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學思錄18.(泰卦:和合之道)

2020-10-18 凌雲悟道

坤上乾下地天泰,萬眾和合往大來。初九聯繫有呼應,九二包容善理財。

九三守正免禍災,六四誠信獲實在。六五善處成人美,上六慎重防瓦解。

泰卦是實現天下安泰、在安泰中求進步的方法論。即和合之道。泰卦象徵亨通太平。泰」是安定的意思。地天泰,泰卦的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客卦是坤卦,卦象是地。喻意在安泰祥和的社會環境中,主政者要任人唯賢,虛位尊賢,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和氣生財,安康和諧。

泰卦展示「泰」形勢下各種變化的可能性。泰卦喻示人們,禮之運用,貴在能和,社會人際關係的融洽和諧是循禮而行的宗旨所在和趨向目標。美的理想應該是禮與和的有機的統一,單有禮的節制而無和的融洽不能叫美,單有和的融洽而無禮的節制,也不能叫美。

泰卦是異卦(下乾上坤)相疊,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萬物紛紜。反之則兇。萬事萬物,皆對立,轉化,盛極必衰,衰而轉盛,故應時而變者泰(通)。地天泰(泰卦)應時而變,為中中卦學文滿腹入場闈,三元及第得意回,從今解去愁和悶,喜慶平地一聲雷

從陰陽消長之理的角度看,一個社會群體不能只有君子而無小人,也不能只有小人而無君子,此二者作為對立的兩極相互依存,相互消長,共同生活於社會的統一體中,乃古今之常道,天理之本然。如果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善的積極因素居於支配地位,則能合理處理二者的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融洽,此之謂治世。反之,如果小人道長,君子道消,惡的消極因素居於支配地位,就會激化社會的衝突意識,破壞社會的和諧融洽,爭奪不已,相互傷害,而成為亂世,因此,泰卦由「小往大來而形成的總體形勢,具有陽剛之德的君子在內健於行事,秉承陰柔之質的小人在外順以聽命,正是「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的治世,其發展前景吉祥亨通,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泰卦是實現天下安泰、在安泰中求進步的方法論,即和合之道。泰卦可理解為六個人、六個時空節點或六個階段的情景和對策講述了一個團隊到廣闊的大地中去創業、如何取得成功以及如何持盈保泰守住基業的故事。卦辭揭示,按照泰卦規則運作,可以起到小投入、大產出的效果,創業預期吉祥、通達。

1、初九,講要凝心聚力,主動出擊;

2、九二,講要堅守正道,包容大度、身體力行、統籌兼顧、不結黨營私;

3、九三,講成功來自艱苦奮鬥,並保持誠信,才能換來口福;

4、六四,講要放平心態,保持誠信,不損人利己;

5、六五,講如果有足夠實力,將獲得來自名門望族的愛情;

6、上六,講能用小代價取得勝利就要儘量避免傷害,並保持清醒,注重風險防範。

序卦傳》中說:「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緊接著履卦發展而來。履卦的卦象上天下澤,乾陽在上,兌陰在下,象徵辨別上下之分的等級秩序,所以說「履者禮也」,履卦的總體形勢就是遵守這種等級秩序的規定,循禮而行。泰卦的卦象與履卦恰恰相反,乾陽在下,坤陰在上,看來是顛倒了上下之分的等級秩序,違背了循禮而行的原則,但也正是由於這種表面形式上的顛倒違背,才使得總體形勢通暢平安,形成「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諧。所謂「履而泰,然後安」。

相關焦點

  • 易經學思錄16.(小蓄卦:積蓄之道)
    易經學思錄16·(小畜卦:積蓄之道)巽上乾下為小畜,風行天上雲積雨。初九復甦走正道,九二守中悟積蓄。即積蓄之道。小畜卦象徵亨通順利。風天小畜,蓄養待進。這個卦是(下乾上巽)相疊,乾為天;。喻風調雨順,穀物滋長,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須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為。
  • 易經學思錄17.(履卦:踐禮之道)
    易經學思錄17.(履卦:踐禮之道)乾上兌下天澤履,履行禮德隨機遇。初九純樸守本份,九二坦蕩無貪慾。即踐禮之道。履的詞意主要為行走與鞋子,引申為實踐、腳步等。此處履即為『禮』,引申之意就是人們按禮制、法律履行義務,言而有信,行而有禮,明白尊卑,安定民心。
  • 易經學思錄13.(訟卦:息訟之道)
    易經學思錄13·(訟卦:息訟之道)乾上坎下天水訟,爭辨曲折利節控。初六化解宜不爭,九二敗訴逃逸中。即息訟之道。訟卦象徵爭論訴訟。訟卦是異卦(下坎上乾)相疊,天水訟(訟卦)慎爭戒訟。同需卦相反,互為「綜卦」。乾為剛健,坎為險陷。剛與險,健與險,彼此反對,定生爭訟。爭訟非善事,務必慎重戒懼。
  • 《易經》講義(第八講)
    教學重點:泰卦是實現天下安泰、在安泰中求進步的方法論,即和合之道。否卦是否極泰來、化解否難的方法論,即處逆之道。2、易經學思錄·(泰卦第十一)坤上乾下地天泰,萬眾和合往大來。初九聯繫有呼應,九二包容善理財。九三守正免禍災,六四誠信獲實在。六五善處成人美,上六慎重防瓦解。
  • 易經學思錄11(蒙卦:啟蒙之道)
    即啟蒙之道。『蒙』的原意為蒙蔽、昏暗,引申之意則有蒙昧、愚蒙、童蒙、啟蒙等。蒙而不化,愚而文盲,則需要啟蒙。蒙卦是異卦相疊。山水蒙,艮為山,坎為泉,山下出泉。從哲理上講,《蒙》卦講的是蒙昧,即物之始生之後的蒙昧狀態。
  • 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11:泰卦)
    意思是說,天之氣下降,地之氣上升,天地之氣陰陽往來與交合,互成雨澤,滋潤育化萬物,這樣萬物的生養之道暢通,則安泰亨通。通泰之時,陰者衰弱而離去,陽者強盛而來到,即所謂小人在外而君子在內,這樣吉祥又順利。 泰卦是小往大來的智慧,按理說&34;這是常理,所以有人認為泰卦上坤母下乾父,反映的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階段,這才是此卦的真正含義。
  • 易經學思錄56.(革卦:變革之道)
    即變革之道。革卦象徵變革。澤火革,兌上離下,離為火、兌為澤,澤內有水。水在上而下澆,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幹;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剋,必然出現變革。變革是宇宙的基本規律。澤中有火,水火相息,交互變革。革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這個卦是異卦(下離上兌)相疊。離為火、兌為澤,澤內有水。
  • 《易經》-泰卦
    首先來看看泰卦卦辭:小往大來,吉亨。易經裡凡事小的都是講陰爻,大的都是陽爻。因為陽以天為代表,陰以地為代表。天圓地方,無邊無際的天覆蓋廣闊的地,所以天大地小。從性質上看熱脹冷縮,會膨脹的為陽,會收縮的為陰。我們再來看泰卦的卦象,下卦為乾上卦為坤。按理說天應該高高在上,地應該謙卑居下的,這裡怎麼地騎在天的頭上撒野呢?
  • 易經學思錄72.(學無止境 思有所得)
    (學無止境 思有所得)伏羲八卦說天地,周王繫辭釋玄機。孔聖研易添十翼,商瞿傳授象數理。老年大學開設《易經》課目,吸引了部分喜愛國學經典的老同志。我參加了學習、研究和思辯,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了一份韻文體的《易經學思錄》。此文在2018國際易學大會第29屆銀川年會上獲得「優秀論文獎」。
  • 易經新解十一——泰卦
    易經新解十一——泰卦《泰》 小往大來,吉,亨。 解:小的付出,大的回報,是吉利亨通之像。《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解:泰卦說的是小付出大回報,吉利亨通之像。
  • 易經學思錄55.(井卦:修德之道)
    即修德之道。井卦象徵水井。水風井,坎上巽下,木上有水。其主卦是巽,卦象是風;客卦是坎,卦象是水。井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48卦。井卦的主卦是巽卦,卦象是風;客卦是坎卦,卦象是水。井卦是正本清源、修身養德的方法論,即修德之道。井卦的卦爻辭中,每一條都有「井」,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井的維護過程,以井為喻,闡述如何維護良好的道德修養。
  • 易經學思錄53.(升卦:上升之道)
    即上升之道。升卦象徵上升。地風升,上坤下巽,其主卦是巽,卦象是風;客卦是坤,卦象是地。地沃風揚,樹木生成,其象體現著君子日新其德和事業蓬勃發展。升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46卦。此卦是異卦相疊(下巽上坤),坤為地、為順;巽為木、為遜。大地生長樹木,逐步的成長,日漸高大成材,喻事業步步高升,前程遠大。
  • 天地合一(泰卦)的愛意情懷:活出「地天泰」之美
    《易經》的泰卦,有些好玩。地在上,天在下。以類比象,就是女上男下。幹什麼呢?她說:「《易經》的泰卦,說的就是這個「一」的境界。而「一」是最大的母親,宇宙萬物皆源於「一」。」剛好泰卦也是易經的第11卦,11合一,天生合一。
  • 易經學思錄52.(萃卦:聚集之道)
    即聚集之道。萃卦象徵聚集。澤地萃,坤為地、為順;兌為澤、為水。萃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上澤下地,故稱澤地萃。象徵薈萃聚集。 此卦是異卦相疊,下卦為坤,上卦為兌。兌為澤、為水在上,坤為地、為順在下,表明大地上的水匯聚在一起,形成澤,而澤水灌溉良田,可使禾木叢生,從而生出興旺的景色。
  • 易經學思錄59.(艮卦:知止之道)
    即知止之道。艮卦象徵抑止。艮,代表山。其主卦和客卦都是艮卦,卦象是山,有山疊山、山外山、山上山之貌,山嶂路阻,前行止步,內含因勢而止之意。艮為山,二山相重,喻靜止。它和震卦相反。艮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52卦。艮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疊。艮為山,二山相重,喻靜止。靜止如山,宜止則止,宜行則行。行止即動和靜,都不可失機,應恰到好處,動靜得宜,適可而止。艮卦談的乃是如何抑止自己言行。也即是當行則行,當止則止;當說則說,不當說則不說,一切必須審慎抑止為是。
  • 易經學思錄20.(同人卦:大同之道)
    即大同之道。同人卦象徵上下合同,尋求光明。天火同人,同人卦乾上離下,天與火相互親和,象徵人們志同道合而聚。交結情深,兩人契義,同心斷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明辨事理,求同存異;團結眾人以治理天下。人類相親,與人和同;所求皆得,無不稱心。
  • 易經學思錄19.(否卦:處逆之道)
    從其本意來看,均有非議、貶斥、壞、惡、窮與不通,內含的都是否定之意。啟示人們收斂自約以避免災難,不可被榮華富貴所誘惑。否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二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否卦,闡釋由安泰到混亂,由通暢到閉塞,小人勢長,君子勢消的黑暗時期的應對原則。否卦意味著運勢不佳,處在困境中,兇且衰,君子以險德避難,不可榮以祿也,運勢不通達,諸事不順,有損失且波折多。
  • 易經學思錄57.(鼎卦:養賢之道)
    即養賢之道。鼎卦象徵鼎器。火風鼎,離上巽下,其主卦是巽,客卦是離。木上有火,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鼎有烹物成新之用,又有權柄法制之象。鼎卦,含義是穩定圖變。鼎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50卦,上卦為火,下卦為風,稱其為火風鼎。卦義是穩定圖變。異卦(下巽上離)相疊。主卦是巽卦;客卦是離卦。燃木煮食,化生為熟,除舊布新的意思。鼎為重寶大器,三足穩重之象。
  • 易經學思錄14.(師卦:用兵之道)
    即用兵之道。師卦象徵軍隊。師卦是(下坎上坤)相疊,地水師。「師」指軍隊。、為險;、為順,喻寓兵於農。師卦,闡釋由爭訟終於演變成戰爭的用兵原則。軍隊必須是正義之師,統帥必須中庸、公正,老成持重,不可好戰喜功。戰爭必須得到人民的支持,才能戰無不勝。 這是師卦的主要精神。衡量戰爭全局的謀略中,最重要的是「道、天、地、將、法」五事。
  • 易經學思錄12.(需卦:等待之道)
    即等待之道。需卦象徵等待。水天需,需卦上部是客卦,是坎卦,卦象是水,水可以浮舟,也可以沉舟。其下部是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天運轉不息,具有無窮威力。而需卦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講飲食之道。《序卦傳》中說:「物稚不可以不養,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