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車規級晶片自主研發力度 規避「卡脖子」風險 | 建言中國077

2020-12-24 中國政協

【編者按】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受制於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現在成熟的前端採樣晶片主要由歐美日的大企業提供,市場佔有率接近100%,關鍵部件、先進工藝依賴進口容易受制於人,安全性難以保障。今年兩會期間,民革中央提案建議集中力量支持技術路線明確的晶片研發項目,將車規級晶片技術突破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計劃重點研究任務,發揮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實現技術突破。

(圖片取自網絡)

提案全文:

關於加快車規級晶片研發,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與儲能發展的提案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受制於人的短板和卡脖子的地方。其中,車規級晶片被國外廠商壟斷,國產汽車前端採樣晶片無論是在產品開發還是市場應用方面還是一片空白,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最明顯的短板,帶來多方面的隱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危害供應鏈安全和產業安全

電池管理系統實現電芯採樣和監控功能的主流方案是使用專用的前端採樣晶片。現在成熟的前端採樣晶片主要由歐美日的大企業提供,美國半導體供應商凌特(Linear)、美信(Maxim)和德州儀器(TI)提供了市場上大部分的採樣晶片,市場佔有率接近100%。關鍵部件、先進工藝依賴進口,容易受制於人,安全性難以保障。

二、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隱患

車規級晶片不僅可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也可應用於儲能。而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發展對於突破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瓶頸至關重要,是構建移動能源網際網路、實現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的關鍵舉措。車規級晶片高度依賴進口,晶片自身的安全性成為影響我國國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隱患。若這些晶片中存在硬體木馬,一旦觸發會導致數據丟失、功能失效甚至系統癱瘓,很可能對我國網絡安全乃至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後果。

三、損害企業商業利益

市場研究機構IHS的數據顯示,全球工業晶片市場2014至2019年以8%的年複合增長率發展。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汽車技術路線圖的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在2035年將達到一億輛的保有量,車規級晶片的市場價值巨大。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自主發展滯後,將極大地損害我國企業的商業利益,並將制約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及產業轉型。

當前,下大力氣發展晶片產業已成為各方共識。中央對此進行了重點部署,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推動落實的重大舉措,支持工業半導體晶片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自主發展。但是,產業政策支持絕不能搞「大水漫灌」,要對晶片產業的特點進行具體分析,警惕產業政策不當造成資源浪費。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集中力量支持技術路線明確的晶片研發項目,將車規級晶片技術突破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計劃重點研究任務。政府牽頭組織全力投入,大力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構建需求驅動的協同創新鏈,各方力量參與研究,發揮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優勢,實現技術突破。

二、引導相關企業加強應用支撐。車規級晶片作為已經成熟且必須具備的基礎應用技術,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實際應用在市場競爭中成熟完善。要組織、引導新能源汽車企業參與車規級晶片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發、標準制定,從而實現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工程應用及產業化整體創新鏈的無縫銜接。

三、加強創新能力和人才隊伍的培養。國家應加大吸納產業頂尖人才力度。從資金層面,加大補貼人才的力度,引導更多人才投身於半導體行業,突破國外技術壟斷,在車規級晶片產品中形成安全壁壘。同時加大對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研究的投入,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出臺政策和措施建立這一領域長期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

四、關注智慧財產權保護。力求在智慧財產權的獲取、歸屬、分配、轉移等方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國家利益,符合國際規則和慣例。

推薦閱讀: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 培養新一輪工業革命所需人才 | 建言中國076

相關焦點

  • 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車規級AI晶片門檻高
    車規級AI晶片是一個高門檻、要求嚴苛的領域,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持續的打磨。 需要長期的積累 中國證券報:晶片領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別是什麼? 張玉峰:最基礎的層面是車規級晶片在寬溫溼度範圍的一致性、可靠性,行業對功能的安全層面非常看重。
  • 避免「卡脖子」風險 提升車用晶片自給能力刻不容緩
    原標題:提升車用晶片自給能力刻不容緩  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傳聞南北大眾汽車近期陷入停產。儘管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已公開解釋,這只是短期的供給緊張,情況沒有傳聞中嚴重,已經與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但這並未完全打消公眾的疑慮。
  • 晶片短缺背後:汽車業「八仙過海」搶資源 自主研發是場「長戰役」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行業發展部部長李邵華認為,應理性看待晶片斷供問題。目前,我國汽車製造商所用晶片基本都由國外廠商壟斷,儘管大眾中國強調,「缺芯」造成的是局部影響,而非全局性的停產。但以大眾在華數百萬的產銷量來看,國內汽車供應鏈的風險已經展露,提升供應鏈的風險抵禦能力已經迫在眉睫。
  • 以車規級國產MCU驅動未來創新 !芯旺亮相上海慕尼黑電子展
    車規級晶片相比消費級晶片,存在研發周期長、設計門檻高、資金投入大和認證周期長等高門檻特性,此外,AEC-Q100質量認證對車規級MCU的「功能、工作溫度和可靠性」等指標的要求非常嚴苛,其中包括Grade 1級溫度範圍(-40~125℃)、使用壽命在 15 年 20 萬公裡左右等方面的要求。
  • 中國首家主攻車規MCU晶片團隊蜂馳高芯成立
    打開APP 中國首家主攻車規MCU晶片團隊蜂馳高芯成立 愛集微 發表於 2020-02-24 18:09:12 集微網消息,據津濱網報導,日前中國首家主攻車規MCU的晶片研發團隊-蜂馳高芯(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馳高芯」)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正式註冊成立。
  • 晶片和系統均要實現全面自主,讓卡脖子一去不返
    例如,美國禁止華為與本土運營商合作建設5G網絡,還要求盟國等放棄華為5G設備和技術,另外,美國還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在技術和晶片上實施斷供。據悉,2019年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後,就禁止華為使用高通晶片、谷歌GMS服務等,甚至還不讓華為使用美國技術研發生產晶片等。
  • 「黃金賽道」車規級晶片爭奪戰升級,四大類玩家爭奪千億級市場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在車規晶片這個賽道,國內知名機構早已入局,比如華登國際、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經緯中國、聯想創投、祥峰投資、合創資本等。車載晶片行業迅速成為新風口。華登國際合伙人黃慶表示,「與智能硬體和物聯網有所不同,汽車已經成為一個拉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實質性動力。汽車電子脫離了概念炒作階段,已經落地。
  • 專訪地平線創始人: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國內估值最高的AI晶片技術企業,地平線此次發布的是一款面向自動駕駛場景的車規級AI晶片——徵程二代,據地平線介紹,這也是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車規級AI晶片是自動駕駛實現大規模落地的必要條件,但車規級晶片需要滿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穩定性」的技術標準要求,並且需要經過嚴苛的研發、製造、封裝、測試和認證流程,因此相較於其他類型的晶片,車規級晶片的研發難度更高、研發周期也更長。而難得的是,地平線在技術突破的同時,在商業化上也有所斬獲。
  • 車企紛紛自研晶片 造車新勢力「芯」事重重
    原標題:車企「芯」事重重來源:36氪未來汽車日報文 | 蘇鵬當特斯拉實現了晶片自由,在這個車企很容易被外人卡脖子的重要領域裡,陸續掀起一陣「自研晶片」的狂歡。車企到底需不需要自研晶片的討論仍在繼續,新造車們則已經紛紛入局。
  • 地平線發布車規級AI晶片「徵程3」,「徵程5」性能超越特斯拉FSD
    「徵程3」湧動著車規級的基因,功耗為英偉達Xavier十分之一作為國內車載AI晶片領域的先行者,地平線在2019年8月率先發布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且已實現大規模前裝量產一年後,為業界帶來了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
  • 地平線發布16納米徵程3車規級晶片,AI算力達到5 TOPS,典型功耗僅2...
    4Tlednc據介紹,徵程3採用16納米工藝,基於地平線自主研發的 BPU2.0架構,AI算力達到5 TOPS,典型功耗僅為2.5W,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拓展性強、安全可靠的特點,支持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定位等多種應用場景。
  • 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超10萬
    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超10萬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2020-12-02 22:27 來源:澎湃新聞
  • 車規晶片市場到底怎麼了!
    中國市場的全面復甦也進一步推動了需求的增長,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導致一些汽車生產面臨中斷的風險。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公司正在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也已經和總部、相關供應商展開協調工作,積極採取應對措施。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 智能汽車時代,國產汽車晶片的「危」與「機」
    「晶片危機」對車企影響幾何在「晶片危機」的背後,國內一家低調的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在3年前已開始布局汽車領域的晶片研發,今年10月份推出了一款AI智能駕駛晶片-凌芯01,這是國內首款可量產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車規級AI智能駕駛晶片。
  • 分析汽車晶片缺貨的危與機
    當汽車晶片缺失導致整體製造受影響時,各科技企業都在加大訂貨量,從而擠佔了汽車晶片的使用量。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汽車還未大範圍受到零部件缺乏的影響,部分企業可以在國內尋找合適的代替品。以英飛凌、恩智浦、瑞薩、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為首車規級半導體企業佔據汽車半導體半壁江山,而前十基本壟斷了車用級半導體市場。
  • 大眾汽車「晶片荒」,折射汽車晶片的漫漫「自主替代」路
    所以,新進入汽車晶片研發和生產的廠商,既要在技術上跨越車規級晶片標準的要求,也要在良率、成本控制和能耗等因素上做好優化控制,最終還要在供應鏈穩定性和可量產規模等方面贏得整車廠商的認可。因此,在汽車的主控晶片(ECU、IGBT等)領域,老牌汽車晶片巨頭將在未來持續保持其領先優勢。
  • 地平線徵程2車規級AI晶片獲2020鈴軒獎-量產類金獎
    打開APP 地平線徵程2車規級AI晶片獲2020鈴軒獎-量產類金獎 地平線HorizonRobot 發表於 2020-12-15 09:40:32
  • 「卡脖子」終將成為過去
    「中國芯」未來值得期待每個要實現定位的導航設備都必須依靠「大腦」進行計算和處理,而晶片就是導航設備的「大腦」。作為智能電器的核心部件,晶片可謂無所不在。在國際科技競爭的大環境下,國產晶片成了中國企業能否自主發展的關鍵部件。特別是華為遭到美國打壓之後,更是引發了全民對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關心。
  • 地平線榮獲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吳文俊獎
    晶片設獎,首創先河,今年是「吳文俊獎」首次在半導體、集成電路和軟體、微電子等領域開創性設立人工智慧專項晶片獎勵,激勵廣大專家學者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首次設獎便榮登榜首,代表地平線在車規級智能駕駛人工智慧處理器研發及產業化上取得的成果受到了國家級學會的認可和表彰。
  • 獲保隆科技C+輪戰略投資,琻捷電子加快車規晶片國產化進程
    保隆科技CEO張祖秋表示,「保隆科技在汽車智能傳感器領域深耕多年,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和研發投入,相關的傳感器產品已經在眾多終端車廠大批量出貨並得到客戶的高度肯定和認可。保隆科技在包括汽車胎壓監測系統,車載壓力傳感器等領域已經成為領先的世界級供應商。保隆科技基於汽車智能化的公司戰略,選擇戰略投資琻捷電子,同時看好琻捷電子的未來發展和雙方在產業鏈上的戰略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