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歷史之保護歷史名人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一段時間以來,各種「抗戰雷劇」、惡搞歷史人物、質疑革命英雄的影視作品、新聞言論層出不窮。不禁引人深思,我們的社會怎麼了?對歷史、對英雄應有的敬畏去哪了?難道在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現代,就可以拋棄歷史,不要我們的文化根基了嗎?對此,眾多專家學者,甚至民眾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聲討那些歪曲歷史、褻瀆英靈的人,批判其扭曲的歷史觀,並宣揚正能量的精神。

      歷史人物被戲說惡搞

【花木蘭被戲說成傻大妞】

賈玲在《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刊發公開信,要求賈玲及劇組「立即停止這種低俗行為,向全國人民尤其是向木蘭家鄉——河南省虞城縣人民公開道歉」。

 

相關新聞: 木蘭故裡回應"惡搞花木蘭":邀賈玲來看看

            賈玲就惡搞花木蘭道歉:藝術無涯 傳統有界

 賈玲"惡搞"花木蘭引爭議 有人理解有人炮轟

            賈玲惡搞花木蘭 出品方:是合理範圍內再創作

 

【「杜甫很忙」成「創意」】

早在2012年,唐代詩人杜甫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腦洞大開的網友紛紛為「杜甫」形象進行再創作,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杜甫的這一系列形象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眾多遊戲、商品、活動也打起杜甫主意,「綁架」其為形象代言人。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漫展上,動漫愛好者還推出了「杜甫很忙」主題紙袋頭套。

 

相關新聞: 被惡搞的"古人":杜甫變插圖模特 屈原成豬飼料

 

【網絡段子「惡搞」包大人】

網友圍繞著包大人的「黑」,創造了一系列微博段子。如展昭給王朝和馬漢講自己的英勇故事:「那天我探逍遙樓,獲得重要情報,卻誤中機關,身受重傷。我強提一口真氣,支撐到開封府,突然眼前一黑。」馬漢關切地問:「你昏倒了?」展昭:「不,是包大人出來了。」 隨後,購物網站、殺毒軟體、電器品牌紛紛將「包大人」套入宣傳語打廣告。

相關新聞: 繼杜甫"很忙"後 網絡惡搞"包大人很忙"

                包大人"黑段子"走紅 網友:與惡搞杜甫一樣無聊

 

【「屈原」成豬飼料品牌】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罹難地——湖南岳陽生產了一種「屈原」牌豬飼料,並在內地大量銷售。得知此事後,湖北秭歸縣屈原文化研究會代表屈鄉民眾向廠家發函,對這種「褻瀆先賢」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屈原"成豬飼料品牌的四重拷問

            惡搞也創新:"屈原"成了豬飼料品牌

            愛國詩人屈原成豬飼料商標 引發各界聲討

專家呼籲,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還是完善立法,加強對歷史名人這一公共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開發。宜昌市文聯副主席王作棟認為,我們應該堅守民族精神的底線,對於很多歷史和當代名人而言,他們的姓名不屬於其個人,而是承載著民族精神內容,已經成為一種公共資源,一種文化品牌。利用公共資源謀取商業利益,惡搞歷史先賢的行為,不管是在文化上,還是在情感與倫理上都應受到輿論的譴責,並被抵制。

 

  民族英雄遭歪曲質疑

【劉胡蘭被抹黑醜化】

1946年,劉胡蘭被閻錫山的軍隊逮捕,因為拒絕投降,死不出賣同志,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就是這樣一個人小志大、堅貞不屈的女英雄,如今被一些人故意抹黑,或說她是被同村鄉親們鍘死的,或說她當時在刑場嚇得尿褲子,或說她是紅軍連長的「小三」等,還有人質疑劉胡蘭的無畏精神,稱其是精神病人。>>>>詳細

【狼牙山五壯士被說成"溜崖"】

1995年8月11日,《羊城晚報》刊登《壯歌重唱狼牙山》一文,說狼牙山五壯士之中的馬寶玉、胡福才、胡德林是跳崖,葛振林、宋學義兩人是順著崖壁溜了下去。甚至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個別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詳細

【董存瑞事跡被質疑是憑空捏造】

董存瑞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著名戰鬥英雄,為了開闢勝利道路,年僅19歲的他捨身炸碉堡壯烈犧牲,他的英雄事跡為後人所銘記。一段時間來,「董存瑞事跡是憑空捏造」等謠言在網絡上發酵,這種曲解歷史的做法,中傷了人民群眾對英雄先烈的敬畏之情。>>>>詳細

歷史見證人現身為英雄正名

 劉胡蘭犧牲經過的目擊者——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86歲的白天廣:「劉胡蘭死得可剛強哩!就義前,敵人來拉她,被她一胳膊甩開了。她幾步走到鍘刀前,把頭上戴的圍巾緊了一下,又望了望鄉親們,一下就躺到了鍘刀下面。」白天廣回憶,當時動手的除了敵人,還有一名群眾被逼迫把穀草墊在劉胡蘭脖子下,但絕沒動手,劉胡蘭是被敵人殺害的。

相關新聞:劉胡蘭訂婚對象回憶:她下定犧牲決心後退婚

劉胡蘭第一任訂婚對象——文水縣88歲的陳德鄰:「劉胡蘭很開朗,品德相當好。1946年,與來到雲周西村療養的解放軍某團連長王本固產生愛情,並訂了婚,絕不是小三。」

相關新聞:劉胡蘭的3次短暫」婚」戀

狼牙山五壯士中倖存者——葛振林、宋學義:宋學義回憶自己緊跟著班長跳下懸崖。葛振林的回憶也清晰地記載了跳崖掛樹的經過以及宋學義跳崖從其身旁摔下去的場景和心情:「當時自己的決心是:猛一跳,栽下去就算啦。誰知道跳下去以後,身子一挨到樹,手又不由自主地伸出來,去抓樹枝子……我心裡還是明白的,伸手摸摸身子底下是並排的幾棵小樹,把我給擋住了,我知道沒有摔到底,自己還活著,只是渾身沒勁不能動。

相關新聞: 【宋學義的最後一段旅程】

           狼牙山五壯士是逃兵?歷史英雄不能被任意貶損

專家:把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說成"溜崖"有違歷史真相

  

宋學義                                葛振林

目睹董存瑞犧牲的戰友——郅順義:「當時是我掩護董存瑞炸碉堡的。當我們倆到了要攻打的碉堡橋下,董存瑞開始尋找支架,看哪裡能夠安放炸藥包。但這個時候,總攻號吹響了,我們的部隊開始衝鋒,敵人火力很猛,衝鋒的戰士一批又一批倒下。為了避免更多的戰士因此犧牲,我看到,董存瑞用手託起了炸藥包。於是我便趕緊往橋下跑,邊跑邊說,你上去,我去炸。沒想到董存瑞卻大喊『郅順義,快臥倒!』隨後,炸藥包瞬間被引爆。董存瑞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炸碉堡這件事是真實的,這點毋庸質疑。」

相關新聞:董存瑞:年幼時機靈膽大 犧牲前屢立戰功

 

 敬畏歷史尊重先人

鬱達夫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是無可救藥的。」 今天聽起來依舊振聾發聵,擲地有聲。我們應愛戴英雄,敬畏歷史。站在抗戰勝利70周年這個節點,往回看,百餘年滄桑變化的中國近代史,5000多年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史,構建起我們民族最有力的精神底座。向前看,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願景,成為億萬人民前行的根本動力。端正我們的歷史觀,以開放姿態擁抱歷史,以真誠的心對待歷史,觸摸民族的靈魂、把握精神的脈絡,我們才能擔負起歷史使命,走向更遠的未來。

相關新聞: 歷史題材劇要對歷史有敬畏感

            "惡搞文化"意味著"靈魂殘廢" 應被高度警惕

 人民日報:對歷史泛娛樂化難免有詆毀先烈唱段

 

相關焦點

  • 何為對歷史的尊重,對文物的保護!
    現在中國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已經有77萬餘件,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352處,可移動文物更是不可計數,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閃耀著光芒。留住它們,就是留住我們燦爛的歷史。八月十一日,江陰博物館副館長孫軍,在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以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為主題,傳授了一堂文物保護課。
  • 歷史名人故地之爭烽煙四起 「老子」故裡贏商標
    中新社合肥十二月十一日電 (記者 顧立軍成展鵬)李白故裡不在四川江油,而在湖北安陸;曹操的家鄉不在安徽亳州,而在河南省永城市;朱元璋故裡不在安徽鳳陽,而在江蘇盱眙……近年來各地歷史名人故裡之爭愈演愈烈,烽煙四起。
  • 歷史應當被尊重
    人們對於這種戲謔歷史、娛樂苦難的態度和行徑,表達了極度的憤慨與不恥。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國民中的絕大部分人是富有強烈的正義感和愛國主義情懷的。對於這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調侃和戲謔,他們沒有隨波逐流,而是堅定地保持了理性與正義,並以輿論為「利劍」,及時給予了回擊。   《二十二》記錄的是一段令人痛心的苦難史,這段歷史不堪回首。
  • 歷史名人雕塑,淺談名人歷史故事
    大理石雕像,名人石雕,雕刻工藝 三蘇銅雕,歷史人物雕像,公園景觀雕塑 歷史名人銅雕,人物主題雕像,商業街雕塑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三十二:阮鹹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安徽稱歷史名人屢遭搶 亳州「花木蘭」變河南人
    近段時間,因為名人背後的直接利益,導致安徽歷史名人屢遭哄搶。對於愈演愈烈的名人爭奪戰,安徽專家坐不住了。 2月6日,由安徽省文史館組織的考察團開始奔赴亳州、蒙城和渦陽,對我省這片名人爭奪戰的「重災區」進行實地考察,從而打響安徽名人保衛戰的「第一槍」。他們希望在尊重歷史、尊重古人的前提下,對這些歷史名人能有一個客觀定論,正本清源,以正視聽,從而讓他們真正「回歸故裡」。
  • 珠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公示稿)
    (一)歷史文化名城層次:保護城市地域歷史環境;保護珠海歷史城區的城址環境及與之相互依存的山水形勝、珠海歷史城區的傳統格局與歷史風貌等;(二)歷史文化街區層次:保護珠海歷史文化街區及其它歷史地段;(三)文物保護單位層次:保護珠海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它文物古蹟,包括已登記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築及預先保護歷史建築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一部《三國志...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歷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 「喚醒」名人故居
    原標題:「喚醒」名人故居核心提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定名人眾多。名人故居如散落在古城繁華深處的明珠,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和記憶。保護名人故居,有利於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古城風韻。為此,我市出臺《保定市名人故居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同時對轄區內名人故居進行調查論證。
  • 阿來有「新說」——名人是歷史之鏡
    阿來有「新說」——名人是歷史之鏡     聚焦阿來「「我們現在來談歷史名人,最關鍵在於重新挖掘,找到他們全新的價值。」「他們就是歷史之鏡。」
  • 票選十堰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有福利
    9月15日,十堰市開展的「票選十堰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為進一步發掘、保護、傳承、應用和弘揚我市歷史文化,不斷提升我市文化軟實力,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市委決定在全市實施「歷史名人活化工程」和「歷史文化活化工程」。我市8月1日啟動歷史名人和歷史文化申報工作,經組委會篩選,梳理出15名十堰歷史名人和8項十堰歷史文化進入候選榜單。
  • 百位作家共寫歷史文化名人
    本報訊(記者張黎姣)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主持的重大文化原創工程——《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推出第二批,共10部新作。    據介紹,《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工程啟動伊始,叢書編委會與專家們通過反覆協商,遴選出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120餘位歷史文化名人,形成了百位作家同步創作的景象。組委會依據「必須是在尊重史實基礎上的文學藝術創作,所寫傳主力求本質真實、生動傳神,反對戲說、虛構和顛覆,嚴禁抄襲照搬」等要求,對書稿的史學價值和所涉史料進行了嚴格審核。
  • 清明,緬懷網祭武義歷史名人
    刻在山巖石壁的文字圖案當然是有寓意的,至少傳承歷史信息和人文底蘊。古人石刻的時候,可以如木匠手握鑿子鑿字,也可以如篆刻家葉一葦老人手握袖珍刻刀挖字,或如打鐵鋪叮叮噹噹,或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地潤物無聲。拓印專家說,把模模糊糊的字拓印在宣紙上會有驚喜,特別是給歷史名人的碑銘拓印。於是大家又聯想到武義的名人墓和墓主。但要找幾穴保護完好的歷史名人墓卻不容易。
  • ...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焰...
    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十大武術歷史名人12月下旬揭曉
    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27日24時,歷時5天的佛山武術歷史名人評選線上投票通道關閉。截至27日17時,已有近30萬人次參與本次線上投票,不少武術愛好者和市民表示,通過這次投票活動,對佛山武術文化底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 博物館讓歷史名人「活」起來
    建設歷史名人博物館、紀念館,有利於收集整理文物和文獻資料,推動相關學術研究,並通過陳列展覽等傳承和弘揚歷史名人文化。這既是我省實施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我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四川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抓手。   高澤友:在首批四川歷史名人中,大禹、李冰等4位還沒有博物館或紀念館。
  • 用影視演繹歷史名人故事
    ,在深挖歷史名人文化資源的「風口」上,影視沒有缺席。四川將推出一批四川歷史名人題材影視作品,深度挖掘首批入選的四川歷史名人的故事。  影視作品是弘揚歷史名人文化的重要力量。如何通過影視作品展現歷史名人文化風採?影視作品在這項工程中有哪些價值?本報邀請省內外影視機構負責人、學者,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影視作品,講好四川歷史名人的故事。
  • 與洛陽有關的100個歷史名人系列之二十二:杜夔
    作者按: 一座城市因為一些歷史精英的活動而變得生動和浪漫,因為某些名人而彰顯和揚名。歷史名人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創作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一個地域、一座城市。 洛陽是一座從來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陽開始,在漫漫幾千年的歷史長廊中,洛陽曾出現過無數的傑出人物,他們或引領了歷史的方向,或渲染了歷史的色彩,或點綴了歷史的天空,他們的愛恨悲歡都交織在這片河洛沃土之上。
  • 走近粵東大埔名人墓,探尋歷史文脈
    走近粵東大埔名人墓,探尋歷史文脈曾祥裕 曾海亮一個歷史文化名地,有名人撐起那時那片天空。
  • 荊州歷史文化名人之張居正
    酈波教授活脫脫的把這個幾百年前歷史人物勾勒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寫不盡的官場秘辛,道不完的人生百態。張居正出生於江陵(現荊州),為了緬懷、紀念這位荊州的歷史名人,荊州市政府在引入「傳奇首輔張居正」幻影成像魔幻劇場,依靠裸眼3D全息技術,通過「南郡神童」、「輔佐幼主」、「回鄉省親」3個張居正的生平故事,使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張居正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寒門學子一步步登上位極人臣的內閣首輔之位,更加全面的了解張居正的宰相文化。還原歷史,重現明朝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