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學思錄53.(升卦:上升之道)

2020-10-18 凌雲悟道

坤上巽下地風升,柔順謙虛利南徵。初六開局宜隨順,九二獻祭心虔誠。

九三虛位無競爭,六四謙恭大吉亨。六五玉階穩步登,上六正應可安穩。

升卦是事物順勢上升、積小成大的方法論。即上升之道。升卦象徵上升。地風升,上坤下巽,主卦是巽,卦象是風;客卦是坤,卦象是地。地沃風揚,樹木生成,其象體現著君子日新其德和事業蓬勃發展。

升卦展示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指提升。主方在消極被動狀態下,應當陰中有陽,適時採取主動,利用客方對自己的依賴,更強地控制客方,維護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升卦闡釋的是上升之卦,有升階之義。從卦辭的南徵吉和爻辭的升虛邑以及其它爻辭的用語來看,此卦仍屬用兵侵伐之卦。升卦喻示人們,通過自身的奮力提升,為賢人的起用晉升創造條件,創造昇平康樂的局面。積小善而逐漸成就宏大的德業,沿著臺階穩步上升。

升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46卦。此卦是異卦相疊(下巽上坤),坤為地、為順;巽為木、為遜。大地生長樹木,逐步的成長,日漸高大成材,喻事業步步高升,前程遠大地風升(升卦)柔順謙虛上升之象。升:表示一種情勢有如乘風而起,會越來越旺。樹木從地上不斷向上,有進升之勢。

從此卦卦辭的南徵吉和爻辭的升虛邑以及其它爻辭的用語來看,此卦屬用兵侵伐之卦。也就是說,此卦談的是在兼併時期侵伐其它邦國時所應該注意到的一些問題。「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徵吉」,是說作為侵伐兼併它國的升卦,它有極大的亨通,它可用於顯現君侯這些大人們;請君侯們勿要憂愁,發兵向南徵進,去徵服那裡的邦國,這樣很吉祥。

升卦與萃卦剛好相對。萃是以上聚下,升是下緣上而升。以上聚下,重點是順天命,行正道,其志勿亂,其位勿不當。升則是自己無位,所以須依從大人以得升,故強調對外要掌握時機,用見大人;對內要以順德自養,把自己養成大人。

升卦是事物順勢上升、積小成大的方法論,即上升之道。升卦卦爻辭中從六個時間節點,或者說是從六個階段闡述了上升之道的情景和對策。

1、初六,「允升大吉」,講的就是能與上合志,與大人同心。發兵侵吞它國,這時若能受到公眾的認可,那自然是吉祥無比。這裡的公眾當包括本國臣民和一些附屬國的臣民以及被侵吞國家的臣民,這裡有一個王師伐無道的意思。

2、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則是獲得長官信任,並得與祭神明。王師在侵吞它國時,為了建立自己的威信,當利用這一種祭祀,這樣沒有災禍。這種祭祀不能把它當作一種政治騙局或迷信騙局,這乃是建立信用和束縛君王規範的一種形式。

3、九三,「升虛邑」,升官了,獲得一個地盤。虛,其實就是墟。墟邑,指封地。發兵進入到一個頹敗荒廢的邑國裡。

4、六四,「王用亨於岐山,吉無咎。」謂能如周文王一般,獲得岐山那樣的根據地,當然就太好了。國君在侵伐吞併了別的邑國之後,在回國之後,應當去進行郊祭,這種祭祀實際上也有收攬人心和慶賀性質的成份。

5、六五,「貞吉,升階」。繼續升,象傳形容此時:「大得志也」。當此時運昌順之時,應該順勢進取,這有如乘勢拾階而上,千萬不要錯過時機。此乃用兵常識。

6、上六,「冥升,利於不息之貞」。已經大得志了還要升,叫做冥升。由於王師侵伐的順勢發展,自然有看不見的冥暗中的餘波仍在發揮作用,如果在這種冥暗中升進,那它亦當利於不停息的積極進取,利於王師進取之貞正。

升卦以祭祀立象,以升進立義,以孚誠立旨。初六「允升大吉」,合志之進也。九二「孚乃利用禴」,有喜之進也。九三「升虛邑」,不疑之進也。六四「王用亨於歧山」,順事之進也。六五「貞吉升階」,遂志之進也。上六「冥升」,不息之進也。初六,未進而先發心也。九二,將欲進而祭祀求福也。九三,進至虛邑,進之始也。六四,登歧山之高,進之漸也。六五,升天子之階,進之極也。上六,進於幽深之域也。此六爻之用事,以全升之體也。

從升卦的卦象、卦德、卦體、爻象來說,初六柔爻順承比於九二,故上合志」而「允升大吉」。九二剛爻與六五相應,正為大臣進升之時,然君柔臣剛,需防咎害,喜有九三同性剛爻稍阻而不急於升進,故以誠信祭祀洗心齋戒,故「無咎」而「有喜」。九三為升進最順者,互卦震主為虗之高丘,上坤為邑,故登高處一覽無餘而釋疑。六四近臣之位,體柔互兌為享獻,故「用亨於岐山」以「順事」。六五君位,與九二相應,禮賢下士而「大得志」。上六無位而升必窮困「不富」,故誡勉「利於不息之貞」。

升卦,闡釋上升之道的原則。上升之道應追隨前人的足跡,作為借鑑,才會順利;應有誠意,才能得到支持;上升之道為積極的有所作為,應當勇往直前,不必疑慮;方向必須正當,任用賢能,依循眾人所期待的方向前進,必然不會有阻力;應當有目標,知道節制,盲目冒進,將無以為繼。

從事理上講,聚而上者,為之升。聚集了學識、道德以及力量之後,而又有進取之心,升的跡象就該出現了。升進的時候,一定是通達的。所以這個時候,不應當有什麼疑慮,只管大步前進。升進從性格和形態上講,柔為升,順為進。
柔順,可以得到上升的機會;柔順,可以見到大人,得到援引,所以升進。如果處在最底層,沒有上升的機會和能力,這時候要追隨周圍的能人、正氣之人,就能上升。在升進的過程中,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同志,不講究形式,要注重本質。信心十足,又能吃苦,這是升進的本錢。平地總是熙攘,高處就呈靜穆。升進要有堅實的基礎。沒有援引的手,有梯子也一樣能夠攀升。梯子,其實就是群眾。用賢,得到輔助,有了輔助,就能夠升進。要建立群眾基礎,得到人民擁護,就可以施展抱負。

升卦也啟示積累資本、尋找貴人,機會青睞有準備的人。機遇和貴人是在適當的時候出現的適當的人、事、物的組合體。我們無法控制這種完美的巧合何時出現,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控制自己的人脈來給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

搜索

複製

相關焦點

  • 易經學思錄17.(履卦:踐禮之道)
    易經學思錄17.(履卦:踐禮之道)乾上兌下天澤履,履行禮德隨機遇。初九純樸守本份,九二坦蕩無貪慾。履卦是富而有禮、履危為安、循制而行的方法論。即踐禮之道。履的詞意主要為行走與鞋子,引申為實踐、腳步等。履卦以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民風民俗為背景,再用其它自然天象作為輔助,闡述履禮之道的情景和對策。以離虎口和虎尾的遠近,來描述處境的危險程度。將人分成六類,既描述人的素質,也代表人的地位高低和行為方式的不同。將履禮而行的過程分成六個階段,從開始到結束,從個人之道逐步上升到社會和國家的層面。
  • 易經學思錄13.(訟卦:息訟之道)
    易經學思錄13·(訟卦:息訟之道)乾上坎下天水訟,爭辨曲折利節控。初六化解宜不爭,九二敗訴逃逸中。訟卦是正確對待是非爭議和打官司的方法論。即息訟之道。訟卦象徵爭論訴訟。訟卦是異卦(下坎上乾)相疊,天水訟(訟卦)慎爭戒訟。同需卦相反,互為「綜卦」。
  • 易經學思錄16.(小蓄卦:積蓄之道)
    易經學思錄16·(小畜卦:積蓄之道)巽上乾下為小畜,風行天上雲積雨。初九復甦走正道,九二守中悟積蓄。小畜卦是儲蓄與消費、當用不省、當省不用的方法論。即積蓄之道。小畜卦象徵亨通順利。風天小畜,蓄養待進。這個卦是(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喻風調雨順,穀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
  • 易經學思錄52.(萃卦:聚集之道)
    萃卦是加強團結、增進友誼、聚合生發的方法論。即聚集之道。萃卦象徵聚集。澤地萃,坤為地、為順;兌為澤、為水。澤上於地,和順歡悅,剛中有應,應和萬物匯聚之理。物久聚必生變,人久聚或萌異心,需戒備群聚所生的不測變亂。萃,意為聚集、團結。 萃卦是闡釋君王與天下賢士及英雄豪傑聚萃於朝廷一堂之卦。
  • 易經學思錄20.(同人卦:大同之道)
    同人卦是正確做到破除私見、同心協力的方法論。即大同之道。同人卦象徵上下合同,尋求光明。天火同人,同人卦乾上離下,天與火相互親和,象徵人們志同道合而聚。交結情深,兩人契義,同心斷金。《象辭》說:同人之卦,上卦為乾為天為君王,下卦為離為火為臣民,上乾下離象徵君王上情下達,臣民下情上達,君臣意志和同,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火,明燭天地,照亮幽隱,從而去分析物類,辨明情狀。同人卦喻示人們,同心同德,團結向上,上下同心,謀事有成。行為持中而又互相應和,就會吉祥如意,與人合作共事更佳。
  • 易經學思錄11(蒙卦:啟蒙之道)
    即啟蒙之道。『蒙』的原意為蒙蔽、昏暗,引申之意則有蒙昧、愚蒙、童蒙、啟蒙等。蒙而不化,愚而文盲,則需要啟蒙。蒙卦是異卦相疊。山水蒙,艮為山,坎為泉,山下出泉。從哲理上講,《蒙》卦講的是蒙昧,即物之始生之後的蒙昧狀態。
  • 易經學思錄57.(鼎卦:養賢之道)
    鼎卦是革故鼎新、用才養賢的方法論。即養賢之道。鼎卦象徵鼎器。火風鼎,離上巽下,其主卦是巽,客卦是離。木上有火,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鼎有烹物成新之用,又有權柄法制之象。鼎卦,含義是穩定圖變。鼎,不僅是一種炊具,也是一種政權的象徵,自古每有「 問鼎」、「定鼎」之說。鼎卦也可列為改革之卦,作為革故鼎新的象徵,它有很大的吉祥,它亦很亨通。
  • 易經學思錄56.(革卦:變革之道)
    即變革之道。革卦象徵變革。澤火革,兌上離下,離為火、兌為澤,澤內有水。水在上而下澆,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幹;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剋,必然出現變革。變革是宇宙的基本規律。澤中有火,水火相息,交互變革。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兌)相疊。離為火、兌為澤,澤內有水。
  • 易經學思錄50.(夬卦:對決之道)
    夬卦是講究鬥爭方式、避免矛盾激化、決斷治裁邪惡的方法論。即對決之道。夬卦象徵決斷。兌上乾下,乾為天為健;兌為澤為悅。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夬即決。卦象有摧枯拉朽之勢。夬卦的主卦是乾,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健;客卦是兌,卦象是澤,特性是愉快。
  • 易經學思錄54.(困卦:脫困之道)
    困卦是脫離困境、克服困難的方法論。即脫困之道。困卦象徵困頓、窮困。澤水困,上兌下坎,上卦為兌,兌為陰,為澤;下卦為坎,坎為陽,為水。大澤漏水,水草魚蝦,處於窮困之境。陽處陰下,剛為柔掩,像君子才智難展,處於睏乏之地。陽剛被掩埋不能伸展,君子被小人壓抑欺凌。
  • 易經學思錄19.(否卦:處逆之道)
    從其本意來看,均有非議、貶斥、壞、惡、窮與不通,內含的都是否定之意。啟示人們收斂自約以避免災難,不可被榮華富貴所誘惑。否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二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否卦,闡釋由安泰到混亂,由通暢到閉塞,小人勢長,君子勢消的黑暗時期的應對原則。否卦意味著運勢不佳,處在困境中,兇且衰,君子以險德避難,不可榮以祿也,運勢不通達,諸事不順,有損失且波折多。
  • 易經學思錄72.(學無止境 思有所得)
    (學無止境 思有所得)伏羲八卦說天地,周王繫辭釋玄機。孔聖研易添十翼,商瞿傳授象數理。老年大學開設《易經》課目,吸引了部分喜愛國學經典的老同志。我參加了學習、研究和思辯,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了一份韻文體的《易經學思錄》。此文在2018國際易學大會第29屆銀川年會上獲得「優秀論文獎」。
  • 易經學思錄60.(漸卦:漸進之道)
    漸卦是自強不息、循序漸進的方法論。即漸進之道。漸卦象徵漸進。風山漸,巽上艮下,漸卦的主卦是艮,卦象是山,特性是被動和阻止;客卦是巽,卦象是風,特性是順從。漸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53卦,此卦是異卦(下艮上巽)相疊。艮為山,巽為木。
  • 易經學思錄55.(井卦:修德之道)
    即修德之道。井卦象徵水井。水風井,坎上巽下,木上有水。其主卦是巽,卦象是風;客卦是坎,卦象是水。井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48卦。井卦的主卦是巽卦,卦象是風;客卦是坎卦,卦象是水。井卦是正本清源、修身養德的方法論,即修德之道。井卦的卦爻辭中,每一條都有「井」,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井的維護過程,以井為喻,闡述如何維護良好的道德修養。
  • 易經學思錄59.(艮卦:知止之道)
    艮卦是審時度勢、知進識止、以退為進的方法論。即知止之道。艮卦象徵抑止。艮,代表山。其主卦和客卦都是艮卦,卦象是山,有山疊山、山外山、山上山之貌,山嶂路阻,前行止步,內含因勢而止之意。艮為山,二山相重,喻靜止。
  • 《易經》講義(第25講)
    教學重點:萃卦是加強團結、增進友誼、聚合生發的方法論,即聚集之道。升卦是事物順勢上升、積小成大的方法論,即上升之道。2、易經學思錄·(萃卦第四十五)兌上坤下澤地萃,聚合團結喜相會。初六握手見面笑,六二謙讓誠信唯。六三嗟嘆有疚愧,九四聚會呈祥瑞。九五守正登其位,上六孤單悲涕淚。
  • 易經學思錄12.(需卦:等待之道)
    即等待之道。需卦象徵等待。水天需,需卦上部是客卦,是坎卦,卦象是水,水可以浮舟,也可以沉舟。其下部是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天運轉不息,具有無窮威力。而需卦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講飲食之道。《序卦傳》中說:「物稚不可以不養,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
  • 易經學思錄18.(泰卦:和合之道)
    泰卦喻示人們,禮之運用,貴在能和,社會人際關係的融洽和諧是循禮而行的宗旨所在和趨向目標。美的理想應該是禮與和的有機的統一,單有禮的節制而無和的融洽不能叫美,單有和的融洽而無禮的節制,也不能叫美。泰卦是異卦(下乾上坤)相疊,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萬物紛紜。反之則兇。
  • 易經學思錄58.(震卦:應變之道)
    經卦居三震為雷,雷霆震蕩系安危。初九雷威福澤隨,六二險境要遠避。六三謹慎不當位,九四震驚善應對。六五中正承大業,上六惶恐謹戒備。震卦是遇險不驚、臨危不亂、沉著鎮定應對變故的方法論。即應變之道。震卦象徵震動。上下卦均為震,雷動威盛。
  • 易經學思錄24.(隨卦:追隨之道)
    六三有得親賢貴,六四誠信道不違。九五嘉言善行吉,上六維繫謹防危。隨卦是上下和順、慎始善終、誠信是團結之本的方法論,即追隨之道。隨卦象徵著隨從,至為亨通順利。隨卦講的隨從、追隨,實質是從善。不論對人對事都應擇善相從,向善良者學習,人與人之間,個人利益往往會有衝突,有時必須捨棄個人的私見、私利,才能維繫安和樂利的社會。隨卦喻示人們,安和樂利的社會,必定人人都來追隨。要捨棄己見,隨和眾人。隨卦是易經第17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