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朝李商隱
「殘花啼露莫留春,尖發誰非怨別人。若但掩關勞獨夢,寶釵何日不生塵。」唐朝李商隱《殘花》
詩文漫讀:竹做的水邊的亭子,清靜無塵,照眼清涼,我的思念越過了雲海,只覺得城城復城城。這秋雲壓下的黃昏,霜寒凌冽,一池的枯荷寂靜無聲,我寥落的心情,等待秋雨,打在枯荷上的聲音。
快要開敗的花朵,在早上的露水裡,悲嘆著春天的早逝。只怪你這麼早的就盛開了,怨不得春風遲來。若是靜靜的自守,只剩下一簾幽夢,只怕是金釵美玉,也會蒙上灰塵。
初衣解詩:對於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的紅樓夢,語言清新自然,平淡家常中卻蘊含著深刻,已經到了每一字不可少,也不可多的地步。這至少是資深的紅樓夢的讀者不能爭議的事實。
如果說關於李商隱的詩句,只出現過一次的錯誤,我們可以理解為曹雪芹對李商隱的詩不喜歡,或者不曾熟讀。但是對於一個有意為閨閣女子留詩的作家,在前80回裡,兩次出現對李商隱詩的改動,就不能說這是他的無意了。畢竟他還有十年的時間,進行整理改動。
第一次出現的改動,是借林黛玉的口說出來的。林黛玉說,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可憐李商隱被林黛玉最喜歡的這一句詩,還是錯的。因為李商隱的原句是「留得枯荷聽雨聲」。
這是林黛玉有心犯的錯,還是無心犯的錯?這是曹雪芹故意為之還是真的不記得李商隱的原句?就算是無意的錯,這一段的場景也成為了經典,因為很多人就是通過這樣一句話來了解李商隱的。至少曹雪芹在意境上是和李商隱有著共同之處的,如同林黛玉連接幾次都說,就要留著殘荷。古代的化用也是一種文學表現手法,但如何非要點出李義山的名字來?
可見李義山在曹雪芹或者林黛玉心中是有地位的。雖然不喜歡也是熟讀了他的詩的。其實這是一個悖論,你不喜歡,怎麼會記住這個詩人的名字?怎麼會區分他的這句詩和其他的詩的區別?
這當然引起了諸多人的討論,說是故意化用,以符合場景。又或者是真的不喜歡,只撿著要緊的說。
如果說一句詩有錯,可以理解為曹雪芹無意。但是在紅樓夢中,兩次出現李義山的詩,第二次是苦學詩句的香菱,說有一句「寶釵無日不生塵」,就這一句話,就把李義山的句子給改了,李商隱的原句是「寶釵何日不生塵」。要知道香菱學詩非常刻苦,她是一個字一個字的比較的。如果說她在這句話裡出現了錯誤,這個責任絕對不該香菱背,而應該直指曹雪芹。
一句「紅樓隔雨相望遠」,讓多少人將李商隱和紅樓夢聯繫起來。而曹雪芹,居然大肆寫的紅樓夢,在劇中用了很多李商隱詩中的場景,去獨獨將他的原詩兩次給改動了。如果說這也是無意的話,紅樓夢的藝術價值會大打折扣。
只能說曹雪芹是有意為之。因為李商隱的符號,是壓在他心頭上的揮之不去的傷痛。
李商隱是我國晚唐著名的詩人,其實讀過他的詩句和了解他生平的,都知道他不但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因為他的詩作,的的確確是藝術品,他更是一個現實主義的愛國官僚。
為什麼曹雪芹會繞開李商隱?或者故意的在李商隱的句子中有改動?其實這是一種尊敬的做法。為尊者諱,不但是自己的親人,而包含自己的崇拜者。
那麼曹雪芹又為什麼尊重李商隱?其實通過現在的資料,我們已經很清楚了。李商隱服務的是大唐帝國,他憂患的是真正的他的皇帝,他的國民。李商隱仕途的百折不饒,實踐者一個偉大的愛國的現實主義者曲折而崇高的心路。
而曹雪芹,他卻是一個包衣子弟,是奴才的奴才,連同這個家族,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在他的心目中都曖昧不清。國是他的國,君不是他的君。曹雪芹不但沒有效忠的對象,而正是洞徹了滿清政權的虛偽性,他無法在他的作品裡,安插李商隱這樣一個崇高的人物,作為效仿的對象。
林黛玉真的不喜歡李商隱嗎?林黛玉肯定喜歡李商隱,就如同曹雪芹也喜歡李商隱,但李商隱的路,他和林黛玉無法的延續。他用李商隱的精神來對待賈寶玉的仕途嗎?你要知道效忠的對象是不一樣的。
如果說「留得殘荷聽雨聲」,是曹雪芹和林黛玉尊重李商隱,那麼「寶釵無日不生塵」,就是不願意用李商隱的原句,過分愛惜薛寶釵。因為薛寶釵恰恰努力想效忠的,恰似曹雪芹和林黛玉放棄的。在李商隱的原詩裡,他是對著,那春天渴望雨露渴望春風而過早開放的花朵,帶一種深深的憐惜,那麼曹雪芹對薛寶釵的態度,卻沒有這樣的深情。因為他知道薛寶釵的短視。
如果說李商隱是晚唐的斜陽,用杜鵑悲啼的聲音來高歌他心中的家國,曹雪芹分明的知道,這國不是他的國,他無法像李商隱一樣去效忠,去熱愛這樣一個王朝。他寧願自己毀滅。
但是末世的哀歌,都沾染著無辜人的血淚,曹雪芹雖然無法在在紅樓夢裡,給李商隱最好的尊崇,但曹雪芹寫下的無辜人的快樂和悲傷,卻正是李商隱所表達的深情與慈悲。
所以我認為曹雪芹和林黛玉一樣深愛著李商隱,並用各種方式向他致意。而且也小小的調侃了一下薛寶釵。就讓她寶釵生塵,雖然是她個人的不幸,但至少沒有為這個腐敗的王朝添磚加瓦。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殘花啼露莫留春,尖發誰非怨別人。若但掩關勞獨夢,寶釵何日不生塵。」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古典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留言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