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時評:從「乞丐使用二維碼乞討」到神本是叫人殷勤工作

2020-12-18 基督教資訊平臺

日前,跟朋友在高鐵站候車時,一乞討人士端著碗過來了,好友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表示拒絕,等那人走後才滿面愁容地說:「現在支付寶、微信遍天下,這對乞討行業也算是個衝擊吧?大家兜裡沒有零錢,也沒辦法給他們。」好友這麼一說,我想了想,似乎真是那麼一回事。但等我回到住處上網一百度,驚呆了!關鍵詞搜出來的基本都是如下標題:「乞丐使用二維碼乞討,微信支付都可以」、「真醉了!大爺乞討揣著二維碼,可微信支付」……

萬萬沒想,乞丐們竟然開始與時代接軌,踏上網際網路+乞討的道路。某篇報導裡就提到,一些乞丐在纏著行人要錢的時候,若行人說「沒帶現金」,這個藉口也已然不好用了,因為乞丐可以說:「沒帶現金,二維碼支付就行。微信、支付寶都可以掃我轉帳,實在不行可以刷卡。」

面對此番言語,我只能呵呵了。技術的發展原本是要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卻不想讓某些人的不勞而獲變得更加方便。一些職業乞丐,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開始乞討,簡直是在不斷刷新人的三觀,消耗人的愛心,讓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幫助。

於是,另一好友A提出疑問:「聖經裡說,做工的得工價(羅4:4),那這些乞丐也算是在做工得工價嗎?」B好友即刻回答:「當然不是。工作是為了創造價值,乞討創造了什麼價值?只是滿足了不勞而獲的私慾而已。」

《聖經》裡記載,工作是從神而來的,因耶和華神自己就是工作的神:「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11)」,因此,神也喜悅人工作,工作能給人帶來價值,帶來安全感。神在創造了亞當後,不是讓亞當終日在伊甸園遊玩嬉戲,而是「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創2:15)」。人藉著工作找到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和喜樂。只是在人墮落後,罪進入了世界,因著人犯罪,地也受到了咒詛,人們才會開始意識到,工作也會有很苦很累的時候,也很難再從工作中得著喜樂、平安和滿足。

是的,工作越來越多地成為了我們人生的重點,它佔據了我們一天裡的大半時間,同樣也佔據著我們腦海裡的大半想法。我們不再思考工作的最終意義,不再思考工作的起源和目的,而是為了一些私慾,開始成為朝九晚五的一族。就好像我的一些朋友,他們在聊到為什麼而工作時,回答基本是:「為了賺錢」、「為了兒女生活更好」、「為了退休能有保障」……

工作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有牧者曾說:「工作的意義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你是否是在為神而工作。」主耶穌基督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25:17)」,意思是神到現在仍然還在做工,這句話是進行式,是從亙古到永遠不會停歇的工作。神一直都在工作,作為父之子的耶穌基督也效仿父神一直在工作,我們作為神的兒女,也理當效仿祂勤勞做工,因工作不是神給我們的咒詛,而是祝福,神在人犯罪之前就賜給了人工作。

羅馬書8章28節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神藉著工作使我們認識到人的真正意義和價值,也使我們明白自身存在的軟弱和缺點,並在工作中帶領我們突破和成長。因此,殷勤工作的人是蒙福的,努力去做工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蒙神祝福和喜悅的。合情合理的工作神自然看顧和保守,但不合情理的工作,例如偷盜、賣淫、販毒等等,並不符合神為人設立工作的美意。因此,當有正確的、且合情合理的工作,並在工作上勤勞、努力,而不是為了謀取利益走捷徑,或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相關焦點

  • 身強力壯小夥子竟然街邊乞討?職業乞丐月收入分分鐘比你高!
    但其中不乏有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也在街邊乞討,消耗著群眾的善心,這些看起來非常可憐的乞丐,月收入分分鐘比你高!下面有真實例子:越南夫妻街邊乞討月入3萬多,回農村蓋大房子據越南媒體12月15日報導,Nguyen Hoang家住越南農村,他與妻子「分頭行動」,把乞討當成了職業。
  • 「丐幫幫主」周飛:坐飛機乞討 呼籲立法保護乞丐
    坐飛機、穿西服、戴墨鏡、留搞怪髮型,網上稱他為「最潮乞丐」,讚美與譏諷各半。他一貧如洗,卻自稱要從乞丐的角度出發,才能明白這個人群被歧視的程度。他的最高目標是促進立法,以保護這群人的尊嚴同樣不被踐踏。他自嘲是坐飛機巡迴乞討的「丐幫幫主」。有人卻說,只不過是一個流浪漢,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有人對銀行門口乞討的乞丐說,到裡面去裡面是銀行(詩歌)
    10年前曾經見到過,有人對銀行門口乞討的乞丐說:到裡面去,裡面是銀行。一直以為乞丐是臉皮最厚的人,沒想到他竟然臉紅了,不好意思的走開,而且還是一個花白鬍子的老頭。回家之後我寫下了這一首詩歌——《乞丐啊!乞丐!》
  • 清朝乞丐向洋人乞討,洋人罵了一句,乞丐從此消失了
    他們大多數人的房子都是用泥土和碎磚頭堆砌而成,房頂多用草蓆遮蓋,只有極少數的人家的屋頂有著些許的瓦片。 一家五六口人就擠在這樣的房屋之內,房子的窗戶是用紙糊成的,門始終關不嚴,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任由氣流隨意流通,沒有任何保暖設施。一家人的全部財產,只有一個桌子,幾個凳子,條件好些的,還會有一個柜子。這就是大多數中國人當時的生存環境。
  • 「職業乞丐」宋天福:將乞討當成工作,如今身家千萬活成人生贏家
    但是把「乞丐」當作是一種行當的,可以說是十分稀有了。如果不是有宋天福這個例子在前,恐怕乞討也能當作事業這件事情,永遠也不能被人接受。因為宋天福偏偏就走了別人沒有選擇的道路,才讓大家真正明白了,真正有想法有本事的人,即使是把乞討當作事業,也能夠做出一番成就來。
  • 乞丐媽媽討女兒大鬧救助站 乞討最多月入萬元
    ▲女乞丐 (資料圖片)導報訊 (記者 呂寒偉)本以為,親生女兒能夠喚醒她的良知、母愛;本以為,她會好好接受培訓,不再上街乞討,不再讓女兒受苦。可是,昨天她衝進救助站大吵大鬧,讓對她存有希望的人,都失望了。【鼓浪嶼「狠心乞討媽媽」 經歷坎坷帶孩子沒經驗】昨天上午,此前在鼓浪嶼上攜女乞討8個月的白某,衝進市救助站——— 那個曾經收留過她、給過她幫助、答應讓她住上一段時間的「家」。「把孩子還給我,要不然我就跳樓!」她爬上救助站,要從樓上跳下來。救助站的工作人員趕緊上前勸說。
  • 泉州開元寺西門外職業乞丐糾纏遊客 乞討不成罵粗話
    現象二 乞討不成罵起粗話10時許,一個約35人的旅遊團在西門下了車,守候的乞丐們衝了過去,熟練地彎身、伸手,向遊客挨個乞討。一些遊客遞過零鈔,但大部分遊客並沒有給錢。期間,有幾名外地遊客在門口等車,乞丐們圍著他們要錢,遊客稱給過了,沒想到一名女乞丐說:「你們那麼多人,沒有每個都給。」無奈下,男遊客想離開,豈料女乞丐罵起粗話。現象三 戰術講究收入可觀暗訪中,記者發現,乞丐們使用的乞討「戰術」很奏效,每個人都能要到不少錢。
  • 四大門乞丐,各有各的規矩,這一門只能沿街乞討,不能上門乞討
    過去,江湖上的乞丐可分為四大門,七支八姓等門派。其中四大門的乞丐各有各的特點。範家門乞丐,經常身上披著三尺六寸的布褡子,只要看到誰家門上貼對聯,就會上門乞討。因為,這一門乞丐的老祖範丹曾經借過口糧給周遊列國的孔子與弟子們。
  • 假乞丐偽裝殘疾人沿街乞討 一天收入上千元
    昨日,記者從蘭考縣警方獲悉,一幫假乞丐已被繩之以法。 鄭州晚報記者 石闖 通訊員 黃勝亮 文/圖  「殘疾男子」露馬腳  「過了年又沒工作忙,三月我倆等在大街上,和別的人一起等希望……」一名年輕男子趴在一輛自製的殘疾車上,頭髮亂成一團,臉髒兮兮的,衣服破爛不堪,光著腳丫子,前面放了一個盆。
  • 一位「職業乞丐」,曾將乞討當成工作!如今有車有房還坐擁千萬身家!
    走在大街之上,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些衣衫襤褸的或者殘疾的行動不便的人,在大街上沿街乞討這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沒有了工作能力,只能沿街乞討,靠著人們的施捨而艱難度日。在我國的發展中,乞丐是一個很特殊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一直都存在的職業。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乞丐更是組成了一個幫派叫做乞丐,在國家危難之際,這些乞丐也曾奮力殺敵。
  • 齋月乞討,102 名乞丐被杜拜警方逮捕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據悉,作為在齋月的酋長國反乞討活動的一部分,杜拜警方已經逮捕了102名來自不同國籍的乞丐。
  • 全椒:為什麼現在乞討的人越來越多 揀破爛與乞討者誰更富有
    「乞丐」是一個從古就流傳下來的名詞,什麼是乞丐呢?以前鬧饑荒的時候會出現大批的乞丐,因為沒有賴以生存的工作,無法為自己提供溫飽所以出門行乞。即使是現在我們在路邊依舊能夠看到一些行乞的人,有些是老人,有些是孩子,還有些是年輕人,他們面前擺著一張寫滿字的紙,紙上寫的是一些為了博取同情獲得金錢的字眼,年輕人耷拉著腦袋,讓長發蓋住整個臉,不時的就會有人路過駐足觀看。可是我們也能發現,現在很少人會給乞丐錢了,有的人看見乞丐甚至是直接走開,不想了解他怎麼了,也不願意去了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現在很多人都變得沒有愛心了嗎?
  • 幹乞討這行的生活在資訊時代:思路決定出路,模式決定收益
    很早網上就流傳一個段子,大概是這樣描述網絡支付技術的:到商場買東西,掃碼!坐公交地鐵,掃碼!在菜市場買菜,掃碼!就連乞討的都用二維碼!現在做什麼交易,都可以用到二維碼,現在沒有什麼不是掃碼不能完成的前面三項我都認同,但最後這一項,我半信半疑。2017年,馬雲曾在公開場合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段子:乞丐都用二維碼在乞討了。
  • 丐幫幫主坐飛機乞討 最潮乞丐身穿考究西裝
    被 丐幫幫主坐飛機乞討 最潮乞丐身穿考究西裝近日最潮乞丐引網友關注,身穿名牌西裝坐飛機行乞的「最潮乞丐」被網友稱很新奇。
  • 乞討月入過萬?職業乞丐在這幾地可能進監獄
    「職業乞丐月入過萬」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他們揮霍人們的善心、透支乞討者的信譽,反而讓真正困難的人得不到幫助,難道對「職業乞丐」就沒什麼懲治措施嗎?有。在一些地方,這類人可能要「進局子」,下面四象就和大家一起看看。
  • 「職業乞丐」宋天福:把乞討當成事業,如今有車有房攢下千萬財富
    隱藏於民間的高手,有著深藏不露的蓋世技藝,石以砥焉,化鈍為利,看過溫文爾雅的文人,雷厲風行的商人,技術精湛的藝人,能人異士中,你見過沿街乞討的「職業乞丐」嗎?很多人乞討是迫於生計、流離失所,但這個乞丐並非因衣食問題而選擇乞討,他是因追求事業而選擇乞討。
  • 北京地鐵乞丐歌手漸多 乞討招式升級為音樂朗誦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家,親愛的媽媽……」突然有人唱起了陳昇的《流浪歌》。歌聲使不少人為之側目——遠處的人縫中,鑽出一對母子,歌是由兒子唱的。母親走在前面,看上去年齡不大,一手拎著包,一手牽著兒子的手,在人縫中穿行時,還不忘向兩旁的人乞討。兒子在母親身後,似是雙目失明,身前背著一個小音箱,一隻手拿著話筒,邊唱邊慢慢前行。雖然,兒子唱的很賣力,但買帳的乘客不多,多數人唯恐避之不及。
  • 1988年小乞丐4年賺3萬,放言乞討也是一種職業,如今他怎麼樣了?
    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處人之所不能處。——馬南邨在當今的這個世界社會上的競爭非常的強大,每一個人都活在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1988年小乞丐4年賺3萬,放言乞討也是一種職業,如今他怎麼樣了在上個世紀的中國是非常落後的,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改革開放,因此在這個社會上也經常存在著很多餓死的人。而本故事的主角也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他因為天生就殘疾,所以就只好去尋找生存下去的辦法,他找到這個方法,以後就立馬實行了。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故事去看一看吧!
  • 他是中國史上乞丐第一人,沿街乞討38年,最後做一事情轟動全國
    有的人選擇忍氣吞聲,而有的人選擇絕地反擊。今日我們要說的這位,雖是文盲,卻胸有大志、懷有濟世之心。雖以乞討為生,但卻致力於義學之事。38載有餘,建三所義學。他就是有"千古乞丐"之稱的武訓,也稱武七。
  • 安徽乞丐把乞討當事業,80年代已是萬元戶,現在子女雙全千萬身家
    從古至今,中國就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乞丐,他們往往因為生活的貧窮而走投無路,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就會選擇沿街乞討,以他人的同情來換取生活的資本。雖然說在大部分人看來,乞丐都是十分卑微的存在,但是,我國卻曾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乞丐。他將「要飯」變成了一種職業,而在1988年的時候,他就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位萬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