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翻了翻聊天記錄感觸頗深,當媽以後,和姐妹們的聊天內容從以前的買衣服、選化妝品、減肥變成了孩子多重了?能吃多少?可以睡整覺了嗎?談論的話題都是以孩子為中心。
昨天,姐妹晶晶在群裡又焦慮起來,說自己家娃3歲了每天睡眠不足12小時,在幼兒園也不肯午睡,而相關育兒書籍上說1-3歲的孩子每天應該要睡12-14個小時才行,不然對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沒好處。
這一番話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更引發了更多寶媽的恐慌,紛紛擔心自己家娃覺沒睡夠。下面就來好好說說0-5歲孩子睡眠時長的問題。
根據2015年美國睡眠基金會發布的最新睡眠量的建議中,介紹了不同月齡的寶寶應該睡多久。
0-3個月:每天推薦睡眠時長是14~17個小時,在11~13或18~19小時之間屬於較為合適的睡眠時長,若小於11小時或者大於19小時需要引起注意;
4-11個月:每天最佳睡眠時長是12~15個小時,在10~11或16~18小時之間屬於較為合適的睡眠時長,若小於10小時或者大於18小時需要引起注意;
1-2歲:睡眠時長不得小於9小時,大於16小時,在此之間均屬正常,最為推薦的睡眠時長為11~14個小時;
3-5歲:睡眠時長不得小於8小時,大於14小時,在此之間均屬正常,最為推薦的睡眠時長為10~13個小時。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25~50%學齡前兒童,40%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礙。孩子睡眠質量不佳,可能會帶來以下幾點問題:
1、身高增長緩慢
孩子骨骼的生長受到生長激素控制,大部分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進行分泌,一般在入睡後45~90分鐘左右到達高峰期,如果孩子的睡眠質量得不到保障那麼對身高生長影響會非常大。
2、影響智力
孩子睡眠不足會變笨,並不是虛談。整個兒童期孩子的神經系統都在不斷完善,深度睡眠能夠增加大腦神經網絡功能,促進智力、認知能力以及記憶力的發育。如果神經系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可能會導致孩子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學習能力減退等情況。
3、容易生病
睡眠質量直接與免疫抵抗力有關,睡眠時間不足將會使免疫細胞的功能降低,由此孩子容易成為一些問題的「把柄」,如神經衰弱、近視、食慾下降等,還容易感冒。
睡眠時長的確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卻不是唯一標準。我們的關注點應該在於孩子的睡眠質量,如果孩子睡醒後的精神狀態較好,情緒愉悅不煩躁;飯量奶量沒有變化,飲食正常;生長曲線呈平穩上升趨勢,保持在3~97%之間,說明睡眠質量沒有問題,寶媽們不必過於憂心。
各位寶媽,除了孩子的睡眠時長,你還對哪些問題比較關心?不妨留言告訴我們,和更多家長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