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如何處理?無論打人還是被打,這3招能輕鬆解決

2020-08-30 家有二寶育兒經

導語: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孩子要糙養,有人認為孩子應該細養;就算是同樣的一件事情,不同性格的家長也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 ,那就是誰也不願意自家孩子受欺負,但是同時也不希望他們欺負別人。

尤其是孩子上學之後,家長生怕小朋友和同學之間出現矛盾,不管自己孩子是被打的一方還是打人的都不合適。

小侄子和兒子可謂是從小一起長大,最近這段時間,小侄子變得蠻橫。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小侄子也會突然走上前打兒子一下。剛開始大家都沒有在意,但是近段時間觀察下來,發現小侄子打人越來越順手,只要稍不注意,兒子就要受到&34;。

這可急壞了嫂子,生怕小侄子養成習慣,等到上學之後也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於是只要看到小侄子伸手,嫂子就一巴掌狠狠地打過去,看到小侄子哭也不理睬。好像這樣小侄子就能知道自己做的是不對的,但是效果卻並不怎麼樣。

其實很多家長都發現了這問題,孩子總是動手打人,只要是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就會狠狠地打別人。就算以為這樣被父母訓斥也不知悔改,甚至有的家長開始擔心孩子有暴力傾向。其實,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出現摩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不過孩子還小,很多時候不能很好地把握力度,於是就成了家長眼中的&34;。

家長要能夠分辨孩子打人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一個原因:不會正確社交。

孩子從出生之後便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少有機會遇到同齡人,以至於等到他們長大之後想要和同齡人一起玩耍,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小朋友就會用自己一味的方式對待他們,但是這種方式在別人的眼中就成了&34;。

第二個原因:沒把握好力度。

孩子之間經常會因為爭搶一個玩具而發生衝突,在爭搶的過程中自然會用很大的力氣。這對於處於劣勢的小朋友來說,就會認為自己被&34;了,找到父母告狀。所以家長要能夠分清小朋友打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第三個原因:因為爭執發生的衝突。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為不開心,或者是和別人發生衝突覺得氣憤而動手打人。這時候,家長就要出面解決問題,家長千萬不要大聲的斥責孩子,甚至用暴力的手段對待他們。用溫和的態度正確的引導他們,讓他們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家長可以這樣做,用對方法事半功倍。

首先,了解原因。

就像我們剛剛說的,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出現打人的行為。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做到這一點,看到孩子打人或者被打之後,第一反應就是:&34;&34;長時間下來,孩子只會覺得自己不受尊重,不被信任,最後反而變成家長眼中&34;的那一類。

家長要知道孩子打人的原因是什麼,之後根據情況決定如何正確引導,如果孩子是想要和被人玩耍,家長就要教會他們正確的社交方式。

其次,引導孩子認識錯誤。

不管怎麼樣,打人終究是不對的,家長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34;

&34;

&34;

&34;

&34;

&34;

藉此機會讓孩子認識到不同的人力氣不同,等到孩子之後再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他們就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力度。

最後,教會孩子道歉和原諒。

俗話說:&34;,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貝,當自家孩子被打的時候,父母一定是生氣的,身為打人方的父母,一定要用真誠的態度進行道歉,先平息對方的怒火。但是事情並不是這樣就結束了,家長還要教會孩子道歉。

如果是自家孩子吃虧家長也不要覺得心疼,孩子之間發生摩擦是很正常的事情。主要小朋友沒有受傷,就可以引導他們大方地原諒,這樣孩子才不會養成斤斤計較,嬌弱的性格。

寄語:孩子是單純的,家長看中的&34;、&34;,也許只是小朋友不懂表達的方式。所以,家長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孩子,懂得孩子行為背後的意思。並且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正確的處理問題。如果是比較親近的小夥伴,在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家長完全可以交給他們自己處理,適當地放手,孩子說不定會表現出令人驚喜的一面。

相關焦點

  • 孩子打架如何處理?無論打人還是被打,這3招能輕鬆解決
    尤其是孩子上學之後,家長生怕小朋友和同學之間出現矛盾,不管自己孩子是被打的一方還是打人的都不合適。小侄子和兒子可謂是從小一起長大,最近這段時間,小侄子變得蠻橫。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小侄子也會突然走上前打兒子一下。
  • 家長應教會孩子如何解決打架
    孩子在交往過程中,難免會與其他小朋友遇到小矛盾和小衝突,很多時候甚至會「動手解決」。  若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暴力欺負」,家長是教育孩子做「狼」主動攻擊,還是當「羊」默默忍受?  「還手」派:霸道比懦弱好  家長李先生:不主動打人,但被打了一定要還手。自從進入幼兒園後,寶寶已不止一次被打,每次我都教育寶寶要適當還手。
  • 怕孩子出去打人,更不想孩子挨打,推薦家長這樣處理
    當孩子是攻擊方,80%的家庭會這麼處理:「不許打人」家長代為道歉:「對不起,小朋友,我一會說他,揍他」如果是老人帶孩子的,一般都會冷處理掉。被打和打人家庭教育放在一起對比看,是不是覺得兩方的教育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打人的孩子還是那個街區小霸王,被打的孩子,依然容易受欺負。
  • 開學第一天,幼兒園門口家長在打架,還怎麼教育孩子不能打人?
    平時我們都在教育孩子,不要動手打人,打人是不對的,有話得好好說。可是,這個在幼兒園門口發生的打架事件,是在給孩子做一個什麼樣的示範呢?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每一個孩子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舉止。有些家長雖然總是口頭上對孩子說,在幼兒園要聽話,不能打人!
  • 孩子打人或被打,如何處理?拼的是雙方父母的智商和情商
    孩子欺負人,如何跟對方家長溝通,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被打了,怎麼跟對方的家長交涉,怎樣撫慰孩子? 生活中,如何提升孩子與他人友好相處,協作的能力?
  • 孩子打人或被打,各個年齡階段解決方式各不同!
    動不動就給我或他爸一拳,昨天還發現咬了他爺爺,老人疼惜孩子一直說沒事,鬧著玩呢…可我看到孩子爺爺被咬的胳膊上那麼深的一個牙印,根本不是隨便咬著玩,就訓了孩子幾句,然後家裡人都護著說寶寶在玩。  你說這是咋回事啊,怎麼才能教育好他不打人、不咬人呢?  其實,一直以來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被打,家長都很苦惱。
  • 孩子總愛打人?把握孩子打人"敏感期",輕鬆整治孩子打人問題
    雖然在父母看來,這只是一個簡單的遊戲,但在孩子的心裏面則暗示打這種行為是正確的。因此孩子在長到兩歲左右才會把打人的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得當,而防止孩子暴力也要從源頭做起。因為在孩子的腦子裡打這個辦法已經深深地有了烙印,他們有樣學樣的把錯誤的行為,當成了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愛打人的孩子,一般來自這兩種家庭,孩子愛打人,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小區裡玩耍,喜歡別人的玩具,別人不給,他就直接搶,搶不著的話,就開始動手打人、踢人或者推人,並且不分輕重。 對於這種行為有的家長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愛打人總比被挨打好的多,也有家長認為小孩子在幼兒園打打鬧鬧很正常,讓老師處理下就行,家長不用插手。
  • 小孩打架不是小事,巧妙引導和處理,孩子性格好,不軟弱、不暴力
    琛琛似懂非懂,但是那幾天見了誰就說:「我打你!」仿佛敢打人自己就是小小男子漢了!小女孩的媽媽領著被琛琛打哭的女兒來找琛琛媽媽,這下,琛琛媽媽陷入了疑惑:孩子被人打心疼,打人家也不行呀?孩子在一起沒有不打架的,但是關於孩子打架,琛琛媽媽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為了避免孩子出去打人傷了大家的和氣,也防止自己的孩子被人打,琛琛媽媽只能寸步不離地看著孩子,一發現有打架的苗頭趕緊拉開自己的孩子。
  • 「小朋友打我」,教孩子「打架」這事,咱們該提上日程了!
    因為,昨天在小區溜達時,一位孩子的媽媽,特別擔憂地跟我說:「我家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一下,雖說打得不重,他也不敢還手,但總這樣也不行啊。」確實如此,打架看似小問題,卻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家長不願孩子當狼,也不忍心孩子當羊,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有一次孩兒爸從幼兒園接六六回來,跟我說孩子被一個小朋友打了,故意抓了她的臉。
  • 孩子愛打人?全年齡段的解決方案在這裡
    「孩子愛打人」這個問題是大部分家長在育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也是讓家長們束手無策的問題。小小的一個打人的動作,背後隱藏的兒童心理和孩子的各種問題,這才是家長們需要重視和摸清楚的。這也是解決「愛打人」問題的根本。
  • 孩子被打或打人後,如何處理,拼的是雙方父母的智商和情商
    但這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階段。一看寶寶打人了,不少家長是直接衝過去把娃「拎」出來,或是大聲訓斥。但這只是能讓你們雙方的家長覺得安心一點罷了,並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為。還是鼓勵孩子打回去,讓別人知道他「不好欺負」?躲著打人的孩子,這是種消極逃避問題的心態,那很多孩子都看著很霸道,寶寶豈不是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在家裡玩了?教孩子打回去,以暴制暴,也並不妥當。
  • 孩子打架,家長咆哮課堂:愛孩子不是為孩子出頭
    從對話看,是因為孩子被打,家長憤怒地衝進課堂,要求打人男生道歉。視頻中,這名女家長朝著一個男生質問:" 你是不是打人了?" 並讓他站起來,這時老師在一旁勸阻,表示女子影響了教學秩序。她不顧老師的阻攔,拒絕離開教室,至少十次對著男生大喊,讓他道歉。
  • 一年級的兩個學生打架,作為班主任,要如何處理這件事?
    剛開學不久,遇到兩個學生打架,她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處理,擔心處理不好,讓孩子們委屈,也會引來家長不滿。看到這個剛就業的班主任的留言,我想,大概還有一些新進入教育行業的教師在面對這類問題時手足無措,因此,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來幫助這些老師提供方法論,如何處理學生之間打架糾紛的矛盾。
  • 孩子在學校打人了,被打了,該怎麼辦?(考驗大人的時候到了)
    打人事件發生後怎麼跟老師、孩子甚至對方小朋友的父母溝通呢?來聽聽經驗豐富的老師怎麼說吧!「你的孩子打人了!」聽聞此消息後▼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 怎麼會?這孩子從來不打人!● 一定是有人招惹他了,到底怎麼回事?
  • 包貝爾打女兒一巴掌,只因女兒打保姆,孩子打人時家長應如何處理
    許多家長都見識過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甚至有時孩子還會變本加厲,做出打人的行為。家長也知道在孩子發脾氣時和孩子講道理是無用的,但是對於孩子發脾氣的事情,一些明星卻有著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對於包貝爾打孩子這件事情,許多網友對此也是意見不同,有些人認為是孩子年紀小不懂事,沒有必要打,有些人認為包貝爾做的很正確。其實許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打人的行為,那麼在孩子打人的時候,家長哪些行為是不應該做的呢?在孩子存在打人行為時,家長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1.包庇孩子其實很多父母都喜歡在孩子打人的時候,選擇包庇孩子的行為。
  • 孩子打人,家長怎麼辦
    今天,一位朋友說她三歲的兒子最近在家裡頻繁打人,軟硬不吃,問怎麼辦,難道不管他了嗎? 其實,關於孩子打人的問題,媽媽不外乎惱火的是以下三點: 第一,在家裡打人,萬一在外面也打小朋友,怎麼辦? 第二,假如家裡不管,他以為打人是被允許的,繼續使用這一招,養成了打人這種暴力習慣怎麼辦?
  • 孩子被打了,不會還手?
    家長可以帶著寶貝及時跟打人的小朋友溝通,告訴他拿手拍人會讓人不舒服,你們都是好朋友,好好玩會更開心,第二種情況,寶寶會哭鬧,並且找家長來幫忙,這種情況寶寶意識到自己被打,並且知道被打是很不好的事情,第一反應是哭,第二反應是找家長告狀,甚至還會讓爸爸媽媽去打對方孩子哭,找家長是因為他不會處理這件事情,並不是慫。
  • 孩子被打,教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高情商的家長這樣做
    孩子打架,無論是哪一方受傷,都會給雙方父母和老師帶來困擾,一旦處理不當,原本只是孩子之間打鬧的小事最終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使得雙方家庭感情破裂。打架難免有強弱,有輸贏,雖然打架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但是肯定有其中一方會受傷的嚴重些。無論孩子是出於什麼原因打架,但因打架而受傷,往往會使得孩子的父母心疼。