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說鑑賞之——探究人物形象

2020-12-07 騰訊網

高考小說鑑賞之——探究形象

人物是小說的中心,自然也是探究的重點,人物形象探究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徵,人性弱點,命運成因;

二是探究人物形象的真實性、典型性;

三是探究人物性格人物命運給人的啟示。

解題思路:

從情節角度:情節就是人物性格的成長史,探究人物與情節密不可分。

從人物自身角度:是否符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

從主題角度:主題主要從人物中體現出來,要看人物對主題所起到的作用。

從環境角度:即人物所處的現實環境,看人物與環境的關係。

從真實角度:即人物塑造是否符合生活真實和藝術真實。

答題模式:人物自身特點+塑造人物的社會意義+塑造人物的手法+對小說主題的作用。

例1(2015全國卷Ⅱ《塾師老汪》)

老汪這一形象與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氣質上有不少相似之處,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實則不同,請簡要分析這種相似與不同。

答案:

相似之處:都溫和善良,誠摯率真;

都有些懦弱,也很落魄;

都有些書呆子氣,喜歡引經據典,來自我辯解自我安慰。

不同之處:孔乙己的精神困境主要源於封建文化,比如等級觀念的壓制,以及生活的窘迫。

老王的精神困境主要源自於內心的憋悶,即難以排遣的孤獨。

解析:這是一道鑑賞性探究題,考查對小說人物形象和小說意蘊等的分析鑑賞能力。

分析兩人在性情氣質上的相同之處時,要明確他們都是讀書人,都有書呆子的性格特徵,都很落魄。同時,他們都引經據典為自己的落魄辯解,有一種自我安慰的感覺。

分析其精神困境的根源不同時,要明確孔乙己和老汪所處環境、思想上的區別:孔已己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而老汪未受所處環境的毒害,卻內心苦悶,苦惱於不被人理解,有無法排解的孤獨。

例2(2016全國卷2《戰爭》)

有人說小說的主人公是「我」,也有人說是「她」,你認為呢?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新編)

答案:

觀點一:主人公是「她」。因為

從情節看,全文情節是圍繞「她」展開的,「她」本就不幸,又遭遇到殘酷的戰爭,失去兒子,最後失去生命。

從人物形象看,小說塑造了一個熱愛生活、善良真誠、有責任心、嚮往美好愛情而不失理性的婦女形象,較「我」的形象更為飽滿。

從主題看,小說主題是對戰爭的失望、反思和控訴,「她」的遭遇更具典型性,更能激起人們對戰爭的痛恨,更能激發人們反對戰爭的情感。

觀點二:主人公是「我」。因為

從情節看,「我」貫穿了小說的始末。我養傷、打電話、表白愛情、得知真相等主要情節都是圍繞「我」展開的。

從人物形象看,「我」是「戰爭」的主角。戰爭不但奪走了「我」健康的體魄,也讓「我」失去了深愛的戀人,「我」的遭遇充分說明了「戰爭」對人的傷害,「她」只是陪襯。從主題看,小說主題是對戰爭的失望和控訴。而「我」所遭受的身心雙重傷害,更能激起人們對戰爭的痛恨和反思,主題意義更加深刻。

觀點三:主人公是「她」和「我」。原因分析可將上述兩者綜合。

例3《黃河》

關於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有人說是閻鬍子,也有人說是八路軍兵士,你的觀點呢?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見解。

答案:

觀點一:主人公是閻鬍子。原因:

從情節看,全文是圍繞閻鬍子的身世、家庭、生活來展開的。

從人物形象看,塑造了一個性格耿直、性情火暴卻通情達理(或「識大體」)、技術嫻熟、思念家鄉、家庭責任感強、熱愛國家、慷慨熱情的船夫形象,形象十分飽滿,生動地表達了主題。

從環境看,閻鬍子家庭生活的環境是自然災害頻發,加之眼下又遭遇到戰爭,自然就有了對生活、未來的擔憂,但他更高一層地表現出對國家命運和前途的顧慮。

從主題看,小說主題是抗擊敵寇、保家衛國。小說是通過閻鬍子為國家運送物資,同時還運送難民,眼下又順捎八路軍戰士來表現的。

觀點二:主人公是八路軍兵士。原因:

從情節看,八路軍兵士貫穿了小說的始末,主要情節都是圍繞八路軍兵士展開的。開端是八路軍兵士要過黃河;發展過程中八路軍兵士認識了閻鬍子,聽取他的傾訴,交談中閻鬍子得知八路軍兵士正在保衛自己家鄉,就請他吃飯;高潮是八路軍兵士堅定地回答閻鬍子的疑問;結局是八路軍兵士遠去。是他給了閻鬍子中國必勝的堅定信心。

從人物形象看,八路軍兵士組織觀念強,有責任心,守紀律,善良,本分,坦誠直率,對抗戰勝利充滿信心,是小說要歌頌的對象。

從環境看,雖然八路軍兵士的妻子去世,恰逢家庭不幸,但國家正經受災難,他遵循「沒有國哪有家」的原則,顧全大局,順應歷史大環境。

從主題看,小說的主題是抗擊敵寇、保家衛國,八路軍兵士所代表的部隊正保衛國家,與敵人做殊死搏鬥,是值得可歌可泣、大力弘揚的。

例4《你演奏吧》(保加利亞)

對於小說的主要人物,有人認為是伊萬,有人認為是店主萬科,請聯繫全文,談談你對此問題的看法。(6分)

答案:

示例一:伊萬。原因:

伊萬是小說中著力刻畫與描寫的人物形象,作者用語言、細節、動作描寫等方法,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其進行了刻畫。小說的主要情節都是圍繞伊萬的遭際展開的。

作者用伊萬這個人物形象,展示出了社會底層人物生活的艱辛與人性的光輝。

示例二:萬科。原因:

萬科是小說的敘述主體,且與伊萬的形象相得益彰。

萬科雖然不是慷慨大方之人,但對伊萬一家卻表現出難得的寬容與慷慨,富有同情心,體現了人性的光輝。

萬科在故事中居於中心位置,伊萬與曼諾兩人的形象均因萬科而豐滿。

解析:從人物與小說故事情節的關係的角度去判定;

從人物與小說主題、創作意圖的關係的角度去判定。能自圓其說即可。

例5《俄羅斯媽媽》

小說的主人公是巴甫洛夫娜,但為什麼還用較大篇幅寫漢斯?請簡要分析。(6分)

答案:

從表現主題看,漢斯的悲慘境遇激起了巴甫洛夫娜的同情,表現了俄羅斯母親和俄羅斯人民的廣闊的胸懷。

從塑造人物看,漢斯是巴甫洛夫娜的陪襯人物,寫他是從側面間接表現巴甫洛夫娜,使俄羅斯媽媽形象更加豐滿。

從情節發展看,塑造漢斯這個值得同情的人物,使巴甫洛夫娜對他關愛的情節更為合理,也為後來對他的思念等情節作了鋪墊。

解析:除了聯繫「人物」本身之外,還要聯繫「情節」「環境」與「主題」等。此題問到巴甫洛夫娜和漢斯兩個人物,肯定要闡明兩人的關係(陪襯、側面描寫),同時還要從主題(表現巴甫洛夫娜的品格)、情節(鋪墊等)方面考慮。

例6《荷花圖》

同樣欣賞荷花的品格,但陶章甫與年啟庚對待韓聞軒的態度卻迥然不同。請談談你的理解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示。(6分)

答案:

理解:陶章甫寬容大度不計前嫌,同情韓聞軒的遭遇,看重其畫藝為人,是真正懂得欣賞荷花品格的人;

年啟庚鄙夷苟且造假之徒,但僅憑韓聞軒過往經歷武斷地評價其畫藝為人,並不懂得荷花品格真正的神韻。

啟示: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點寬容與理解。人應該遵守社會的道德準則,但不能以道德優越感誇示羞辱他人。

解析:由陶章甫得知韓聞軒的遭遇之後,不僅不計較韓聞軒曾經仿冒過他的畫,反而盡力幫助韓聞軒,可以看出其寬容大度,是真正懂得欣賞荷花品格的人;

由年啟庚僅憑韓聞軒曾經仿冒他人畫作就武斷地評價其畫藝和為人,可以看出他並不懂得荷花品格真正的神韻。

這兩個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啟示我們: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點寬容與理解,社會的道德準則要遵守,但不能僅憑一面之詞或一些經歷就去武斷地評價一個人的品格,不能以道德優越感去羞辱他人。

例7《白痴生活》(愛沙尼亞 梅希斯·海因薩爾)

如何看待小說主人公的白痴行文?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

答案:

他的白痴行為是一種在現實生活的極度壓抑之下的發洩和放鬆;

是一種在世俗生活中的名利,地位等牽累下的主動尋求解脫的方式;

更是渴求回歸自然、本真和追求自由,淳樸純真的一種表現;

總之,這種行為對他的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有效地解除了他的壓抑煩躁,激發了他的生活熱情和創作靈感。

(說明:參考《5年高考3年模擬》《金太陽考案》《創新設計》《考點通》等,一併感謝。)

相關焦點

  • 2020高考備考之 小說閱讀理解及答題方法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不管哪一種類型的小說,都重在寫人物。而塑造人物形象,離不開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一定的生活環境,所以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節,描寫典型環境也就成了傳統小說的基本藝術特徵。從近幾年小說選文與命題的情況看,1200字左右的小小說是高考小說命題的最佳對象。另外,對古今中外的名著則可能會截取某一個片段、某一個情節或某一個場景進行考查。從考查內容看,小說的閱讀重點如下:分析體裁特徵,鑑賞人物形象,賞析故事情節,解讀故事環境,評價寫作技巧,概括主題思想,對文本有關問題進行探究。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一:人物形象+物象+「我」
    (6分)【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鑑賞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應注意塑造人物的方法。通過分析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語言、心理、細節的描寫以及環境烘託、側面描寫的運用,來概括形象。【答案】①對待新奇事物,還沒親見就先有說法,「不知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無知的自大;②聽說有聲電影真有新奇之處,就想「開開眼」,是一種從眾、趨新的心態;③到了電影院後也不真的看電影,不願對新奇事物進一步了解探究,實質上是一種固步自封的心態;④對有聲電影胡亂作出「共識」評價,隱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對新奇事物時無所適從的焦慮不安。
  • 詩歌鑑賞中的形象
    在高考題目詩歌鑑賞中,有一類型題目是"賞析詩歌中塑造的形象"。詩歌作為抒情的藝術,其情感往往藉助詩歌中塑造的形象表達出來,所以,賞析詩歌中塑造的形象,對這個題目本身有作用,對我們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樣也有作用。
  • 高考 語文 小說閱讀 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今 日 分 享:《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考點: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全部內容共13頁,有答案,可編輯列印。文 末 有 打 印 版 完 整 資 料 地下 載 方 式內容摘要:從四個方面考慮次要人物的作用從四個方面分析概括次要人物的作用:自身作用+襯託主要人物+情節作用+主體作用。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鑑賞詩歌的形象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詩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意象是指詩歌中滲透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鑑賞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鑑賞詩歌的形象古代詩歌中的「形象」包括詩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人物形象。鑑賞這些意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層,而應更多地關注其內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蘊涵的文化意義,才能準確地欣賞作品中具體形象的特定含意。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分兩類: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詩歌所刻畫的人物形象。鑑賞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詩歌中詩人的形象準確形象地描述出來,並作賞析。
  • 記住這些答題技巧,小說類閱讀必得高分!
    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018年全國課標三套試卷對文學類閱讀的考查選用的文本都是小說,而且其中還第一次在高考試卷中選用了一篇科幻小說。設計的題目都是3道,分值15分。其中,一到四選一客觀題,佔3分,提問方式為「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兩道主觀簡答題,分別考查對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的賞析能力。
  • 2020年高考答題模板之三:文學類文本之小說閱讀
    小說閱讀【考綱要求】閱讀和鑑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閱讀鑑賞文學作品,應注重價值判斷和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初中記敘文小說散文閱讀必考考點:分析人物形象
    2答題技巧(1)品析人物描寫,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筆下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特徵的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寫,並深入細緻地加以分析,從而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2)賞讀環境描寫,明晰人物思想。
  • 2020高考語文專題突破練之小說閱讀(綜合探究題)
    (節選自《虛土》)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中的村莊名為「虛土」,增強了故事的虛構性,而且具有很強的象徵意味,讓人聯想到「虛空」「虛幻」等詞語。D.作者在文中有不少直接的議論,形象而生動,如以「生鐵」被「擦亮」設喻,既新奇又契合村民生活的特徵,讓人印象深刻。2.對點題村裡沒有一個人叫馮三的大名,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村民怎樣的心理?請根據小說內容簡要分析。
  • 十句古詩詞,十種人物形象,高考學生詩歌鑑賞必知必會
    詩歌鑑賞,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鑑賞詩歌的形象、鑑賞詩歌的語言、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就鑑賞詩歌的形象而言,又包括鑑賞人物形象、鑑賞景物形象、鑑賞事物形象三個方面。三者中最主要的是鑑賞人物形象,很多時候,是通過詩人的作品,來鑑賞詩人的形象。即詩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實際上是「詩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詩中的「代言人」。
  • 你知道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必考題有幾道嗎?一線名師這樣說
    從考卷的角度看,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共兩道,賦分各6分,共12分,佔全卷總分的8%。但從歷年考查的角度和複習備考的角度看,高考小說閱讀簡答題則有7道,分別是:人物形象類、情節結構類、主題探究類、環境描寫類、手法技巧類、語言特色類、創作意圖類。下邊一一做一分析,以期有助於廣大考生。
  • 解題有道|「心理、形象」題巧解
    歷年「心理、形象」題(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第8題)兩人在喝完酒離開客棧前有一段一再相約的對話,請結合上下文分析對話者的心理。(6分)(2019年高考全國Ⅱ卷第8題)請以老舞蹈師形象為例,談談小說塑選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 高考語文複習專題——詩歌鑑賞之對比閱讀
    我們2020年高一的語文新教材,現在非常重視全文閱讀和對比閱讀,這一點其實在我們的語文高考中早就有充分的體現,比如詩歌的對比閱讀。2020、2014、2012、20075和2005年等的浙江高考卷都是出現對比閱讀,這一章節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詩歌的對比閱讀。
  • 高考小說閱讀典例題之二:標題的作用
    二、文學作品閱讀之小說 標題的作用1.(16年1卷)【問題】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麼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解析】本題考查賞析作品形象及探究標題含義的能力。解答本題,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弄清「鋤」這種農具的特點、作用,聯繫小說的思想內容、標題的作用及六安爺這一形象,結合「鋤」作為詞語的詞性特點,充分發揮聯想想像,挖掘「鋤」的寓意。
  • 掌握這些技巧,精準回答小說閱讀題~
    多角度突破小說人物形象題(1)分析人物形象題的解題思維方法①把握特點。總體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還是貶,是頌揚還是諷刺。全國高考語文卷的小說閱讀作用題,一般都是圍繞小說三要素來出題的。由於小說的核心是塑造人物,所以對於人物作用的考查常常和情節作用題、環境作用題結合在一起,這樣我們僅需講解情節和環境的作用即可。1.某一情節的作用(1)這句(段)話在文中結構上起了什麼作用?
  • 高考小說閱讀答題技巧總結(Word版)
    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小說中所描繪的人物形象,是作品內容的重要因素,更確切地說,是作品的主要構成部分。因為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從而表現作品的主題的。
  • 2020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小說閱讀專題(二)——分析人物形象
    目標:     (1)掌握5種人物描寫方法     (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技巧     (3)掌握人物心情分析技巧     (4)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目標分解:     (1)學生了解概括人物形象的五個常見的角度
  • 如何從小說人物形象看一本小說是否經典?
    從敘事學和文化學的角度研究小說人物形象, 小說人物形象理論可分為功能性人物觀和心理性人物觀兩大派, 在人物描寫上則存在著反英雄化、向內轉、反典型化和反人性化趨勢。人物是小說中的重要元素, 儘管西方現代小說流派, 特別是新小說派打出了人物之死的旗號, 但文學是「人」學, 人物畢竟還是小說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 高考備考 古詩閱讀鑑賞表達技巧之「修辭手法」典例結合分析
    高考對修辭手法的考查一般分為兩個層面:一是辨認修辭,二是說明修辭格的表達效果。此類題型所涉及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高考對於修辭的考查,一般要求結合詩句具體分析,不能泛泛而談。
  • 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
    如何做到精準分析小說人物的形象人物之所以能使同學們難以忘懷,是因為作者賦予了他們鮮明的性格特徵,其實小說就是生活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我們可以看到魯濱遜在荒島上的堅毅執著,也可以聽到林黛玉在閨房中的幽咽嘆息,也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痛快淋漓而歡呼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