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我國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大。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主要還是因為我國有著強大的實力,尤其是軍事方面。我國不僅擁有了先進的五代戰機,也有了自己的國產航母,這無疑令其他國家非常羨慕。
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並不容易,幾十年前,由於來自西方的打壓,我國一直難以得到發展。即使經過不斷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步,與西方相比還是有著極大的差距。無論是核潛艇、巡洋艦還是戰略轟炸機,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都只是奢望而已。幸運的是,那時的烏克蘭並沒有拒絕與中國合作。從烏克蘭進口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後,中國終於在軍工領域有所突破。
通過對這些武器的仔細研究,中國研發出了多款國產武器,更是擁有了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並沒有能力繼續對瓦良格號進行建造,之後只好將其賣給了中國。若是當初烏克蘭沒能頂住來自美國的壓力,中國根本不可能那麼快擁有航母,如今也不可能成功進入雙航母時代。不過在烏克蘭送給中國的所有禮物中,其實最珍貴的不是航母,還有更重要合作,我們從中獲益不少。
如今的烏克蘭雖然十分落魄,但當年的烏克蘭的確是人才聚集之地。烏克蘭曾是蘇聯的加盟國,技術方面的積累相當豐富。蘇聯被迫解體後,由於經濟方面過於困難,烏克蘭許多軍工產業都無法繼續維持,眾多人才也面臨失業。趁著這個機會,中國便向烏克蘭大量的工程師與軍工人員拋出了橄欖枝。
蘇聯曾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與美國相提並論的國家,有了這些人才的加入後,中國軍工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之後中國的運20能順利誕生,也與這些來到中國的烏克蘭人才有著極大的關係。當然不止是運20,在這些人才的幫助下,我國還研發出了更多的先進武器。不得不說,通過這一筆買賣,我國可是賺大了。
中國一向是個知恩圖報的國家,烏克蘭對中國如此友好,中國對烏克蘭也是非常感激。在中國的能力範圍內,中國也願意為烏克蘭提供幫助。可惜烏克蘭選擇了親美政策,這無疑給兩國的合作產生了極大的阻礙。比如中國決定收購馬達西奇公司一事,在美國的阻撓下一直無法順利進行。雖然收購這一公司之後能推動中國在發動機領域的發展,但這也能讓該公司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