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 | 破解「化工圍江」,探索綠色...

2020-12-24 新華報業網

  常州,長江江蘇段擁有江岸線最短的城市;沿江化工企業密集最典型的區域之一;不斷探索自己的綠色轉型路徑。它的濱江地區正迎來脫胎換骨的變化。

  11月24日,由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特邀的黃河流域三省省級黨報共同攜手啟動的「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走進常州。

  採訪團用筆記錄、用鏡頭捕捉,親身感受到常州將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來抓的決心。

  從化工產業聚集到有序關停轉型

  採訪團在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先後參訪了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沿江一公裡化工企業騰退和生態復綠情況、高質量發展企業代表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合全藥業、有花園工廠之稱的朗盛(常州)有限公司,全面了解到常州沿江治理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和經驗。

  常州國家高新區是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之一。2002年4月,常州市在高新區基礎上設立了新北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常州的長江岸線全長18公裡,全部位於常州國家高新區(新北區)。因化工產業聚集,常州是全省沿江城市中擁有岸線最短、化工企業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到2019年底,化工園區內仍有化工生產企業84家、危化品倉儲企業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工業產值超百億企業1家,億元以上企業39家。2019年化工園區實現銷售收入310億元,實繳稅收12億元,基本形成了以先進高分子材料、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高性能塗料、特種化學品及創新藥為主的產業發展模式。可以說,化工產業是該區域中的重要產業和稅收來源。

  要經濟,更要生態。有了生態,才能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常州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緊盯「破解化工圍江、打造常州樣板」任務,加快實現沿江生態本質改善、產業發展優化重組和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力探索沿江地區綠色轉型發展路徑。

  據介紹,今年以來,高新區列排關停企業35家,其中沿江1公裡範圍內剩餘的24家企業計劃年內關停21家,僅保留光輝化工、意特化工、捷達油品3家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明確未來堅決化工園區不再新批任何化工項目,確保只減不增;明確年度企業籤約關停進度,5月底完成籤約關停7家,8月底新增12家,12月底前再新增16家,全面完成35家企業關停籤約任務;明確凡是異味排放不達標的企業立即落實停產整頓;明確沿江1公裡範圍在確保安全環保的前提下,應拆快拆,加快推進沿江300米連片覆綠,8月底前,基本完成沿江300米(重點節點500米)內土方堆坡和溼地系統土方建設,到年底完成1250畝騰退覆綠任務,確保長江大保護呈現新亮點。

  從積極脫胎換骨到尋找創新路徑

  在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採訪團通過一幅幅照片看到了常州沿江地區的今昔變化;在沿江一公裡範圍內的實地調研,採訪團親眼見到了化工企業的減少和生態復綠的情況;在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合全藥業、採訪團感受到區域類有研發能力企業的活力;在朗盛,採訪團又被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的安全和環保管理深深的打動。

  今天的常州長江岸邊,展現出對生態的尊重、對綠色經濟的追求,對高質量發展的全力追求。

  曾經「化工圍江」的常州,是如何在短短幾年內「脫胎換骨」的?

  在常州的經驗中,離不開這五點:一是連片騰退,破解「化工圍江」;二是規範標準,制定一企一策;三是連片復綠,構建生態屏障;四是破立並舉,加快產業升級;五是積極探索,創新路徑方法。

  其中,在創新路徑方法上,政策方面,常州積極與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對接,省自然資源廳已明確以常州市為試點,探索沿江關閉騰退化工企業用地資源整合利用工作,通過土地治理、生態修復、用地指標異地調劑等途徑,為城市開發建設和重點項目招引爭取寶貴的用地空間;資金方面,常州市、新北區兩級先期分別配套5億元,用於長江大保護專項支出,同時積極與國開行、農發行等政策銀行和中煤國地、三峽集團等政策機構開展資金貸款和項目合作,積極向上爭取政府專項債,創新發行全國首批長江生態修復綠色企業債,全力破解資金難題。

  常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周斌在向記者團介紹情況時表示,常州是長江沿岸上「化工圍江」特徵最明顯的區域之一,當下常州要做的就是探索「化工圍江」下,高質量、可持續、生態化綠色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力爭成為長江經濟帶上走在前列的綠色發展示範區。

  調查採訪中,湖南日報、雲南日報、江西日報等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採訪團代表,在聽完介紹後,紛紛做了簡短發言,讚嘆常州的沿江治理的魄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交匯點記者 許海燕 胡春春 趙冉/文 朱江/攝

相關焦點

  • 長江經濟帶十一省市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見證大江巨變 ——揚子江...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11月22日-24日,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 主戰場 主動脈 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
  • 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聯合考察採訪|江蘇: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
    交匯點訊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11月22日-24日,新華日報與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代表一道,聯合啟動「大江奔流攜手共進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活動。
  • 讓長江之歌更加嘹亮
    11月22日至24日,「大江奔流 攜手共進——長江經濟帶省級黨報首次聯合考察採訪」走進江蘇,新華日報、貴州日報等長江經濟帶11省(市)省級黨報及黃河流域部分省級黨報採訪團圍繞「最美岸線行、保護濱江行、最美江灣行、綠色園區行」四條主線,走訪南京、南通、張家港和常州四地,全方位體驗江蘇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做出的努力,探尋「共抓大保護」的「江蘇密碼」。
  • 破解「化工圍江」 宜昌企業搬遷迎新機遇
    猇亭區宣傳部供圖【小康中國】破解「化工圍江」 宜昌企業搬遷迎新機遇中新網湖北宜昌8月25日電 (記者 萬淑豔 董曉斌)「這兩年企業先後投資四五十億元(人民幣,下同)推進轉型升級,其中投資13億元把10多套臨江裝置搬遷遠離長江岸線,並在搬遷過程中改造升級,減排30%以上。」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從江蘇保護長江經濟帶做法看貴州的實踐
    貴州,長江流域面積11.57平方千米,肩負著築牢上遊生態屏障的責任使命。江流奔騰浩浩湯湯歷經數千裡,來到了下遊的江蘇。江蘇,830公裡的岸線距離,一片富庶之鄉。上遊江水越過崇山峻岭與下遊相遇,兩座城市因長江而產生聯繫,一同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河海大學多措並舉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河海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學科建設,積極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努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搭建科研平臺,服務戰略需求。
  • 宜昌推進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綜述
    遵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視察湖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宜昌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長江大保護再交新答卷:2019年長江幹流水質在宜昌境內全部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為「十三五」以來的最好水平;2019年全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評估考核中,宜昌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尾礦庫綜合治理、河道非法採砂整治、船舶汙染防治等11項被評為「優秀」,其中6個為全省第一。
  • 關於長江經濟帶,總書記點到了這些事例!
    首先,要從生態系統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增強各項措施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單兵突進、顧此失彼。其次,要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採取有針對性的具體措施。  綠水青山怎樣變成金山銀山  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同時,積極開展綠色發展試點示範,紮實推進九江綠色發展示範區、撫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探索出了一大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江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截至目前,全省PM2.5濃度均值為28.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6%;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同比上升5.9個百分點。
  • 打通長江流域人才技術「流動」通道:既能「順流而下」也能「逆流而...
    中新網記者16日在走訪中發現,一些機構正嘗試做這樣的事:讓長江流域的人才既能「順流而下」,也能「逆流而上」。16日上午,「踐行囑託開新局」全媒體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在江蘇南京啟動。該採訪報導活動通過行進式採訪形式,分3路深入江蘇省13個設區市,採訪報導各地在推進長江經濟帶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改革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服務「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探路基本實現現代化等方面的新實踐、新成果、新奮鬥、新風貌。南京延長反應技術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南京大學教授張志炳16日向記者介紹「微界面強化綠色化學製造平臺」的工作原理。
  • 「兒女」協力,奏響「和弦」——長江大保護這5年
    1月5日,由湖北之聲、江蘇新聞廣播、重慶之聲、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聯合製作的大型全媒體直播節目《對話長江 看見中國》播出,四省市5年來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成績單」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快手平臺、湖北廣電長江雲、重慶廣電第一眼、荔枝新聞、大藍鯨、話匣子等平臺同步呈現。
  • 問策長江經濟帶③:江蘇抓好「壓倒性任務」的制度保障
    ,比如《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關於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突破實施方案》《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規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江蘇省長江保護修復攻堅行動實施方案》……   每份政府文件背後都是實實在在的治理行動。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已成壓倒性任務——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新進展新成效新華社記者高敬漁民收網上岸另謀生路,候鳥組團歸來蹁躚飛舞,水清岸綠成為濱江公園……4年來,這樣的和諧之變在長江兩岸越來越多地發生著。
  • 【共舞長江經濟帶】揚子江畔,渚清沙白鳥飛回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這為我們守護母親河、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海交匯的江蘇,如何唱好新時代「長江之歌」,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
  • 【共舞長江經濟帶 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解碼「綠水青山就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範琪妍):11月9日至19日,記者跟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團走進長江經濟帶西線的重慶、荊州、武漢、麗江這四個城市,深入了解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成就。百姓從「靠山吃山」變成了「靠山致富」,深刻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海報集錦」黔蘇皖湘川滇6省代表委員暢談長江經濟帶保護與發展...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的總規矩,要求長江經濟帶要做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
  • 一邊騰籠換鳥 一邊開籠引鳳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再上發條
    五年來,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長江沿江各省市加速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下遊的江蘇段,水面上船舶如織,岸邊綠意盎然。而在5年前,卻是另一番景象。南京幕燕濱江,大小化工企業集聚,汙染嚴重;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各類「散亂汙」企業上百家,濱江不見江。5年來,江蘇一口氣關停了超過4100家化工企業,佔到了所有化工企業的六成,直接減少了4000多億的產值。江蘇省發展改革委(省長江辦)副主任 王顯東:總書記說長江病了,這句話讓江蘇上上下下深刻警醒。如果我們不來一次人與長江的巨變,我們的生產會受到極大的制約。
  • 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發展聯盟會議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召開
    交匯點訊 11月27日下午,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發展聯盟第二次會議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召開。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上海化工區管委會主任馬靜、長三角16家重點化工園區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管理辦公室主任陳建寧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