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一米字型高鐵樞紐,曾閃耀古今,城市地位不輸鄭州武漢

2020-12-15 小迪與你說旅遊

旅行一定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在旅行的路上感受不同的美景,感受中國速度的變遷,中國速度是我國發展的一個代名詞,而又像是一個形容詞,確實是這樣!

自普鐵時代以來,鄭州和武漢一直處於國家鐵路建設的最前沿,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高鐵時代,高鐵建設仍遙遙領先,從北向南的火車幾乎都要在這兩個城市停靠。

實際上,除了鄭州和武漢這兩個老牌鐵路樞紐城市外,西安的交通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總體而言,鄭州和武漢位於中國中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從南到北上下移動非常方便,西安位於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連接線上,獨特的區位條件也使古都西安的交通發展,它被國家高度重視。

此外,如果回顧歷史,西安最輝煌的時期就是中國最繁榮的王朝唐朝的都城,當時也被稱為長安市,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今天,西安仍然不容小覷,它已成功被選為國家中心城市,並成功躋身於新的一線城市之列,此外,從國家的全球發展戰略角度看,中國對西安也寄予厚望,希望通過西安帶動西部大城市的發展。

交通運輸是城市發展的前提,如果西安要發展,它必須有一個便捷的交通網絡,如果西安想促進中西部地區的通信發展,它也必須有一個便捷的交通網絡,因此,近年來,細心的網民會發現他們經常聽到西安開通了哪些交通線,以及哪些高鐵將通過西安,例如西寶高鐵,鄭西高鐵, ,西城高鐵等通往全國各地,如果將其放在西安的交通地圖上,您會發現它會呈現出非常清晰的米字形網絡,到目前為止,西安已成為僅次於鄭州和武漢的第三個具有米字型網絡的高鐵城市。

憑藉如此發達的高鐵網絡,西安承擔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主要任務,並需要可及的高鐵,而且從西安本身的角度來看,每年都有大量的人來西安旅遊,這給鐵路運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從內部和外部的角度來看,西安發展成為高鐵城市都是不可避免的。

關於我國又一米字型高鐵樞紐,曾閃耀古今,城市地位不輸鄭州武漢,你有什麼見解呢?年齡越來越大,才發現一個道理:要麼讀書、要麼旅行,總之靈魂和身體,必須要有一個「在路上」,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有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國構建高鐵樞紐最有意思的城市,太原「太」字型高鐵樞紐即將完成!
    高鐵時代來臨其實只有短短的10餘年時間,這種大運量,高速度的陸上交通工具和中國國情完美契合,在中國得以發展壯大,迅速成網。而高鐵網絡的核心就是中心城市,已成為公認共識。各大城市都在不遺餘力構建屬於自己的高鐵樞紐,最流行的就是當然就是「十」字型和「米」字型了。
  • 全國高鐵米字樞紐完成度排序,最接近的一個已完成八分之七!
    建成高鐵米字樞紐,就成了在新時期各大城市紛紛追求的終極目標。一時間,各個城市米字規劃紛紛出爐。高鐵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有多達10多個城市有米字高鐵規劃。一時間,似乎米字遍地都是。但規劃是規劃,可以認為是對美好未來的暢想。
  • 西安SKP穿越400公裡撩撥鄭州人,鄭州頭也不回地直追天津武漢
    近年來最熱門的高鐵,武漢集齊了京廣高鐵和滬漢蓉高鐵,鄭州集齊了京廣高鐵和徐蘭高鐵,長沙集齊了京廣高鐵和滬昆高鐵,都在向「米字高鐵」邁進,似乎實力不分伯仲。武漢有武鋼、東風汽車這種大國企,有光谷等大型高新產業園區;鄭州由於河南農業大省的定位,製造業能與武漢相提並論的大型工業只有宇通、富士康。從全國城市來看,鄭州最大的優勢是交通,但這方面鄭州有的武漢基本都有,武漢的米字型鐵路已經建成許多年了,況且武漢還有能通航的長江,部分享受了沿海開放城市的優勢。
  • 中國新晉的兩座米字型高鐵樞紐城市,都不是省會!是你家鄉嗎?
    下面要給大家介紹兩座高鐵樞紐新秀,均是普通地級城市。徐州是江蘇省的地級市,是淮海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也是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龍海和北京/上海這兩個主要的鐵路線合併為徐州,被稱為「 Goshu Thorough」,從歷史上看,徐州一直是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徐州與高速鐵路的時代保持同步。
  • 豫見「米」字高鐵|「米」字形鐵路網 哪家「米」比較香?
    「米」字形高鐵是近些年鐵路樞紐城市最耀眼的金字招牌,對於高鐵建設中的佼佼者,西安、武漢、重慶、合肥等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的米字形高鐵網,從「四橫四縱」到「八橫八縱」,隨著中國高鐵網的更新升級,在高鐵網線加密的情況下,「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已經不僅僅只是鄭州、武漢、西安這些中心城市的嚮往了,更多的地區中心城市也爭先恐後地投入到這場競賽裡來,比如合肥、杭州、濟南、重慶、
  • 這三座城市被譽為「高鐵樞紐」,可直達全國各地,有你家鄉嗎?
    這三座城市被譽為「高鐵樞紐」,高鐵線路可謂是四通八達,分別是鄭州、武漢、西安,在我國計劃的高鐵格局中也承擔著重要的作用,高鐵發達程度也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擬的。 ,在高鐵方面的發展依然沒有拉下,鄭州最大高鐵站為鄭州東站,車站規模16臺32線,設計高峰每小時旅客發送量為7400人,是我國少有的特等車站之一,鄭州作為中原核心城市,是中原文化的中流砥柱,交通的發達對於這裡的旅遊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唯有這麼「中」的河南,才能把高鐵修得這麼得勁 - 今報網 東方今報...
    12月20日,長江沿岸鐵路公司在武漢掛牌成立,將修12向超「米」沿江高鐵,再次把「米」字型高鐵推上熱搜。  站位全國,隨著中國高鐵網的更新升級,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已經不僅僅只是鄭州、武漢、西安這些中心城市的嚮往了,更多的地區中心城市也爭先恐後地投入到這場競賽裡來,紛紛喊出了要打造建設米字形高速鐵路網。
  • 我國這一省會城市,普鐵時代只有2條區域鐵路,如今成為高鐵樞紐
    在我國很多省會城市(包括自治區首府),由於地理位置不同,鐵路密度也有很大差異,比如一般鐵路時代,東北三省不僅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也是全國鐵路密度最高的地區,使得全國其他地區遠遠落後,除了東北,鄭州、武漢等中心省會城市具有連接中心與四個方向的區位優勢,所以一般鐵路時代的鐵路高於其他地區的省會城市,成為幾條幹線鐵路的交匯點;但一些省會(自治區首府)由於地理位置偏遠
  • 這座城市被三座高鐵站環繞,將有望打造成全國高鐵樞紐,是你家嗎
    在普鐵時代,合肥因鐵路通道不足而被排除在全國交通中心之外,現在,在八縱八橫的高鐵時代,華麗的「米」字形高鐵開始合肥,合肥高鐵、合杭高鐵、合鄭高鐵、合蚌高鐵等多條鐵路貫穿其間,所有的高鐵都以合肥為中心向外擴展,是巨大的交通,合肥在全省經濟和政治上的核心地位更突出,合肥八縱八橫分別交叉北京上海、北京港臺、沿江通道,另外鄭州和鄭合高鐵相連,
  • 中國這省會城市,將建設12向高鐵,打造「九州通衢」高鐵樞紐
    從去年到今年,國家反覆強調城市群、都市圈及中心城市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未來資源向這些中心城市和大城市傾斜,通過資源的集中和整合,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指導作用,推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其中的資源集中其實也包括交通基礎設施的集中,但這幾年高速鐵路的規劃和建設充分說明了這一趨勢,鄭州、西安、合肥等省會城市相繼規劃了美字形的高速鐵路樞紐城市,建設了全國性的高速鐵路樞紐城市
  • 高鐵時代一個落寞的湖北城市,還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
    高鐵時代到來了,「八縱八橫」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充分照顧了所有可以照顧的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城市可能會失去,作為沿江通道和京廣通道兩條幹線的樞紐,武漢區域的中樞地位很牢固,普鐵時代,武漢只接入京廣的幹線,缺少東西行駛的幹線,高鐵時代武漢又多了一條東西行駛的滬漢蓉幹線(沿江通道),地位其實在升級,但是,之所以將其歸類為「失落者」,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計劃與以前的過大期待有點不一致
  • 湖北布局武漢米字高鐵樞紐的神來一筆,湖南心領神會
    湖北高鐵規劃呼南雙通道背後的潛臺詞讀懂了嗎?精明的湖北人為避免各方爭議,把這一破局信息交給了不起眼的省直管市潛江來內涵式發布。2020.7.19日開標,7.30日公示中標結果的《天門經潛江至張家界高速鐵路規劃研究》,近日有了新的進展,據潛江發改委的回覆:編制工作已進入尾聲,全力爭取天門經潛江至張家界高鐵整體規劃方案納入國家、省鐵路總體規劃。
  • 河南「米」字形鐵路網為啥這麼香?
    「米」字形高鐵是近些年鐵路樞紐城市最耀眼的金字招牌,對於高鐵建設中的佼佼者,西安、武漢、重慶、合肥等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的米字形高鐵網,從「四橫四縱」到「八橫八縱」,隨著中國高鐵網的更新升級,在高鐵網線加密的情況下,「米」字形高速鐵路網已經不僅僅只是鄭州、武漢、西安這些中心城市的嚮往了,更多的地區中心城市也爭先恐後地投入到這場競賽裡來,比如合肥、杭州、濟南、重慶、
  • 我國高鐵最發達的城市,被譽為「鐵路心臟」,不是北京,不在上海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可以選擇的交通工具不僅越來越多,而且也越來越方便了,隨著高鐵汽車的廣泛普及,人們出遠門非常方便,我國也正式進入了「全民高鐵時代」,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是世界領先的,放眼世界,幾乎看不到哪個國家的高速鐵路發展得和中國一樣,國內高鐵最發達的城市是哪裡?
  • 我國潛力大的3個城市,一個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
    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能力各有不同,在高鐵站和高鐵線的持續打造下說,每一個城市的發展表現都有區別,固然說從一個城市的地域經濟表現區別大,發展能力不同的城市很多,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國不同城市的綜合意義也會更大,所以從整體上看,多數城市的發展意義各有不同,它們的潛力也較大,以至於最終會提升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進而刺激沿線區域的持續發展
  • 我國中部發展最好的3座城市,2座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經濟實力很強
    中段地區物產豐富,又承載著許多中國文化,隨著我國的鐵路、城市圈的迅速擴張,中部地區自然也成了我國經濟的重要紐帶,說起中部地區發展最好的城市,很多人會想到武漢、鄭州,因為它們都是國家中心城市,其實中部地區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城市,雖然沒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但依託城市的發展,現在已經成長為新一線城市
  • 中部省會城市大比拼!武漢、鄭州、長沙,各有千秋!誰才是領頭羊
    864平方公裡;大武漢不是白叫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隨便一鎮,就足夠大。城市建成區面積(非城市面積):是指市行政區範圍內經過徵用的土地和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非農業生產建設地段,它包括市區集中連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區與城市有著密切聯繫,道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城市建設用地(如機場、鐵路編組站、汙水處理廠、通訊電臺等)。一般不包括市區內面積較大的農田和不適宜建設的地段。
  • 中國高鐵第一城:只有三個通高鐵火車站,排名卻超過鄭州與武漢
    說起高鐵城市,很多人可能會想起兩個城市,那是武漢和鄭州,這兩個城市在中部是一個超有影響力的交通樞紐城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據權威機構選出的GN高速鐵路的城市排名,這兩個城市的排名一個城市的高度都沒有,讓很多人吃驚,老實說,很多人提到這個城市的時候,都不會聯想到這方面,這個城市是北京。
  • 我國具有「野心」的城市,超越鄭州,即將於武漢並駕齊驅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國內各城市也迅速發展,特別是一些重要的地理位置,佔省經濟的增長速度更是驚人。當然,除了共同進步,國內各省也在不斷競爭。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省會城市,也有高低之分,小編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中部城市,在眾多省會城市中,是最具野心的。每年年初,在總結過去一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後,很多城市都為自己的未來制定了目標。許多城市的目標中,最具野心的城市是湖南省省會長長沙,長沙是中國中部的非常重要的城市,也是中國的新一線隊伍中很有潛力的城市,經濟也為突破了。
  • 四川的這3座城市「有福」了,已確定入選國家高鐵樞紐中心城!
    中國速度一直是我們驕傲的代名詞,同樣也是我國對外發展了一個名片,這不僅帶動了我們的經濟發展,同樣也便捷了人們的出行,使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人們縮短了與家鄉之間的距離。中國目前的發展重點是高速鐵路,高鐵已成為中國的名片,被稱為中國的四項新發明之一,高速鐵路的迅速發展導致中國大陸城市特別是一些強大的省會城市的迅速崛起。曾幾何時,鐵路的飛速發展改變了城市發展的格局,石家莊和鄭州憑藉鐵路的優勢贏得了保定市和開封市的稱號,新一輪的高鐵布局也將改變現有的城市結構,並推動新一輪的城市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