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寬丨將自我的繪畫理念與情感植入豐富多變的筆墨語言

2020-12-12 西安德風堂畫廊

崔振寬陝西長安人,1935年生於西安,1960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陝西省山水畫研究會名譽主席、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顧問、西安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陝西國畫院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作品參加第六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百年中國畫展」,首屆和第二屆「當代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獲藝術獎),「中國當代藝術歐洲巡迴展」,「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60年展」,「中國美術60年,紀念改革開放30年中國藝術大展」,「聯合國世界公務員日中國藝術大展」等。

崔振寬出版有不同版本的《崔振寬畫集》多種,數十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上海美術館等學術機構收藏。並被列為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課題山水卷核心畫家及《中國畫當代藝術30年》課題重點研究藝術家。

崔振寬在筆墨上不同於任何一位長安畫派的畫家。早年雖受老長安畫派的影響,但是在其經過對自己藝術的不斷體驗和探索之後,他獲得了屬於自己的筆墨語言和藝術風貌。

對大山大水的把握可以全方位的體現一個畫家對繪畫的駕馭能力,崔振寬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不管是雄渾的黃土高原,還是陝南秦嶺的幽深,亦或是川北嘉陵山水的靈秀,崔振寬都能一一駕馭,並體會精微,且寓於畫圖。

經過90年代的摸索和反省之後,崔振寬的山水畫逐漸成熟起來,形成了強烈個人標誌的筆墨風格,以焦墨和焦墨著色為主,作品日趨蒼渾、強悍和老辣。而且崔振寬在枯筆渴墨之中又注入了蒼潤之感,使山川樹木別有一番濃鬱的蒼茫渾厚之感。

崔振寬始終謙卑而焦慮地思索著傳統藝術進入現代世界的方式。在他的作品畫面中平面性的結構得到強調,卻並沒有減弱畫面該有的深度,淹沒筆墨,消解內涵。崔振寬將自我的繪畫理念與情感有機植入豐富多變的筆墨語言,畫面表現自由舒放,畫意深厚華滋。

相關焦點

  • 崔振寬畫集丨水墨卷
    近年來,餘喜作焦墨山水,以勁健的力度感和強烈的黑白效果,揚棄傳統山水之程式符號,避免『古人味』,也不是『真實地再現對象』,以避免『寫生味』,力求以意象和抽象的筆墨語言表現對現實之體驗,可謂介乎傳統與現代之間,以取其符合本人作畫理念和興趣愛好也。」
  • 詩意花鳥書神韻——記著名畫家道金平的筆墨人生
    在幾十年書畫創作過程中,注重傳統,融古匯今,從歷代名家當中汲取豐富的藝術精華,繼承了傳統文化中神達其妙的藝術特點。創作中以意賦形,情境交融,疏淡清逸,又不失靈動!充分顯示出揮灑自如的筆墨功力,體現了傳統繪畫「形神氣韻」的創作觀念。其花鳥畫表達出道金平先生的情感之豐富,詩性之真情,用他特有的詩情畫意,描繪自然空靈的意境,用筆墨線條、色彩的語言體現個人情感精神,揮灑而不失法度。
  • 中國傳統繪畫與現代繪畫的差異
    傳統繪畫是用線來塑造形體的,由於原始的漢字是像形體,加之毛筆的特性,因此中國畫是「以書入畫」,確定了它的書寫性。傳統繪畫以「寫意」為真,意者心音,寫心中的意象,利用客觀物象的形來寫心中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得意而忘形,得意而忘象」,不以形似而論之。是顧愷之最先確定了「以形寫神」、「境生象外」的意象思維模式。
  • 繪畫藝術的標新立異與自我革命
    只有做到自檢、自我革命,才能時常發現不足之處,可以說自我革命、自我覺醒是好作品誕生的前提。齊白石無望入仕、懶於應酬、與世無爭,卻始終以一顆質樸自我否定的心性,在藝術體驗之中不斷自我革命、變法變意,予篆隸於行筆,予色彩於翰墨,以秦漢碑版古拙筆力,化作新的藝術信息,創造出獨具情懷的語言和民族特色形式的繪畫作品。
  • 「津門網」繪畫考驗對於自然事物的提取能力,以及造境傳神的筆墨
    今天我們繼續來分享一種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當中有來自於寫生的作品也有寫意的繪畫,能夠較為全面的概括畫家對於自然事物的提取能力,以及造境傳神的筆墨功夫,這些繪畫作品出自於許俊先生之手他是北京人,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 「七社畫展」西安開幕 著名畫家崔振寬:陝西畫壇後繼有人
    此後,「七社」每年都會舉行一次作品展覽,而今年的展覽,吸引了包括崔振寬、張振學、邢慶仁、趙熊、李宗奇、李翔宇、姜怡翔等書畫藝術界名家、大家的到場和關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表示,「七社」成員在業內和社會已產生一定影響,他們各自以自己的生活方式,關照山水、關照花鳥和人物,並在各自的領域形成自己的藝術面貌,在混沌裡摸索到自己的語言。
  • 中國山水畫特徵明顯,文可載道、雅能致趣,淺析筆墨外的三特徵
    中國山水畫特徵明顯,文可載道、雅能致趣,淺析筆墨外的三特徵文/華勇中國山水畫自古便有情景交融的特點,以山水為情感的陪襯,藉助山水趣描繪自然之景,又從自然景象中綻放出個人思緒,以至於將畫作賦予新的內涵。在繪就山水作品時,需藉助於筆墨傳達畫中韻味,筆墨乃以形繪景之基,但其實除去筆墨外,山水畫還有很多鮮明特徵,淺析筆墨外的三特徵。
  • 筆墨出於傳統,圖式呈現當代
    總體面目自我概括為——北派的山勢,南方的情懷。   這一深埋於內心的山水意象,決定了他的畫面山體並不以險峻取勝,而是以「表現覆蓋在山巖上的鬱鬱蔥蔥的林木植被而顯現出筆墨的華滋氤氳。」此次展覽的策展人尚輝談到:「羅一平的山水畫表現出一種在忘我虛靜的狀態下,對於自然造化精神魂魄的直覺捕捉。既有將黃賓虹與黃秋園合二為一的創造性整合,又有陸儼少以雲煙變幻充塞的大開大闔的奇縱架構。」
  • 論中國書畫語言對西方風景油畫的影響!
    觀者對於一幅畫的第一印象,奠定一幅作品的情感基調。在中國傳統書畫中,色彩是獨立且主觀的,呈現在畫面中,黑白是主要的語言,運用不同濃度不同面積的黑白墨色,或表示明暗、陰陽,或表現山川河流、天空白雪等。以及一些淡雅的顏色運用,畫面整體素淨雅致。色彩雖不豐富,但畫面卻不單調,傳達出多層次的意境和深刻的意味。這樣的色彩理念和用色系統隨著絲綢之路的連通,漸漸滲透西方繪畫領域。
  • 預告丨「滿架薔薇一院香」將於江蘇省美術館展出
    作品媒介以當代藝術創作的新形式為主,兼顧傳統語言與文化創意特點,發掘藝術新人,並揭示不同藝術門類的獨特魅力。 女性藝術是討論當代藝術時頻頻出現的熱門話題之一,女性天生有著細膩的情感、更加深刻和豐富的生活感悟,她們對這個時代的發展變化對周圍的人與事物更加的敏感。
  • 貓狗特工隊|美國藝術家帶來一組將情感和繪畫語言合二為一的油畫
    藝術家Jennifer Gennari喜歡繪畫小狗為主題的油畫作品,畫面非常具有表現力,將小狗狗的憨態可掬一覽無遺。油畫藝術的初級繪畫是將事物進行真實表現,Jennifer Gennari的作品做到了。▼Jennifer Gennari的油畫作品中,並沒有多麼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但卻繪畫的生活而充實,畫面立體感很強。
  • 記得先生,姜寶林中國畫筆墨傳習展亮相潘天壽紀念館
    潘天壽 羅漢圖吳茀之 紫藤 1972年展覽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內容,也是試圖為中國畫筆墨在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展覽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或課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對研究老先生的教學理念,豐富中國畫教育史,皆具有積極意義。
  • 儒士潘天壽——兼論筆墨作為「表徵系統」及其未來學價值
    「筆墨」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生長發展起來的特殊藝術語言,而這種人格理想,在繪畫藝術中也需要「筆墨」這樣痕跡化的形式語言來承載、表達。筆墨之所以為中國所獨有,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繪畫過早地精英化。除了文士很早就參與繪畫創作之外,統治者也愛好繪畫,比如梁元帝蕭繹就是出色的畫家。由於中國知識精英過早參與了繪畫行為,就把他們的文化修養帶入到繪畫創造發展的過程中,使得「遊於藝」「大象無形」「文以載道」的思想,以及重神重意、重視主觀情緒表達等等理念,很早就被納入到繪畫創作中。
  • 師心——「記得先生」姜寶林中國畫筆墨傳習展今天開展
    展覽所涉及的一些探索性內容,也是試圖為中國畫筆墨在當下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思考和討論的空間。展覽中展出的老先生的手稿或課徒作品,很多是首次露面,對研究老先生的教學理念,豐富中國畫教育史,皆具有積極意義。一筆一墨,耀文含質——關於筆墨的學問筆墨是中國畫的核心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具民族特色的繪畫語言。所謂的「筆」和「墨」,從它的物理意義來看,是民族書畫藝術的書寫工具。當「筆」與「墨」連在一起——「筆墨」時,意義就完全不同。
  • 融西貫中筆墨山水自成風,訪「李家山水」創始人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這是他用幾個字概括了他在山水畫實踐上的一些要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繪畫中的重要部分。首先是「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氣」,作畫需有傳統的筆墨但也要具備獨特的眼光,要包含意境、作畫的選擇和構圖。而我們所說的「生氣」是藝術家對特殊性微妙的新鮮感體會。二是氣韻,要有韻味,畫物象並不是完全寫實,要作為藝術語言表現出來。
  • 再現與表意的博弈——淺議意象風景繪畫的語言表達
    意象風景繪畫的演化軌跡是人類關於視覺和知覺「再現」的夢想過程,相對於再現性寫實風景繪畫,意象風景繪畫可以看作是畫家情感心理訴求在畫面上的凝固呈現,是由外到內的一種心理反映,由對具有「鏡像」時效的實景的轉化而成為畫家的情感表達語言。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意象風景的創作過程就屬於這樣一種探尋可能存在的「本真」行為。
  • 「津門網」高劍父的繪畫理念,讓嶺南畫派從廣東走出嶺南走向世界
    關於一個畫派的成立,往往都需要一些核心的人物,他們對於自己的繪畫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同時也會提出一些繪畫的理念,並且能夠影響一幫人甚至影響一個地區,比方說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嶺南畫派的一些繪畫作品,這些繪畫作品出自於高劍父先生之手。
  • 繪畫素材|濃鬱的色彩,豐富的肌理,丙烯畫可以這樣美
    丙烯顏料對很多繪畫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繪畫顏料印度藝術家suraj patel就非常擅長用丙烯顏料作畫濃鬱絢麗的色彩、灑脫豐富的筆觸創意多變的表達方式常常給人們全新的視覺享受今天就和樂繪一起走近這位富有才氣的藝術家的作品吧suraj patel在繪畫中通過不同筆的選擇來呈現自己理想中的效果
  • 虞山畫派創始人王翬,融合南北畫法,用筆墨建構「世外桃源」
    能為王翬所標榜的畫家大抵都有明確的自我風貌,不因襲他人窠臼,能學古而不為古人所囿。,並在此基礎上,適當吸收了某些北宗繪畫的因素,將之冶煉一爐。前一階段中形成的那種既有傳統又有自我的山水畫,在這個階段已經從意境、筆墨和丘壑的結合上形成了 自家特有的情味與程式 ,達到了高度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