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中的幾十上百億電晶體,是怎麼塞進去的呢?今天算明白了

2020-09-17 豆丁侃音樂

想必很多對科技領域關注十分密切的朋友們,應該對於晶片當下這一科技的產物都有著非常大的了解,不僅在當前所使用的都是一些非常尖端的技術,而且這在半導體領域當中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那對於晶片那麼一個非常小的東西,在這其中幾十上百億的電晶體又是怎麼樣塞進去的呢?並且它又是怎樣使得電路連接起來的呢?

其實說到這兩個問題,就要提到大家也同樣非常熟悉的兩個機器設備,那就是在這領域的兩大設備大佬光刻機以及刻蝕機。

在之前電晶體使用都需要用手動模式將一個一個的原件進行連接起來。並且還要用電線進行連接,才能夠達到正常的使用,然後這一類公益。需要將那麼多的電晶體放到櫃機上。

然後再連接起來,那可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序了。因此在這樣的模式在這一領域中得到了一定的轉換。

首先是對於電晶體塞進去的過程,在這當中,同樣需要使用到前面所提到的兩個設備,首先,是將電路圖投射到矽晶圓上。

並且在這其中還需要塗上光刻膠,然後就得出了電路圖,而最後再將其中不需要的部分腐蝕掉就達成了這一效果,等最後的等離子注入就形成了電晶體。

那對於他的連接呢,再就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就是鍍銅。也就是在矽基的表面再增加一層銅。

與此同時也需要使用到光刻以及課時一系列的工序。將其切割成一條條的線路,由此替代電線的功用,還有就是這樣的一道道工序,在電路圖中需要重複甚至幾十次,到最後就達成了這一工藝要求。

​從這些也可以看出,在這一領域當中所需要使用到的真的是一些非常先端的技術,而更是需要做到在全世界中更高端水平的科技產品就需要在這裡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才可以使得多個細節,更好的完善,並且相信我國在這一當中仔細的研究今後一定會迎來更大的成果。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一期的傑出世界會帶你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晶片中的幾十上百億電晶體,是怎麼塞進去的呢?今天算明白了
    晶片中的幾十上百億電晶體,是怎麼塞進去的呢?今天算明白了想必很多對科技領域關注十分密切的朋友們,應該對於晶片當下這一科技的產物都有著非常大的了解,不僅在當前所使用的都是一些非常尖端的技術,而且這在半導體領域當中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 晶片中的幾十上百億電晶體,是怎麼塞進去,並用電路連接起來的?
    眾所周知,晶片是由電晶體構成的,像華為麒麟990 5G是全球第一款電晶體超過百億的晶片,有103億顆,蘋果的A13都只有85億顆。像華為麒麟1020、蘋果A14這些採用5nm工藝的晶片,電晶體更多,都是超過100億的。
  • 晶片有幾十億個電晶體,連接電晶體之間的導線是什麼材料做成的?
    晶片製造非常複雜。幾十億個電晶體也不是我們想像的人為放進去的,而是直接在晶圓上通過光刻、蝕刻化學反應生成的電晶體(各種PN結)。同樣,連接電晶體的導線也不是像布線一樣布進去的。是通過離子注入和電鍍完成的,這個材料是我們最常見的銅。要理解導線如何生成,得先了解一下晶片電晶體的生成。
  • 麒麟990 5G大講堂:百億級電晶體,唯一商用旗艦級5G SoC
    ,即System on a Chip,今天內部的單元互相配合,共同構成晶片的主要架構。晶片中有兩大重要單元,分別是作為日常處理應用的AP(應用處理器)與負責通信部分的BP(基帶)。當AP與BP集成在一塊晶片中時,我們稱之為SoC;當AP與BP是以兩塊晶片形式獨立存在時,我們稱之為外掛。一個簡單的類比是,SoC是套房,自帶廚房。而外掛是單間,吃飯只能叫外賣,費時費力。映射在晶片上,5G SoC性能更強且更省電,而外掛5G晶片在功耗上遠高於5G SoC。
  • A11處理器有55億電晶體,一秒鐘設計一個電晶體,如何設計這麼多電晶體
    現在手機SoC晶片的電晶體數量動輒百億個,「愚公移山」拼體力一秒畫一個現在的高端晶片設計,已經和體力活說拜拜,設計流程分工極細,設計過程自動化程度極高,這樣才能避免晶片上市,「黃花菜」都涼了的尷尬。SoC晶片設計流程可以分為前端和後端,前端負責邏輯設計、輸出門級網表(netlist),後端進行物理設計,輸出版圖(layout),然後將版圖傳給晶片廠製造(tapeout)。
  • 我國實現3nm電晶體技術,那麼,電晶體是如何讓晶片計算的呢?
    簡叔每天都會關注科技界的發展動態,尤其是我國在科技上的發展進展,今天看到,我國復旦大學實現了3納米的電晶體技術,利用的也是GAA工藝。三星在3納米工藝上也將採用GAA工藝,臺積電可能會在第二代3納米技術上採用GAA工藝。
  • 百億級別電晶體 高通驍龍888藏有什麼秘密?
    在高通(Qualcomm)發布驍龍888處理器後,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 雷軍在微博曬出了驍龍888開箱圖,並表示它電晶體數量百億級別。百億電晶體不是一個小數目,Intel的桌面旗艦處理器酷睿i9-10980XE電晶體數量不過是70億個,那為什麼驍龍888需要如此之多電晶體,又藉此實現了什麼呢?
  • 中國像吸鐵石,不斷吸收全球頂級科學家,集齊了最好的智能AI晶片
    弄明白這個問題,你得先知道晶片的種類和意義,晶片主要負責計算是機器的大腦,而判斷一個晶片有多好,主要是考察他的計算能力和相對應的功耗。傳統晶片靠堆疊電晶體來增加絕對算力,主流的指甲蓋大小的手機晶片要塞下幾十上百億個電晶體,就需要極其高端的設計和製造工藝,我們被卡脖子主要在這塊兒,但AI晶片主要從軟體和算法層面提升算力,不拘泥於硬體工藝。
  •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打開APP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_晶片上電晶體怎麼種植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0:22:32   電晶體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CPU中電晶體是怎麼做出來的,步驟如下:   (1) 矽提純   生產CPU等晶片的材料是半導體,現階段主要的材料是矽Si,這是一種非金屬元素,從化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它處於元素周期表中金屬元素區與非金屬元素區的交界處,所以具有半導體的性質,適合於製造各種微小的電晶體,是目前最適宜於製造現代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材料之一
  • 擁有百億級電晶體,雷軍公布驍龍888開箱圖
    集微網12月2日消息,今天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公布了驍龍888的開箱圖,能看到晶片上印有SM8350的代號。圖源:微博雷軍表示,這塊小小的晶片,擁有了百億級的電晶體,匯集多種尖端科技,這是高通迄今為止最強悍的移動平臺。小米11將首發這款晶片,並很快與大家見面。
  • 歷史上的今天:1947年,電晶體問世
    在73年前的今天,1947年12月23日(農曆1947年11月12日),電晶體問世。1947年12月23日,美國科學家巴丁博士、布菜頓博士和肖克萊博士,在導體電路中進行用半導體晶體放大聲音信號的實驗時,發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一一電晶體。
  • 知存科技王紹迪:存算一體AI晶片如何打破「內存牆」困局?
    就拿40nm來講,存儲密度不是非常大的情況下,用Flash存算一體技術的存儲密度,比用5nm的SRAM還要高出幾倍左右。如果採用更先進的其它Flash存儲技術,存儲密度還能再提高几十倍。Flash的另一個好處是,它採用的浮柵電晶體是一個三端的MOS存儲器,相比雙端的MRAM、RRAM等其他存儲器,浮柵電晶體更類似於MOS電晶體,但比MOS電晶體多了一個浮柵。
  • 知存科技王紹迪:存算一體AI晶片如何打破「內存牆」困局?
    計算本身消耗的功耗並不多,而將數據從內存搬到晶片運算會消耗將近1000倍的計算功耗,從緩存搬到計算單元中的功耗是計算功耗的幾十倍。在存算一體中只需要一次讀操作,就可以完成並行操作,運算效率理論上可以提高非常多。
  • 晶片內有上百億的電晶體,它們是怎麼安上去的呢?
    如今的7nm EUV 晶片,電晶體多大100億個,它們是怎麼樣安上去的呢電晶體並非是安裝上去的,晶片製造其實分為沙子-晶圓,晶圓-晶片這樣的過程,而在晶片製造之前,IC涉及要負責設計好晶片,然後交給晶圓代工廠。
  • 從長遠上看,中芯國際想突破晶片技術,到底行不行?今天算明白了
    在這樣的一個時候,很多人就將晶片生產的目光轉向了國內企業中芯國際,很多人都希望中芯國際能夠代替臺積電為華為生產出先進的晶片,但就中芯國際生產晶片的實力來看,他們在短時間內是沒有辦法為華為生產出先進晶片的,所以華為還是要另尋出路。但從長遠上來看,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行不行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 153億電晶體,華為Mate 40的麒麟9000是什麼水平?
    一定繞不開一個數字:153億,指的是在這塊指甲蓋大小晶片上集成了約153億電晶體。那麼,為什麼廠商這麼在意電晶體的數量?小到肉眼無法分辨的電晶體,到底有什麼用呢?,即電路中0與1的計算,也就是說,晶片性能的高低,與電晶體密切相關。
  • 今天算明白了
    今天算明白了每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大家都是歡欣鼓舞的,就像是當年的神舟6號升空,那時候真的是萬人空巷,坐在電視機跟前看著這一次歷史性的時刻,那個時候我們知道火箭升空靠的是動量守恆定律,現在的技術就是太空人往返火星的話,就已經500天的時間。
  • 女性外用藥栓劑怎麼塞進去?正確使用按照2個步驟,注意5個原則
    在婦科疾病的治療過程中,除了口服藥物外,女性私處給藥的方式也採用的很多。很多女性在拿到內用栓劑的時候,不太會使用,還會有各種擔心。擔心放置的位置不對,擔心流出來怎麼辦,導致晚上睡覺都睡不好,很多人甚至放棄了使用內用栓劑了。女性外用藥栓劑怎麼塞進去?
  • 今天美國全面斷供華為,中國晶片的困局如何打破
    今天(9月15),是美國全面斷供華為的日子。像我們微電子這門學科,研究的就是晶片技術中的科學問題,比如半導體材料的哪些特性可以提高電子的傳輸速度,什麼樣的公式能夠準確模擬納米尺寸電晶體的電流特性,什麼樣的電路結構才能承擔5G信號的高速處理等等
  • 指甲蓋般大小的蘋果A14處理器,為何能集成118億個電晶體?
    ,真的能裝下上百億個電晶體嗎?100億個電晶體,就很好理解了,是可以做到的。工程師們直接將電晶體製作在一片矽晶片上,微電路(晶片)隨之誕生。為了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集成電路的電晶體數量越來越多,元器件也被做的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