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是唐初名將,因為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站錯隊的情況下依舊拜將封侯。後世為了紀念他逐漸將他神話,託塔天王的形象也為世人所熟知!
他戰功卓著,一生徵戰無數,為唐王朝的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個優秀的軍事家,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軍事理論家,據傳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據說唐朝著名將領蘇定方、侯君集等都曾隨李靖學習兵法。
李靖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崇義是西魏殷州刺史、永康公,李詮父親曾擔任隋朝趙郡郡守。史載李靖長得「姿貌瑰偉」,很早就具有「文武才略」,常對自己身邊的親友說:「男子漢大丈夫如果遇到機遇,必須要幹一番大事業,以求取功名富貴」。可以看出李靖從小便已有了與其年齡不符的雄心壯志;並且對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
因特殊的家庭背景,李靖從小就接觸了很多當時有名的大人物,並受到這些人的關注和讚許。他舅舅隋朝名將韓擒虎非常欣賞自己這位外甥,
《舊唐書李靖傳》記載:其(李靖)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又記載隋朝尚書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都非常看好少年李靖。楊素曾說『卿終當坐此。意思是說你以後也會坐到我這個位置的。
因戰無不勝,逐漸被後世神話
公元621年,李靖陳十策以圖蕭銑,獲高祖讚賞。李淵以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大總管,命李靖為長史,實際負責其事,發兵東徵蕭銑。
李靖不負眾望,用兵如神,不出三月便攻克江陵,平定蕭銑,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
不久,李靖被任命為嶺南安撫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成功將嶺南納入李唐版圖。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造反,高祖仍命李靖發兵進討。輔公祏叛亂很快被平定,李靖以功授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捷報傳來,高祖龍顏大悅,讚嘆道「李靖是古之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也比不上!」唐太宗亦稱他是古今第一名將。後來,李靖更是大顯神威,北擊東突厥,西逐吐谷渾,李靖的軍事指揮藝術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玄宗時,李靖進入「武城十哲」之列,代表歷代良將坐侍於太公武成王之側,得國家歲時祭祀的待遇。上行下效,在皇室的推動下,民間開始出現自發的祭祀行為,李靖也在此過程中逐漸被神化。
發展至宋代,李靖與毗沙門天王聯繫在一起的程度逐漸加強,其在道教神話中也開始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經過宋代之後神話小說的不斷改造和發展,託塔李天王已成為道教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