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溥儀說起他的痛苦經歷,乾隆卻百般挖苦

2021-01-08 海賊說歷史

第十五章:溥儀的流浪

陰間地府中,清朝十二位皇帝齊聚一堂,開起了家庭會議,由努爾哈赤主持。上一回中,鹹豐、同治、光緒三個皇帝分別敘述了和慈禧太后的衝突,這讓慈禧得意非常,好在康熙大帝發火震住了場子。後康熙問及宣統的後代,溥儀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回答……(接上回!)

康熙:溥儀,你是清朝正統的最後一個皇帝,雖然是慈禧那個老妖婆封的,但你也是曾經大清國的臉面,怎麼說話支支吾吾的!我問你,為什麼沒有留下正統的愛新覺羅後代?

宣統(猶豫良久才開口說話):康熙大帝,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

乾隆:喲……這裡頭有故事,快說,快說嘛,反正都在地府了。

康熙白了乾隆一眼,繼續說:溥儀啊,不想回答,那就不回答,我大清的皇帝要有自己的判斷!

宣統苦笑道:其實……我都不確定我算不算清朝的皇帝!

康熙:這裡頭有故事,不妨說一說!

一旁的乾隆臉色有點黯然。

宣統突然坐正:要我說也行,那就請康熙帝把不相干的人請出去,有些話不想說給我恨的人聽!

然後,溥儀瞄向一旁的正在準備吃瓜的太后慈禧。

康熙馬上明白了:乾小四,咱們當皇帝的就你最有活力,把慈禧趕出去,動口還是動手都隨你!

乾隆(非常興奮):慈禧曾孫媳婦兒,我們出去練練?

慈禧非常害怕:你們這幫皇帝,真的好惡毒,鹹豐爺,你不幫幫我嗎?

鹹豐充耳不聞,慈禧見狀,向老公甩了個冷眼,灰溜溜離開了會議。

康熙繼續說:好了,現在慈禧離開了。溥儀,你說說,為什麼那麼討厭慈禧?

宣統:一個把我推向火坑的人,我難道還喜歡她嗎?

雍正:這話從何說起啊,聽說是慈禧把皇位傳給你的啊!你知道一個皇位得來有多不容易啊,沒經歷過奪嫡的時代人真是幸福啊!

宣統:雍正爺,您這話說的,誰還會搶著當一個末代皇帝啊!

乾隆:我還是比較關心他為啥沒有後代的問題!

宣統:康熙爺,我請求讓乾隆爺閉嘴!

康熙:準了,弘曆少說幾句。溥儀,你繼續說說你當皇帝的經歷。

宣統:光緒帝駕崩之後,慈禧太后選中了我當皇帝,這便是我悲慘命運的開始。當皇帝那年我才三歲,結果6歲就被逼迫退位了,那時的我少不更事,根本沒有體驗到當皇帝的感覺,實質上只是權力中心的傀儡而已。

康熙:額,我理解你的這種感受!

宣統:不,康熙爺,您不理解。我們倆最大的不同就是,您繼位的時候,那時候是忙著侵略別人,而我繼位的時候,卻是一直在被別人侵略。

康熙(轉移話題):聽說你當過三次皇帝,這第一次是因為年紀小,第二次、第三次怎麼也沒見你折騰出什麼事來呢?

宣統:與其說我當了三次皇帝,不如說我退位過三次。第一次,我當了三年皇帝,第二次就厲害了,張勳復闢,擁立我當了十一天皇帝,我就又退位了。第三次,在日本人的輔佐下,成立滿洲國,當了十三年皇帝也退位了……

康熙憤怒道:什麼,我大清朝廷的皇帝居然由日本人擁立的?這樣的皇帝你也當得下去,還當了十三年?

宣統:康熙爺,那時候哪裡還有什麼大清朝啊,那時候已經是民國了,到處在打仗,天下大亂,能活著就已經很奢侈了。那次,我已經是第三次成為別人手中的傀儡了,這只是我活下去的手腕而已,想活下去有錯嗎?

乾隆:你不知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道理嗎?

宣統:呵呵,乾隆爺,大清朝之所以這麼衰弱,還不是你治理的時期埋下的禍根,最後卻要我一個三歲小孩來收尾?不可笑嗎!

乾隆:你胡說什麼呢?想想我創建的康乾盛世吧,大清的滅亡一定與我無關!

宣統:最近,聽說有位叫做易中天的學者罵你「王八蛋」,你怎麼看?

乾隆(既吹鬍子又瞪眼):什麼,居然有這樣的事,要是我還活著,一定給他一個「文字獄」的罪名!

康熙:弘曆,你就消停一會吧,關於你的功過歷史自有公論,誰說了都不算!

溥儀,我警告你,接下來說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不要再cue我,否則小心我對你「開腔」!

宣統:康熙爺,你知道嗎?乾隆爺的墓被一個叫做孫殿英的給盜了!

康熙笑而不語。

乾隆:溥儀,你是不是存心跟我過不去?

宣統:乾隆爺,您的墓是孫殿英盜的,也不是我指使的啊!

乾隆:溥儀啊,聽說你的感情史非常坎坷,不妨和祖先們談一談啊?最好再說一說你是怎麼做到,讓自己的老婆婉容給休掉,還被妃子文繡給戴綠帽的?

溥儀:乾隆爺,你也太沒有風度了吧。後人都說你品味差,您的「農家樂」審美我早有耳聞,可是沒想到你的思想也這麼惡趣味,就喜歡盯著別人的隱私喋喋不休!

左邊是乾隆的審美,右邊是雍正的審美

乾隆:我可是公認的十全老人,大清朝的清高宗,你呢,末代皇帝而已,居然還敢大言不慚地在我面前嚶嚶狂吠?成為軍閥和日本人的走狗最後是什麼下場,還不是被關進監獄裡去了!皇帝進監獄,千古奇聞啊!

溥儀:十年的牢獄,束縛住了我的身體,卻釋放了我的心靈,讓我想通了許多事,我漸漸明白當皇帝真的沒什麼好,就算是像你們這樣自由的皇帝也只是孤家寡人而已。

乾隆笑著說:你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明明是自己當不了皇帝,淪落到了回家都要買門票的地步。

溥儀(無言以對):……

(大清十二帝中,宣統皇帝溥儀是最不像皇帝的一個,一來他從來沒有掌權過,二來他的一生都在被利用,這是一個苦命的人。溥儀是唯一接受過近代思想教育的皇帝,所以他的言行有些現代化,因而設計的劇情裡面他與乾隆皇帝格格不入。至於溥儀為什麼沒有後代嘛,網上都是答案,在此不多說!)

溥儀的故事還沒完。

下期預告:溥儀的愛情

如果覺得有點意思的,歡迎點讚關注,謝謝支持哦!

相關焦點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在大清統治的歷史當中有12位皇帝,如果將這些皇帝進行一個排名,不知道你會如何對比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手大清12帝的排名,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皇太極,因為他開創了大清王朝,而且還對原來的女真部落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為日後大清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末代皇帝溥儀為何大婚之夜獨自呆在養心殿一晚?他有什麼難言之隱
    從各路軍閥到日本建立的偽滿洲國,溥儀的後半生可以說是悲劇的,畢竟長大懂事之後的他才能更加真真切切地體會到成人的痛苦,但是他在成人之前其實過得還算是相對比較自由和幸福的。 溥儀的童年 清王朝還存在的時候,溥儀還小,生活方面也都是正宗的清王朝皇室儲君的待遇。
  • 溥儀妻子口述:老公死前大喊河車丸,我羞愧的低下頭!河車丸是啥
    歷代王朝的亡國之君都是很悽慘,他們身不由己,命途多舛,今天咱們來了解一下末代皇帝溥儀,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 光緒皇帝去世之後,因為他沒有子嗣,因此年僅三歲的溥儀就被扶持上位,成為大清的皇帝,年號宣統。溥儀繼位的時候,清朝已經是搖搖欲墜,他稀裡糊塗的當了三年的皇帝,然後就被稀裡糊塗的趕了下來,成為平民。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在這300年裡,清朝一共出現了12位帝王,清朝雖然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但它也曾繁榮過,也曾輝煌過,在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清朝更是走向了鼎盛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土地增墾,物產盈豐,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
  • 同樣是末世之君,大明的崇禎帝和大清的宣統帝,結局為什麼不一樣
    但是我們知道清朝的末代皇上,宣統帝也就是愛新覺羅溥儀,他的結局卻並不是這樣的。作為大清王朝的最後一任皇帝,他不僅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而且在後來甚至還很罕見的過起了普通平民的生活。這在整個歷史上來說也是非常的少見的,如果我們用溥儀來對比上一個時代,也就是大明王朝的末世之君崇禎皇帝的話,會發現溥儀確實是非常的幸運的! 那麼同樣是作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皇帝,為什麼溥儀與崇禎的命運卻如此的截然相反呢?
  • 得乾隆盛寵20年的令妃,卻慘遭毒殺?153年後出土屍骨揭開其死因
    漢家女子,包衣奴出身,卻能備受寵愛在乾隆皇帝統治時期,後宮妃嬪無數,這其中令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因為這個令妃本是包衣奴婢出身,但是就是這個女人,生下了大清的繼承人。在歷史上面令妃賢良淑德,受盡乾隆的寵愛。
  • 乾隆愛不釋手的一幅古畫,沒想到100多年後,被溥儀賣給了日本人
    畫的生命比人長,自然比人經歷更心酸的起落。提到歷史上的乾隆,大家一定不陌生。乾隆也不例外,有著「老辣」的眼力和「狠辣」的雙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乾隆瘋狂蓋章喜愛的畫作,是為「蓋章狂魔」。這幅趙孟的《鵲華秋色圖》就能彰顯他的瘋狂程度,大家來感受一下。他的書房裡,還有另一副讓他愛不釋手的畫——《六龍圖》。
  • 幸運的「末代皇帝」溥儀不值得你們同情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溥儀被推上了歷史的舞臺,成為了大清帝國的皇帝。 只不過這個皇帝需要加一個「名義」,真正的權力掌控者是他的父親載灃。 雖說如此,但對於一個年幼的孩子來說,權力是什麼並不重要。 他只知道自己是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他可以享受太監對他百般的恭順,他可以體會宮女對他無盡的愛戴,他可以品嘗御膳房為他做的豐盛食物。
  • 清朝分明只有十二個皇帝,為什麼會叫「大清十三王朝」呢?
    所謂「大清十三王朝」其實是電視劇裡的概念,記得早年間有一部港產電視劇,片名就叫「大清十三王朝」。好像還有一個叫什麼「滿清十三王朝」的,因為時代久遠,本人已經記不清二者是不是同一部電視劇了……電視劇所指「十二位皇帝、十三朝」,主要是因為清太宗皇太極使用過天聰和崇德兩個年號,因而被算作了「兩朝」,但這種分法本身實際上就是存在很大問題的……準確說,清王朝其實只有十一位真正意義上的皇帝,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皇帝尊號是他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稱帝之後追尊的。
  • 滿語曾是大清的國語,為何大清才滅亡一百來年,滿語幾乎消失殆盡
    縱然乾隆想了不少辦法,還是沒能留住滿語的輝煌,到了乾隆後期,哪怕是在乾隆多方面的條例下,會說滿語的人還是在快速減少。圖片:皇子說滿語劇照時至嘉慶年間,漢語已經基本滲透滿族了,雖然還沒有成為主流語言,但是幾乎與滿語持平。
  • 溥儀選擇投靠日本成為傀儡皇帝的原因
    1928年孫殿英挖了清東陵之後,溥儀在天津張園為乾隆和慈禧擺設了靈堂,每天進行三次祭拜。溥儀當時便在心中暗暗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溥儀又想起溥偉到天津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有溥偉在,大清就一定不會亡!」
  •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文/禮運暖天下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是我國清朝皇家的姓氏,在滿清王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族的人基本上都改名換姓,隱居各地,以至於現在極少聽到有愛新覺羅姓的人
  • 乾隆7世孫愛新覺羅·恆紹,在吉林身穿皇帝龍袍祭祖,你怎麼看?
    據悉,在我國東北地區,仍有一人總是身穿龍袍祭祖,他就是乾隆七世孫愛新覺羅·恆紹。可以看出,在他心理對於覆滅的大清還有念念不忘的意思,但不管怎麼說,他只能活在夢裡,終究回不去他的大清了。 對於愛新覺羅·恆紹的所作所為,你是怎麼看的?在他心裡,又是怎樣的心裡活動?
  • 溥儀:3歲登基,4次為帝,只為1句話,惹理髮師與眾人捧腹大笑
    中國歷史上關於帝王的傳奇故事中,清末帝溥儀堪稱極為特殊的一位。用溥儀在自述中的說法,溥儀一生做了四次皇帝,只有第四次做「集體皇帝」,才算真正做回了自己。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曜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又稱清廢帝,或宣統帝。溥儀第一次做皇帝:上臺下臺,一切都在懵懂中度過溥儀一生下來,原本按照大清祖制,皇帝之位是跟他無緣的,可溥儀的人生又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三歲的時候,他竟然自自然然,在毫無紛爭的情況下坐上了大清國的皇帝寶座。
  • 大清覆滅已108年,乾隆7世孫至今仍穿龍袍祭祖,還活在夢裡?
    ——《金陵晚望》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的統治也正式結束。天底下的人們也進入到另一種生活狀態,「天下諸事,皆決於上」的人物也徹底成為了歷史。根據家譜的推測,這個名叫恆紹的人應該為乾隆的七世孫。這麼多後代子孫看來,這應該也算是比較高的一個輩分了,他也從來不忌諱這樣的身世。如果自己過得比較好,那也算是為自己的祖先增光添彩了。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吃飯用的碗是景德鎮的琺瑯彩,他喝茶用的茶具是龍泉青瓷,隨隨便便一件東西都是幾十萬。
  • 溥儀東北復國,為什麼不叫大清而叫滿洲國?主要有三個原因
    溥儀的退位在當時不僅僅意味著封建制度的結束,更意味著大清王朝的結束,因此當時有很多清朝的遺老遺少在紫禁城前自殺,聲稱自己在用生命捍衛大清的最後尊嚴。但我們今天不討論這些歷史虛無主義,只是聊一聊溥儀退位之後的故事。 溥儀退位後根據《皇室優待條例》規定,他自己可以在紫禁城裡擁有自己的衛隊和小朝廷,而且民國還會給溥儀等人每年大約400萬兩白銀的生活費。但這樣的生活沒過多久就被馮玉祥打破,溥儀等人先是被馮玉祥從紫禁城掃地出門,而後又被迫離開北京,就在溥儀以為自己的一輩子即將結束的時候,又迎來他人生當中的第一次轉機。
  • 溥儀妻子回憶:溥儀在醫院臨終前,一直喊河車丸,河車丸是何物?
    ——溥儀《我的前半生》作為末代皇帝,溥儀是悲哀的。一方面他一直受慈禧的控制,手中沒有什麼實權。一方面面對著危急存亡的江山社稷,無力回天的他還會被指責為無能,背上亡國的罪名。這位傀儡皇帝的一生也是滿腹心酸,或者說他也是漩渦中的一員。直到他在醫院臨終前,心中大概都充滿了不甘與痛苦,留下了悲劇性的色彩。
  • 清帝退位,禁軍無人反對?真正的大清禁軍早就死在1900年了
    在1900年的大清,也有這樣的一支禁軍,他們奮力地揮舞著手中的兵器同侵略者進行著戰鬥,無怨無悔,最後他們連同冷兵器時代的榮光一起消失在那個血色拂曉。 幾年後,在他們戰死的地方一支新的大清禁軍建立起來了,擁有著比前輩更加先進的武器,卻眼睜睜地看著大清成為歷史的塵埃。
  • 張作霖見溥儀,磕頭行禮後問了溥儀一個問題,讓他面紅耳赤
    1911年辛亥革命全面爆發,大清帝國諸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南北對峙的格局也隨之形成。清政府急調袁世凱率北洋新軍鎮壓,但袁世凱卻在前線與革命黨人達成了協議:袁逼清帝退位,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就歸他。為了逼清室就範,袁世凱除了動用武力,也在談判桌上為他們爭取了許多優待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