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跟明朝不一樣,明朝滅亡主要是因為腐敗,各個皇帝一個比一個奇葩,不理朝政。最後滅國並不過分,但是清朝歷朝歷代的皇帝卻是非常努力,對國家大事也很上心。但是清朝最後卻同樣滅亡。這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不是什麼氣數已盡,而是因為別的各種原因。
第一,清朝雖然沒有昏君,但是後期實行閉關鎖國的戰略。看不到世界的變化。在清朝這麼多皇帝當中,康熙皇帝已接觸西方最為積極,也的確看到西方很多東西的好,學到很多先進知識。不過這不過是康熙皇帝那麼多愛好中的一種,他並沒有把這種愛好當作力量裝備國家。而乾隆皇帝是被大家詬病的昏君,因為這個人不過是得到了好的家業,自己並沒有什麼突出本事,最後英國使者都找上門來了,乾隆皇帝也不願意搭理他們。
第二,原因是清朝安定太久了,國家開始腐敗,外國人一旦打進來,根本就反應不過來。在清朝剛開始的時候,朝廷裡面的風雲爭鬥就沒有停下來過。皇太極兄弟鬥爭甚至跟多爾袞鬥爭,康熙跟鰲拜鬥爭,雍正皇帝、九龍奪帝等等,從來就沒有消停過。但是在雍正皇帝開始,國家就安定下來,漸漸進入和平發展時期。這時候乾隆皇帝任用奸臣,尤其是和珅貪汙程度令人髮指。從此之後,清朝後世貪汙不斷,慈禧更是超越前人,成為最奢侈貪汙的太后之一。
第三,原因是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打擊。清朝本來非常強盛,但是太平天國一起來給清朝造成猛烈衝擊,死了多少人先不說,直接就把清朝財政掏空。導致後來清朝沒有軍費,只得讓曾國藩這些人自己籌錢。清朝的財力本來就捉襟見肘,這下更是雪上加霜。要知道一個國家強盛就強盛在經濟上。如今太平天國一折騰,清朝基本就沒錢了。
第四,原因就是西方列強入侵導致清政府思想統治瓦解。一開始清政府閉關鎖國,也是有想要奴化人民思想的意圖,通過把人民關在屋子裡,不讓他們看到外界變化來統治他們的思想。結果一旦鴉片戰爭之後,外國風氣流傳進來,意識就開始被喚醒。嚴復、魏源這些人的思想開始流行。百姓開始解放思想,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反抗清政府的運動一波接著一波,最終造反。清政府本來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後來被民間人民反抗,最終支持不住破敗。
第五,原因就是一些陰謀家的推波助瀾。比如說袁世凱這樣的人表面上是為了清朝統治盡心盡力。實際上一直在為自己的利益奔走。到了後來,更是直接坑掉清王朝跟革命軍和談,自己當了大總統,除此之外政府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時候,不想著趕緊拯救國家,而是抓緊時間貪汙腐敗,賣官鬻爵。所謂牆倒眾人推。可是這下不光是外面有人推,裡面,還有清朝各位大臣也在裡面拉。這下兩幫人一起努力,最終把清政府搞垮。慈禧太后雖然名聲不好,但是也正是因為慈禧太后幫忙,才讓清政府最後苟延殘喘那麼多年。
如果沒有慈禧太后單單靠著那些不求上進的大臣,估計清政府早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