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寧願相信我孩子是大器晚成

2021-01-20 騰訊網

為什麼我家孩子沒有別人家孩子優秀?

為什麼我生的孩子沒有那麼優秀?

是我的問題嗎?還是孩子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曾提出過,在孩子的教育路上,也時常令人感到困惑。今天圓桌分享的這篇文章來自一位父親,同時也是一名教師。他也困惑過……

作為一名教師,雖然很多人桃李滿天下,滿腹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經驗,但他教育起自己的孩子來同樣會遇到很多難題。在這位人民教師的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學習成績糟糕的孩子——

做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因此,平時呵斥甚至對兒子一頓打罵,也在所難免。然而,打罵之後,往往伴隨著後悔。

因為本身從事教育工作,這位爸爸一直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並在一場家長會上對自己做了一番「檢討」。(非常戳到許多父母的痛點了)

以下就是這位父親的「檢討」。

希望這位教育工作者的家長「檢討書」,能幫你解開一些困惑,也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所反思。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幾位家長朋友一定是代表不同的層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較落後,但正在進步的孩子家長講幾句話,所以我的講話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檢討。

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也付出很多,但這不是個愉快的過程。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幹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了線一樣,長時間愣神,作業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於是,終於放棄原來的理念,開始陪學、輔導,從那以後,家裡就充斥著呵斥、不滿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沒有一個緊湊、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為易躁,黔驢技窮的我也打孩子,有時下手很重。

每當打過孩子,尤其下手比較狠的時候,心情壞到極點,看到孩子蜷縮在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哭泣,看到這個平時那麼漂亮可愛的孩子,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和我對抗,僅僅因為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而這個他是我的寶貝,自己的唯一,此時憐惜、悔恨、心疼、難以明說。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後半場,這位表示非常後悔的父親,分享了自己「改過自新」反思後的一些想法,說得很真切,也很實在。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眾不同的孩子,要不這個人類社會也太不公平了,這個社會的結構也太不穩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別。

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老天爺給了你什麼你只能有什麼,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最愛他(她),給他你能夠給的最好的教育。

不要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對家長而言,都可能是幸福的。

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於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確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況: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讀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縣裡的中學,我的父親驕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媽媽感覺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當我每周背上煎餅要離開家的時候,她都那樣的不舍,撫著我的背說,孩子你學習好,有出息,將來可是要在天邊工作,媽見你的時候就少了。

媽媽的這句話不幸一語成讖,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在她的身邊,這不是一種詛咒,這是一種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麼優秀,你要教育,你要反覆教育,你要耳鬢廝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說的話多,我認為所有的天倫就在於在一起,這不是幸福麼?

孩子成人之後,彼此親近的機會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時候,比對別人多一點的時間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許就是幸福,千萬別像我先前那樣,讓呵斥和哭泣成為主流聲音,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親近的人,能給最親近的人傷害,而且長久。

孩子做不到有時不是態度,真的是能力

沒有誰因為孩子身高比不上別人,天天打孩子;沒有誰因為孩子跑不過劉翔,天天罵孩子,因為外表的差異看得見。我們承認,升學率與這些無關,學校也不因為這個歧視孩子。但偏偏因為學習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不肯放過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要不我們怎麼沒成了愛因斯坦呢?為孩子的未來努力是應該的,別為孩子的未來太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能成綠。為什麼會丟三落四?為什麼這樣磨蹭?為什麼就是記不住?說了千百遍,打了好幾場,他還是他,怎麼就是不聽呢?

家長朋友們,孩子出現了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態度,就像長不高、跑不快一樣,我們只有幫助他進行時間管理,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劃,用表格、用小結幫他,而沒有辦法怪他

道理不要多講,孩子需要具體的幫助

這一點,其實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經知道太多,並不是他不認可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經沒有震撼和說服力,只能轉化為反感,其實他們需要具體的幫助,就像我前邊做的那樣。

我特別想說一句,孩子們報的輔導班,有沒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覺得如果他在學校聽不進去,他能在外邊聽進去嗎?而且,一周一次,間隔太長,內容自成體系,跟學校老師的內容不一致,得不到鞏固,不如把每天的作業處理好,這跟老師的教學同步,而且相互鞏固,一個大學生就可能做到。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

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

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我做好了進展緩慢的準備,做好了一直不見效的準備,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

當父親越久,當老師越久,越覺得教育我幾乎沒有入門,這根本就不是謙虛,真是這樣。

儘管我準備好了堅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見效,也許我努力的時候見不到效,也許某一時刻我沒有準備的時候,孩子忽然成長,即使他成長了,我也不能貪天之功,感覺是自己的成功,影響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誰能說得清呢?

但,我要堅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樣發育有早晚,說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老人,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是遺憾。

對孩子,如果我輕言放棄,那麼萬一將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內疚和後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

想起沉甸甸的那四個字,父愛如山。即使你的孩子也不夠優秀,但圓桌相信,你也一定會堅持下去,抱著「打長久戰」的心態,抱著寧願相信大器晚成的決心,抱著愛,和希望。

教師吧 教育圓桌| 來源

彭可馨(實習生)| 編輯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深度丨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引起無數父母深思)
    這是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這位父親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看看他的發言,也許會帶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 【帆果教育】
    果果說: 身為教師卻沒能管好孩子,這位父親的檢討戳中了無數家長的心。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的教育觀點,值得所有家長好好品讀! 今天文章中的這位父親是一名教師,在他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學習成績糟糕的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因此,他常呵斥甚至打罵孩子。然而,打罵之後往往伴隨著無奈和懊悔。
  • 張魁:父親——一位鄉村民辦教師
    ,上面赫然寫著月工資5元,按當時物價計算,每月工資只能買100個雞蛋或者20多斤大米,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親——一位堅守了四十多年的農村民辦教師。,父親只得含淚告別了校園,默默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直到二十歲時生產隊辦了耕讀小學,村裡人推薦父親當民辦教師,父親喜不自勝,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但畢竟可以與書本打交道了,可以成為一個文化人了,從此當好一名教師成了父親畢生的追求。
  • 因人行道騎車,一女教師上電視公開檢討 網友:是不是過分了?
    女教師上電視做檢討11月17日,貴州多家媒體播發了一則特殊的「檢討」: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福泉中學一名聶姓女教師因駕駛非機動車在人行道上行駛,嚴重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向全市人民道歉。除此之外,聶姓女教師所在的福泉中學副校長也在媒體上公開道歉。
  • 把反派角色演出了精髓的明星父子,父親大器晚成,兒子一炮而紅!
    娛樂圈中的明星父子是非常多的,像是杜淳與杜志國,這兩人在圈內的名氣都是非常大的,而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這對明星父子就是劉奕君與他的兒子劉怡潼,他們倆把反派角色演出了精髓,父親大器晚成,兒子一炮而紅!
  • 13歲女生被校長逼迫寫檢討?檢討所描述的皆是令人「臉紅」的場景
    檢討書也稱認識書,是一種常用的日常應用文,是犯了錯誤的個人或領導向當事人或組織寫出的檢討錯誤、並保證絕不再犯的書信。檢討書作為一項懲戒手段,常常也會被教師引用到學生的日常教育之中。一方面,寫檢討可以令犯錯的學生深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寫檢討書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對學生來說,這既考驗書寫能力、又考驗表達水平。適當地使用這一懲戒手段,對學生的教育有很大促進作用。不過,物極必反,如果只是簡單粗暴地逼迫學生寫檢討,甚至捏造事實,通過武力手段強迫學生承認「錯誤」。那這就不是教育,這應該是在犯罪!
  • 教師重新拿起戒尺,是教育的春天到了嗎?
    4月29日,太原教育會議召開,會上明確規定:教育要積極落實教師實施教育懲戒的制度,明確教師教育的權限、範圍,讓每一個教師手持「戒尺」,讓每一個學生心懷敬畏。俗話說:沒有規矩,就沒有方圓。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需進行「懲戒」教育,才使孩子健康發展。如果放手不管,反而害了孩子前程。
  • 綿陽外國語實驗學校教師楊春豔:走進孩子心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楊春豔,中共黨員,一級教師,綿陽市「優秀班主任」,四川省小學數學學會會員。參加市級青年教師賽課獲一等獎,指導老師參加市級賽課獲一等獎。國家級重點課題《課程與學習方式變革》子課題主研人員。多篇教育教學案例和論文獲省、市級獎。
  • 佟麗婭在父親面前痛哭,「你為什麼不相信我」:背後教訓令人心痛
    過往的經歷像一根毒刺,深深扎進了關雨晴的心裡,於是她拼命努力,想要換取父親的寵愛,但都被父親一一忽視。她痛哭流淚,絕望地質問父親:「為什麼你不愛我,卻要生我養我?」關震雷迫切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相信自己,但趕來醫院的父母不聽兒子的解釋,選擇向老人道歉,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原諒。關震雷紅著眼眶說道:「爸,我真的沒撞人,你為什麼不相信我呢?」
  • 我們不是時代的眼淚,我們是「大器晚成」: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在這個時候,我看到了這本書《大器晚成》,他的副標題是"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我想將本書給所有和我有相同境遇的人了解,當外界施加與我們所謂的「不公」的時候,唯有認清自身,自我轉變才能逆流而上。人生是一場長跑,年齡未必是我們的局限,是否應該給予自己一點希望呢?何為大器晚成?
  • 13歲女孩深夜被校長毆打逼迫寫性行為檢討,3000萬家長怒了......
    「我說什麼,你就寫什麼。」11月30日晚上11點,一名校長對13歲的女學生發出這樣的「命令」。寫的內容是一封「性行為」檢討,因為校長懷疑她早戀。這份約400字的檢討滿是不堪入目的男女之事,且多處有塗改的痕跡。
  • 快樂教育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了什麼?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
    如果有可能,寧願回到應試教育我真的想和大家心平氣和地聊一下教育,但我發現真的很難。原因就是我真的感到懊惱。曾幾何時就是因為很多人說我們需要素質教育,要像歐美那樣進行快樂教育,直到今天這種聲音也不絕於耳,打著那麼堂而皇之地口號兒叫作給孩子減負。
  • 悄悄拔尖,再不濟也是大器晚成
    很多人焦慮著,他們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想要生活立即達到質變,然後一次性擺脫眼前的困境。我始終相信一句話,不是因為有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悄悄地努力,再不濟也是大器晚成。02小時候,常常聽父母說起的是別人家孩子的傳說,聽多了心裡會多少有些自卑,同時也渴望有一天可以像別人家的小孩那麼厲害。
  • 卓越教育護燭公益第六年!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寶寶全程樂呵呵,寶媽:我寧願孩子哭
    要說最讓孩子心生恐懼的是什麼,多數孩子會給「打針」投上一票,要是孩子不乖乖聽話,家長一句「再這樣找醫生來給你打針了」就可以讓孩子立即消停,效果立竿見影。前幾天一位「最慘」寶寶視頻讓網友們又心疼又好笑。寶寶6個月,剛好有兩針疫苗要打,於是打針的護士選擇一起上。
  • 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 學生違紀老師可讓其寫檢討罰站
    22日,教育部發布關於《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12月22日。徵求意見稿指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強制措施四個層級。
  • 雲南某中學教師醉酒後現場直播打學生,教育局回應「教師不是神」
    近日,雲南某中學教師酒後在課堂上打學生還現場直播。有網友似乎找到了抨擊教師的理由並在網上直呼「喪心病狂的老師,請你趕快清醒清醒!」據悉,這名教師是雲南昭通某中學一名初三班主任,因學生周某和其他幾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被剛喝酒後進教室和班主任狂扇學生周某耳光,並在孩子胸口狂錘了幾拳,還打電話給孩子父親「直播」扇耳光。
  • 我是一名鄉村小學教師,我只想安心教孩子們讀書
    幾年前,我懷著憧憬與嚮往加入了教師隊伍,正式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剛剛入職的我,想法很簡單,對於教育上的事情了解也不多,我之所以選擇這個職業就是覺得教師相比其他職業更加單純,每天與孩子們在一起,教孩子們知識,同時感受著孩子漸漸成長帶給自己的成就感,這就會讓我內心無比快樂。
  • 思考《地球上的星星》教育: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我的同事告訴我,她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很焦慮,比如,她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後,就從立馬開始,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學習,希望達到一針見血的效果。總是適得其反,雖然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錢,但我孩子的表現卻一直沒有提高,看到孩子學習壓力這麼大,我也知道讓孩子休息一下,但是,看到別人的孩子上輔導班,我就忍不住讓孩子上輔導班。
  • 徐志摩,一位無情的父親,也曾為孩子寫過詩
    張幼儀無疑是他最不屑的一位,在他眼中張幼儀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子,張幼儀生下長子徐積鍇,徐志摩甚至都沒有來得及多多抱抱兒子,就匆匆留洋,開啟了自己的西學生活。當張幼儀遠渡重洋,來到國外陪讀時,徐志摩對她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