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不一定非要吃素,但真修行人都堅持吃素,究竟為什麼

2020-12-18 法傑紫冉閣

在三皈五戒中,並未有說修行人一定要吃素的規定。佛陀時代,託缽乞食,也是眾生施什麼就吃什麼,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如果僧人那時候挑三揀四隻要素食,反而給眾生增加了煩惱。

中國要求僧人必須吃素開始於南北朝時代,是南朝的梁武帝提倡的,這也是漢傳佛教的特色之一;藏傳佛教因為地理環境條件限制等等原因,僧人除了某些發誓終生不吃肉的的高僧外也都有吃肉的習慣。還有國外的如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他們主張可以吃三淨肉。

佛陀制定戒律時就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如果硬性規定,首先會斷送了很多人進入佛門的機緣。比如有些人也想禮佛修行,但暫時真做不到完全素食,這時候如果有強硬的規定,那這人就可能失去了親近佛法的機會;其次,就是某些特定情況下,不吃肉不足以活命。

但,有一個情況,那就是只是為了貪圖口欲去吃肉,這個和直接殺害眾生其實區別不大。明明有可以吃素的條件,卻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慾,經常吃肉,完全不顧及眾生被殺時的恐懼和絕望,這就有悖於一個修行人該有的慈悲心。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一些修行人就拿佛所說的方便之門做幌子,不僅自己肆意吃肉,還對外宣揚修行人可以隨便吃肉。其實認真想想就可知,這種所謂的修行人,就是為了一己私慾而對佛所說的胡亂篡改。

在《楞嚴經》中,本師說:「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皆大羅剎。」這裡說的食肉之人,指的是貪圖肉食的一類人,一頓不吃肉就素然無味,這種人雖然也能夠多聞,也會有禪定功夫,但將來的歸處不是成就聖道,而是投身於羅剎。所以我們就去看看那些高師大德們,有幾個是敢說吃肉毫無過咎的?

夢參法師曾開示,比如一個在家修行人,要恆順眾生,不能因為吃素讓家人起煩惱,這個時候你可以去吃肉,但你吃肉的時候一定要有慈悲心,你要給被吃肉的這個眾生回向,願它下一世不再墮落畜生身。這是善用其心。

大乘佛教一直都在強調讓修行人以素食為主,因為素食,可以培養眾生的慈悲心,慈悲是佛教的基礎,「同體大悲心」的生成不是靠吃肉養成的,而是靠的戒殺護生,所以一個真正的行者,最後一定不忍吞噬眾生身肉。

但身為在家修行人,也不要一修行就對吃肉深惡痛絕,並因此牽扯到家人,鬧得家人怨聲載道。更不要因為吃素問題去和世人爭論,最終讓眾生造了誹謗佛法的罪業。

作為修行人,首先要明白佛教的根本是什麼,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戒律中沒有規定一定要吃素,所以我們作為修行人在對別人宣講佛法時,不要告訴別人想皈依、想入佛門就必須吃素。你這樣說,可能就讓一些人望而卻步了。先把人度進佛門開始修行,等到這人修行逐漸增上,大悲心升起時,自然就能做到全素了,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另外也對那些秉持修行就可以放開吃肉的人說一下,吃肉只是方便,是有前提條件的。在俗世間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要生有「貪」心。

另外,有人說長期吃素會營養不良,首先我是學醫的出身,而且堅持吃全素有九年了,吃素絕對不會營養不良,不僅不會對身體不好,還能讓你身輕體健,能堅持一年以上,你就能徹底把全身來一次大清洗,妙處你自己去體會。當然,如果你天天就是饅頭鹹菜,營養不良也是肯定的。要五穀雜糧、蔬菜水果,搭配起來,絕對不會有什麼營養不良一說。

吃不吃肉,和你信不信佛,沒有直接的關係。不是說一個人吃素,就是信佛,就能成佛。也不是偶爾吃肉的人就不能成佛,就不算信佛禮佛。我們不要走兩個極端。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內心始終裝著戒律和因果,有著一顆真正向善的心,才是最為重要的。

目中有人福報多!口中有德助緣多!心中有佛歡喜多!

註: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原創文章,隨喜轉載

相關焦點

  • 茹素人生丨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吃素?
    要達到這個境界,有種種的方便,所謂方便就是一個橋梁,就是一個管道。做一件事情也有方便,如果沒有方便,做事就不容易辦好,修行也要有方便,沒有方便,我們修行也不容易成功。什麼是方便?修行第一個要吃素,吃素就是一個方便。為什麼吃素是一個方便呢?我們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達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殺生,第二要救生,第三就要吃素。
  • 信佛一定要吃素嗎,雞蛋是素的嗎?
    關於吃素的問題,關於雞蛋牛奶問題,歷代祖師大德都做過明確的開示。吃素不是學佛的必然條件,就是說吃素的人可以學佛,不吃素的人也可以學佛。佛教的重點不在於吃不吃素,而是在於佛法的知見,在於我們如何通過理論的學習,來修行,來斷除煩惱,脫離輪迴。
  • 惟覺老和尚:吃素與學佛
    學佛的心,我們起心動念,也應該有一個標準,達到最高、最圓滿、真善美的標準了,這樣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於佛的神通妙用都現前了。要達到這個境界,有種種的方便,所謂方便就是一個橋梁,就是一個管道。做一件事情也有方便,如果沒有方便,做事就不容易辦好,修行也要有方便,沒有方便,我們修行也不容易成功。什麼是方便?修行第一個要吃素,吃素就是一個方便。
  • 信佛必須要吃素嗎?給你來揭秘佛教吃素的原因
    到了這裡很多人就很奇怪,和尚有手有腳的為什麼不能自己靠勞動吃飯呢?因為釋迦牟尼佛教導僧人們一定要謙卑,不可以傲慢,所以用了這一種方式來消除傲慢心。託缽還有兩層意思,是對上(如來)乞法,對下(世俗)乞食;乞法養慧命,乞食養身命。
  • 佛法:在家修行人想求財絕對沒錯,但你一定要懂得如何去做!
    如果在家修行人都一貧如洗,處處不如意,大眾一定會對禮佛修行產生懷疑,因為大眾更在意的是現前利益。基於這一點來說,在家修行人過得如何,也是一種表法。如果修行後生活變得順風順水,無論家庭、婚姻、工作都開始變得順利,無形中就能影響周圍的人對佛法產生信心。
  • 皈依後要吃素?皈依的四點誤區
    但由於對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見上也有一些誤區。比如說:第一點誤區:認為皈依以後就必須吃素。作為三寶弟子吃素當然是好的,既體現了佛弟子的慈悲,還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要告訴大家,吃素並不是皈依的要求,乃至受了五戒都沒有要求一定要吃素。五戒的不殺生,只是說你不要親自去造殺業,跟吃素是無關的。
  • 佛教:學佛的人,哪些必須吃素?如何判斷?學佛吃肉有什麼後果?
    寺院裡的僧人,以吃素來對治認為「食肉是美味」的貪心,也是必然的。梁武帝給大家定下的規矩,確實有他的道理。所以不吃肉有功德,也有利於護持清淨戒律、保證修行圓滿成功,有一定的殊勝之處。但你要是學藏傳佛教,就並非一定要吃素不可,非要吃素的話,煩惱可能更多。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降水量少。現在這個時代,糧食蔬菜種植都很困難。在冬季更是糧食蔬菜緊張,主要以肉類為主。所以在藏區很多地方,吃素其實比較奢侈。
  • 比丘說吃素是「外道法」,有沒有根據,佛教徒吃素一定要盡形壽嗎
    大家對於吃素這個議題,應該都有一些認識,本文目的是希望大家對於吃素這個議題有不同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味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吃素,或去要求別人。為什麼?就要從吃素是怎麼來的說起!那吃素到底是怎麼來的?經典裡講得非常清楚,提婆達多說:釋迦如來的法教裡也有「不食魚肉」,但是不盡形壽;我的法教裡面要盡形壽。這是什麼意思呢?釋迦如來的法教裡有「不食魚肉」這一條,但是沒有規定一輩子都不吃,而提婆達多認為,一輩子都要不吃魚肉。所以釋迦如來的法教裡面有沒有「不食魚肉」這件事情?有,但並沒有變成戒律。
  • 事業當紅修行佛法,嫁高中同學9年離婚,今50歲堅持吃素變這樣
    開始潛心修行佛法,差點前往印度出家。並在2001年,推出個人首張佛教音樂專輯《阿彌陀佛》。如今快50歲的孟庭葦似乎淡出了大家的視線,看她近照依舊溫婉動人,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痕跡,據她所說一直堅持吃素,能讓自己精神清爽,心境變得越來越平和,或許這對於美容也有幫助吧
  • 吃素是修行路上的一個基本條件
    現在一出門,無論大小,全是肉食的餐館和飯店,有時有信仰的信徒都找不到地方吃飯,有些平時裡食素的人也為這個問題苦惱著。有能力的朋友們看到這裡是不是考慮可以開一個素食店?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有沒有信仰都願意吃素,佛教徒是要守持戒律,不能吃葷的,一方面是為了不殺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修行能夠增上。有些人覺得,那些動物生來就是給人吃的,要不然他們活著幹嘛?
  • 學佛人吃素就是不吃肉嗎?80%的人都誤解了
    文:我的早晚課吃素的含義你真的懂嗎?吃素就是不吃肉嗎?很多人都會認為不吃肉就是吃素,但是從佛教角度來說,吃素並不僅僅不吃肉,還有更深刻的含義。吃素,指不吃雞鴨鵝魚肉等葷腥類的食物,佛教中的戒律還包括不吃大蒜、蔥、洋蔥、韭菜、興渠等「五葷」。
  • 素食文化:學習佛法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圖片來源:東林祖庭)聖嚴法師曾講過,素食是佛教鼓勵的事,但並不要求所有學佛的人一定要吃素。因為學佛的人吃素是出於慈悲,而慈悲又以五戒中的第一條戒「不殺生」為根本。所以學佛的人如能吃素,那是最好的事,但是,如果因為家庭的原因,或工作上的困難,不吃素也不要緊,但是不要再去殺生,也不可指揮或請他人殺生。在家中,先生或太太一方學佛要吃素,而另一方不吃素,或者是子女學佛要吃素,而父母不同意,這就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從而導致家庭不和。這時初學佛的人就可以從吃三淨肉開始做起,同時,與另一方,先生或太太或者父母從科學的角度多講素食的現世利益,如素食有利於健康等。
  • 南懷瑾老師講述:吃素與心齋
    為什麼呢?主觀的成見多,本來腦海裡很單純,學了佛或是信了宗教以後,看別人都不對,唉呀!怎麼不學佛?怎麼不來信教?好像不學佛、不信教就是犯罪似的。然後,拿了一個宗教的尺度到處去衡量別人,批評這個人這裡不對那裡不對,比如什麼學佛又不吃素,差勁啦!甚至把吃素叫作吃齋。吃素是不吃葷,葷是蔥、蒜、韭、芥末、興渠五葷,這是五種刺激性的植物,並沒有包括肉。但是為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吃肉,請別搞錯。
  • 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
    吃素以前很多人認為: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吃素?素食以後,我們才會明白,既然有副好心腸,又為何要吃動物朋友呢?也許平常我們曾做了許多善事,但是一事歸一事,並不代表我們捐錢造了橋,所以就連食用動物也是善行。每每面臨死亡時,動物朋友都在恐懼落淚,如果這個也叫作「心地善良」……原來我們以前的「善良」都只是用來安慰自己。
  • 佛教徒一定要吃素 不能吃蛋和五辛?
    文/星雲大師 問: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答: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
  •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
    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很多在家修行的居士都會遵行初一十五吃素的飲食原則,其實初一十五吃素不僅僅是因為信佛向善之心,也有歷史的原因,更是符合科學養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下面小編就告訴您,初一十五為什麼吃素。初一十五吃素的歷史原因據說中國民間一直流傳的初一、十五吃素的習俗,可上溯至夏、商王朝的遠古時期。相傳夏桀王是在乙卯日被商湯所滅,而商紂王是在甲子日滅亡。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暴君,皆由於嗜殺成性,窮奢極欲,以致昏蒙而亡。後來的諸侯大王們以之為前車之鑑,便在這些日子齋戒養心,節儉寡慾,以示警惕。
  • 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隨著佛教傳入,南北朝有「菩薩皇帝」之稱的梁武帝,使素食成為中國大乘佛教的鮮明特色。梁武帝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位重要人物,此前的佛教徒,即便是釋迦佛祖在世的印度,也是允許修行人食用「五淨肉」的。自梁武帝以後,素食便一舉成為中國漢傳佛教的一大標誌。
  • 素食主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吃素!人們吃素會有什麼好處呢?
    素食主義在如今形成了一種飲食文化,他們不吃肉類,以及任何肉類身上所製成的食物。很多素食主義者曾表明過當開始素食飲食後,他們的內心會變得更加的柔和,身體會更加的輕盈。一般吃素的人們會分成以下幾種。首先,一部分人不吃素是由於他們的宗教信仰,由於對宗教的忠誠他們會選擇開始素食人生。其次,如今很多女孩為了減肥會開始拒絕肉類,只吃少量的素食去維持身體每天所必需的能量。
  • 信仰佛教,必須要吃素嗎?不要執著了!
    關於信仰佛教是不是一定要吃素的問題,學佛人一定要知道,不然很容執著了。很多人學佛以後堅持吃素,不僅自己堅持,甚至還讓自己的家人也跟著自己吃素,跟朋友聚餐時還去強調自己吃是吃素的。吃素確實是個好習慣,但如果太過執著這種好習慣,反而好習慣也會變了質。關於吃素這件事一定不要太執著了,隨緣就好。佛教並沒有規定信仰佛教就一定要吃素,若能堅持吃素固然好,但若遇到特殊情況偶爾吃到了肉也不必糾結,若是因為吃了一塊肉,內心執著了三五天犯不上的。
  • 那些素食者是什麼原因吃素的?為什麼會選擇長期吃素?
    素食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對於素食一直都有不同的觀點,其實素食就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吃素是生活習慣,但是在許多比較熟悉的吃素的人群中,也有很多讓人費解的事情,有些人是天生吃素,不喜歡肉食,吃素只是個人的飲食習慣,跟宗教信仰、健康養生、美容減肥、預防疾病等都沒有關係,也有人是為了信仰而堅持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