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遊戲媒體十餘年,見過太多遊戲作品封神,也見過太多遊戲從神壇跌落。《三國志》系列,就是親眼目睹封神與跌落的作品。有人說,《三國志9》是三國志系列單機遊戲的分水嶺,也是光榮的分水嶺。這一點我認同,三國志9讓這個系列成為世人矚目的作品,三國志10和三國志11讓這個系列成為SLG的典範,而後來的續作,則將它從神壇上拉下來。
先來看看《三國志9》,這款遊戲憑藉過去十多年的積累,在策劃思路和技術,美術上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那時,大多數玩家獲得遊戲資訊還要考遊戲雜誌。當國內的遊戲雜誌刊登了那張燃到爆的騎兵突擊海報的時候,也許那天晚上都無法入睡,都在幻想著三國志9將是一款什麼樣的神仙遊戲。單條,獨立兵士AI等,是三國志9的標籤。
有人說《三國志11》才是絕對的經典,我獨愛三國志10。有港戰,城戰,野戰之分。這些戰門是三國志11沒有的。三國志10更注重戰略,戰鬥指令,操作。雖然不能在大地圖上作策略指令,但還是最令人滿意的版本。各種計略,伏兵,落石,火計……各種攻城武器,雲梯,井闌,攻城槌……不過就是AI有點弱智。自己打的話,我2萬可以打10萬。配備投石車,井闌在城牆裡守。
被最多玩家和業界奉為SLG的絕對經典的,是《三國志11》。不過,這一代也是最具爭議的三國志。從玩家到媒體,從策劃團隊到光榮公司,三國志11的爭議持續了很多年。喜歡戰棋遊戲的玩家甘之若飴,喜歡欣賞戰鬥過程和細節的玩家則毫無興趣。光榮內部呢?研發團隊對它視若珍寶,而光榮則嫌棄如仇。因為它叫好不叫座,口碑爆棚,收益慘澹。
雖然《三國志12》致力於彌補三國志11的不足,提供了很真實和詳盡的戰鬥細節,擺脫了戰棋遊戲的單調。但由於其兵模實在太差,太忽悠,發售後就被玩家們瘋狂批鬥。《三國志12》的地圖,高分。但低質量的兵模,毀掉了團隊所有的努力。這一代讓玩家和光榮都知道,神不是那麼好當的。
因為《三國志12》的負面娛樂,即使隔了3年,《三國志13》發售仍然慘澹到無人問津的地步。不過無論如何,光榮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為這一代配上了史上最高品質的立繪和宣發資源。這一代三國志,讓玩家不得不懷疑光榮在閉門造車,行業的美術已經狂飆突進到令人震撼的地步,而三國志的整體策劃,仍然停留在世紀初。
《三國志14》絕對是被寄予厚望的。被玩家寄予厚望,也被光榮寄予厚望。所以在宣發的時候不惜搬出以三國志9和三國志11兩大經典力作的玩法為底層的說法。不過,從今年2月發售到現在,業界分析三國志14銷量未達5萬套。造成如此慘澹的銷量,仍然與質量有關。SLG一哥的神壇,也許《三國志》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