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曖對公主說了一句話,便嚇的父親郭子儀一身冷汗

2020-12-17 德雲小小妹

子美為真實夢境寫詩存錄的並不多,他擔心太白被當作叛黨而殺頭。京城傳來的消息一點兒也不讓他寬心,朝廷開始向人民課重稅,軍隊中也繼續不斷出現不歸順朝廷、不把代宗當君王之人。這兩點是子美晚年縈繫於心的大憂患。

大曆二年(767),據史記載,頭兩個月裡,有關郭子儀家的一個小故事,十分微妙。正月裡,因頭年年末周智光有殺掉朝廷派去的監軍,並辱罵朝廷,抱怨說自己有功朝廷卻不升自己做大官,揚言自己的軍隊就在天子腳下,隨時能夠踏破長安城挾天子以令諸侯等反叛跡象,代宗密令郭子儀討伐周智光。

郭子儀便布兵於渭河一帶,智光手下將士聽說以後,開始密謀離開智光,不久,智光手下大將李漢惠率領自投降歸順郭子儀。與此同時,朝廷又發詔貶智光(時官位左僕射)為澧州刺史,智光手下牙將姚懷、李延俊趁智光元氣大挫之時殺掉了他,並將他的首級獻給郭子儀。

二月裡,郭子儀入朝匯報戰績,皇上命心腹大臣元載、王縉、魚朝恩輪番宴請郭將軍,每宴花費十萬緝。同時,皇上待子儀十分重禮親切,常常直接稱呼大臣而不叫他姓名。

如此在二月裡,郭子儀家就發生了一件驚動皇上的事:代宗的女兒昇平公主是下嫁到郭子儀家的,是郭子儀兒子郭暖的媳婦,大概小夫妻的關係因政治聯姻缺乏愛情基礎而時常吵嘴,某天爭吵的內容十分嚴重,郭曖說「汝倚乃父為天子邪?我父薄(看不上)天子不為!」公主怒而馳車回宮奏之於父皇。

皇上聽了,解釋兩家關係給公主聽『此非汝所知。彼(郭子儀家)誠如是,使(假如)彼欲為天子,天子豈汝家所有邪?」軟語安慰了昇平公主一番後命令她回歸郭子儀府上。郭子儀聽到此事,嚇得將郭曖囚禁起來,送往朝廷問罪。誰知皇上反而寬慰郭子儀說「鄙諺有之『不痴不聾,不作家翁。

』兒女閨房之言,何足聽也!」郭子儀帶著一身冷汗回到家中,將郭暖打了幾十棍子了由此就不難理解子美對武力的恐懼了,鑑於郭子儀的軍功威望,不光其子其將士有取皇家而代之的強烈潛在心願,在民間這樣的議論肯定也是不絕於耳的,而子美不願看到改朝換代之事在他有生之年發生,除了有儒家正統維護現有君臣體系的固有觀念作支撐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子美與三代君王有割捨不下的恩情基礎。

他認為玄宗、肅宗、代宗都是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的才華的,至少他主觀上必須如此估計,這樣才能把一切不如意之帳都算到奸臣和叛軍身上。因此,即使在自己的思維中,在自己的詩作中明確意識到,並且表現出君王的大錯是十年亂局的源頭與根本,子美也要維護君王。對於子美來說,這也是在維護自己思想感情的完整性,維護自己性格始終如一的長處。

老年子美在夔州用詩為八位與自己氣場相通的唐朝人物作傳,集中表達了上述論點。後來他又以自己的經歷為例,從各個角度進行了更為明確的闡釋。在《上遊》中,子美著重講自己為房竄申辯的理由,從唐玄宗時李林甫一手遮天,利用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嫌隙矛盾大搞私刑殘害忠良「朱門務傾奪,赤族迭罹殃」,到朝廷皇家浪費民脂民膏過奢侈生活並且養虎(軍隊)為患,釀成「安史之亂」這個大禍,一時君臣狼狽窘迫,皇帝出逃,太子另立朝廷,不僅房竄這種文官作戰失利,連郭子儀這樣的大將也一樣兵敗清渠,而朝中當務之急是缺少忠誠的官員,為此子美「憂憤心飛揚。……斯時伏青蒲,廷淨守御床」。

為此觸怒肅宗,而肅宗雖未殺他和房館,但實際上將他們逐出朝廷,子美心中一直認為肅宗是錯誤的。在《借遊》中,子美著重講自己青年時代的遊歷故事,仔細分析亂世源頭養虎並驕縱其為禍患,就潛伏在好日子的裡面了「是時倉原實,洞達寰區開。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臺。君王無所惜,駕馭英雄才。

……肉食三十萬,獵射起黃埃。」子美這段詩意直指唐玄宗開邊好戰的君王意志,導致軍人以立邊功為己任,心內嚮往朝廷三臺(尚書中臺、御史憲臺、謁者外臺)的高官厚祿。

特別要關注的是「君王無所惜,駕馭英雄才」句,直切君王錯誤要害處:唐玄宗為了籠絡邊將,不惜給予很高的官位爵位並且賞賜無度,特別是對安祿山一再放任,調用各地糧食布帛給他,打了敗仗也不計較,養得三十萬肉食壯漢反過來徵戰中原。

如此「細說」子美仍然意猶未盡,又在《繾懷》詩中借回憶往日與高適、李白快意邀遊的生活,再論「先帝(唐玄宗)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百萬攻一城,獻捷不雲輸。組練氣如泥,尺土負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辭大爐。」指責好武的玄宗自己搞垮了自己的富裕國家,用百萬軍隊去攻打城池,只聽報捷不管輸敗損失代價,將國家的精兵強將(組練)當作賤泥一樣,所取得的一尺土地要用犧牲一百個軍士的生命去換,到頭來,開拓邊土的皇帝意志尚未圓滿,而天下的元和之氣大傷。「大爐」典出《住子·大宗師》:「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

「元和辭大爐」,即子美借「大爐」二字代指人間天地,論述和平安寧被戰亂完全粉碎了。子美先生不僅清楚地看見並指出了皇帝或者說皇家的錯誤,並且十分盡心盡責地為皇上想出了解決之道,那就是在《往在》這首詩中一針見血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皇帝必須來一次「自罪己」,即向全國人民下一道詔書,專門談論並承認自己的過錯。這樣才有恢復君臣秩序、國泰民安的可能,才有「京都不再火(指被叛軍燒毀),涇渭開愁容」的美好結局。

以上有籠統替皇家反省的意味,具體到給當朝人主唐代宗批評與建議,子美在《夔府書懷四十韻》中不厭其煩地細細論述,雖給代宗留了面子,但論事說理無不切中要害「總戎存大體,降將飾卑詞。楚貢何年絕?堯封舊俗疑。

……即事須嘗膽,蒼生可察眉。議堂猶集鳳,貞觀是元龜。」子美看到代宗朝又是宦官專權、諸鎮擁兵,而文臣待制集賢院完全是個擺設,加之代宗生性懦弱,在這悲慘的處境當中一味姑息、遷就各方力量,繼續勞民傷財,完全不能體貼百姓疾苦,『萬裡煩供給,孤城最怨思」,弄得即使是夔州這邊遠的小城人民都不堪重負,「綠林小患」四起。

子美希望代宗能堅強一點,必須臥薪嘗膽痛懲前失,改變姑息遷就的舊作風,拿出做君王的樣子來,深察民情民意,順應民情民意來治國,在朝廷政治上要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開堂納言聽取文武百官的意見,以回到貞觀之治那樣的好時代為自己作為一國之君的使命……詩作中子美熱血沸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卻原來統統都只是他的一場夢想而已,這場夢想從大曆元年一直延續到了大曆二年的春天。

在我們女讀者看來,子美的這個春夢真是名不副實,完全是一個噩夢的內容,無趣到極點,可惜了「桃花氣暖眼自醉,春渚日落夢相牽」的幽美與曖昧,我們只好單把它拿出來,作為女子們的白日夢的最靚標籤了。

浦起龍說「上下截如不相蒙者,不知世亂民貧之思,除夢即己,夢醒即來,此自性情所結。」這回子美是夜有所思,晝有所夢了。在我看來五六句概述夢境,可惜了那個白晝裡紛繁奇異夢境中的光怪陸離的意象了,也許是子美懶得像上次寫夢李白那樣,詳寫夢中境象,便來個直接以心思代夢境了。

容我多事猜測一下,依這兩句詩,子美夢中一是回了故鄉舊宅卻不得門而入,故鄉門巷被「荊棘」圍困,荒無痕跡;二是夢見了日思夜想的身陷萬種困境裡的可憐的人主,夢見人主身邊的人,夢見對中原故土和皇城皇宮心懷鬼胎的人,夢見這些人圍住了年輕的人主,子美想幫又幫不上,被焦急驚醒,醒來也只是徒有嘆息而已。

相關焦點

  • 郭子儀兒子坑爹一絕,對公主說他老子不屑當皇上,把他老子嚇傻了
    有一年,郭子儀過壽,兒女們紛紛磕頭祝壽。輪到老六郭曖兩口子時,人竟然沒在!大哥郭曜剛要發火,忽然,老六的使女慌慌張張跑來,在郭子儀耳旁小聲嘀咕兩句,郭子儀聽完,手一抖,酒杯差點摔地!怎麼回事?郭曖小兩口吵架了,媳婦一氣之下,跑娘家去了。她娘家可不是尋常人家,哪兒?皇宮!沒錯,郭曖的老婆,就是唐代宗愛女昇平公主。
  • 公主:駙馬打我,父皇要為我做主!皇帝:駙馬沒錯,是你太任性了
    然而,總有極個別膽大的駙馬,因忍受不了公主的脾氣,壯著膽子與之爭吵,甚至還會對公主動手,最典型的莫過於唐代的郭曖。許多人對郭曖感到陌生,如果提到他父親郭子儀的大名,估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郭子儀乃武狀元出身,起初混的並不太好,五十多歲才當上太守,與朝廷重臣還有不小的差距。
  • 皇帝愛女昇平和名將郭子儀幼子郭曖夫妻吵架,兩強相爭,如何勸解
    父親為唐朝名將,郭曖本人也是文武雙全,深得唐代宗的喜愛。女主昇平公主,唐代宗的女兒之一,她一生被父兄寵愛,婚姻幸福,所生子女皆得好運,說她是唐朝最幸福的公主也不為過。昇平出生於安史之亂前一年,母親是楊貴妃的侄女崔氏,父親是唐玄宗最喜愛的嫡皇孫廣平王李豫。李豫,在史料中記載為:「宇量弘深,寬而能斷。仁孝溫恭,動必由禮。」
  • 功臣不是被逼死,就是被逼反,郭子儀憑什麼得到善終?
    當然,成功明哲保身的臣子,也是少數,但就在這少數中,有個出色的人——郭子儀。郭子儀是權臣們的榜樣,世人評價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據《智囊》記載:當年,郭子儀的小兒子和昇平公主吵架,氣惱中,脫口說出:「你以為你是公主,有個皇帝老爹,就可以高高在上,隨便擺臭架子嗎?要不我爹相讓,你爹哪能坐上那個位置。」
  • 郭子儀妻妾成群,又和皇帝要了6個美女,郭子儀:為了保命
    《新醉打金枝》裡面的郭曖和昇平公主之間歡喜冤家的故事,裡面提到了以郭曖的父親郭子儀為首的武將和以唐代宗堂兄晉王為首的一眾文臣兩大陣營互相敵對,爭執不休。但是郭子儀能夠在黨爭之中完美的退休就不得不提到他敏銳的洞察力和超高的情商了。
  • 男子在家整理父親遺物時發現特殊物品 嚇出一身冷汗立刻報警
    3月19日,鄭州一居民在家整理父親遺物時,在箱子裡發現一樣東西,嚇出一身冷汗隨後報警了。3月19日上午,鄭州市民沈先生在家裡打掃衛生過程中,在整理過世父親遺物時,竟發現一發「炮彈」。「炮彈」長約50公分,尖端部分鏽跡斑斑,下座為銅質金屬。
  • 公主的這3個特點,男人根本招架不住
    一、唐朝公主難伺候其實這一點說白了就是「公主病」。公主從小都是嬌生慣養,脾氣大、難伺候,而在此環境下養出來的「公主病」,讓那些達官貴人對其都是敬而遠之,所以哪裡還敢娶呢?比如唐代宗就曾經將自己的女兒昇平公主嫁給當朝大將郭子儀的第六子郭曖為妻。
  • 【原創】產區酒事:聊聊汾陽王郭子儀家的宴席
    第二年即公元757年,肅宗心有餘悸而又春風得意,略表謙虛地對郭子儀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到了763年,唐代宗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稍帶自責地說「用卿不早,故及於此。」言簡意賅而意味深長。《唐國史補》直接一句話概括說他「勳業福履,人臣第一」。但他還是一再的低調、謹慎,給皇帝寫個信還謙虛地說自己「德薄蟬翼,命輕鴻毛」之類的話。
  • 吳昕談被《浪姐》淘汰時狀態,鄭爽太敢說,一句話把吳昕嚇出冷汗
    當然,她還很直白,很耿直的一面,一句話直接把吳昕嚇出冷汗,事情是這樣的,節目中說到網絡用語「我沒事」,其實真實意思是「正要生氣,而且快要氣死了」,吳昕直言成年人確實比較愛說「我沒事」這幾個字,她說自己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簡稱《浪姐》)中被淘汰的時候,心情低落到極點,但導演還不停地在旁邊採訪她,其實這個時候,是最不想說話的,所以吳昕故作堅強地說:「我沒事,我沒事
  • 郭子儀兒子郭曖娶公主為妻,吵架時說了句話,差點被滅九族
    發生在郭子儀身上的一件小事,最能體現當時皇權式微的政治狀況。郭子儀是唐中後期的一位聲名卓著的大臣 ,歷仕唐玄宗、肅宗、 代宗、德宗四朝 ,在平定安史之亂、討伐軍閥割據勢力、抵禦異族侵略等重大鬥爭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被四代皇帝視作國家棟梁 , 倚為朝廷柱石。像這樣的大官,皇帝自然是要極力籠絡住的 ,除了高官、厚祿之外,婚姻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
  • 唐玄宗賞賜6位美女給70多歲的郭子儀,郭子儀竟然來者不拒
    郭子儀晚年時期,唐代宗試探他,賜給他的6位美女,郭子儀不僅接下,還經常大擺筵席,揮霍無度,且命僕人出行時盛裝打扮。郭子儀花甲之年掛帥,平定安史之亂;古稀之年,單騎退回紇,力挽狂瀾,為大唐續命。是大唐中興之臣,說他功高蓋主一點不為過。因此,過於強悍,也給他招來了不少流言蜚語。
  • 1991年,倪萍春晚零點倒計時念賀報,嚇出一身冷汗,發生了什麼?
    說到倪萍,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幾代人都是看著她的節目長大的,她主持過13屆的春晚,和央視多檔優秀的節目。在董卿之前,倪萍是央視名副其實的「一姐」。然而,近幾年她的消息卻越來越少了。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懷念當年在鏡頭前的倪萍。
  • 寶貝女兒總說耳朵癢,爸爸用手電筒一照,頓時嚇出一身冷汗
    寶貝女兒總說耳朵癢,爸爸用手電筒一照,頓時嚇出一身冷汗貪玩、好奇心中是小孩的天性,父母與監護者也沒辦法做到24小時都呆在孩子身邊。前段時間,王先生的寶貝女兒一直說耳朵癢,但是王先生並沒有放在心上,直到女兒說耳朵有點痛後,才引起了王先生的重視。可是當用手電筒一照之後,王先生後背一涼,連忙喊來妻子連夜將女兒送到了醫院。醫生在了解情況之後,小心翼翼從孩子耳朵裡面取出了一條蟲子,夫妻倆都倒吸了一口涼氣,內心充滿了愧疚。
  • 維繫國家二十餘年,功高蓋主卻能善始善終,郭子儀是如何做到的?
    郭子儀在唐軍中威信甚高,在外族心中,也是不敢小覷的狠角色。僕固懷恩騙回紇人,說郭子儀和唐代宗已死,回紇人這才決定趁火打劫。聽說郭子儀沒有死,對於他們也是不小的震撼,於是狐疑的回紇人要求親自見見郭子儀。兩軍交戰,本是劍拔弩張,如果讓主帥前往對方軍營,風險係數自不必說,但為了國家安危,郭子儀選擇以身犯險,用遊說的方式解決爭端。
  • 解放軍一早巡臺,「臺獨」心虛嚇出一身冷汗,臺媒慌亂:太過巧合...
    蔡當局一再企圖背靠美國"以武拒統",肆意惡化兩岸關係,近日美方再次擬定對臺軍售蔡當局顯然得意忘形,但"臺獨"分子終究還是高興太早,解放軍一早巡臺,"臺獨"做賊心虛嚇出一身冷汗。 臺媒對此驚呼太過巧合,大陸更像是一早便掌握了時機情況以及時間,在8點9分大陸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灣空域,高度為7000米,臺空軍緊急升空警戒,以及兩次廣播"驅離"。而對於那些做賊心虛的"臺獨"分子怕是已經嚇出一身冷汗。
  • 郭子儀,歷經唐七朝不倒的元老,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狀元
    要說武舉制,從什麼時候開始,應該是從漢朝就已經開始有了,但是武狀元出名的,要數唐朝的郭子儀了!他可是歷經七朝不倒武狀元!也是中國少有的武狀元,能建功立業的!郭子儀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又輝煌,最早起始於武周時期,他考取的武舉第一名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