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兼具低RDS(on)值與大安全工作區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系列。這個全新產品系列兼具溝槽型功率場效應管的低導通電阻(RDS(on))與平面MOSFET的大安全工作區。這就解決了RDS(on)與線性模式功能之間的平衡問題。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可在增強模式MOSFET的飽和區工作。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最適合電信和電池管理系統(BMS)中常見的熱插拔、電子熔斷器和保護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7/362414.htm

  耐用的線性模式操作和更高的脈衝電流都有助於實現較低傳導損耗、更快啟動和更短的停機時間。通過限制較高的勵磁湧流,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可在發生短路的情況下防止負載損壞。

  供貨

  OptiMOS線性場效應電晶體現可供貨,有三個電壓等級:100 V、150 V和200 V。它們可採用D2PAK或D2PAK 7pin封裝。這些行業標準封裝兼容簡易替換元件。如需了解詳情,敬請訪問:www.infineon.com/optimos-linearfet。

 


相關焦點

  • 功率場效應管與雙極型功率電晶體之間的特性比較
    在電源設計中,每個電源常常需要多個ORing MOS管並行工作,需要多個器件來把電流傳送給負載。在許多情況下,設計人員必須並聯MOS管,以有效降低RDS(ON)。在DC電路中,並聯電阻性負載的等效阻抗小於每個負載單獨的阻抗值。比如,兩個並聯的2Ω電阻相當於一個1Ω的電阻。因此,一般來說,一個低RDS(ON)值的MOS管,具備大額定電流,就可以讓設計人員把電源中所用MOS管的數目減至最少。
  • 導體場效應電晶體基礎知識解析
    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電晶體。它屬於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特點具有輸入電阻高(100000000~1000000000Ω)、噪聲小、功耗低、動態範圍大、易於集成、沒有二次擊穿現象、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現已成為雙極型電晶體和功率電晶體的強大競爭者。作用場效應管可應用於放大。
  • 雙極性電晶體工作原理
    這種電晶體的工作,同時涉及電子和空穴兩種載流子的流動,因此它被稱為雙極性的,所以也稱雙極性載流子電晶體。這種工作方式與諸如場效應管的單極性電晶體不同,後者的工作方式僅涉及單一種類載流子的漂移作用。兩種不同摻雜物聚集區域之間的邊界由PN結形成。
  • 單原子層溝道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問世
    d-e) 臺階模板掃描電鏡照片,其中標尺分別為100 納米(左)和1微米(右)  相對於傳統的體矽半導體材料,近年來具有原子尺度的低維材料得到了快速發展,碳納米管、二維原子晶體等新材料不斷被嘗試用於構建電晶體的溝道材料或電極材料。
  •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打開APP 電晶體是做什麼的_電晶體的三個工作區是什麼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14 10:31:50   電晶體是現代電器的最關鍵的元件之一。電晶體之所以能夠大規模使用是因為它能以極低的單位成本被大規模生產。   目前數以百萬計的單體電晶體還在使用,絕大多數的電晶體是和二極體|-{A|zh-cn:二極體;zh-tw:二極體}-,電阻,電容一起被裝配在微晶片(晶片)上以製造完整的電路。模擬的或數字的或者這兩者被集成在同一塊晶片上。
  •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 -場效應管工作原理也瘋狂
    一、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概念  場效應管(FET)是場效應電晶體(field-effect transistor)的簡稱,由於它僅靠半導體中的多數載流子導電,也稱為單極性場效應管,是一種常見的利用輸入迴路的電場效應來控制輸出迴路電流的一種電壓控制性半導體器件
  • 場效應管知識 什麼叫場效應管 場效應管工作原
    VDS 達到某值以上漏電流ID 的變化變小,幾乎達到一定值。此時的ID 稱為飽和漏電流(有時也稱漏電流用IDSS 表示。與此IDSS 對應的VDS 稱為夾斷電壓VP ,此區域稱為飽和區。其次在漏極-源極間加一定的電壓VDS (例如0.8V),VGS 值從0開始向負方向增加,ID 的值從IDSS 開始慢慢地減少,對某VGS 值ID =0。
  • 功率MOSFET安全工作區,真的安全嗎?
    分析了基於環境溫度、最大允許結溫和功耗計算的安全工作區不能作為實際應用中MOSFET是否安全的標準原因。特別說明了功率MOSFET完全工作在線性區或較長的時間工作在線性區的應用中,必須採用實測的安全工作區理由。
  • 場效應電晶體的電路符號及圖片識別
    場效應管電路符號一:場效應管的分類:1、各類場效應管根據其溝道所採用的半導體材料,可分為N型溝道和P型溝道兩種。所謂溝道,就是電流通道。           2、根據構造和工藝的不同,場效應管分為結型和絕緣型兩大類。
  •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
    打開APP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04 08:50:00 雙極電晶體的靜態工作特性是指它在特定接法中的輸入特性
  • 電晶體的起源
    電子計算機以相同的方式工作,但是數字代替物理布置,而是用電壓表示。布爾邏輯只有兩個可能的值– true(1)和false(0),在電子計算機中開始發揮作用。在電子計算機中,方程是通過產生1或0輸出的邏輯門電路執行的。對於更高級的操作,這些電路被融合在一起。電腦程式由一組指令組成,詳細說明了如何執行這些操作。但是,該系統需要可靠且準確的方法來控制電流。
  • 關於半橋電路中抗dv/dt噪聲幹擾的安全工作區分析及其解決方案
    基於對公式與IGBT擎住現象的分析,並結合IGBT的安全工作區提出了一種根據dv/dt的大小來動態擴展IGBT安全工作區的電路結構,改善了傳統半橋電路工作時的可靠性。本文通過對半橋電路結構的分析並結合IGBT安全工作區模型,通過該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種可以動態擴展IGBT安全工作區的結構,提高了IPM電路工作時的可靠性。
  • 資深工程師談電晶體使用心得(四):電晶體的工作原理
    電晶體的工作原理,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今天以略有複雜的方式來一起看下電晶體的工作原理,會提到摻雜半導體、空穴、多子、少子、PN結等在教科書裡出現的概念,還有印象嗎?P型和N型半導體結合後,在兩者的接觸面附近,來自P區的空穴會擴散到N區與電子結合,這時N區開始有帶正電荷的離子。同樣,來自N區的電子會擴散到P區與空穴結合,這時P區開始有帶負電荷的離子。此時在P-N接觸面附近不再是中性的,並且失去了它們的可移動的電荷載流子,也就形成了空間電荷區或者也可以稱之為耗盡層。
  • 2nm異質互補場效應電晶體(hCFET)已開發,實現高性能和低功耗
    打開APP 2nm異質互補場效應電晶體(hCFET)已開發,實現高性能和低功耗 icbank 發表於 2020-12-21 10:36:58
  • 電晶體的歷史
    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     電晶體使現代計算機得以發展。ENIAC是一臺重達30噸的大型計算機,有網球場那麼大!相比之下,單個具有指甲大小的微處理器(包含數十億個電晶體)現在可以超越ENIAC的功能。底座和收集器。在這種電晶體中,輸入電壓的微小變化可用於在高電壓和低電壓之間快速切換。電晶體使現代計算機得以發展。
  • 結型場效應電晶體(JFET)電壓表
    結型場效應電晶體(JFET)電壓表
  • 長春光機所等在鈣鈦礦單晶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郭春雷中美聯合光子實驗室與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沙特)、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等單位合作在製備基於鈣鈦礦的場效應電晶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過去的十年中,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在光伏、光電探測、發光等領域的研究獲得巨大進展。
  • 雙極型電晶體電流增益溫度特性的研究
    起源於1948年發明的點接觸晶體三極體,50年代初發展成結型三極體即現在所稱的雙極型電晶體。雙極型電晶體有兩種基本結構:PNP型和NPN型。在這3層半導體中,中間一層稱基區,外側兩層分別稱發射區和集電區。當基區注入少量電流時,在發射區和集電區之間就會形成較大的電流,這就是電晶體的放大效應。
  • IGBT的結構與工作原理詳解
    雙極電晶體具有優異的低正嚮導通壓降特性,雖然可以得到高耐壓、大容量的元件,但是它要求的驅動電流大,控制電路非常複雜,而且交換速度不夠快。IGBT正是作為順應這種要求而開發的,它是由MOSFET(輸入級)和PNP電晶體(輸出級)複合而成的一種器件,既有MOSFET器件驅動功率小和開關速度快的特點(控制和響應),又有雙極型器件飽和壓降低而容量大的特點(功率級較為耐用),頻率特性介於MOSFET與功率電晶體之間,可正常工作於幾十KHz頻率範圍內。
  • Moore’s Law的延續-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的誕生
    隨著新工藝節點的不斷推出,電晶體體積越來越小,比如當電晶體溝道區域長度足夠短的時候,量子穿隧效應就會發生,會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導致電晶體效能的下降。 FinFET:今天最先進的電晶體 那麼在摩爾定律進入深水區以後,半導體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