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鋰能:國內鋰行業最純正標的,在產能規模和客戶結構上均躋身國內第一梯隊!本土鋰礦資源開發佔據先發優勢,鋰價上漲周期中業績彈性大,股權激勵揭示業績3年至少300%
國內鋰行業最純正標的之一,在產能規模和客戶結構上均躋身國內第一梯隊,同時在本土鋰礦資源開發方面佔據先發優勢。公司鋰鹽產能快速釋放,在鋰價上漲周期中業績彈性大。
1、鋰價預計開啟中長期上漲,有望恢復至7萬元/噸水平
2020年以來,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對鋰消費拉動作用凸顯,處於長期超跌狀態的碳酸鋰價格率先反彈。2021年全球鋰上遊供應無新增產能投放,行業供應過剩壓力緩解。澳洲鋰精礦供應擾動將推動鋰價加速上漲。鋰價將開啟中長期上漲行情,有望恢復至7萬元/噸的水平,較當前價格有60%的上行空間。
2、鋰資源保障成為行業核心關切,也是鋰鹽企業盈利的核心保障
國內鋰鹽生產企業的原料主要依賴進口,2019年的對外依存度達到80%。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其中提及「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鏈發展,鼓勵企業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及相關材料的發展壯大,對鋰資源的重視程度將不斷提高。擁有資源也是國內鋰鹽企業盈利的關鍵保障。
下遊的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傾向於直接對鋰鹽企業進行認證和採購,以保障原料來源的穩定可靠,同時更大程度地控制成本。這一垂直採購的模式不僅要求鋰鹽企業的產品品質合格,同時對企業的原料來源、產能規模和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產能規模及客戶結構躋身國內第一梯隊,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
2019年公司獲得奧伊諾礦業75%的股權,業務布局延伸至鋰礦開採利用,形成一體化布局。盛新鋰能到2020年底鋰鹽建成產能已達到4.3萬噸,遠期規劃產能超過10萬噸,產能規模已躋身國內鋰行業第一梯隊。2020年公司先後進入寧德時代和LG化學的供應鏈,下遊優質客戶導入加速。公司當前在產能和客戶維度的領先優勢有望幫助公司實現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和盈利的大幅改善。
4、自產鋰礦帶來成本優勢,本土鋰資源開發佔據先機
公司控股的業隆溝鋰礦規劃產能40.5萬噸/年,2020年已開始向公司正式供應鋰精礦原料。預計公司自產鋰精礦成本將低於外購澳礦,為公司帶來成本優勢。公司是國內少數具備本土鋰礦資源開發利用經驗的企業,料未來在資源獲取、礦山建設等方面具備先發優勢,有望進一步提高鋰原料自給率,鞏固一體化布局。
5、股權激勵要求3年增長3倍
公司2020-2022年鋰業務營收需滿足30%、100%、300%的增長,此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可按比例解除限售。2019年公司鋰業務營收為7.28億元,對應以上目標,公司2020-2022年鋰業務營收須達到9.5億元、14.6億元和29.1億元。結合公司當前鋰鹽產能快速擴張的態勢,預計公司鋰業務將進入高速增長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