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朝太監,受到兩任太后的寵信,死後棺材裡卻只放著一個頭顱

2021-01-07 月下閒書V

歷史上那些在皇家的人身邊做事情的下人,基本上面臨的都是非常高的風險,畢竟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裡面,你稍微有什麼東西做的不好就是死路一條。但是,其實這也是一個比較保險的職業,只要你懂的把握這些人的心理,那麼功成名就其實也不是問題。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可以說就是在皇家身邊服侍多年,最後不僅僅獲得了名聲和好處,更是保全了自身,堪稱典範的人物,他就是李蓮英。要說這個人的生前,也是比較的輝煌,作為清朝最有名的大太監,他曾受到兩任太后的寵信,放在誰身上都是比較的有面子的吧。

首先,第一位對他念念不忘的太后,就是慈禧。他也正是在慈禧身邊混的順風順水,才能夠獲得今天的名聲,身為一個小太監能夠晉升官員,被人們熟知,可見他當時受到寵愛是非常的高的。第二位就是隆裕太后,在他退休以後還念念不忘,堅持繼續給他發工資,可見這個人在當時簡直是受盡了皇家的寵愛。

而且,在他死去的時候,曾經受到專門的對待:隆裕太后專門派人送去一筆錢,幫助修繕墓穴。所以他不僅生前比較的風光,死的時候也是比較的體面,確實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

可是,令人比較震驚的是,在近代考古專家發掘他的墓穴的時候,發現棺材裡面只放著他的一個頭顱,身子卻不翼而飛了,當時就把專家嚇得魂都飛了,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會看見這一幕。而且墓穴裡的寶物也都盡數保存完好,究竟這個人當年遭遇了什麼,我們也不得而知了。

相關焦點

  • 清朝被推翻後,隆裕太后生活艱苦,這個太監卻三妻四妾,富甲一方
    這些太監被淨身送進皇宮之後,如果能夠得到後宮妃子或者皇上的寵信,便可以出人頭地,在古代有很多太監進宮之前不如意,但進宮之後卻混得風生水起,讓朝中大臣也敬畏三分,有的還可以替皇帝管理國事,甚至有的還可以更換皇帝。
  • 慈禧最寵愛的太監李蓮英,主子死後過得怎麼樣?處世哲學不簡單
    1908年10月,統治清朝近半個世紀的傳奇女人慈禧駕鶴西去,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慈禧死後,太監李蓮英最大的靠山也消失了,他的命運將會是什麼樣的呢?在李蓮英16歲那年,他首次來到慈禧的宮中當差,但當時慈禧身邊還有一個紅人太監安德海。慈禧當年發動辛酉政變時,安德海立下大功,因此慈禧太后對安德海非常倚重。安德海此人非常囂張,借著慈禧的寵信到處狐假虎威,很多人都對他心生怨恨。
  • 他是大清朝最愛國的太監,因冒死進諫被慈禧太后處斬!
    說起清朝的太監,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李蓮英和安德海。此二人皆是慈禧太后最寵信的近侍,凡事以慈禧馬首是瞻。但有一個例外,他原本也是慈禧身邊的太監,後被慈禧派去監視光緒皇帝,他就是——寇連材。
  • 太監仗著是太后身邊的紅人,不把巡撫放在眼裡,被巡撫一刀給砍了
    所謂的太監,在古代就是照顧皇帝、嬪妃衣食起居的宦官,他們會幹一些雜活,沒有什麼社會地位,最多就是幫皇帝傳傳話什麼的,一般都是特別微不足道的人。而因為皇帝的身份十分特殊,導致皇帝朝中上下誰都不相信。即使是自己的兒子,嬪妃都很難走進他的心裡。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總管:權勢滔天娶四個老婆,曾揚言要殺兩江總督
    清朝還設立了專門管理太監的機構,敬事房,又名宮殿監辦事處。在敬事房裡,太監能夠得到的最高職位是大總管,授督領侍銜,屬四品宮殿監。獲得這個頭銜的待遇如下,「督領侍月食錢糧銀四兩,恩賞在外,至多加賞二、三兩。」不過,如果事情做得好,還是能得到很多賞賜的。
  • 歷史一大奇人,這個太監,太后還親自服侍他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比較厲害的太監。大家想到的恐怕都是都是明朝的劉瑾、魏忠賢這樣謀朝篡政的人物。 但是,其實還有一種太監能力也強,不過這種能力卻是一些遺留下來的。眾所周知太監都是沒有某種功能的,但總有那麼一兩個意外,從而染指皇帝的後宮,肆意妄為。
  • 清朝最慘皇帝:死後5年下葬,盜墓者僅挖幾鏟,就破皇陵防盜設計
    每一位皇帝去世之後,都會修建一個皇陵並且埋葬大量的寶物。而這些埋在地裡的寶物也吸引了眾多盜墓者的目光。很多位皇帝的皇陵都曾經被盜墓者光顧過,最著名的莫過於秦始皇皇陵。而今天要說的這位被盜的皇帝就是清朝最慘的皇帝光緒帝,他的皇陵在下葬25年後也被盜墓者光顧過,盜墓者僅僅挖了幾鏟,就破了光緒帝皇陵專門防範盜墓者的設計。
  • 看完這個恍然大悟!
    因為清朝對於這個方面查的還是比較嚴,在第二年還會來一次複查。但是很可能是精神伴侶,慈禧自從26歲就開始守寡。偌大的皇宮大院,可謂是無親無故,平時也不準外出。最喜歡的就是聽聽皇宮外面的奇聞趣事,而李蓮英在民間流落多年,經常講一些奇聞給慈禧聽,倒是惹得慈禧非常喜歡。除了精神上的伴侶,再者就是給慈禧打掩護了。俗話說三十如狼,四十如虎,慈禧雖然位高權重,但是還是個女人。
  • 朝冠上的帽正便是價值四萬兩白銀
    李蓮英,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太監。 李蓮英的父親,是個修鞋匠,生育有五個兒子。 但是修鞋的收入十分低微,不足以供養五個孩子。 於是李蓮英便是選擇當了太監。
  • 李蓮英長期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他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監呢?
    雖然她身邊的奴婢奴才被換了一撥又一撥,但卻總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這個人就是晚清時期最有權力的總管太監李蓮英。 慈禧年紀輕輕就開始守寡,她開始迷戀上權勢,在利用垂簾聽政大權在握長達幾十年。伴君如伴虎,李蓮英能長期得寵於慈禧而不倒,這就為是非八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就算慈禧貴為太后也堵不住外人的悠悠之口。
  • 安德海分明是慈禧太后面前紅人,為什麼山東巡撫丁寶楨還敢殺他?
    作為慈禧太后身邊備受寵信的大紅人,安德海卻居功自傲,恃寵而驕,雖然只是六品的藍翎太監,竟然連小皇帝載淳、恭親王奕訢等朝中大臣都不放在眼裡。安德海還搬弄是非,挑撥同治帝和慈禧太后的母子關係,令同治帝經常被母后訓斥。安德海目無皇帝,胡作非為,已經到了令同治皇帝忍無可忍的地步。
  • 中國最後一位總管太監:自己閹割當太監,建國後成油炸果子小販
    善鑽營,投身戲班當戲子在宮廷裡,封建等級極為森嚴,太監也不例外,大太監腰纏萬貫,一呼百諾;小太監囊空如洗,俯首低眉。與雞鴨打交道的小德張,自然不安心於低下的地位,他知道,要實現發財的美夢,非當大太監不可!
  • 清朝皇太后、皇后、嬪妃,各有多少太監宮女伺候?
    《甄嬛傳》劇照。比如,貴人的宮女服務期限滿10年、不滿15年的,賞銀20兩。當差時,宮女必須小心謹慎,稍有疏忽就可能挨罵挨打;25歲出宮後境遇就更艱難。清朝滿族女子一般13歲結婚,到了25歲基本就成了嫁不出去的高齡女。所以,太監和宮女有所謂「對食」的傳統。接下來再說說各位主子位下有多少太監服侍。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也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除了身份低賤還因為身體的特殊性失去結婚生子的機會,老年悽慘一生都備受歧視,他們就是——太監。封建統治的犧牲品在清朝以前這類人都稱為宦官,因為之前出現宦官當權擾亂朝綱的事故,所以清朝後的太監地位和權利都變得極其低。
  • 太監說:你們誰敢動我,我是太后身邊的紅人,巡撫:殺的就是你
    太監說:你們誰敢動我,我是太后身邊的紅人,巡撫:殺的就是你 在整個漢朝,外戚幹預朝政非常嚴重,甚至連皇帝都被外戚玩弄於股掌之面,而到了明朝,宦官、太監也是飛揚跋扈,還出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千歲太監」魏忠賢。
  • 老照片:還原晚清太監真容,褪去官服,也不過是普通人
    眾所周知,封建王朝皇宮之中為皇室服務的除了宮女,還有一些重活需要男性來做,而為了保證這些男性不會染指後宮妃嬪和宮女,入宮的男性都要被閹割,從而誕生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宦官,現在人多成他們為太監。其實太監是宦官中地位比較高的。照片中這位,就是一位地位較高的太監,一身清朝太監官服。
  • 清朝的太監,真的有淨身不乾淨的嗎,一名宮女說出實情
    在眾多野史中有很多關於太監和妃嬪或者宮女私通的描述。比如慈禧太后在鹹豐皇帝在位時,身邊就一直有個長相俊俏的男子,和慈禧寸步不離,深受慈禧的喜歡。據傳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不清不楚,鹹豐皇帝駕崩時,慈禧只有28歲,正當年。
  • 聯手扳倒八位顧命大臣,卻因誅殺一個太監,讓慈安和慈禧交惡
    鹹豐帝死後,幼主載淳即位,隨後尊皇后鈕祜祿氏為母后皇太后,尊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按照兩宮太后理解,她們手上握有兩枚重要印章,在軍國大事上享有終裁權,凡她們同意的就蓋印,否則不蓋印。而八大臣則認為,他們拍板的事、擬定的諭旨和奏章,兩宮太后只管蓋印、不能更改。按此運作,兩位太后和小皇帝完全成為傀儡。要換成一般的女人,可能只能聽任這幫權臣拿捏。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而且古人深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點的影響,進宮當太監也被人們視為不孝,如果不是在走投無路的話,是沒有人願意進宮當太監的。比如說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他就是因為家裡太過於貧困,才被父母送進宮裡當太監的。孫耀庭原本叫孫留金,1902年出生於天津靜海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統共只有七分地,但是卻要養活孫耀庭在內的四個孩子,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