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簡介及其觀後感

2020-12-25 百家號

「電影簡介」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鋃鐺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虛無縹緲,終身監禁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未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裡曼 Morgan Freeman 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仿佛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他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監獄管理層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但是對自由的渴望仍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而關於其罪行的真相,似乎更使這一切朝前推進了一步…… ( 本片根據著名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Edwin King)的原著改編。)

「觀後感」

在《肖申克的救贖》中我看到了許多剪輯視頻也無法表達的內容,電影中的瑞德對安迪說「用錘子起碼得用六百年才能挖通」。但安迪對自由的嚮往並沒有因為「六百年」而消滅。雨果曾有言「哪裡有陰暗,哪裡就有光。」在影片中我感受到安迪那對自由的無比嚮往,以及他用二十年的時間把那渺小的希望漸漸放大直到它成為現實的壯舉。

在生活中我漸漸發現我們大部分人其實都像瑞德一樣適應了社會的環境習慣了生活的規律而遺忘了曾經自己的理想,我們越來越丟失了那個原本懷著一腔熱血,滿腔孤勇的自己。我們不斷被壓力打磨被時間雕刻,逼迫自己去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這恐怕就是體制化吧!

筆落到這,我回憶到我曾經的理想,但是理想是要追尋的。而我卻是一直把理想埋藏在心裡,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像而時那樣說著自己的「雄心壯志」反而被人嘲笑幼稚!現在的我也漸漸接受了理想只是少數人可以實現的,大多數人都平凡,可是我從沒思考那些少數人是怎麼做到的,塔恩或者也像安迪一樣每天在繁瑣的工作或學習過後也不忘為了理想而奮鬥!並且他們堅持了很久很久。就像安迪那樣不辭辛苦的堅持了二十年。至此我深刻的感受到了許多事情只是你沒去做所以感覺它不可能!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4篇,快來看看吧!
    【篇一: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當我看完《肖申克的救贖》時,我體會到了這一切,監獄中生活絕對沒有樂趣可言,更加染不上什麼希望,在絕望中找希望更是困難《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拍攝於1994年的經典,故事發生在1947年,講的是一個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後誤指控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無期徒刑,意味著他將在肖申克監獄中度過他的餘生。該片透過監獄這個強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強調紀律的特殊背景來展現作為個人的人對時間流逝、環境改造的恐懼。
  • 《肖申克的救贖》觀後感
    安迪被判刑入獄,成了肖申克監獄的重罪犯。在獄中,他與黑人囚犯雷德互相幫助,成為好朋友;而以博格斯為首的一群囚犯卻經常襲擊安迪。後來,獄警們發現了安迪的理財能力,都來找他做投資諮詢,甚至孩子升學問題也來找他請教。監獄長讓他做假帳,從中漁利。
  • 《肖申克的救贖》:這4個英語名詞,給你不一樣的觀後感!
    導讀:《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贖》)激勵感動了無數渴望改變現狀的人。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English,簡稱AAE)為您分享4個英語名詞,詮釋不一樣的觀後感:1、Friendship(友誼)劇情回顧:由於在肖申克監獄服刑時間太長,由Morgan Freeman
  • 《肖申克的救贖》:到底救贖的是什麼?
    肖申克的救贖肖申克的救贖,看了好多遍的經典電影,我一直都想知道電影為什麼叫做救贖,它在救贖什麼,在滿是犯人的監獄裡,談救贖是何等的好笑啊,可是看過影片之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對這兩個字有自己理解肖申克的救贖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他們無法到達,也接觸不到,那就是希望,這是電影裡的一句經典臺詞,他讓我們在一個壓抑,充滿了罪惡的監獄裡看到了希望
  • 經典賞析:肖申克的救贖
    影片簡介《肖申克的救贖》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主演的一部劇情、犯罪片,於1994年在美國上映賞析肖申克就如現實社會,惡霸橫行街市,當道者濫用職權,投機者巧取豪奪。肖申克中生存體制仿佛是社會體制,「痛改前非」的人一次次被重新投入黑暗之中,當權者在公眾面前宣講「拯救之道」,似乎只有當性格沒有稜角,思想失去火花,被「體制化」的人們才可以平安生存。
  • 一部電影史上的偉大改編:《肖申克的救贖》
    1994年一部電影史上永恆的經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首映。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掀起了美國人的觀影狂潮,也創造了一個低成本高票房的電影奇蹟。而時到今日,這部電影仍以豆瓣評分9.5,超過80%的人給予4星或5星的評價傲視電影界,並被稱為電影史上永遠的第一名。
  • 《肖申克的救贖》:實現自我救贖的兩個階段
    英國作家克萊夫·巴克曾說:「每個美國家庭都擁有兩本書,一本是《聖經》,另一本可能就是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源自小說,豆瓣評分9.7分,一部監獄題材的電影,已經成為時代的經典,被很多人列為男人必看的電影之一。
  • 《肖申克的救贖》安迪的救贖和自由之路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和自由的電影,在豆瓣評分9.6,在IMDB評分9.2,雙榜第一,給觀眾帶來很大的反向和深思,直至今天仍有其社會意義和人性探索!在這其中可以看到很多影片關於救贖和自由的暗示,也可以讓觀眾深思如何自救!為什麼片名叫《肖申克的救贖》而不是安迪的救贖呢?
  • 《肖申克的救贖》:永遠滿懷希望,永遠追尋自由
    電影中安迪所追求的自由,是痛苦的自我反省、漫長的自我救贖後,體會到的真正的自由。1994年《肖申克的救贖》在美國正式上映,距今雖然已經有25年了,但這部電影卻依然是一部必看電影,因為它是永遠的經典。當你在不同的年齡去看這部電影,會有不同的感受,電影是沒有改變的,改變的是人心吧。
  • 否定製度化的《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7,憑著這個分數,應該推薦給大家看看!我們在電影院裡看過很多電影。在觀影的過程中,有時為某個情節我們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有時為了某個情節我們破口大罵,有時為了某個情節,我們激動不已!在看完《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時,好多人坐在觀椅上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 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照進人們內心中的希望和救贖之光
    一、作品簡介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是根據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肖申克的救贖》而改編的一部經典之作。影片主要是圍繞以安迪、瑞德、山姆等人物為主線展開的發生在肖申克監獄裡面的一系列故事。該部作品的導演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創作者的作品風格的基礎上適當地融入了個人的見解,圍繞希望、救贖為主題展開,表現出史蒂芬.金在驚悚題材之外的驚人功力。《肖申克的救贖》深刻地揭示了體制化對人們的壓迫,展現出人們對於希望和自由的渴望的同時,也表現出了人們內心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有些鳥兒天生就是關不住的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關於希望與救贖、信仰和自由的小說。作者史蒂芬·金是美國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擅長創作恐怖小說。他的作品已被譯為三十多國文字,讀者超過3億5千萬,在全世界擁有無數金粉。《肖申克的救贖》是史蒂芬·金的代表小說之一,創作於1982年。
  • 《肖申克的救贖》可怕的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影片。該片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裡曼等主演。我和《肖申克的救贖》是這樣相識相知的:一天沒課的下午,和大學室友準備看一部電影,於是就在網上翻來覆去的尋找,最後鎖定了《肖申克的救贖》,之後,開始了漫長的下載之路(校園網還是挺慢的),等到下載完成之後,距離晚飯的時間已經快到了,準備先看一部分再去吃飯,可想而知,我們把影片看完了才去吃飯,然後把影片推薦給了周圍喜愛電影的同學
  • 《肖申克的救贖》豆瓣173萬人打出滿分|救贖只能靠自己
    一每天,我們都在救贖聖經中把耶穌為解救世人,洗脫世人的原罪而獻身叫救贖。什麼是自我救贖?有一個回答是這樣寫的:認清自己的錯誤,並願意改變自己,不管是自己挺過來自救,還是請人幫忙,只要你願意讓自己好起來,就是自我救贖。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一點點改變,無論是向著自己希望的方向還是被迫改變,最終都將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如今我們所浪費的每一秒鐘都值得去珍惜和救贖。
  • 票房慘澹《肖申克的救贖》,補電影票的機會來了!
    1994年是一個影史爭奇鬥豔的一年,這一年,海外有《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阿甘正傳》、《低俗小說》、《夜訪吸血鬼》等多部經典口碑佳作上映,而國內也有《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活著》出品,堪稱輝煌。
  • 《肖申克的救贖》對自由的渴望,對靈魂的救贖
    作為一部推薦量很高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無疑是成功的,筆者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第一眼注意到的只是那個過長的進度條,對於如今快餐式的網絡娛樂來說,兩個半小時似乎有一些超出承受範圍,但是,認真看這部電影,就會發現它的過人之處。
  • 與《肖申克的救贖》聯動!
    史蒂芬·金,懸疑驚悚故事大師,他的小說、編劇鑄就了《肖申克的救贖》、《小丑回魂》、《閃靈》等經典。現在時間線就刺激了,故事的主要地點正是《肖申克的救贖》裡的肖申克監獄,多年以後,這裡依舊是殘破不堪,關押著接受勞改的犯人。
  • 《肖申克的救贖》點燃希望,讓你有一種什麼樣的救贖!
    讓我們重溫其經典場景,要麼忙著死,要麼忙著活,肖申克的救贖,救贖的是體制化下被無形禁錮的心,守著那微薄的希望,相信並堅守著,找到勇氣和精神力量不被環境同化,一次含冤入獄,改變了一個人的一生,20年後,安迪從入獄那一刻起就開始盤算的越獄計劃終於成功實現,這到底是安迪一個人的越獄故事還是肖申克監獄裡靈魂的救贖。
  • 《肖申克的救贖》選擇「自由」或「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 《肖申克的救贖》是美國作家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收錄於小說合集《四季奇譚》中,副標題為「春天的希望」。肖申克的幾任典獄長沒有一個是清白的,但他們卻在那裡頤指氣使,教化訓導著無罪的安迪。在這樣一個錯謬、黑白顛倒的世界,現代派作家筆下的人物通常會自甘墮落或精神崩潰,而史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卻像一隻浴火後重生的火鳳凰,健康自信地飛出了煉獄的火坑。這樣的結果同樣寄託著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們堅守善良人性並「振奮」起來的創作主旨。
  • 《肖申克的救贖》與體制化
    ——《肖申克的救贖》這是《肖申克的救贖》當中我最記憶深刻的一段話,是一位老年囚犯布魯克斯因為在獄中表現良好而得到假釋時電影的旁白。《肖申克的救贖》當中的主人公恰與此相反,他被冤枉入獄,初印象裡瘦弱的他被囚犯們用作打賭來過度無聊的生活,他們打賭他一定會哭鼻子的,但事實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