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促扶貧。
村民的柑橘豐收了。
乾淨的公廁。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的這句詩,最能體現布吉街道扶貧人對廣西靖西市、那坡縣,廣東海豐縣北平村等結對幫扶貧困村持續幾年的關懷和厚愛。近年來,布吉街道領導先後帶領相關單位、股份合作公司、愛心企業、人大代表多次遠赴靖西、那坡、海豐開展「村村結對」幫扶。他們深入鄉裡田間,跋山涉水、訪貧問苦,實地考察結對幫扶項目,既在幫扶項目上給予資金大力支持,更為結對幫扶村鎮出思路、謀發展,讓結對幫扶的鄉鎮村民人均收入不斷增加,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教育扶貧讓每個夢想都開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2019年的靖西高考理科狀元李麗雅,是貧困學生。布吉街道領導到李麗雅家上門慰問,送上慰問金並叮囑鎮、村兩級要多關心李麗雅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鼓勵李麗雅在大學期間要努力學習,實現人生夢想。11月12日至13日,龍崗區人大布吉代表小組部分成員先後來到布吉街道對口幫扶的廣西靖西市龍臨鎮和新靖鎮中心小學,開展對口「扶智促扶貧」和「結對幫扶」活動,向兩校10名貧困學生送上慰問金,並結對長期幫扶。區人大代表、東升學校校長王勁松和龍嶺學校王永忠表示,將發揮自己優勢,為靖西市教育幫扶貢獻力量,助力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人大代表劉建文和範九實各結對幫扶兩位貧困學生,相互留下聯繫方式,鼓勵他們安心學習,承諾幫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助力他們完成大學學業。上述活動,僅是布吉街道開展對口幫扶活動的一個縮影。
多項對口幫扶項目助精準脫貧
根據《龍崗區對口幫扶廣西靖西市、那坡縣「村村結對」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布吉街道與靖西市新靖鎮、龍臨鎮、地州鎮、新甲鄉、湖潤鎮的17個貧困村進行「村村結對」。街道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結對幫扶工作,多次由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股份合作公司、商會及愛心企業等赴靖西開展結對幫扶項目考察調研、走訪慰問工作。採取「集體經濟+能人+農戶+貧困戶」的方式,引進有經濟實力、有技術的能人來投資、生產經營,柑橘基地總面積300畝,帶動村民發展柑橘種植產業園,種植柑橘面積600畝。農民以土地入股,前三年投入期以租金方式作為群眾土地入股的生活補貼,產出效益後,每年以8%-10%的產值作為群眾的土地入股收益,保證在租金的起點上,按產值每畝8000元計算,農戶旱地至少每畝獲得500元以上,水田獲得每畝700元以上的收益,同時,有勞動能力的農戶可以實現在家門口務工,增加收入,帶動農戶201戶,其中貧困戶57戶。街道在消費扶貧、人力幫扶上也投入了不少。街道總工會結合重大節日為發放工會會員慰問品等福利經費的申請,在龍崗區消費扶貧平臺統一採購了助農產品50多萬元;街道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結合轄區企業的實際用工需求,協助跟蹤貧困地區勞動力在布吉企業就業的情況。
在街道相關部門及愛心企業大力支持下,三年來,共募集400多萬元善款投入幫扶17個結對貧困村沃柑種植基地、危房改造、亮化工程、修建道路、維修蓄水池、完善體育設施等結對幫扶項目30多個,同時還助力鄉鎮創業致富帶頭人帶動村集體、貧困戶等發展畜禽養殖、蔬果種植、種桑育蠶等產業項目,為村集體、貧困戶創收。今年,布吉街道又增加定向資金支援那坡縣龍合鎮宋平村18.8萬元,打通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公裡」。
用心用情幫扶北平村脫貧
位於海豐縣東鎮東南部的北平村,四面環水。該村下轄桂樹港、邦塘、港口等12個自然村,全村現有農戶843戶,總人口467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3戶276人。在布吉街道用心用情的精準幫扶下,已於去年底提前一年實現全部脫貧。
村口的白牆上,紅色字體「北平村歡迎您!」清晰亮眼。從村口進村的柏油馬路乾淨寬敞,兩側挺拔的路燈整齊劃一。村委門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牌、宣傳欄公告,乾淨的公廁透露著文明氣息;村民廣場翻新升級,村民晚上有了跳舞、拉家常的去處;老村建築外牆,國旗、黨徽、中國油墨畫為老村「穿上了新裝」;自來水管成功改造,讓村民喝上放心的自來水……「顏值」變了,基礎設施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村民生活有了精氣神!
近年來,通過駐村工作隊的全面幫扶,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705萬元,其中區統籌資金400萬元,街道資金305萬元,北平村的基層黨建工作明顯加強,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村民的生活居住條件有了全新的改觀,通過扶貧產業投入、落實教育醫療住房保障、抓技能提升、以購代捐等方式,村集體經濟和村民的可支配收入也有了明顯提升,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17000元以上,貧困戶脫貧成效明顯。如今,北平村內生動力明顯形成,村內勃勃生機,美麗宜居。
策劃:劉梁波 統籌:侯守松
文/圖:褚翹 陳嘉聖 鍾偉達 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