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文」的澳州香蕉人尋根中國 愛上學漢語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被中文」的澳州香蕉人尋根中國 愛上學漢語

  中新社長沙4月9日電 題:「被中文」的澳州「香蕉人」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澳洲『香蕉人』多數不懂中文,內心亦不願學中文,但其父母均有一種迫切願望,他們設法讓孩子接受中文教育,了解中國文化。」澳大利亞墨爾本新金山中文學校教師沈雪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解釋當地華裔青少年「中文熱」的原因。

  沈雪玲所說的「香蕉人」,是指出生在國外或幼年就赴國外的華人後裔新一代。他們有著黃皮膚、黑頭髮的華人特徵,但不識中文,接受西方教育,說一口地道英語,常被描述為「夾縫中的人」和「中文盲」。

  墨爾本新金山中文學校的53名華裔青少年,9日結束在湖南為期半月的「尋根之旅」乘機返澳。這半個月間,華裔青少年研習中國舞蹈、武術,學習中國剪紙,參觀長沙銅官窯、嶽陽樓、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謁拜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

  「我現在愛上了中文,擺脫了『中文盲』的稱呼。」祖籍山東的華裔青少年郭嬌嬌用流利的中文告訴記者,自己學中文已有5年,但和許多澳洲「香蕉人」一樣,經歷了刻骨銘心的過程。

  「我出生在澳洲,爸媽卻要求我能說中文,當時覺得不可思議。」郭嬌嬌說,自己12歲開始起步接觸中文,當時只能與年紀小的華裔一起上課,導致內心自卑不願學,還常常與母親爭得面紅耳赤。

  但父母的態度十分堅決。郭嬌嬌的家離新金山中文學校有1小時車程,每個周末,父母都要開車送她到那裡上課。慢慢地,郭嬌嬌愛上了中文,也從中體會到學習中文的樂趣。為了不辜負父母的期望,她每天看中文電視劇,加之父母營造的語言環境,郭嬌嬌現在已能通讀中文版的《三十六策》。

  此次來湖南「尋根」的華裔青少年迪龍性格活潑,在和記者交流中他也坦言,曾因「中文太難」差點放棄學習。迪龍說,父母要他了解中國文化和語言,不希望自己長大後到中國不會說漢語。

  剛開始學中文時,迪龍很不情願,「每當媽媽讓我讀中文時,我都會亂鬧,感覺很痛苦。」但在父母的開導下,迪龍開始讀中文報紙,學著寫漢字。「中文很『難啃』,但有用,能讓華裔深入了解祖(籍)國的歷史與文化。」

  目前,澳洲的中文學校日益增多,華裔進入中文學校的數字也逐漸攀升。據統計,僅雪梨的周末中文學校就達近百家,學生逾萬人。新金山中文學校系墨爾本學中文人數最多的中文學校。

  澳大利亞墨爾本新金山中文學校校長孫浩良希望,這次活動能讓澳洲華裔青少年愛上湖南和中國文化,成為中澳兩國文化交流的民間使者。(完)

相關焦點

  • 海外華裔青少年成「接力棒」:從「香蕉人」到「芒果人」
    當澳大利亞人問她來自何處,她會自豪地回答:「我是華人」。  在海外,像袁艾嘉一樣會說中文、懂漢字的華裔青少年越來越多。準確地說,他們已從有著黃皮膚、黑頭髮卻不識中文、能說一口地道英語的「香蕉人」,變成了在接受西方教育同時,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芒果人」。
  • 澳2500萬人中僅130人會流利漢語,學習中文人數下降專家擔憂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6月24日報導,一份新報告顯示,澳大利亞2500萬人口中,只有130人非中國背景的澳大利亞人會說流利的漢語。澳洲人學習普通話是非常必要的。根據前工黨議員克裡斯·伯恩的說法,僅僅是因為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澳大利亞人錯誤地認為他們與生俱來對中國很了解。
  •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蝙蝠龍捲風」侵襲澳昆州 父母擔憂孩子上學安全 2020-02-06 15:3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何路曼 責任編輯:何路曼
  • 漢語是澳洲第二語言,但澳華人已成亞裔澳人,而非華裔
    不過在遙遠的大洋洲,漢語卻在這個國家生根發芽,甚至成為了該國第二大語言,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漢語在澳大利亞很多州成為僅次於英語的第二語言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和美國一樣是移民國家。隨著中國移民的不斷增加,漢語成了澳大利亞很多州的第二語言。具體是什麼情況呢?漢語的使用範圍擴大,與近年來華人新移民數量的快速增長有關。
  • 學中文很簡單?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英語課和自然、政治一樣,還僅是副課,可是,自從來到出自,英語就變成了主課,而且還是最讓我頭疼的課。每次在上英語課的時候,我都經常會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中國人要學英語呢?不過,到最後為了能有一個好成績,也只能接受學英語的現實。
  • 線上學中文 玩出新花樣
    在此背景下,線上學中文已成為不少母語非中文學習者的必選項。    線下學習轉至線上學習  相比線下,線上學習中文方式更加靈活,選擇更多。有的學習者會選擇購買線上課程系統地學習中文,比如選擇「錦靈中文(jinglelingo)」,看上的正是其面向全球提供的「系統化中文」及「中國傳統文化」線上課程;也有學習者使用移動應用軟體,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中文水平,比如選擇「漫中文」,看中的是這款原創漫畫App的趣味性——用戶可以看漫畫、聽發音、看釋義,也可以收藏標準普通話版的讀音複習,還可以給漫畫配音並分享。
  • 讓兒子學中文、去中國「尋根」……白人父母養了17年「中國兒子...
    這對父母不僅讓兒子學習中文,認了中國人當乾爹、乾媽,還多次帶他前往中國「尋根」,最後竟發現兒子是韓國人。這個故事由一名用戶分享在Tik Tok視頻平臺上。據這名用戶描述,這對白人夫妻在領養男嬰8個月後,覺得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於是與附近的華人社群取得聯繫。而在17年後,正當這對夫妻準備為寶貝兒子申請大學時,他們才發現一直以來都搞錯了兒子的國籍。
  • 海外華人二代如何避免成為「香蕉人」 留住中國根
    在歐洲,有許多中國移民,他們一方面生長於西方社會受其影響,另一方面又是黑眼睛黃皮膚的華人面孔,常常被人形象地比喻為「香蕉人」。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海外華僑華人與中國的聯繫日益頻繁,使得華人二代對中國的了解逐漸增多,認同感也逐漸加深。
  • 埃及小夥在開羅辦中文學習論壇幫15000人學漢語
    長江網1月6日訊(記者徐佳 實習生吳伊蕾)近日,一個名為「我說中文」的網絡論壇在學習漢語的埃及人中流行開來。該論壇由31歲的埃及人王穆創立,他通過線上直播、線下組織語言文化活動等方式幫助了約15000名漢語學習者學習中文,練習口語。
  •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
    教老外學中文的你 真的了解漢語嗎?「漢語」這個概念,首先是指漢族的語言。「漢族」這個名稱當然是漢朝以後才有的,但是漢族作為一個民族則是遠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漢語是中國最主要的語言,使用人口最多,通行區域最廣,所以日本、韓國等地就把漢語叫做「中國語」,英國、美國也稱漢語為Chinese language,我們自己也往往把漢語和漢字統稱為「中文」。
  • 老外吐槽中文難 上海漢語學校一語道破其中緣由
    老外吐槽中文難上海漢語學校一語道破其中緣由中華漢字從出現,發展,再到形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隨著我國人口的增多,以及經濟科技領域的發展漢語文字意思太多,老外認為缺乏準確性;在漢語學校有很多初學中文的外國人,他們總會在漢字的同義詞、同音詞、近義詞、一語雙關上難倒一片人,且中國漢字表示一個意思的字、詞語數量很多,全部集中起來又沒有什麼特別緊密的關聯,光是中國影響較為深遠的詩歌的音律就分七音五音,而七音五音亦是還可細分。
  • 3749名海外華裔青少年雲集「尋根」 書寫中華文化的「傳」與「承」
    很高興能參加由中國僑聯主辦的親情中華網上夏令營活動,讓我學習、成長!」來自瑞士的營員代表潘葉青說道。 來自西班牙的林盛博說:「我在西班牙從來沒有上過中文學校,但在夏令營活動期間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等疫情結束後,我會好好上中文學校,把我們中國的文化發揚光大。」 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傳」與「承」。
  • 那些超經典的中文神翻譯,漢語真是博大精深
    漢語是世界上流傳下來的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它的博大精深為世人所公認,同一個意思,漢語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不僅如此,對於一些英語,漢語還能形象生動地翻譯出來,甚至賦予它漢語所特有的深層意蘊。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經典的中文翻譯,讓人不禁感嘆,漢語還真是博大精深!
  •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發布 「中文+職教」邁出新步
    「《醫學漢語水平考試(MCT)大綱》的頒布,為醫學漢語水平考試的開展提供了科學指導,便於考生有針對性地制定複習策略。同時,有利於切實保障並提升『中文+醫學職業教育』的培養質量。」遼寧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李寶貴說。漢語水平系列考試新成員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以學習醫學為目的的來華留學生規模正逐年擴大。
  • 除中國外,世界上還有2個國家也通用漢語,用中文溝通毫無障礙
    引子:大家都知道中國古代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並且對於古代所留下來的許多文明至今也是在採用。如果要說最珍貴的一份瑰寶那麼肯定還是漢語,對於中國漢語來說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語言,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各地國家也是開始普及寫了中文。
  • 上海漢語培訓學校線上中文教學資源幫老外學好中文
    上海漢語培訓學校線上中文教學資源幫老外學好中文為中國加油!雖然正值疫情期間,上海漢語培訓學校的中文老師們也沒有閒著,利用這個難得的時間進行自我提升的比比皆是,備課的備課,甚至有的老師更是重新梳理了一輪自己的教學教案並加以完善。通過線上教學平臺以及學校研發的中文教學資源,外籍學員的中文學習照樣沒有拉下進度!今天我想給您介紹一下,上海漢語培訓學校的線上教學資源。
  • 推普ing | 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
    答案C 鵠的(gǔ dì)D忻(xīn)州、兗(yǎn)州、儋(dān)州、鄞(yín)州顓頊(zhuān xū)、金日磾(jīn mì dī)、酈食其(lì yì jī)、冒頓(mò dú)略牛刀小試之後
  • 國際會議上不許說漢語,他卻用中文大聲演講,取得所有人尊敬
    甚至當時他們為了表示尊敬,自己的史料都利用漢語來記載。若是現在研究歷史的學家們不懂得漢語,對於他們自己的歷史是看不懂的。 現在隨著我國的逐漸強大,大家也都以寫漢字、說漢語為榮,可是回望百年前的中國,卻是讓海外華人都羞於承認自己中國人身份的地方。他們會在西方人面前假裝成日本人來保護自己。
  • 絆愛和愛哥同唱中文歌曲!中文發音超標準,萌到日本人都服了
    就在前些日子,KIZUNA_AI的官方頻道發布了一首歌曲MV,是由初代絆愛(老愛)和中國絆愛(愛哥)一起演唱的一首中文歌曲,《學貓叫》,引發了日本人熱議,紛紛稱讚「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很可愛」。這是一首中國的歌曲,原版是小潘潘、小峰峰演唱的《學貓叫》,是一首對唱的,節奏歡快有趣的情歌。根據老愛的留言,她說是中文絆愛「愛哥」手把手教她唱會的,這也是老愛和愛哥第一次聯動唱歌曲,歌曲中,老愛的節奏抓得準並且歌詞唱腔清晰標準。
  • 學漢語,這些外國學霸為何能做到這麼優秀
    你為什麼學漢語? 在每一位孔院學子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答案。為了了解不同的語言,為了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在每一位想學好漢語的人心中,一定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目標,也有自己的內驅動力。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外國「學霸」們的漢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