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說起smart,最近不得不提一下我們國產的吉利了!雖然吉利沒有學習奇瑞,一股腦的鑽研技術!但是吉利通過自己的公司運作,擁有的技術已經不比奇瑞少了。只是,奇瑞自己研發,吉利則通過收購。當初,吉利作為全國都不看好的國產企業,竟然能一出手,就蛇吞象似的收購沃爾沃,給所有不看好自己的人,一記響亮的耳光!事隔多年,吉利又劇情重演,來收購奔馳旗下的smart。
那麼問題就來了,號稱豪華車的奔馳,獨佔BBA三大陣營鰲頭多年,憑什麼要給小小的吉利面子,將自己的孩子賣給他呢?我們從網上可以得知,奔馳smart每年的虧損達5-7億歐元。也就是每年要虧四十多億人民幣以上,而反觀那些車企,誰每年又能賺這麼多錢呢?基本上是微乎其微的,為什麼奔馳旗下的smart,會每年虧損這麼多呢?我們同當年的奇瑞QQ一起,做個分析。
當年奇瑞QQ的名聲大家應該都聽過,2萬元的售價,買一輛新車,極大的促進了國民的生活水平!而兩萬元的售價預示著什麼?奇瑞不肯能賺錢,頂多收支平衡。這是必然的現象。奇瑞qq上市於2003年,因為銷量不好,持續降價,起售價從官方標定的3.79萬,持續優惠到2萬元一臺!奇瑞qq得發動機採用的是SQR371F,這款發動機是他自身研發的!而之前的系列全是採購的,車架和車身都是奇瑞自身的,所以成本會降低!
奇瑞發動機內的配件不可能全部自己生產,車上的座椅要買,車上的玻璃,車上得電器,車上的氣囊這些東西是不可能由自己生產的,都需要採購!所以最後才有爆出,奇瑞賣一輛qq就虧損200元!但是虧200塊錢為什麼還要賣呢?停了這個車型不行嗎?答案肯定是不可以的。你不賣,客戶就會買對手的,例如吉利,長城等等。這樣自己就會被壓縮的越來越厲害,所以即使賠錢也要穩住,等待新車上市,自家的銷路沒斷,自己的運營線沒有停,接著賺錢!
而smart和當年的奇瑞基本類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奇瑞僅僅是在國內這麼幹,smart是全球性的。他的銷售渠道涉及到全球的每個角落,只要有奔馳,基本都有smart。但是smart是10萬起售的小車,與響噹噹的奔馳品牌相比,這個售價,就像是奇瑞的qq,為了維持渠道,為了未來全新的車型銷路通暢,品牌影響力不跌,賠錢也要做!
而每年幾十億的虧損都去哪了?筆者認為,當銷量不佳時,人員工資都不是主要的支出。產能閒置才是最大的虧損。造車廠不像一般的地方,很多大設備運行後就不能停,要一直運行。車企的各種開始加人員工資佔據一部分,最主要的是,不管你賺不賺錢,你的科研團隊必須運作!否則這裡就是一潭死水。科研團隊不單單要造車,還要做很多的研究,這樣的經費就高的離譜,所以,銷量不足以支撐科研時,賠錢已是定數!smart售價不高,從國外到國內的成本卻不低,所以肯定要賠錢!
那麼,為什麼不能停售搞科研呢?前面已經說了一部分奇瑞的原因,自己的銷售渠道不能斷,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不允許自己休整幾個月,再反過來推出新的產品。所以,奔馳smart只能承擔著巨額的虧損,然後期待最新的產品儘快上市,這一等,就是好幾年!本文作者:無悔說車。汽車界的犀利點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