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保產險再列財險公司「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榜首

2020-12-03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11月17日,「13個精算師」微信公眾號公布了「2020年三季度財險公司『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榜」,中國太保旗下中國太保產險再次位列第一。

該排行榜對中國太保產險三季度的表現綜述如下:非車提前戰略布局,助力增速逆勢上升。中國太保產險成功實現戰略轉型,抓住非車險發展機遇,提前布局,實現保費增速逆勢超越行業,為公司高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非車險和車險均衡發展,均超越行業;除此之外,過去幾年公司綜合成本率逐年下降並趨於穩定,盈利能力穩定向好,不斷縮小與先進同業的差距。

自2016年起,「13個精算師」選取代表了發展、盈利、風險、規模等評價維度的保費(保險業務收入)增長率、ROE、償付能力充足率、財務槓桿、總資產等5項指標,對國內80餘家財產險公司的綜合競爭力進行評價排名,建立了一套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用來綜合評價一家險企的經營情況。該榜單每季度更新,是國內首次推出的以季度指標為參考指標的排名。

據悉,從2018年度至今,中國太保產險已6次登頂財產險公司「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榜。

相關焦點

  • 2020年一季度壽險公司「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榜:泰康人壽、新華...
    來源:13個精算師在《2020年一季度壽險公司利潤排行榜》和《2020年一季度保險公司保費大排名》兩文中,我們帶大家從盈利和規模的角度看了各家壽險公司的經營情況,但結合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呢?進入「13精」小程序查看呀4一圖看懂「13精」綜合競爭力評價體系「13精」綜合競爭力排名體系①指標:最簡潔易懂,也最客觀透明保費增長率代表發展;
  • 中國太保投訴量排名靠前,和安聯保險在健康險經營上分道揚鑣
    銀保監局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涉及保險公司的保險消費投訴36754件,環比增長8.96%。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6895件,環比增長4.29%,佔投訴總量的45.97%;人身保險公司19859件,環比增長13.27%,佔投訴總量的54.03%。從總體排名來看財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人身保險投訴量前三名分別為平安人壽、太保人壽、中國人壽。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水滴公司完成2.3億美元D輪系列融資  平安人壽升級「基本法」 近一年壽險改革動作連連  大童保險服務董事長蔣銘:中介的未來在於服務  中援有限公司全資收購內蒙古郵政保險代理  傳存款保險基金公司將實體化運作,王玉玲或出任董事長  中國太保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2% 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承壓  太保壽險成立康養子公司
  • 「快舟一號甲」火箭及衛星發生成功 太保產險回應獨家承保
    中國太保產險方面透露,這是第七次為「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提供保險保障服務。中國太保產險發麵介紹,本次發射的「行雲二號」01星、02星由首席承保,01星更被命名為「武漢號」,火箭箭體塗刷了「英雄武漢偉大中國」字樣和醫務工作者群像,向英雄武漢和廣大醫務工作者表達崇高敬意。
  • 中國太保:公司一季度壽險剩餘邊際釋放增加,產險承保利潤同比增長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6月3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太保提問, 貴司第一季度淨利潤大增的原因?公司回答表示,上市險企的淨利潤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同公司採用不同的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以及資產浮盈實現的節奏差異等等,都會對淨利潤造成較大影響。
  • 陽光保險集團股權變更;安誠財險引戰投;中國太保GDR兌回限制將到期
    60餘家財險公司交強險條款和費率浮動係數獲批 10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接連發布多家財險公司交強險條款和費率浮動係數獲批消息。截至目前,已有平安、大家、珠峰、大地等超過60家財險公司條款及費率浮動係數獲批。 天茂集團擬出資6億元購買國華人壽資本補充債券 10月9日,天茂集團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現金方式申購國華人壽資本補充債券不超過6億元(含6億元),期限10年,佔天茂集團2019年經審計後淨資產的2.82%。
  • 2019年度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狀況發布159家保險公司16家有問題...
    數據資料  自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次公布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人保財險、大地財險、太保產險、平安財險、華泰財險、太平財險6家財產險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泰康人壽5家人身險公司已經連續五年獲得A類公司。
  • 中國太保產險常州分公司打響新戰「疫」 助力當地茶企復工復產
    自1月26日常州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中國太保產險常州分公司(以下簡稱常州分公司)在上級單位的部署下,成立了由常州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形勢,開啟輪崗值班、居家辦公相結合的新開工模式,全轄辦公職場每日消毒、配備相關防控設備,建立信息報送制度,做到日報日查,全面落實防控舉措,門照開,服務不斷,履行太保作為一家負責任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
  • 中國保險業11月新媒體傳播:粉絲經濟時代如何打造私域流量?
    本榜單共對國內185家保險公司11月份的新媒體綜合能力進行考核,分類參考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公開的文件《保險機構法人名單(截至2019年12月底)》,涵蓋包括保險集團控股公司、財險公司、壽險公司、健康險公司、養老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內的7大保險公司類型,其中保險集團控股公司涵蓋資產管理、多元化金融、保險服務等多方業務。
  • 天風證券:中國太保股價有33%增長空間 給予買入評級
    我們判斷能打造出「全職化、專業化、精英化代理人隊伍」,提供差異化服務的保險公司才可在新時代行業競爭中勝出,太保壽險無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既有優良的公司治理與人才儲備作為支撐,又有先進同業的正確經驗可供參考從而提升自身發展質態,再加上相對先進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與投資實力。我們預計轉型與發展效果將逐漸顯現,預計未來3-5年NBV增長將提速,2021年NBV同比增速或可達到18%左右,實現底部反轉。
  • 平安產險車險綜合改革首單花落上海 保障增加服務品質升級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9月19日,由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開始施行,平安產險的車險新系統也正式上線。今日0時1分,來自上海的平安車主陸先生拿到了車險新保單,保費1944.25元。據悉,這是平安產險在車險綜合改革後籤出的第一張新保單。
  • 保險公司經營「大考」,15家得C,1家得D
    自2015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首次公布保險公司法人機構經營評價結果,人保財險、大地財險、太保產險、平安財險、華泰財險、太平財險6家財產險公司,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太平人壽2019年財產險公司綜合賠付率均值為61.77%,而2016年到2018年分別為59.64%、59.77%、58.96%。與2018年綜合成本率、綜合賠付率出現「一升一降」的不一致變化不同,2019年財險公司這兩項指標同步上升,這意味著綜合費用率指標大概率出現改善。
  • 德國安聯擬退出太保安聯,太保系擬全權接手
    公告顯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集團」)2020年第十次經營管理委員會同意太保集團和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人壽」)分別受讓德國安聯持有的太保安聯健康8%和14.95%股份。
  • 7家保險公司上榜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名一降兩平四升
    其中,7家保險公司繼續上榜《財富》中國500強!而且,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新華保險、中再集團,四家保險公司的排名均較上年有所提升。2020年,500家上榜的中國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達到50.5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1%;淨利潤達到了4.2萬億元,較去年增長超16%。
  • 平安產險在ICDM 2020 知識圖譜國際大賽中斬獲冠軍
    安徽商報合肥網訊 近日,平安產險在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旗下 ICD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國際數據挖掘會議主辦的知識圖譜大賽中脫穎而出,擊敗257家參賽單位和隊伍,在競賽單元和論文單元綜合排名首位。這是繼2019年智能單證識別技術榮獲第一後,平安產險在數據挖掘領域再次摘得世界桂冠。
  • ...保費增速、保費佔比;2019中國在線車主服務白皮書(平安好車主...
    出口信用保險操作專題培訓——理賠案例分析13. 財產險業務進縣域銷售推動方案陽光版-9頁(2017年)14. 29頁-中國人壽財險2018年度意外險分類承保政策15. 12頁-平安產險北京市出租房保險業務合同書16. 25頁-華泰綜合開拓業務產品目錄17. 杭州市2018年公開招標的非車險項目清單及相關保險合同。
  • 騰訊頂格收購三星產險股權 BATJ如何打贏保險科技下半場
    一周前(11月26日),韓聯社的一則消息,引起中國市場的高度關注:韓國三星集團(Samsung)旗下的火災海上保險公司(下稱「三星火災保險」)當日宣布,其與騰訊等五家中國公司籤署了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協議。三星火災保險在華獨資子公司三星產險將變身中外合資財險公司,與此同時,也將成為騰訊系保險公司。
  • 中國太保連續四年新增客戶數超千萬 經營現金流淨流入1118億為淨利...
    在保持主業穩健的基礎上,去年中國太保資產管理業務實現了良好的投資收益。報告期內公司淨投資收益612.75億元,同比增長13.3%;淨投資收益率4.9%,同比持平。近三年淨利潤整體增長1.3倍近54%的淨利潤增速,不僅是中國太保自2016年來最高的業績增速水平,同時也使得公司實現三年業績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