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被戲說惡搞
【花木蘭被戲說成傻大妞】
賈玲在《木蘭從軍》小品中「身穿古裝,嘴啃燒雞走上舞臺,將中國古代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中國木蘭文化研究中心刊發公開信,要求賈玲及劇組「立即停止這種低俗行為,向全國人民尤其是向木蘭家鄉——河南省虞城縣人民公開道歉」。
相關新聞: 木蘭故裡回應"惡搞花木蘭":邀賈玲來看看
賈玲就惡搞花木蘭道歉:藝術無涯 傳統有界
賈玲"惡搞"花木蘭引爭議 有人理解有人炮轟
賈玲惡搞花木蘭 出品方:是合理範圍內再創作
【「杜甫很忙」成「創意」】
早在2012年,唐代詩人杜甫的塗鴉圖片在微博上瘋轉:腦洞大開的網友紛紛為「杜甫」形象進行再創作,杜甫時而手扛機槍,時而揮刀切瓜,時而身騎白馬,時而腳踏摩託。杜甫的這一系列形象被網友戲稱為「杜甫很忙」。眾多遊戲、商品、活動也打起杜甫主意,「綁架」其為形象代言人。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漫展上,動漫愛好者還推出了「杜甫很忙」主題紙袋頭套。
相關新聞: 被惡搞的"古人":杜甫變插圖模特 屈原成豬飼料
【網絡段子「惡搞」包大人】
網友圍繞著包大人的「黑」,創造了一系列微博段子。如展昭給王朝和馬漢講自己的英勇故事:「那天我探逍遙樓,獲得重要情報,卻誤中機關,身受重傷。我強提一口真氣,支撐到開封府,突然眼前一黑。」馬漢關切地問:「你昏倒了?」展昭:「不,是包大人出來了。」 隨後,購物網站、殺毒軟體、電器品牌紛紛將「包大人」套入宣傳語打廣告。
相關新聞: 繼杜甫"很忙"後 網絡惡搞"包大人很忙"
包大人"黑段子"走紅 網友:與惡搞杜甫一樣無聊
【「屈原」成豬飼料品牌】
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罹難地——湖南岳陽生產了一種「屈原」牌豬飼料,並在內地大量銷售。得知此事後,湖北秭歸縣屈原文化研究會代表屈鄉民眾向廠家發函,對這種「褻瀆先賢」的行為表示強烈不滿。
相關新聞: "屈原"成豬飼料品牌的四重拷問
惡搞也創新:"屈原"成了豬飼料品牌
愛國詩人屈原成豬飼料商標 引發各界聲討
專家呼籲,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還是完善立法,加強對歷史名人這一公共資源的保護和合理使用開發。宜昌市文聯副主席王作棟認為,我們應該堅守民族精神的底線,對於很多歷史和當代名人而言,他們的姓名不屬於其個人,而是承載著民族精神內容,已經成為一種公共資源,一種文化品牌。利用公共資源謀取商業利益,惡搞歷史先賢的行為,不管是在文化上,還是在情感與倫理上都應受到輿論的譴責,並被抵制。
民族英雄遭歪曲質疑
【劉胡蘭被抹黑醜化】
1946年,劉胡蘭被閻錫山的軍隊逮捕,因為拒絕投降,死不出賣同志,被鍘死在鍘刀之下,時年15歲。就是這樣一個人小志大、堅貞不屈的女英雄,如今被一些人故意抹黑,或說她是被同村鄉親們鍘死的,或說她當時在刑場嚇得尿褲子,或說她是紅軍連長的「小三」等,還有人質疑劉胡蘭的無畏精神,稱其是精神病人。>>>>詳細
【狼牙山五壯士被說成"溜崖"】
1995年8月11日,《羊城晚報》刊登《壯歌重唱狼牙山》一文,說狼牙山五壯士之中的馬寶玉、胡福才、胡德林是跳崖,葛振林、宋學義兩人是順著崖壁溜了下去。甚至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了個別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詳細
【董存瑞事跡被質疑是憑空捏造】
董存瑞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著名戰鬥英雄,為了開闢勝利道路,年僅19歲的他捨身炸碉堡壯烈犧牲,他的英雄事跡為後人所銘記。一段時間來,「董存瑞事跡是憑空捏造」等謠言在網絡上發酵,這種曲解歷史的做法,中傷了人民群眾對英雄先烈的敬畏之情。>>>>詳細
歷史見證人現身為英雄正名
劉胡蘭犧牲經過的目擊者——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86歲的白天廣:「劉胡蘭死得可剛強哩!就義前,敵人來拉她,被她一胳膊甩開了。她幾步走到鍘刀前,把頭上戴的圍巾緊了一下,又望了望鄉親們,一下就躺到了鍘刀下面。」白天廣回憶,當時動手的除了敵人,還有一名群眾被逼迫把穀草墊在劉胡蘭脖子下,但絕沒動手,劉胡蘭是被敵人殺害的。
相關新聞:劉胡蘭訂婚對象回憶:她下定犧牲決心後退婚
劉胡蘭第一任訂婚對象——文水縣88歲的陳德鄰:「劉胡蘭很開朗,品德相當好。1946年,與來到雲周西村療養的解放軍某團連長王本固產生愛情,並訂了婚,絕不是小三。」
相關新聞:劉胡蘭的3次短暫」婚」戀
狼牙山五壯士中倖存者——葛振林、宋學義:宋學義回憶自己緊跟著班長跳下懸崖。葛振林的回憶也清晰地記載了跳崖掛樹的經過以及宋學義跳崖從其身旁摔下去的場景和心情:「當時自己的決心是:猛一跳,栽下去就算啦。誰知道跳下去以後,身子一挨到樹,手又不由自主地伸出來,去抓樹枝子……我心裡還是明白的,伸手摸摸身子底下是並排的幾棵小樹,把我給擋住了,我知道沒有摔到底,自己還活著,只是渾身沒勁不能動。
相關新聞: 【宋學義的最後一段旅程】
狼牙山五壯士是逃兵?歷史英雄不能被任意貶損
專家:把狼牙山五壯士跳崖說成"溜崖"有違歷史真相
宋學義 葛振林
目睹董存瑞犧牲的戰友——郅順義:「當時是我掩護董存瑞炸碉堡的。當我們倆到了要攻打的碉堡橋下,董存瑞開始尋找支架,看哪裡能夠安放炸藥包。但這個時候,總攻號吹響了,我們的部隊開始衝鋒,敵人火力很猛,衝鋒的戰士一批又一批倒下。為了避免更多的戰士因此犧牲,我看到,董存瑞用手託起了炸藥包。於是我便趕緊往橋下跑,邊跑邊說,你上去,我去炸。沒想到董存瑞卻大喊『郅順義,快臥倒!』隨後,炸藥包瞬間被引爆。董存瑞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炸碉堡這件事是真實的,這點毋庸質疑。」
相關新聞:董存瑞:年幼時機靈膽大 犧牲前屢立戰功
敬畏歷史尊重先人
鬱達夫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而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是無可救藥的。」 今天聽起來依舊振聾發聵,擲地有聲。我們應愛戴英雄,敬畏歷史。站在抗戰勝利70周年這個節點,往回看,百餘年滄桑變化的中國近代史,5000多年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史,構建起我們民族最有力的精神底座。向前看,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願景,成為億萬人民前行的根本動力。端正我們的歷史觀,以開放姿態擁抱歷史,以真誠的心對待歷史,觸摸民族的靈魂、把握精神的脈絡,我們才能擔負起歷史使命,走向更遠的未來。
相關新聞: 歷史題材劇要對歷史有敬畏感
"惡搞文化"意味著"靈魂殘廢" 應被高度警惕
人民日報:對歷史泛娛樂化難免有詆毀先烈唱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