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械師與蘇械軍有何不同,為何一個蘇械軍能單挑日軍兩個師團?

2021-01-07 夢幻之人

眾所周知,整個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中國的基礎軍事工業一直沒有大的發展,別看國內戰場上打的熱火朝天,可是當時武器裝備全靠進口,所以當地武器號稱「萬國造」,由於武器裝備來源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同風格部隊。

德械師:

1930年至1937年之間在德國軍事顧問指揮下組建的部隊。根據德國軍事顧問的建議,國民黨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作為國防師,直至抗戰全面爆發實際只組建了20幾個德械師。

德械師採用步兵兩旅四團的方塊師編制,師一級下轄炮兵營,騎兵營,工兵營,輜重兵營等特殊兵種,全師標準建制為12000人。

整編流程是先將編制人員調整到德械師標準,也就是調整師,然後購入武器裝備進行換裝。抗戰全面爆發前只有教導總隊,87師,88師,36師等少數部隊完成了武器裝備換裝,很多部隊只是換了一個鋼盔而已。

蘇械軍:

1937年為牽制日軍北進,蘇聯與國民ZF籤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並開始向中國提供軍事援助。由於蘇聯提供的武器槍械數量有限,因此蘇械只大量裝備了四個軍:第一軍(胡宗南),第二軍(李延年),第五軍(杜聿明),第七十四軍(王耀武),也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轄的四個攻擊軍。

攻擊軍是原來軍的編制不變,對軍直屬部隊進行加強,軍直屬部隊擴編為炮兵團、工兵團、輜重團、補1團、補2團、搜索營、高炮營、戰防炮營、通信營和特務營。補充裝備:115毫米榴彈炮8門,76毫米野炮16門,37毫米反坦克炮8門,馬克西姆重機槍50挺,輕機槍140挺。

攻擊軍不隸屬某一戰區,不承擔具體防守任務,而由軍委會直接掌握和使用,戰時多作為戰略預備隊或尖刀部隊使用。

德械師在抗戰中戰鬥力是相當強的,但是德械師編制人數只有12000人,而日軍一個師團有25000人左右,相當於兩個德械師,因為德械師沒有編成軍,所以在抗戰初期德械師被日軍師團吊打。攻擊軍編制人數在50000左右,兵力是日軍師團的2倍,所以對日軍師團吊打。

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也想打造精英部隊,但由於國力整體比較弱,只能裝備極少的部隊,雖然有德械師和攻擊軍這種精英部隊存在,但對全局來說影響並不大,畢竟戰爭打的是整體國力。

相關焦點

  • 德械師的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德械師能不能單挑日軍一個師團?
    抗戰初期,國軍三大德械師(87師,88師,36師)在淞滬疆場上與日軍決戰,打出了中國戎行的威風,這也讓德械師成為了朋友們遙遠恆久熱議的話題。
  • 兩個精銳德械師竟幹不過日軍三千人,國軍戰鬥力何為如此「弱」
    一提到淞滬會戰,很多朋友都納悶過一個問題:兩個裝備精良的國軍德械師,為何就吃不下一個區區3000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呢?難道德械真的就比不過日械嗎?這裡要澄清一點的是,當時日軍在上海的陸戰隊並非只有3000人,僅上海特別陸戰隊一支就有2500人,再加上其他幾支,陸戰隊總數約有5000多人。(日本海軍陸戰隊)日軍除了單兵素質遠高於國軍外,還有一支完整的艦隊和航空部隊支援地面作戰,其實日軍的綜合實力遠超於國軍。淞滬會戰中,「德械師」,乃至整個中國軍隊的抗戰決心是不容置疑的。
  •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再強大的對手也是會有弱點的;再精銳的軍隊也有遇到對手的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抗戰早期,國民黨軍隊德械師,一個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最後卻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日軍甲種師團有多強大?一個師團近三萬人,相當於三個德械師
    面對中國軍隊之精銳,日軍之所以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是甲種師團的作用。這八個多師團裡包括了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六、第六、以及第五師團的部分。而忻口戰役,日軍第五師團帶著兩個獨立旅團,竟然可以將第二戰區十幾個師外加六七個獨立旅組成的14集團軍壓著打。那麼日軍甲種師團為何這麼強?
  • 當年的德械師在戰鬥中戰鬥力如何?當時一共裝備多少德械師
    抵達戰場後,宋希濂所部的攻擊位置在第87和第88兩師之間的天寶路一線,在匯山碼頭一戰中,第36師動用二個團在巷戰中索屋攻擊,擊潰日軍一個大隊斃傷400餘,部分日軍走投無路,居然逃過外白渡橋向公共租界的英軍投降,宋師長希濂的原話:這是36師「最精彩、最激烈、功勳卓著」的一仗。然而,第36師也出現了可怕的傷亡,僅匯山碼頭一戰即傷亡570餘人,其中一個主力營被打殘。
  • 三國的軍事外援,裝備了三種不同的王牌師,成為抗日戰場上的主力
    雖說,在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裝備落後,但是在國軍部隊中,卻出現了三種擁有不同式的王牌師。第一個是德械師,第二個是蘇械師,第三個是美械師,這三種裝備不同的王牌師,都是來自抗戰時期,三個不同的國家對蔣介石的軍事外援,所裝備起來的王牌師。
  • 淞滬會戰︱真實的「德械師」:火力遠不及日軍,但意志堅定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國軍「德械師」部隊但這30個「德械師」真正能達到計劃最初標準的僅僅只有教導總隊,而其餘的師,除了僅少數的師能有1個山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外,絕大多數的師都沒有裝備。比如最有名的精銳德械師第36師、第87師及第74軍第51師、第58師。
  • 國軍德械師戰鬥力如何?淞滬會戰中德械師表現如何?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國軍「德械師」部隊 但這30個「德械師」真正能達到計劃最初標準的只有教導總隊,而其餘的師,只有僅少數的師能有1個山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外,絕大多數的師都沒有裝備。 比如最有名的精銳德械師第36師、第87師及第74軍第51師、第58師。
  • 「德械師」的由來:二戰日本的鐵桿盟友德國,為何大力幫助中國?
    德械師,就是用德國軍械裝備的部隊。當年,中國和德國曾有過一段「蜜月期」,中國擬用德國武器裝備60個師,但由於各種原因,最後只裝備了四個師。這四個師在抗戰之初都取得了不俗戰績,有三個在南京保衛戰中,精華喪失殆盡,僅有一個師成建制撤出,後來還參加了滇西反攻。德械師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抗戰史。
  • 日本人眼裡的德械師: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擅夜戰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名鼎鼎的德械師,也許很多人都不陌生。德械師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在德國的幫助和指導下組建的數支精銳部隊。德械師是抗戰前乃至抗戰初期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按照最初的計劃,中國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
  • 解析第87、88德械師為何沒能殲滅駐滬之五千日軍
    在這批德械師中,尤以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第56師最為精銳,教導總隊是樣板部隊,完全按照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編制進行組建,第87、88、56這三個師除了在重武器上有所欠缺外,基本上也是和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相差無幾。
  • 二戰德軍的裝備有多好,一個師的火炮,比日軍一個師團還要多
    蘇德戰爭初期,也就是1941年左右,此時的德軍編制還是老式編制,師一級編制規模較大。比如最為普通步兵師還是3營3團制、1.72萬人的老編制,而這樣一個師的火力是非常可觀的。首先重火力層面,德軍步兵師共有大小口徑火炮302門。
  • 抗戰時期,德械師、蘇械師和美械師戰績如何,哪支部隊的功勞最大
    首先參戰的這兩個師是國軍精銳中的精銳——德械師,官兵們頭戴德制M35鋼盔,打著綁腿,穿著黑色膠底布鞋就從南京趕赴上海參加抗戰。淞滬會戰爆發後,正處於調整狀態的德械師奔赴上海,抗擊日本侵略軍,國民政府滿懷希望的認為德械師可以全殲日本海軍陸戰隊,然而在缺斤少兩的「調整」以及戰術思想落後的情況下,德械師並不佔據任何優勢,不僅無法完成殲滅日本海軍陸戰隊的任務,還在戰場上暴露出種種戰術弱點,比如在步坦協同作戰的問題上,步兵都普遍認為戰車擁有裝甲,不需要自己掩護,所以都各自為戰,結果導致戰車部隊落單被日軍步兵逐一消滅。
  • 抗戰中的國軍部隊,德械師、美械師、蘇械師,三大王牌誰強誰弱
    如此裝備下的中國軍隊,在裝備優良的日軍面前也是吃盡了苦頭。當然中國軍隊也在試圖改變現狀,如國民黨部隊便組建幾支精銳部隊,如宋子文的稅警兵團、蔣介石的貼身衛隊「憲兵部隊」等。 但要說起國軍的精銳部隊,那些耳熟能詳的「德械師」、「美械師」以及「蘇械師」,想必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這這些部隊也被人稱為是,國軍的王牌部隊。
  • 抗日戰爭時期,為什麼國民黨軍隊十個師的兵力敵不過日軍一個師團
    現竟有一個軍師能對付敵一聯隊者,而部隊內素質可知。國軍的一個軍僅僅只能對付日軍一個聯隊,如果是日軍一個師團,那國軍還不得拿出一個集團軍,即使如此,一個集團軍也很難敵得過日軍一個師團。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起初國軍三個師尚可對抗日軍一個師團,可到了徐州會戰,需要五六個師才能擊敗日軍一個師團,到了後期,十個師的兵力可能還打不過日軍一個師團。其當中的差距顯而易見。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 你知道全面抗戰初期日軍一個常設師團每級的標準配置嗎?
    注:抗戰初期日軍常設師團有2類,一類滿編2.5萬,一類滿編2.8萬。三八式75mm野炮 日軍一個2.5萬人的常設師團的4種武器配置(步槍、輕機槍、重機槍、火炮)是1個德械師的幾倍?
  • 國軍密訓的德械師是支什麼部隊?張學良看後,頓感收回東三省有望
    整本日記中,最令張學良有所觸動的是,蔣介石提到一項「六年計劃」,即依靠德國的技術支持,採購德式的裝備方式,來改組自己手下60個師團。最終,幫助張學良收回東三省老家。張學良看到蔣介石能夠爭取到強大德國的支持,瞬間點燃自己的雄心壯志。這裡有一個問題,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為何要幫助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國訓練裝備軍隊呢?
  • 國軍德械師與真正德軍師差距到底有多大,火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成果,便是在抗戰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就是八百壯士所屬的國軍德械師。那麼,這些堪稱當時中國軍隊最強戰力的德械師,與原裝的德軍師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兩者的差距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從班、排一級上看,德械師和德軍師差別不大。德械師每排一般有3挺輕機槍、30支步槍,若干衝鋒鎗,另可得到連轄機炮排中的2挺重機槍作為支援火力。而德軍一個步兵排裝備有5支衝鋒鎗、4挺通用機槍,34支步槍,排級支援火力為一個3人迫擊炮組,裝備1門50毫米迫擊炮。
  • 淞滬會戰最後一戰,死守到最後一人的"德械師",日軍尤為忌憚!
    沒想到,中國軍隊在蘇州河南岸部署了第54師、第61師、第87師、第88師、稅警總團、第171師等部。這些部隊憑藉著周邊建築物、工廠、修建的十多處鋼筋混凝土碉堡和蘇州河打算拼到最後。上海派遣軍為了強渡蘇州河攻破中國軍隊陣地,以第3師團、第9師團為主力強渡蘇州河,第11師團、第13師團、第101師團負責策應牽制周邊中國守軍。總攻前,日軍對蘇州河一帶進行了火力偵察。
  • 抗戰時期德械師的裝備與日軍相比更好嗎?一種武器遭日軍強力碾壓
    咱們先來看德械師,德械師基層單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火力爆發方面的優勢,殺傷力較大,但不足之處是命中率比較低,再加上各個單位所配發的彈藥基數不多,這就導致整體戰鬥力方面不強。在以步兵連、排為單位作戰時,日軍可以單方面碾壓德械師,而德械師的基層連排,只有步槍火力,在與日軍交戰時,並不能佔到任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