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頒獎辭是這麼說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擾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很多人將百年孤獨的開篇都背爛了,但是對於作者馬爾克斯卻不是很熟悉。
1990年,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來到了中國訪問。
在南京街頭,大大小小的書店,全是《百年孤獨》,當馬爾克斯被要籤名的時候,他更是發現,自己的書被印成了盜版!
馬爾克斯無比氣憤,發誓:死後150年都不授權中國,更不會讓中國人看《百年孤獨》!
當時在旁邊的錢鍾書也是十分尷尬,頗為難堪,一直說著客氣話,也有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出面緩和局面,但是馬爾克斯都沒有領情,轉過頭就走了!
在將近30年的時間裡,中國出版界一直為取得馬爾克斯的正式授權而努力,因此有專家稱,《百年孤獨》在中國的正式出版不亞於當年震驚世界文壇的拉丁美洲「文學爆炸」。
在這幾十年來,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一共有100多家出版機構,向馬爾克斯本人,以及哥倫比亞駐華使館提出申請,甚至是因為馬爾克斯旅居墨西哥多年,中國也向墨西哥駐華使館提出了申請,卻都沒有得到回覆!
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總編輯陳明俊就是因為想要出版這本書才進入出版界。在2002年,陳明俊就一直向馬爾克斯的代理人發出郵件,結果卻都是石沉大海,一直到2008年,他給馬爾克斯寫了一封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
正如當年您在巴黎隔街深情喊著「大師!」向您的偶像海明威致敬一樣,我們正隔著太平洋竭盡全力高喊著「大師」向您致敬。我們相信,如果您聽到了,您一定會像海明威一樣揮一揮手,大聲喊道:「你好,朋友!」
就是這封信打動了馬爾克斯,2010年中國農曆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新經典版權部收到了正式授權新經典文化公司出版《百年孤獨》中文版的通知。
而這個日子也成了中國文學界偉大的日子。
在當時這位已經80多歲的老頭食言了,《百年孤獨》正式在中國出版發行。
《百年孤獨》影響中國幾代作家,莫言讀了20年
1965年秋天的一個周末,馬爾克斯和妻子梅賽德斯,駕車行駛在墨西哥城到阿卡布爾克的路上,自少年時期即開始存儲發酵的靈感突然穿透歲月擊中了他,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像畫卷一樣展現在面前。
於是,當他真的開始著手描繪這幅畫卷的時候,儘管仍然可算籍籍無名,可已經是一個非常自信的掌控者。這種自信在整本書裡隨處可見,也奠定了整本書的靈魂。
而這本書的開篇也被稱作是開啟了魔幻現實主義的一把鑰匙,正是因為有了馬爾克斯的這個開篇,中國才有了莫言,賈平凹,餘華,陳忠實等等作家的開篇!
莫言第一次讀《百年孤獨》就是讀的盜版,那時候還沒有得到正版授權,當時他在軍藝讀作家班,在魏公村的書店裡面,第一次讀到小說前十幾頁的時候,他渾身發熱,非常激動。
馬上跑回宿舍,坐在書桌前面就開始寫,莫言第一次讀用了幾天,可是當他真正開始去讀的時候,卻一讀就讀了20年!
馬爾克斯告訴我們:孤獨是人在降臨這個世界就從娘胎裡帶出來的,你需要做的不是擺脫它,而是和它和平共處,
它提醒我們珍惜眼前,它督促我們體驗人生,它使我們在成功的時候可以清醒,在失敗的時候淡然一笑。
當你讀完《百年孤獨》,你會覺得:我們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過是一個個轉瞬即逝的環境,唯有孤獨永恆,反而擁有祥和與平靜。
《百年孤獨》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書中說,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需要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前是迷茫,孤獨後是成長。
很多人評價說,如果人生只能讀一本書,那只能是《百年孤獨》!
《紐約時報》發文聲稱《百年孤獨》是《創世紀》之後,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它被譽為美洲的《聖經》,可見它的文學地位是非常顯著的。
馬爾克斯也靠它奠定了世界文學大師的地位!
《活著》的餘華說 :「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上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寫了」。
讀完這本書,覺得無論世間有多麼浮躁,有多麼複雜,只要鑽進《百年孤獨》裡,那一段時間便是浪漫的,祥和的,平靜的。
它值得我們反覆品讀,它讓我們明白孤獨是人生常態,我們要做的就是我享受孤獨,在生死之間學會珍惜生命!
這本珍藏精裝版的《百年孤獨》只需要49元,僅僅是兩頓午飯錢,卻能讓你領悟孤獨的真諦,感受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也想品讀,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