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有著這樣一句歇後語:「火宮殿的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長沙臭豆腐,是長沙美食的一張特色名片。
關於長沙臭豆腐的由來,有人說,它是源自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王致和豆腐是長沙人稱「貓乳」的腐乳,並不是我們所見到的長沙臭豆腐。
最早,長沙臭豆腐並不叫作臭豆腐,而是叫「油炸豆腐」。早在1938年初,長沙的《觀察日報》就曾作過這樣的報導:「火宮殿,吃喝玩樂門門有,油炸豆腐最著名」。
據《長沙飲食志》載,長沙臭豆腐源自湘陰縣,本就是長沙的本土美食,而非從王致和處傳來的。而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據說是由一位叫作姜二爹的人由湘陰帶來的手藝,並且成為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火宮殿小吃中的一絕。
姜二爹所製作的油炸豆腐工藝十分講究,光是豆子,他就要親自挑上好幾遍,力求粒粒黃豆都新鮮健康,不能有一點雜質和黴變,點滷的時候他也親自掌握火候,每片豆腐都用一塊白布包裹起來,碼好後再夾上木板,將水分榨乾,這樣做出來的豆腐原胚,叫「包子豆腐」,四周沒有切痕,浸泡滷水時不易脫落變形,油炸出來周邊同樣焦脆爽口。
浸泡臭豆腐的滷水也是姜二爹精心製作的,都是選用上好的香菇、冬筍等材料製作而成,豆豉則一直堅持使用正宗瀏陽豆豉,需要吊酒的時候,也總是選用上好白酒,甚至是茅臺酒。
這樣做出來的長沙臭豆腐,外表呈豆青色,外焦裡嫩,香氣撲鼻,深受人們的喜愛,而且當年姜二爹的鋪子就開在火宮殿的牌坊底下,地理位置很好,因此他的臭豆腐很快就得到了全市人民的喜愛。姜二爹去世後,姜二娭毑接手了他的事業,繼續在火宮殿賣著臭豆腐。
1958年4月12日下午5時左右,毛澤東主席在黃克誠將軍和湖南省委書記周小舟的陪同下視察火宮殿,提出想吃臭豆腐的要求。在1956年全國推行公私合營後,火宮殿便成了國營飲食店,姜二娭毑的店並不屬於火宮殿飲食店,因此火宮殿的負責人就在她那裡買了臭豆腐送過去。於是,毛主席就吃到了姜二娭毑做的臭豆腐,並且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因此,後來火宮殿飲食店領導決定派火宮殿大師傅沈福生的妻子,也是火宮殿職工的盛純,去向姜二娭毑拜師學藝,學習製作臭豆腐的技術。
盛純學成歸來之後,火宮殿的臭豆腐生意越來越好,為了擴大經營,火宮殿領導又先後派了劉玉昆、劉濤雲兩人去向姜二娭毑拜師學藝。後來,這兩人被人們稱為火宮殿的「臭豆腐三姊妹」,也是「姜二爹臭豆腐」僅有的三位嫡系傳人。如今,這三人之中只有盛純還在世。最後,火宮殿乾脆將姜二娭毑本人也請進了火宮殿,變成了火宮殿飲食店的正式員工。
火宮殿臭豆腐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國外,據說,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也來火宮殿品嘗過這道美食,並且表達了對它的讚許之情。
大家也可以看看我以前寫的一些東西,也挺有意思,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老長沙|長沙這兩年藥店發生的變化真大
老長沙丨樹木嶺菜市場的最新情況,管得有點嚴
老長沙|長沙有個小吃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今備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