紹,近年來,張家港大力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十大板塊提標、百裡岸線還綠、千企騰挪擴容、萬頃良田保護),始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重點在張家港灣、雙山島等區域,加快實施產業騰挪,復原生態自然循環,讓長江沿岸「長」出美麗新內涵。去年,長江沿岸完成植綠復綠2162畝,自然溼地保護率維持在61.1%。

綠色園區行——生態回歸,無邊光景一時新

24日,採訪團來到常州濱江化工園區內的一棟黃白相間的辦公樓前,如果不是工作人員介紹,記者很難將這裡與長江大保護展示館聯繫到一起。

「常州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是在原來的常隆化工行政樓舊址上改建而來。」工作人員介紹,常隆化工拆除前廠房林立,如今僅保留了這幢行政樓,其餘地塊都已基本復綠。

沿濱江前行,記者發現,從過去兩岸煙囪聳入雲,到無邊光景一時新,常州讓生產岸線回歸生態岸線。目前,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佔比高達80.6%,位列全省第一。

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介紹,常州按照長江大保護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快化工企業騰退速度,2016年以來,濱江化工園區累計關停化工企業77家。預計今年底化工企業數目將壓縮至41家,而明年年底將壓縮至30家。在加快落後產能騰退的同時,常州也在積極謀劃新的高質量項目。

許海燕 趙 冉 胡春春

相關焦點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 | 破解「化工圍江」,探索綠色...
    常州,長江江蘇段擁有江岸線最短的城市;沿江化工企業密集最典型的區域之一;不斷探索自己的綠色轉型路徑。它的濱江地區正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11月24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走進常州。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江蘇: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
    交匯點訊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11月22日-24日,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
  •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①
    江蘇省委研究室調研組用8天時間沿江而行400多公裡,訪河長、進工廠、問群眾,親眼目睹五年荏苒、大江巨變,更深深體會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今起推出江蘇省委研究室撰寫的系列調研報告《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今天刊發第一篇:  回眸·不盡長江滾滾來  奔騰不息的長江喲,滋養了這一片水鄉澤國。「江」字裡那一筆水的靈動,「蘇」字裡魚米的富庶,都取自長江的饋贈。
  • 讓長江之歌更加嘹亮
    11月22日至24日,「大江奔流 攜手共進——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走進江蘇,新華日報、貴州日報等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採訪團圍繞「最美岸線行、保護濱江行、最美江灣行、綠色園區行」四條主線,走訪南京、南通、張家港和常州四地,全方位體驗江蘇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做出的努力,探尋「共抓大保護」的「江蘇密碼」。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等犯罪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尋跡百萬雄師過大江特別報導】南京:天翻地覆慨而慷
    南京的長江岸線全長197公裡。可以說,長江承載著南京的歷史,也哺育著南京的未來。根據南京2035城市總體規劃,未來南京將全力打造「一主一新」兩個中心城區,即江南主城和江北新城。南京將從「秦淮河時代」邁向擁江發展的「揚子江時代」。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從江蘇保護長江經濟帶做法看貴州的實踐
    貴州,長江流域面積11.57平方千米,肩負著築牢上遊生態屏障的責任使命。江流奔騰浩浩湯湯歷經數千裡,來到了下遊的江蘇。江蘇,830公裡的岸線距離,一片富庶之鄉。上遊江水越過崇山峻岭與下遊相遇,兩座城市因長江而產生聯繫,一同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共舞長江經濟帶】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這為我們守護母親河、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海交匯的江蘇,如何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
  • 給長江經濟帶全方位立體化保護
    本文轉自【檢察日報】;本報湖州12月11日電(全媒體記者閆晶晶 李春薇)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今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問策長江經濟帶③:江蘇抓好「壓倒性任務」的制度保障
    ,比如《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關於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突破實施方案》《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每份政府文件背後都是實實在在的治理行動。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合力打擊破壞...
    新華社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劉碩)最高人民檢察院11日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白皮書顯示,今年1月至11月,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察機關對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案件批准逮捕2140件3335人,提起公訴13358件22543人。
  • 「海報集錦」黔蘇皖湘川滇6省代表委員暢談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的總規矩,要求長江經濟帶要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解碼「綠水青山就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範琪妍):11月9日至19日,記者跟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團走進長江經濟帶西線的重慶、荊州、武漢、麗江這四個城市,深入了解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成就。百姓從「靠山吃山」變成了「靠山致富」,深刻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長江經濟帶11省市檢方批捕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犯罪2140件3335人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廳副廳長呂洪濤在會上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20)》(下稱《白皮書》),介紹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成效。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4年來,長江經濟帶11省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治理汙染、修復生態,上中下遊協同發力,共抓大保護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 水潤江蘇 江韻流芳——勠力書寫長江文明新時代篇章
    這一切,都源自長江的饋贈和滋養。  但在相當長時間裡,這裡的人們重索取、輕反哺,母親河嚴重透支。2016年以來,江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系統治理,大江迎來巨變。國家警示片披露的問題全部整改到位,省級自查的114項問題完成整改近90%。  「沿江生態環境達到近5年來最好水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說,長江江蘇段幹流水質總體為優,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主要入江支流斷面優Ⅲ比例提升34.3個百分點。
  • 奏響「大江大河」的時代「交響曲」
    這次會議,坐標江蘇南京,主題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這條曾經孕育中華千年文明的母親河,註定將在新時代新徵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一江碧波」蕩起美麗「畫卷」。大江如練,連綿不絕。美麗的揚子江,曾進入多少文人墨客的詩篇,流淌於多少海外華人的夢鄉。今天的長江生態,更是美麗中國、綠色發展的重要標誌。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對此,記者採訪了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記者:在全流域治理方面,江西採取了哪些有力舉措?  殷美根:目前,江西正紮實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出臺了鄱陽湖流域保護治理規劃,形成了覆蓋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和水陸面的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格局。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上中下遊區域中心城市表現突出
    山川網:2020年12月12日,華東師範大學發布了「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0)」。據悉,該指數自2015年起每年對外發布,今年是第6次對外發布。在過去的推文中我們也曾多次提及長江經濟帶相關概念,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相對成形的經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