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上巽下火風鼎,崇聖養賢重布新。初六吐故顛覆出,九二納新慎防病。
九三除塞需厲行,九四挫折宜革命。六五堅貞用賢能,上九修德惠於民。
鼎卦是革故鼎新、用才養賢的方法論。即養賢之道。
鼎卦象徵鼎器。火風鼎,離上巽下,其主卦是巽,客卦是離。木上有火,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鼎有烹物成新之用,又有權柄法制之象。
鼎卦,含義是穩定圖變。鼎,不僅是一種炊具,也是一種政權的象徵,自古每有「 問鼎」、「定鼎」之說。鼎卦也可列為改革之卦,作為革故鼎新的象徵,它有很大的吉祥,它亦很亨通。
鼎卦喻示人們,在革故鼎新的改革浪潮中,要正位凝命,修德養身。要知人善任,用人之長,在實踐中知人識賢,用賢養賢。要迎風鼎立,當仁不讓,把握時機,精研謀略,團結鼎新志士,推進鼎新大業。人才自身也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和加強修養,應實德積識,嚴於律已,不陷入與他人的怨仇之中,柔而上行,循序漸進。
鼎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50卦,上卦為火,下卦為風,稱其為火風鼎。卦義是穩定圖變。異卦(下巽上離)相疊。主卦是巽卦;客卦是離卦。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
鼎是烹飪之器,用大鼎烹飪飲食美味,一是用來象徵國家用這口大鼎來養民,解決民生問題,民以食為天,只有解決好百姓的溫飽問題,才能實現社會的和平穩定;二是用來象徵國家用這口大鼎來養賢,尊賢重教,開展祭祀活動,重用聖賢對百姓開展仁義禮樂教化工作,類似於現代的以德治國。鼎是國之重器,用銅鐵等金屬材料製成,龐大、沉重、冷峻,無論是黃帝制三鼎,還是大禹鑄九鼎,鼎都是國家主權的象徵,當權者把國家法制律令刻在上面,將其放置在正中顯目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講又有些依法治國的味道。
鼎卦是革故鼎新、用才養賢的方法論。即養賢之道。鼎卦爻辭從六個時間節點,或者說是六個階段的情景和寓意闡述了革故鼎新和養賢之道。
1、初六,陰柔之爻而居陽剛之位,處於鼎下,陰中虛,應在鼎體之中,今在鼎下,象鼎顛倒之形。鼎顛倒,則可以倒出鼎中渣物,吐故以便納新,所以沒有災咎。「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原來的鼎顛翻了鼎足,這倒利於倒出鼎中原來腐臭的食物;把它刷洗乾淨,重新裝進新的食物,這倒好像又找了一個小妾又生了一個兒子一樣,這倒並沒有什麼災禍。
2、九二,陽剛之爻居於陰柔之位,得中不正,陽爻樸實不虛,所以有鼎中有實的卦象。「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倒掉了原來鼎中陳腐惡臭的食物,又刷新乾淨重新裝進了新的食物,這樣「鼎有實」的變革,倒引起了我仇輩的嫉恨;我的仇輩雖然在嫉恨我,但他又不能把我怎麼樣,這樣倒很吉祥。
3、九三,以陽剛之爻居於陽剛之位,守實與上九陽剛相敵無應,沒有辦法接納食物。「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由於鼎耳的變形或毀壞,使舉鼎器塞不進鼎耳,以致使鼎不能使用;由於鼎不能用,不能用它來烹飪食物,使得肥美的野雞不能食用,倒被正在下的雨黴壞了。這鼎不能用,倒促使變革,開始看起來很後悔,但結果卻很吉祥。
4、九四,陽剛之爻居陰柔之位,處上體離卦之下,與初六陰柔之爻相應,上承六五,下施九三,責任重大,非己所能信任,因而有鼎折足之象。「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當鼎足折斷了,鼎被毀壞了,被烹飪的食物被顛翻,其鼎中的食物倒出來沾汙了鼎的全身,這樣就很兇險。當喻國家的政權從根基遭到了破壞。
5、六五,陰柔之爻居上體離卦之中,能夠貫通義理,納於剛正,所以說「鼎黃耳,金鉉,利貞」。鼎通過革故鼎新之後,鼎又換上了黃色的金耳,也從新配上了用金子製成的舉鼎用的「鉉」,這樣變革很宜于堅守貞正。
6、上九,陽剛之爻處陰柔之位,剛而能柔,就象玉體一樣,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剛柔相濟,陰陽調和。 「鼎玉鉉,大吉,無不利」,鼎又重新配上了玉制的舉鼎器,這樣將意味著很大的吉祥,也意味著無不順利或無不適宜。
革故鼎新的成語就來源於周易第四十九卦革卦和本卦鼎卦,即通過變革淘汰舊的落後的不合時宜的事物,用新事物去取代舊事物。革卦側重於推倒舊事物,鼎卦側重於建立新事物。本卦闡釋治國養賢的哲理,變革必須儲備人才,起用賢能,方能除舊布新。革故鼎新,必須尊重知識,善用人才。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足以擔當重任,必須排除,任用不當會招致禍殃。賢能沒有得到任用,也不要心灰意徽,堅守正道,終會有施展抱負的一天。歷史上明智的君王與剛毅的臣下相得益彰,這樣剛柔並濟,才會無往不利。
鼎卦也提示人們厚積薄發,堪當重任,不斷進取。如果才能淺薄,欠缺智慧,而地位尊貴,這樣的人去圖謀大事,必定能力不足。這樣的人如果擔當重大責任,是很少沒有災禍的。所以,要尊重知識,善用人才,選賢任能,革故鼎新,奮發向上,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