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對佛教的貢獻
龍樹菩薩--又譯龍猛、龍勝,在印度佛教史上被譽為「第二代釋迦」,他發展了空性的中觀學說,是領導大乘佛教復興的偉大論師。
他大約活躍於公元150年-250年之間。其中觀學說,令小乘學者大為折服,大乘學者也奉為圭臬。他的學說由鳩摩羅什翻譯、介紹到中國來,大乘空宗的思想因此得以弘揚、光大,影響深遠。
中國大乘八宗,都一致尊龍樹菩薩為共同的祖師
大乘佛教認為: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史上第一位偉大論師,傳說壽高一百五十歲,也有說二百歲的。他著有大量的大乘論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論》、《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等。
《中論》闡發緣起性空的深義;《大智度論》採取中道立場來彰顯般若真理;《十住毗婆沙論》則以深遠的見解來宣揚菩薩之大行。
龍樹菩薩的形象
我們看到龍樹菩薩的造像,都會發現菩薩的身後有很多的蛇環繞,這七條蛇有什麼寓意呢?
這是來源於印度僧人造像風格,在印度,沒有中國這樣龍的形象,所以他們歷來都是用蛇象徵龍。在梵語中,龍翻譯後便是蛇。
印度神話中龍是佛教的一種護法神,是吉祥的象徵,而七這個數字,在佛法中代表超越六道,達到圓滿解脫的意思。
我們都是賊的故事
偉大的聖者龍樹菩薩,曾經全身赤裸的生活,僅有的家當就是一隻缽,但他有無與倫比的才智,地位崇高的帝王、王妃及顯赫的哲學家都是他的學生。
有位王后非常崇拜於他,當龍樹菩薩到該國時,王后特地打造了一隻鑲有鑽石的金缽。當龍樹到皇宮託缽時,王后對他說:「你要先答應我一件事。」
龍樹菩薩說:「我全身光溜溜,只有一個缽,你想要什麼?」
王后說:「我只要一個缽,就這樣。」
他說:「可以,請拿去。」
王后說:「我會給你換,請接受我的缽。」
他說:「沒問題,什麼樣的缽都可以。」
就這樣,他接受了王后的金缽。
隨後,他在回自己駐足的破廟路上,有個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他見到--有個全身赤裸又極為莊嚴、優美的人,帶著一隻金光閃閃的缽。
這個賊想:「這個缽和這個這個赤裸身體的人有什麼關係?他有這麼漂亮又價值不菲的金缽,他能保持多久?總會有人拿走的,我又何嘗不可呢?」
於是,他尾隨著龍樹,龍樹進屋裡去。那是間只剩牆壁、沒有屋頂的寮房,整間廟都傾頹了,牆上有一扇窗。那名賊就躲在窗外 ,他知道佛教的和尚每天只吃一餐,於是想:「等他吃飽休息後就能下手了,這個時候最恰當 ,而且這破廟荒廢了幾十年了,沒一個人影。」
龍樹吃飽飯後,便將缽往所在的窗外一扔,那賊簡直不敢相信,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怎麼有這種人?這麼珍貴的缽給扔了,好像那是個毫無價值的缽,而且剛好就丟在我面前。」
於是他起身去問龍樹:「我可以進去問你嗎?」
龍樹說:「為了讓你進來,我只好把缽往外扔!進來吧!那個缽是你的,別擔心,是我給你的,所以你不算小偷,那是給你的禮物。我一無所有,只有這個缽,我知道無法保持它太久,因為我必須睡覺,所以有人會拿走。你已經不嫌麻煩,跟了我這麼久,我早就知道了。這麼熱的天,請別拒絕我的禮物,收下吧!」
那賊說:「你真是怪人,你不曉得這個缽很珍貴嗎?」
龍樹說:「自從領悟自性之後,什麼東西都一文不值了。」
那賊望著龍樹說:「那請你送我更棒的禮物,如何領悟連金缽都無法比擬的自性。」
龍樹說:「很簡單!」但那賊說:「我是個有名的賊。」mb
龍樹說:「誰不是呢?別理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每個人都是賊,因為人人都是光溜溜的出生,然後從別人那裡獲得各種東西,每個人都是賊,所以別擔心。因此我才全身赤裸地生活。不管你做什麼都沒問題,做好就是了,只要記住:偷東西時要保LPs覺知、警覺、觀照;如果喪失觀照,那就別偷。只有這個簡單的原則。」看看龍樹菩薩多厲害,無時無刻不在修行,把人生說成是偷,想想不無道理。
那賊說:「這太容易了,以後還能見到你嗎?」
龍樹說:「我會待在這裡兩周,這個期間你都可以過來,不過要先去嘗試我告訴你的。」
那賊這麼嘗試了兩周,他發現那是世上最難的事,甚至當他在皇宮行竊,打開整柜子的金銀財寶亦然--反之,若想偷走東西,他就會失去覺知。
不過他遵守承諾,所以什麼也沒偷--那太難了,當他有覺知時,他偷竊的欲望就會消失。最後他兩手空空去找龍樹,說:「我的生活全部被你攪亂了,現在我無法偷任何東西。」
龍樹說:「問題在你不在我,你若想重操舊業,那就把覺知全忘了。」
那賊說:「不過那些覺知的片刻很寶貴,我這輩子沒那麼自在、安詳、寧靜、喜樂--整個王國的財寶也比不上。現在我知道你所謂『領悟自性之後,其餘都一文不值』的意思了,我已經無法停止覺知的練習。我已經嘗過些許甘露的滋味,想必你一定無時無刻浸入在這種甘露中。你能收我為門徒,讓我追隨你嗎?」
龍樹說:「我確實無時無刻處在覺知中,當初你尾隨我時,我就已經點化你為門徒了。那時你想偷那個金缽,但我想的是該怎麼把你偷來,咱們的勾當竟然不謀而合!」
龍樹菩薩被稱為十四祖,他的傳法偈這樣說:
為明隱顯法,方說解脫理。
於法心不證,無嗔亦無喜。
大菩薩的心境是無處、無時不在世間人身上,能有智慧化一切眾生,包括我們這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