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的一篇作文《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題目就嚇了我一跳。美國的老師怎麼會讓小學生寫這麼大的題目呢?帶著好奇心,我去了解了這個10歲的孩子。
孩子的1-4年級是在中國上的,五年級開始,父母便把他帶到了美國上學。
前往美國的路上,他的父母非常擔心。許多專家朋友都說:「至少應該讓孩子接受完中國的基礎教育」,眾所周知,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
到了美國,父母的擔心果然應驗了。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孩子不到3點就放學回家,最讓人憂慮的是,學生們竟然沒有教科書。
美國教育的結果
一年的時間過去了,父母發現孩子每天放了學,都要到圖書館背一大摞書回來。好奇的父母詢問孩子,為什麼背這麼多書回來?
「作業」孩子答道。父母的好奇更深了,湊近一看,題目竟然是《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麼大的題目竟然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寫,一般的博士也不敢做啊!
可聽了孩子解釋說「老師讓每個同學寫自己家鄉的文化,於是就定了這樣的題目」。家長也只能選擇接受,等待結果的出現。
最後的結果,孩子弄出了20多頁的冊子,裡面有絲綢之路,象形文字,更是有五星紅旗,九曲黃河。更讓父母驚訝的是孩子的寫作方式:20多頁分出了有理有據的章節,甚至還表出了引用的文獻及出處,這個可是大學生寫論文的方式啊!
之後的題目越來越大《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孩子說出了自己獨特的理解「文化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
6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學生的作業,是一些關於二戰的問題。這些問題許多成年人都沒有仔細考慮過吧。
美國教育的優缺點
從上面的故事,我們清晰明了地看到了美國教育的特點-自由。
提起美國,自由就隨著脫口而出。上文中的父母在孩子剛入學時,問過孩子:「你感覺美國學校有什麼特色?」,「自由」就是孩子的感覺。無論是玩耍時間,放學早,還是在課堂上大笑,沒有教科書,自由就是美國教育的代名詞。
這樣的自由,缺點也很明顯,沒有自制力的孩子,很容易墮落。完成作業,課上學習全靠自覺。在中國喜歡不寫作業的學生,真的能很好地進入這種狀態嗎?
當然這種教育極大地豐富了孩子的想像力,重點是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習相應的知識,豐富閱歷。既培養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讓其學到了相應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式教育-以分數定「天下」
中國的教育,不必說,我們都懂。分數就是評定一個人的標準,分數不滿意,立馬棍棒伺候。家長越沒有文化,棍棒教育越厲害,最可怕的是,這種家庭往往都不注重交流,被棍棒教育的孩子只能默默地獨自舔傷口。
不注重交流,死記硬背就是中國式教育的特點,這是我們缺點。
沒有交流,素質教育少,書呆子增多。想像力從小學便開始扼殺,家長規定的就是對的,就是最好的。越來越多的心理問題出現在大學生之中,小時候的陰影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出現。
死記硬背扼殺的想像力,讓我們創新型人才稀少,許多先進技術只能進口,支付高昂的費用。
中國式教育早已開始轉型
改變這種現狀的重點就在家庭教育。
其實中國的文盲率早就降到3%以下,大多數有文化水平的家長,早就意識到中國式教育的缺點。真正的中國式教育已經沒有這麼多了,許多家長的教育方式只是些許帶點中國式教育的影子。
棍棒教育更是少見,大多數家長也意識到了想像力的重要性,國家也一直在倡導發展創新型人才。中國式教育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取長補短在以一種我們看不見的方式進行著。
國家政策的改變,教育制度的小改革,家長思想的轉變,甚至一篇文章的傳播都是在訴說著「中國式教育正在改變」。學子的優秀也會慢慢地趕超其他國家,一切都在緩慢地,悄無聲息地改變著。
中國式教育的改變,需要我們每個人從一點小事做起。
讓我們從傳播文章做起,積少成多。#教育持久戰#
(圖片轉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