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系列之三: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

2020-08-28 文字的文清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強盛、社會的進步,靠的是培養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人才,靠的是廣大教師默默無聞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古人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隨著「教師節」的建立和《教師法》的頒布實施,教師的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特別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了「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科學論斷,尊師重教已成為時代最強音。

然而,教師真正受到全社會的尊敬了嗎?教師的地位真的是那麼崇高嗎?現實是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當然也有虛高實低的情形。

事實上,一個人、一種職業是不是受人尊敬,取決於其所處的社會地位。教師的社會地位高低,是由其經濟地位、政治地位、文化地位等多種因素決定的。其中政治地位體現了社會對教師的評價以及教師在政治上應享有的各種待遇;經濟地位決定了教師的職業聲望、職業吸引力以及教師從事該項職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文化地位體現了教師在社會文化、觀念、道德等意識形態中的位置。那麼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如何呢?

1985年,我國建立了教師節;1994年頒布實施了《教師法》,依法保障廣大教師的各項權利,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對教師的高度評價,各級別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入黨積極分子教師也佔有一定比例。每年教師節,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各級領導都要到學校看望教師,都要大力表彰在教育第一線作出顯著成績的教師,進一步落實和提高教師的各項政治待遇。但是,教師節越過越變味了,逐漸演變成開個慶祝會、慰問座談、發發獎狀錦旗、舉行各種活動而已。領導到校只是形式上看望一下教師,很少解決教師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表彰獎勵是精神層面的,不能也不敢進行物質獎勵。教師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可以參政議政、提提議案、建言獻策。

教師職業雖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評價,但卻有時得不到大眾的認可和喜歡,得不到家長學生的理解和肯定。因為受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老百姓根本沒有把教師當回事,家長稍有不滿就可以責罵老師,學生也可以隨意在課堂上搗亂、侮辱、毆打老師,教師管不了,不敢管,只能忍辱負重,敢怒而不敢言。試想一下,教師連學生也管不了,還有什麼地位呢?學生目睹教師這種處境,還敢長大後當老師嗎?我們可以從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學生、社會這條教育鏈上來看看教師的地位:學校一有大小問題,教育部門會說校長負有管理責任,教師負有直接責任,其它的責任人往往被忽略。一個班學科考試的及格率必須達到校長劃定、家長滿意的比率,否則教師就是失職怠工,是要扣分扣錢的。家長溺愛孩子到了只許佔便宜不能吃虧的地步,教師哪敢越雷池半步,任教師苦口婆心給學生講道理,放縱驕橫的孩子會聽你的空洞說教嗎?即使學生在課堂上打架教師也不能勸架、拉架。因為勸的言詞過激了,就是教師侮辱學生人格、侵犯學生人權;拉的重了就是教師體罰學生,是要背處分的,還會受到社會各方面不分青紅皂白的貶斥。在教師的小天地裡,誰還給教師留有相匹配的地位呢?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有所任教學科和與之相關學科較為豐富的知識,還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道德修養。可是,當一名稱職的教師在遵紀守法、循規蹈矩、遵守師德規範的前提下,批評懲戒學生的管理權被各方面剝奪之後,還有什麼權威、什麼尊嚴去管理可塑性大的未成年學生呢?只能處於管也不是、不管也不對的尷尬境地。而這種道德觀念的扭曲,只能是學生少了教師的一分管束,多出幾個問題和犯罪少年!

在「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大背景下,一部分先富起來的大款有房數套、有名車炫耀,可以一擲千金,農民還可以得到國家的多項三農補助補貼,而教師既不能攀比,也不可能靠工資富起來。唯一能做的就是省吃儉用,養家餬口,甚至自己捨不得掏錢到酒店吃頓象樣子的飯,想吃也怕被紀委抓個現形查處。教師僅憑那點微薄的工資,根本看不起病、買不起房,只能是維持「吃飽穿暖」,還得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精打細算、勒緊褲帶過日子,成為名副其實的溫飽階層。

雖然《教師法》明確規定:督導結束後,督導結果將向黨中央、國務院報告,對問題比較嚴重的省、市、縣進行問責,並在中央主要媒體公布。我們相信,通過以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的督導檢查,將會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教師的地位將會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楊建順:高等學校教師聘任制與教師的地位(之四·完)
    >(三)教師的地位1、教師職務的特殊性和教師的使命 ——《教師法》第3條2、高等學校教師的身份3、高等學校教師在學校管理中的地位4、聘任制的問題及思考長期以來,由於教師的社會地位一般,工資等福利待遇也不高,導致最優秀人才的不斷流失。許多質量高、人品好、有能力的教師流向高薪的企業單位。看一下師範院校的生源就會清楚,大部分報考師範院校者是出於家庭經濟狀況所迫,而並非對該行業的熱愛。也正是由於這種緣故,一般師範院校很難保證高質量的生源。這實質上使師資源頭具有了不可避免的先天不足。高等學校教師是從事特殊職業的專業人員,高等學校教師是人不是神。
  • 教師社會地位高嗎?真實情況:90%教師不願子女當教師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馬上9月10日教師節到了,教師這個職業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那麼教師這個職業社會地位高嗎?雖然沒有正式的數據統計,但周圍有90%的教師都不願讓子女再當教師,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將教師「變成」公務員,這可能是提高教師地位最直接的方式
    我國的教師地位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關於教師地位的討論也層出不窮,觀點各異。有人認為,我國的教師地位已經很高了,他們工作穩定,收入和待遇處於中上水平,並且還有令人羨慕的寒假和暑假,被人尊稱一聲「老師」往往能收穫無比喜悅。也有人認為,目前教師地位並不算高,對教師的限制也比較多,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被人們看在眼裡,稍不留神就會被舉報,上熱搜是分分鐘的事。
  • 將教師「變成」公務員,這可能是提高教師地位最直接的方式!
    也有人認為,目前教師地位並不算高,對教師的限制也比較多,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被人們看在眼裡,稍不留神就會被舉報,上熱搜是分分鐘的事。其實,大家可以留意這麼一個現象,不管是何種環境,一旦提到教師地位,必然會引來一番爭論,並且反對的聲音還比較大。原因很簡單,在大部分人看來,教師地位已經很好了,根本不需要再提升,或者說,有許多人壓根不希望看到教師地位提升。
  • 教師的工資需要多少才能維持家庭生活?教師的高地位呢?
    一個三口之家生活費:兩千每月,則35年需要 0.2X12X35=84萬,養育一個孩子的費用:孩子從出生到上大學所有費用25萬不算多吧,老人的費用:平心而論,我們花費在老人身上的錢比花在孩子身上少多了,從老人需要贍養開始到去世結束,兩位老人費用10萬不能再少了吧,
  • 教師職業道德部分之地位總結
    在各地區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師職業道德部分的分值佔比普遍不高。但是考試內容中,除了一些常規知識點(「三愛兩人一終身」的例子反選和地位)外,還有非常規知識點,是考生比較陌生和得分率較低的部分。特此對教師職業道德部分的地位和非常規知識點進行匯總,方便知識整理和記憶。
  • 教師系列之四:教師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待提高
    但由於教師職業性質所決定,廣大教師幾十年如一日長期堅守在農村教學第一線,知識越來越陳舊,思想越來越僵化,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貧乏,這種現象雖然無關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擔對於尊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來說,如果在工作之餘沒有了精神家園,那將是何等的枯燥無味、單調痛苦?這樣的從教生涯必將是一無所有!
  • 日本教師地位高,對不合格教師監督力度更大:研修3年,懲戒免職
    許多同行,都羨慕國外的教師地位高。 但是呢,教師地位高,待遇高,收入高,也意味著風險大,監督力度大。 以日本為例,在這個國家,教育備受關注,教師們的地位,也特別高。但是呢,如果出現了不合格的教師,懲罰力度也是極大的。
  • 教師系列之七—教師的身心健康令人擔憂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園丁,是蠟燭,是春蠶,是人梯……古往今來,人們對教師讚美有加,這充分說明教師是令人尊敬羨慕的職業。但現實卻不盡如人意,經常有教師帶病上課,甚至累死在講臺上的新聞見諸媒體。據南京市調查顯示,25%的教師失眠,10%以上的教師患有頸椎病,18.3%的教師有白內障,45%以上的教師有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
  • 從近三十年男教師找對象之變化看教師地位的提高
    通過婚姻關係,我們可以看出雙方社會地位的狀況,作為一個從教近30年的教師,從近30年男教師找對象的三個階段深感教師地位之變化。第一階段、男教師找一個正式上班的女職工比較困難時期。不知道那個年代參加工作的教師是否有同感,當時教師能找一個在供銷社,百貨大樓正式上班的女職工可以說是攀高了,因為那時候,非農業人口少,上班的職工更少,有學歷的大中專畢業的更不用去想,所以,絕大部分的男教師找一個在農村經濟條件稍微好一點,或者在縣城幹臨時工的就不錯了。從這一情況看出,教師的社會地位很低,得不到社會的認可。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
    從整體而言,現在的教師的確越來越得不到尊重。教師越來越得不到尊重受傷的不僅僅是教師,還有學生,還有教育,還有我們的未來。為此,我深感憂慮。我想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對原因的探討或許是改變這一切的開始,本文就嘗試探究這一點。師道尊嚴去哪了?
  • 大學教授為教師說話:待遇不高、地位偏低、職稱不合理!
    教師經濟待遇不高,職業吸引力不強;教師職業地位偏低;中小學中高級崗位比例偏低,對工作年限不夠重視,職稱政策難以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非教學工作負擔過重;鄉村教師隊伍仍是最薄弱環節;教師編制「只減不增」;……上述內容來自光明日報社《教育家》雜誌2020
  • 教師系列之五----教師的福利待遇亟待落實
    按杜甫的說法,把當今教師劃歸為「寒士」之列是最恰當不過了,也正因為教師是貧寒的知識分子,才成為魯迅筆下當代的「孔乙己」,淪落到居無定所、輾轉走教的境地,成為名副其實的「臭老九」。可是,國家農村危房改造輪不到教師,因為你是吃財政的;省吃儉用在城鎮買商品房吧,房價高的離譜,你根本買不起!對了,教師不是有住房公積金嗎,還可以用住房公積金貸款或按揭呢,但你不要忘了,你只是一名農村教師,要貸款一無關係,二不懂潛規則是貸不到的;那就按揭吧,且慢,不少地方的房地產開發商、銀行還沒有實施房產按揭貸款呢!
  • 十五年前,老教師與同行談教師的地位
    今天,與一位耄耋之年的老教師在辦公室閒談,說起了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體位變化,感觸頗深。他說——「在封建社會,奉行師道尊嚴,先生授業解惑坐著講,弟子站著聽;民國時期,提倡民主、科學、博愛、平等,先生坐著講,學生坐著聽;新中國成立了,更加重視祖國的花朵——社會主義接班人,教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
  • 鄉村教師地位待遇明顯改善
    原標題 教育部:鄉村教師隊伍結構趨於科學合理 地位待遇明顯改善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教育部召開2020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第二場,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落實評估情況,以及2020年教師節活動的安排,同時還發布了2020年的教書育人楷模名單。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被人尊重?教師懂得奉獻,應該得到尊重
    害群之馬哪個社會群體都有,這些媒體為何特別熱衷於報導教師行業呢?實事求是地說,相對而言,教師群體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的。某些不良媒體一見到學校出事,就立刻興奮起來,大罵教師的如簧之口立刻張開。他們為什麼不熱衷報導其它群體的不良事件呢?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如果歪曲報導了某些不良群體,後果是極為嚴重的。但是歪曲報導了教育行業的事幾乎是無需任何成本的,甚至連個道歉都不必。
  • 職教教師統一著裝,能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嗎?網友的回答亮了!
    就社會地位而言,教師從來不缺溢美之詞,但縱觀當今社會之象,老師的地位不過是形式的巨人。微薄的工資實際上已支撐不起我們對上層建築的嚮往。前段時間,教師圈裡有這麼一個熱議的話題,「統一教師服裝,能提高教師的地位,增強職業自豪感嗎?」我們都知道,醫生工作時間穿著白大褂,警察每天也穿著制服。制服是一種職業的象徵。
  • 「教師」稱謂來源於何處?歷史上教師的地位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當時「老師」是指有更高學問的科舉考試之主考官。清朝末期辦學堂,稱教師為「教習」, 再後才改為「教師」。教師歷史地位的演變我國是一個尊師重道的國家,不過教師的地位起起落落,在歷史的進程中經歷了不斷的變化。
  • 社會變革下,日本努力提升教師地位
    日本素有尊師重道的傳統,「三師」「四先生」的稱謂將教師與醫生、律師甚至國會議員齊名。1949年,日本發布《教育公務員特例法》,確定了教師教育公務員的特殊地位,歷經20世紀60至80年代的教育改革,教師學力、能力迅速提高,教師受到家長和社會的普遍信任,從事教師職業成為很多日本人的夢想和職業選擇。
  • 為什麼德國教育傲視全球,解讀德國教師地位之高的背後
    在這一天,學生會送給老師一些小禮物,如學生畫的畫、做的小工藝品以及巧克力等,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德國老師收到的每一份禮物都會給學生看,公開展示禮物,是德國人的習慣。在接受學生們的禮物之後,老師要寫感謝信給學生們,以表達對學生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