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市場有多暴利?動輒上千的鏡片,成本價只有十元不到!

2020-12-15 西門君不吐槽

1.

在配眼鏡這件事情上,我一直是個痛苦的狀態。

一方面,我當然知道眼鏡的好壞關乎眼睛的健康,另一方面動輒四位數的商品,也著實讓人吃不消。

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疑惑——眼鏡憑啥賣這麼貴?

今天西門君就帶各位好好分析一下。

先說個背景,目前我國近視患者人數多達近6億。「天下熙熙皆為利往」,隨著眼鏡市場的不斷開拓下沉,一大批諸如博士、大光明、衛康的玩家紛紛入場分食蛋糕。

根據博士眼鏡2019年財報顯示,在其6.5億的銷售額中,鏡框和鏡片合計銷售額為4.3億。其中鏡框銷售1.8億,毛利率達74%,而鏡片銷售2.5億,毛利率更是高達84%。

妥妥的「暴利」啊!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嗅到商機」的小夥伴已經按捺不住躁動打算入局了。且慢!

90%暴利的行業背後,都有著被「逼上梁山」的經歷。

你應該聽過一個段子,「上班是給老闆打工,開店是給房東打工。」

對眼鏡店來說,刨除裝修和租金成本,產品需要保證50%左右的毛利率才能經營下去

但尷尬的是,比起餐飲業和服裝業,眼鏡行業還有一個天然劣勢——消費頻率極低。

一個人正常也就配有1-2副眼鏡,而且一用還是兩三年甚至更久。這就意味著,商家想要宰你一刀,幾年內也就這一次機會。

你說,眼鏡店能不「磨刀霍霍向豬羊」嗎?

2.

此外,每個門店至少需配有一到兩位驗光師。客戶在挑選眼鏡的時候,也需要店員一對一進行服務。這些妥妥都是人力成本。

「三年不開張,開張虧三年」,這就是線下眼鏡市場的現狀。

看到這裡,你可能以為我是在為眼鏡行業說話,還真不是。

這個行業之所以「暴利」,其實並不是下遊銷售的溢價,而是上遊低成本的運作。

在此科普一下,鏡架分為三種分類,板材、塑膠以及金屬。板材需要藉由切割的方式生產,耗材較大。金屬鏡框在人工技藝上要求會更高。塑膠由於生產的簡易性,成本會低一點。

至於鏡片,其實也差不多。利用工業化的方式批量生產,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很低。

那麼問題來了,鏡架加鏡片的組合成本,最低可以達到多少錢?

答案是,十塊錢不到!

先別急著罵工廠黑心。實際上,一副眼鏡他們往往只賺幾塊錢,主要是靠量取勝。

那錢被誰給賺走了呢?品牌方。

一副生產價20元的眼鏡,在終端零售價可以賣到2000元。中間竟產生了100倍的利潤!

3.

誠然,眼鏡經過品牌溢價後有它的好處。比如門店環境、服務、以及商品格調感等等的改善。

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性價比永遠是第一位。配眼鏡只要度數正確、戴著舒服差不多就夠了。畢竟平日的生活裡,除非你戴鍍金或者鑲鑽的鏡框,不然並沒有人會因為你的眼鏡而高看你一眼。

既然大家都奔著省錢去的,那為啥老百姓會願意掏四位數買一副眼鏡呢?

沒辦法,被忽悠了唄!

「20元的進價,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這是眼鏡行業流傳已久的口號。別以為這是誇張的形容,店家是真的會看人下菜碟的。

你是學生,一看就沒什麼錢,稍微給你打個折意思下。你一看就是職場精英,不好意思,坑你沒商量。

在眼鏡店,「價格歧視」被用得淋漓盡致。

因為信息極度不對稱,所以消費者壓根不知道該如何去選擇好的眼鏡。即便懂點兒皮毛,也免不了被導購甩出各種專業術語,然後拖著鼻子乖乖買單。

也許有人不屑認為,眼鏡不過兩個鏡片一個框,能有什麼技術含量?

不好意思,講究那可多了去了。

不同的鏡架,需要根據不同的臉型搭配。

你的度數和瞳距,決定著哪種折射率合適。

鏡片選擇國產還是進口?鏡架呢?

......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消費者早就疲憊不堪了,巴不得趕緊買單走人。

你以為你是來拯救商家的「上帝」,其實你不過就是他們眼中的一隻待宰羔羊。

所以你現在明白了,為啥和珠寶店、餐飲店、美妝店相比,眼鏡店明明總是那麼冷清,卻依然可以那麼滋潤。

唉......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有些事咱還是不要拆穿了。

作者簡介:西門君,前《跑男》一二季現場導演,《我的才華不是拿來取悅你》作者。關注我,毒雞湯管夠。

相關焦點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只有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眼鏡價格暴利已經不是行業中的秘密,大都是品牌溢價。 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 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明月鏡片的成本價幾塊錢,售價賣百元,如何買眼鏡不被宰?
    眼鏡價格暴利已經不是行業中的秘密,大都是品牌溢價。近日網曝出有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將要上市,讓人詫異的是沒想到有名的眼鏡公司竟然成本價也是幾塊錢。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據了解,明月眼鏡的出廠價是13.5元一個,高價賣200元大多是被零售商給賺取了利潤。眼鏡買的貴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使用率太高了,幾乎人手一個。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 ...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網友熱議:手錶眼鏡...
    虎撲9月8日訊 近日,有網友曝出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繼博士眼鏡之後,近日,由陳道明代言的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也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或將登陸創業板上市。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眼鏡那麼貴,不是因為「暴利」,而是因為你買的就不是眼鏡
    近日,由於一家眼鏡鏡片生產企業明月鏡片謀求上市,眼鏡這一人們心目中的傳統暴利行業,再次引起熱議。其實這樣的新聞並不新鮮,戴眼鏡的同學想必都對眼鏡的高價有切身體會,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的價格,讓我們配眼鏡的時候著實會心疼一把。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據網傳達到2020年之後,我國將會有近一半的人口近視(不一定一直帶眼鏡),不知道大家周圍是不是這樣情況呢?可以說我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巨大,中國人口就算是14億,一半就是7億人,這麼龐大的市場份額誰不「心動」?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
  •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
    央視曝光: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其實只有幾十元…這種暴利產品你一定買過!一起來看看↓↓↓江蘇丹陽:一副鏡片成本10元眼鏡架為30元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成本6元,售價上千元?毛利率高達94.88%的眼鏡,材質有何差別?
    最近,明月鏡片遞交了上市申請。而在公司遞交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眼鏡行業的「小秘密」。整個鏡片的單位成本竟然低至6元,一副眼鏡的成本價在60元左右(2019年,每片鏡片的價格為6.23元,每副眼鏡的成本僅有56.09元。)。而我們購買眼鏡時,幾百元不等,甚至還能售價上千元。
  • 明月鏡片衝刺IPO:成本6元電商直營毛利可達95% 鏡片行業有多暴利?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這句話說的就是半醫半商的眼鏡行業。2017年博士眼鏡(300622)以眼...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 一副眼鏡成本幾塊售價上千,賺得最多的卻不是鏡片廠,這是為何?
    如此巨大的規模,也與「暴利」掛上鉤,而來自「眼鏡之都」江蘇的明月鏡片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也是被外界討伐「暴利」的對象之一。在招股書上,明月鏡片的成本可謂相當廉價。2019年,明月的鏡片單位成本價為6.23元,出廠價約為13.5元——這是一個在市面上相對廉價的價格。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眼鏡配製隱含價格欺詐 小小樹脂鏡片暗藏暴利
    據行業統計數據,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高達50%-60%,配戴眼鏡的人數達3億多人。按每三年更新計算,每年眼鏡銷售總量為1億副,按平均每副單價為160元計算,加上太陽鏡的消費,眼鏡零售市場總額約為200億元,且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長。然而,據國家質檢總局測算數據,每年有近1200萬人配戴了不合格的眼鏡。
  • 批判眼鏡暴利,你在第幾層?
    但是這些少則幾十元,多則上百元的產品來到來到經銷商手中,便立刻邪魅一笑,價格暴漲5倍以上,之前A股唯一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公開招股書的時候,就搞出了「千元鏡片採購價28元」的大新聞。 實體店動輒三五百的鏡架,加上數百元的鏡片,一副眼鏡輕鬆逼近千元。 以至於我在北京的那幾年,就從沒去過連鎖眼鏡店,眼鏡全是在潘家園的地下眼鏡城解決的。
  • 毛利高過茅臺,鏡片最高賣2000,平均單片成本僅6元!眼鏡電商仍有...
    賣價這麼高的眼鏡,成本一定不低吧?博士眼鏡的財報顯示,2018年博士眼鏡的總體毛利率約為74.12%。這是什麼概念?賣價1000元左右的眼鏡,成本大約為260元人民幣,差不多是以4倍的成本價在賣眼鏡!當然,在眼鏡行業,毛利率高已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明月鏡片的暴利生意: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陳道明代言營銷費翻番
    明月鏡片來自「眼鏡之都」江蘇丹陽,主打眼鏡鏡片生產,是國內鏡片頭部生產企業之一。本次IPO,公司計劃募集5.68億元資金,其中4.4億元用於樹脂鏡片的擴產及技術升級項目,其餘部分則用於市場營銷及研發支出。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 「暴利」。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眼鏡價格監測:成本幾十售價上千,線上價格戰搶份額
    近日,明月鏡片股份有限公司遞交了招股說明,即將上市。眼鏡行業的「暴利」內幕再次曝光,成了熱門話題。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價格相比,鏡片的生產成本基本只需幾塊錢,是名副其實的暴利行業。就拿明月鏡片來說,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